第207章 第 207 章
最后的帝王/青色兔子
第二百零七章
驿馆正屋内,皇帝与南阳郡守伏德私下话,细细长谈。
曹昂则到东厢点了灯,接着看各地举荐来的人才文书。遴选良才之事,在河内郡与南阳郡试行后,效果还不错。后来皇帝就将这事儿交给了他和杨修。如今天下归附,除了正常的举荐,还有许多当地长官觉得好的人才,也会私下写信送呈皇帝。此时天下刚刚平定,大家都想要把原本跟随自己的人推上去,所以皇帝只是稍微透了一个口风,举荐良才的信就雪花般飞来了。如果皇帝要自己看这些信件,那从天亮看到天黑,别的什么都不用做了。所以现在这等举荐信,都是分了三等,寻常地方官举荐人才的信,送到长安给尚书令杨彪汇同中枢要员查阅。中等的则由卢毓与贾诩查阅。由两处选过的,才会再统计之后送呈皇帝。而只有少数顶尖要员的举荐信,才会直接发到皇帝这里。与其他事宜一样,往往也是先由曹昂过一遍,再向皇帝做简报。其中比较有意思的,皇帝才会选择来亲自看一看。
不知过了多久,门上轻轻一响,外面有人低声道:“下官是此地驿丞秦仲,来给大人送点心。”
曹昂仍看着文书,不甚在意,道:“进来吧。”
那名唤秦仲的驿丞心推门进来,轻轻脚将一盒点心搁在桌角,看一眼已经没有一丝热气的茶盏,轻声问道:“下官给大人换壶热茶吧。”
“有劳。”曹昂又问道:“陛下那里也送过了吗?”他此时才抬头看向来人。
驿丞秦仲笑道:“陛下身边,下官还去不得。”他见曹昂抬头,忙又笑道:“大人可还识得下官?”
曹昂愣一愣,认出了他,笑道:“原来是你。”
秦仲笑道:“当初大人来南阳郡遴选良才,下到我们五里乡中,凡是识字超过三百个的都能去见大人。下官年轻时候给别人当佃户,农闲时候送主人家的儿子去县城里上学,趴在窗户边听着学了几个字,不多不少,刚够三百的数。得了这消息,人当时想着就算是去看看热闹呢?人真是做梦都没想到会有今天。人哪里比得了那些富户家正经读书的公子哥呢?就是我们老秦家往上数五代,也没有一个读书人。还是大人心善,人有向学之心,只是可怜以前没有条件,所以通融之下,给了人一个驿丞随员的位子,又叮嘱人以后要努力向学,慢慢的还能做更大的官。人从未见过像大人这样的人物,从前四十年也从没有人教导过人这样的话,人当时真是痴了傻了,竟是除了哭不出话来”他到当日情形,又激动起来,眼中含了泪,充满了感激之情,“人做驿丞随员后,只怕不够尽心,辜负了大人,原本的驿丞老爷年纪大了,回乡休养去了,见人做事勤恳,临去之前就给上头写了文书,提携人做了驿丞。人日日夜夜感激大人,可是从来没想过还能再见到大人——大人这样的人物,人一辈子能见一次,便是十辈子积来的福分了。人真是不敢想,竟能叫人再见到大人,还能服侍大人”他努力想要忍住不哭,“人如今已经认得一千字了,人一直记得大人当初的话不能丢了这份向学之心”
曹昂扶他起身,温和道:“如今识得一千字了?那很好。我当初也是奉陛下旨意行事,你勤恳好学,这官职原是你应得的,不需谢我。”
秦仲擦着眼泪,道:“若不是大人伸,人如今还在泥地里。人若是不谢大人,岂不是连猪狗都不如了?人的内人在家中给大人立了长生牌位,日夜给大人一家人祈福。以后大人有什么事,但凡有用得到人之处,只要大人一句话,刀山火海,人也绝不推辞。”又道:“人原想借着送点心,进来悄悄看一眼大人,也就了了心愿,谁知道一开口就停不下来,叫大人听了人半日糊涂话,扰了您的清静,可别耽误了您的正事儿。您快忙吧。”他擦着眼泪往外走,又道:“大人要茶要水,只管话”便不再停留,生怕自己再占用了这位尊贵大人的时间,立时退了出去。
门扉重又关紧了。
