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盒

A+A-

    第三百四十九章

    初步协议达成,张柔自然高兴,少不得要表两句决心,“李姨你放心,我一定督促沈家三哥用心做,不辜负您的赏识。”顺便推销一波,“他那里还有大概十几筐生蚝,您收么?”

    不收的话,她就要了。

    李夫人一丝犹豫都没有,“要!还是之前的价格,一筐差不多能有一百斤,那就五筐为一车,一车二两五钱银。不要直接送飞鸿居,不隐秘,我安排人去取。”

    这样的安排,她们还省事儿了呢。

    张柔自然不反对。

    之后略两句,桂花婶母女就告辞了,李夫人安排了个管家跟着她们。

    张柔摩挲着木盒子,却没有打开,毕竟在外头,而且外边车辕上还坐着外人呢。

    稳住,回家再看。

    她还想快点把好消息告诉三哥,就觉得今日的马车有些慢。

    终于到家了,沈自秀听到动静已经等在垂花门口了。

    “三哥,这是李姨的洪管家,洪管家,这是沈自秀。”张柔先给两人做了介绍。

    以后他们肯定要频繁打交道,当然要熟悉一些。

    张柔看着两人寒暄,等结束才插嘴,“洪管家,进屋喝口茶。”

    桂花婶也请人进屋,“洪管家,快请进。”

    洪管家暂时交给桂花婶接待了,张柔拉着沈自秀到了一边,将李府的事情交代清楚,“现在飞鸿居每日只需要一千斤,等围子做出来,一车完全拉的回来。要是有两辆车,那辆车就可以用来休息,这样能节省不少时间,两天足够从直隶到京城。不过这事儿你一个人做的话,有些难办,要不你回去和沈大哥他们商量一下。”

    张柔看他在思考,又赶紧补充了句,“我家在农庄的那七个仆从,你尽管用,回头请他们吃顿肉就好了。”

    “一会你和洪管家先回农庄把剩下的生蚝卖了,这生意别看不大,但是细水长流,收益不差的。”张柔怕他看不上五两银。“而且我相信,日后生蚝的数量肯定要增加的。”

    沈自秀安抚的笑笑,“这生意很挣了,几乎没什么成本,每日能收入五两银,一个月就是一百五十两,半年就有九百两,我都不敢想。只是我怕万一做不好,要辜负你和婶子的期望。”

    沈自秀能想到,这活儿能到,对方还给了这么高的价格,少不得张婶子和柔妹妹好话。

    “李夫人要求是很严格,给了咱们一个月试用期。”张柔差点把这事忘了,“如果她不满意,一个月后,她有权换人的。不过我们也是老关系了,她还是很言而有信的,不会无故换人的。”

    沈自秀下定决心,“我会好好做的。”

    “三哥,你等等。”张柔完,人已经跑了。

    张柔跑去拿钱了,现在生意已经定下来了,前期投入一定不能少。

    买牛买马一定不能少,按照李夫人的要求,沈三哥最起码有四到五个队,这样才能保证每日都有新货。

    这还是最理想状态,那人和牛都会累的好不好。

    所以这牛马数量真心少不了。

    这需要钱啊。

    她因为头拮据,只能借给他二百两。

    可是现在完全可以借四百两。

    她即使没打开那个李夫人给的木盒子,也能确定,里头的东西肯定是价值不菲的。

    不缺钱了,她还是很愿意支持三哥创业的。

    “三哥,借你的。”张柔将装银票的荷包递了过去。

    沈自秀接过荷包揣进兜里,滿眼温柔的看着张柔,“谢谢柔妹妹。”

    “不客气。”张柔握着拳头,“三哥,加油!以后我的海鲜就靠你啦!”

    她总吃生蚝,是不是可以冻龄,永远娇花一般啊。

    沈自秀就笑开了,“嗯,包在三哥身上。”

    张柔冲正堂抬抬下巴,“三哥,你和洪管家几句,一些细节你还得和他商量,这里不好,你就和他一起吃个酒。”

    酒桌上谈事情也方便。

    又冲他眨眨眼,“你酒量不行,就把沈大哥他们也喊去。”

    “听你的。”沈自秀特别喜欢柔妹妹替他操心的样子。

    什么他都爱听。

    沈自秀进了正堂,略坐了一会,就带着洪管家走了。

    张柔将两人送走,迫不及待的往正屋跑。

    她要开宝盒啦!

    “娘,娘!都有什么啊?”张柔以为桂花婶会打开看了呢。

    桂花婶却直接将木盒推了过去,“自己看。”

    张柔愣了下,“娘你没看啊。”搓搓,“咱们上炕看去吧,太冷了。”

    母女俩又转移了阵地。

    坐在热炕头,脚上盖着被,真是舒服。

    张柔深呼吸一口,然后动作利落的打开盒盖。

    并没有想象中的珠光宝气,因为里头全是荷包。

    好吧,接着拆荷包。

    “娘,给你两个,咱们一起拆。”这叫众乐乐。

    还不忘吐槽一句,“这荷包样式和国公府的好像。”

    点点点,点到哪个是哪个!

    张柔抓起最后点到的那个荷包,打开,“是什么?”

    拿出来一看,红色的串,“不是南红的。难不成是珊瑚的?”

    怪好看的,要多爱也没有。

    一抬眼,看到桂花婶在数银票,“娘,多少?”

    “五十两的三张,二十两的六张,十两的十二张,一共多少钱?”桂花婶让她算数。

    张柔心算了下,就直接报数了,“三百九十两。”

    “确定?不是四百?”桂花婶有些诧异。

    “我算两遍了,保证没错。”这么简单的算数怎么会有错。

    桂花婶将银票再次塞进荷包,“这明李夫人没撒谎,她上的钱真不多了。”

    张柔也觉得是这样,要不然怎么地也得给凑个整儿,当然也不排除她算错了。

    不过多想无意,还是开荷包,张柔拿出一个露着半截木把的荷包,因为很有些熟悉感。

    “娘,是镜子,完好无损的镜子!”不过就巴掌那么大。

    比她里那块残镜好太多了。

    怪不得她没打开荷包就熟悉呢,估计两块把镜是一起制作的,相似程度很高。

    哈!终于能正常照出整张脸了,她真是个美人呢!

    瞧这脸白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