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设计
第三百九十六章
回了张府,就到了饭点了,赵嬷嬷已经把饭菜做好了。
吃过午饭,张柔憩了会,醒来也不愿意起床,就在被窝里醒神。
想到她今天给出的图纸,披着斗篷下了地,拿出一个盒子。
这个盒子里头都是宝贝,都是她根据上辈子的一些模糊记忆进行二次加工的图纸,其中戒指的最多。
她要把卖出去的两张图纸找出来,做上记号,让自己心里有个数。
然后又拿出来一张白纸和炭笔,开始画房子。
自己的家,想要住的舒服一些,就得好好改造。
熙朝的盖房技术还是很可以的,二层楼并不是难点,三层楼都不少呢。
集市的商铺很多都是二三层的。
所以她的担心并不是怎么盖二层楼,而是怎么把二层楼好好规划。
她要做的是细节。
张柔索性在白纸上写下自己的要求,她想要地龙、浴室、马桶、衣帽间。
地龙是为了应对冬天的,到时候再弄个加湿器,再冷的风雪她也不怕了。
熙朝是有地龙的,她虽然没住过,但是在国公府听过。
不过听那意思,也跟火炕差不多。
她不弄那样的,她要做管道,其实也好办,就是在地上弄上几排陶瓷管,然后用隔空铺木板。
她也不打算每个屋都弄成地龙,就把正房一楼弄上就好了。
再浴室,其实有浴桶,她挺满足的,但是不够干湿不分离,最好弄个浴室。
淋浴也可以搞搞。
她都在张记弄出来了洗台,稍微修改一下,就能当淋浴用。
接下来是马桶,这个也简单,她可以找个窑厂,定制几个坐便马桶。
抽水那套她不会,也就不做。
可以在厕所里放个水缸,用完动冲水。
她也不用惦记弄管道,先不官府让不让,她也不会防臭阀门啥的,到时候不得一屋子臭味啊。
挖一个大坑就是了,粪便多了还能肥园子。
只不过这样,就不能弄室内厕所了。
这离她初衷有些背道而驰。
张柔在马桶那儿打了个问号。
然后支着下巴开始思考,一院和二院之间是有空隙的,现在都是她家,她想怎么用都可以。
所以在二院靠着一院这边盖个厕所地方足够,到时候从墙上开个门,人还是可以在屋里直接去厕所,也勉强算是室内厕所吧。
最后是衣帽间,放到单独浴室外头,洗了澡换衣服一条龙,然后推门就是厕所。
完全没有问题。
这样西屋就要分成两个屋子,卧室和浴室衣帽间。
那她就不做对称的房子,西边的屋子空间要大些。
张柔披着衣服,看着图纸查缺补漏。
嘴巴里嘟嘟囔囔,“浴室要暖和,可是避免不了地总湿,不能用地板,也就铺不了地暖,可以考虑弄成火墙。这个衣帽间还需要不少挂钩,都弄成木头的吧,便宜啊。还有什么地方需要修改呢?”
一时真想不出来了。
张柔将衣服穿起来,准备回头问问桂花婶和三哥的意见,采众家之长么。
把图纸折叠好放进盒子。
她计划用两个多月来画这份图纸,所以并不着急。
慢慢画细细改。
她又拿出祖母绿扳指,是现在送呢,还是以后再。
想想,还是等些日子吧。
所以她有大把时间赏玩。
祖母绿真好看啊。
又将首饰盒里的珠宝首饰捋一遍,她还有四个免费镶嵌名额呢。
都给弄个算了。
她暂时不打算给东裕隆新图纸,就怕掌柜的以为很容易得到,到时候就不好讨价了。
她不能总用免费镶嵌当设计图工钱的,那哪有那么多首饰需要镶嵌。
不过也可以谈谈首饰翻新。
比如一些金银首饰,重新炸一炸,做个现在的款式,也不错。
张柔对着镜子又臭美一会,才出门,去东屋敲门,人居然不在。
没在屋里,大概就是在厨房了。
张柔将斗篷穿好,鼓了鼓气才出门。
外头真冷啊。
张柔的猜测很是正确,桂花婶果然在厨房,那个会做白案的女奴也在,所以这是在考核么,“娘。”
“今天睡了这么长时间。”桂花婶冲着张柔摆摆,让她过来,给她拍雪。
“我早就醒了,在被窝里待着了。干嘛呢?”张柔探头张望。
“让她做两样拿糕点。”桂花婶现在思想也变了,不像刚出府那会,很是愿意亲力亲为。
她想的是,如果这人真有艺,就留在家里。
以后给家里人做糕点。
家里的仆人有些少。
“那也不用看着啊,厨房又不暖和。”还能作弊怎么地。
“马上出锅了,刚出锅最好吃了。你尝尝,好吃的话,给自秀送些过去。”桂花婶完这话,突然变了话题,“你又要买地皮又要盖二层的房子,家具重新打,钱到底够不够啊?”
张柔真想立马回去把账本丢给桂花婶,她家三个铺子可是很挣钱的好嘛。
就是那块地皮一点价不降,八百两也不影响什么。
而且要盖房子,怎么也得等到五六月份,天气彻底转暖才可以。
到时候三家铺子肯定又给她挣了一笔,而且盖房子也不是一次性付款,时间充裕的很,她一点不愁的。
到时候真的钱不够的话,可以考虑将外头那个房子往后拖拖。
办法多着呢。
而且马上第四家铺子就要开起来了,到时候每个月收入会更多。
“够!绝对够,您不是要用钱么,赶紧算,给我个数,回头就给您。”张柔很有信心。
桂花婶点点头,她明个就去元隆秀坊问问价去,要是太贵就去别家看看。
至于凤冠还是去东裕隆吧,别的银楼她看不上。
“娘,做的是什么啊?”张柔闻到味了,快好了。
“山药枣泥糕和山楂糕,都不是太难的。”桂花婶是内行,所以知道,越是简单的越考验艺。
“好久没吃山楂糕了。”还有些想念。
她想起来,当年她和桂花婶在国公府,还做过山楂馅的包子呢。
一晃,这么多年过去了,她们娘俩也有人伺候了,看着别人为她们做糕点。
这就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