曹昂立在原处,在轻微的不知所措之外,更感到一种深切的忧虑。他固然为秦仲保持向学之心感到欢喜,但与此同时,秦仲的感激更多是冲着他来的,而不是冲着皇帝的旨意、不是冲着朝廷。现实一点来,秦仲既然能为他上刀山、下火海,那么如果是他族中的人吩咐秦仲去做事呢?便譬如就在身边的二弟曹丕。这不正是汝南袁氏,乃至所有豪强大族的积累过程吗?当初皇帝派他与杨修去遴选良才,实际上是培植了他们两人的势力。人都有偿报之心,今日他与杨修提携了谁,那人总是会心存感激,想着来日要报答他们的。所以这等依靠人来选官的制度,积年累月,就一定会诞生如汝南袁氏这样的势力。届时,与朝廷互成犄角,甚至强过朝廷的势力,就会从如今的豪强大族,转为新的族群,譬如他与杨修这等遴选官的家族。哪怕是由忠诚可靠、公正清廉的人去走访选出官员来的制度,看似比从前只靠高官举荐的制度好了许多,实际还是治标不治本的。
此时天已蒙蒙亮,外面有郎官道:“曹大人,陛下问您睡下了吗?若是醒着,请您过去话。”
曹昂从沉思中回过神来,道:“我这就过去。”
正屋里,伏德已经离开了。
刘协正翻着几本奏章,一见曹昂进来,便问道:“怎么回事儿?这边伏德刚哭完,你那屋又有哭声。”
驿馆狭,一点动静便都听得到。
曹昂便将秦仲之事了,“他便来见臣致谢。”
刘协笑道:“投桃报李,这是好事儿啊。子脩为何发愁?”
曹昂便将自己的担忧了,又道:“所以臣想着,这样依靠人来选官,还是不妥,应当有个统一的标准”
刘协明白曹昂的意思,道:“以后时成熟了,就用考试来选人才。”于是把科举制简略一,“只是如今书本昂贵,寻常人家也读不起书,所以得先把这个事情解决了,使得天下人都能在吃饱饭的基础上,读得起书,到时候就可以科举取士,革除弊端了。”
皇帝得平淡,曹昂却听得心潮起伏,且不此时发宏愿要天下人都吃饱饭已是艰难,更在此之上还要让天下人都能读书。要知道如今书籍昂贵难得,非豪族名门不能有足够的藏书支撑子孙学习研读。而皇帝随口道来,就像是在明天太阳会升起一样,是在一定会发生的事情。这种自信从容影响了曹昂,使他一改愁容,露出向往坚定之色。
刘协又道:“伏德着急见朕,也不只是为了他母亲的事情,他现下是捉襟见肘,南阳郡的银子难收啊。”
南阳郡原是极为富庶的,但因为是帝乡,大族豪强云集;但是在袁术占领的几年内,此地民众饱受剥削,因为袁术不敢去敲打本地豪族,只能欺压普通百姓,只几年间,就把南阳郡弄得再无殷实之家,现如今一边是豪强歌舞升平、富贵滔天;一边是贫苦之家等米下锅、卖儿鬻女。伏德接这一年多来,南阳郡收不上足够的税金来,一来是自耕农群体太少了,大多都卖给了豪强做佃农;二来是南阳郡内势力盘根错节,豪强同气连枝,合起伙来隐匿藏物。如此一来,南阳郡收上来的税金尚且不够呈现给长安的,更不必在本地兴修利于百姓的水利沟渠了。
曹昂道:“臣当初领兵入南阳,与当地豪强也打过交道,不如臣出面去见一见他们?”
“暂且不必。”刘协道:“朕要伏德等一等荆州的消息。”
曹昂了然,荆州是皇帝的试点,冯玉与诸葛亮既然掌权,自然会有所作为。如果行得通,届时伏德如法炮制便是。
刘协又看向曹昂,问道:“你里拿着什么?”
曹昂回过神来,道:“这是前几日底下举荐人才的文书,臣看过之后,挑出这几份,还算有些意思。”
刘协接过来看时,见第一个便是荀彧举荐的文书,他举荐了一位叫仲长统的年轻人,这人虽然有些狂生之态,但很有见识,并附上了仲长统的著作。
只见上面起首便写,“人事为本,天道为末”,又道“信天道而背人事者,是昏乱迷惑之主,覆国亡家之臣也”。
刘协果然产生了兴趣,拿近了细看,笑道:“果然有点意思。”
在这个都讲究顺应天道的时代里,有人要以人事为本;就好比一堆宗教狂徒中,忽然冒出来了一个唯物主义者一样。
“这个仲长统,”刘协下了决定,“朕得见他一见。”
曹昂笑道:“那臣写信给兖州牧,让这仲长统直接去吴郡等着可好?”又道:“吴侯等陛下久矣。”
“可。”刘协道:“等用过膳,咱们就继续上路。”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