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山上 第二章:千手门

A+A-

    第二章:千门

    老道士深吸了一口气,盘膝坐下,运起劲力逼迫右臂上的炙热气息。只见那股气息化作红斑缓缓向着臂退去,随着老道士进一步用力,又到了心,再过一阵已全部汇聚在了食指指尖。整个指尖也因炙热气息汇聚变得通红,瞧着像是一根尖端烧红的铁棍。

    “喝啊!”

    一声响起,一股炙热气流喷射而出,打到一旁的木桌上,立马一道烟火气息燃起,细细一瞧,木桌上竟被射出了一焦黑孔洞。老道士也不禁心惊胆颤,他脸上一阵泛白发虚,身子微微颤抖,好似害了寒症一样。显然他为了祛除那道炙热气息消耗了大量气力,抬擦掉额头上渗出的点点细汗,心头却是暗暗道了一声侥幸。

    转头再看向木剑,眼神已满是忌惮之色,心头也淡了试探的念头。这天下间奇珍异宝无数,威能强大的宝物也不在少数,被这木剑伤了也没啥丢脸的。

    重新闭上双眼,远转劲力慢慢调息,这一来二去两个时辰便过去,直到深夜时分老道士才醒转过来,此时他鼻息均匀稳定,眼中更有精芒闪过,一切似乎都已大好。

    起身活动隐隐有些发酸的筋骨,屋里一时间全是骨节交错的啪嗒声,“哎!一把老骨头不中用了。”老道士自言自语感叹了一句,稍后又从袖子里掏出一瓶金疮药,哆哆嗦嗦地给少年敷上。

    药力很快便起了作用,睡梦中的少年咬紧牙关、绷紧脸庞,全身还时不时的抽搐一下,显得十分痛苦,不过就算这样少年依旧没有醒来,趴在床上吭嗤了半天才消停下来。

    抹完药,为了让药力充分发挥,一直等到少年放松后,老道士才运起劲力接连点在少年一些穴道上,是为少年疏通身体,做完已是五更天时。

    “咯咯咯!”

    听闻公鸡报晓声响起,老道士稍稍喘了两口气,佝偻着身子默默离开了少年房间,那柄木剑则被他抛诸脑后,静静地躺在少年床榻旁。

    第二天中午时分,少年醒转过来,不心扯动了一下屁股上的肉,疼得他一阵龇牙咧嘴,额头冷汗直冒,嘴里还不忘骂骂咧咧了自己两句。

    又折腾了好一会勉强下了床,见木剑就在一旁,杵着它便往屋外走去,到了院子里,没瞧见老道士身影,心头有些奇怪,也不多做它想,直接开口喊了起来,“师父,师父!您老人家去哪里了?”

    “别嚎了,你身上有伤,不好好休息出来做啥?”老道士板着脸打开屋门向少年呵斥到,而他声音像是两片砂布在摩擦一样。

    听了老道士这沙哑的嗓音,少年面色一变,连忙问道:“师父,您老是不是生病了?弟子这就下山给你找大夫去。”

    “站住!你往哪里走?”老道士喊住了少年,见少年一脸尬笑,忍不住又训斥了两句,“

    怎么,难道这道观地上全是刀子,片刻都呆不得吗?你也不看自己现在这副德性,屁股上的伤不疼吗?哼哼!要是不疼,等会就去把水缸里的水挑满。”

    “师父,弟子这不见您生病心里着急嘛!这可全是一片孝心,您老怎么能这样对待我呢?”少年低下眼眸,一脸伤心欲绝的模样,若不是真正知他之人,还真就被他骗过了。

    不过老道士人老成精,只见他面露笑意,捻着胡须微微颔首,脸上还一副很欣赏少年的样子。而少年偷偷瞥了一眼,心里就没了底,站在院里走也不是留也不成,场面很快便安静了下来。

    老道士也不话,就这样面带微笑地盯着少年,看得少年莫名其妙,场面气氛也有些诡异,压得人难受得紧,少年最终沉不住气了,先开口问道:“师父,是不是出啥事了?”

    这话一出,场上诡异气氛顿泄,老道士连忙向少年招了招,道:“不要胡思乱想,进屋来,为师有话跟你。”完也不等少年回应,自己就先转身进了屋里。

    “哦!”少年轻轻回应了一声,而后一瘸一拐跟着进了屋子。

    屋子里,师徒二人站立,老道士从床头取下一本书交到少年上,道:“你今年已满十六了,为师诸多本事也学了不少,现在也该传你本门绝学了。”

    “师父,这千宝典便是你要传我的绝学吗?”少年看了眼里的秘籍,连忙向着老道士问道。

    “不然?你还以为是其它什么东西?”老道士脸色一正,反问道。

    “倒是没想到,弟子还以为是什么绝世武功的秘籍呢!不想却是千宝典,师父您就不能还是换个其它的吧!这个这个弟子早就看过了,没什么特别的。”

    这本千宝典都不知翻了多少遍了,不滚瓜烂熟、倒背如流,但也算是心中有物,此刻见老道士拿出来,少年自然不太欢喜。

    “你子倒是敢想,绝世武功为师也想要,你有没有拿出来给为师瞧瞧,哼!有的看就不错了,还挑三拣四的。”老道士了两句依旧觉着不解气,便又继续训斥少年。

    “你子别怪为师没提醒你,往后可别再胆大妄为了,不然出了事你就自己兜着,为师一把老骨头,可没多余的精力来管你,还有绝世武功没有,千门的传承心法倒是有一篇,想不想学?”

    “学,怎么不学,蚊子腿也是肉嘛!”少年厚着脸皮笑道,这次下山他是吃尽了不会内功的苦,若非盗术确实高明,不得早已阴沟里翻船了,所以这内功得学,并且还要学精,这可是以后安身立命的东西。

    “你子什么呢,会不会话?”听得少年如此形容宗门内功秘法,老道士有些不高兴了,但见少年低头认错,才又言道:“想学就好,不过现在还不是时候,先把这本宝典吃透

    了再。”

    “师父,弟子对这宝典可熟了,真的要继续看下去吗?”少年不明白老道士为何坚持要他看这本千宝典,翻了几页发现并无异常,一张脸立马就垮了下来。

    “叫你看你就看,那里来得这么多废话,为师还会害了你不成?好了,不与多了,为师乏了,你好生看看这宝典,怎么也要做到倒背如流才行,记住了吗?”老道士丢下这句话后,便把少年赶出了屋子,自己则躺到床上眯眼睡了过去。

    大盗无形,千有门!替天行道,千盗圣!这两句话在江湖流传甚广,的乃是历代下山历练的千门人像是无形之物一样,凡是被其盯上的东西,不管你防守得再严密,他们都能找到门路然后盗走宝物。但千门人又绝不像其他贼人那般胡作非为,反而时常劫富济贫,行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之事,在江湖上得了个盗圣的名头。

    整个千门来名声在外,但其实挺可悲的,一个门派世代单传,就师父和徒弟两人。师父没死之前,徒弟被禁止收徒。徒弟下山后,师父则自动洗退出江湖,从此消声觅迹,不问江湖是非。

    千百年来历代千门人都遵守着这些规矩,又奉行低调原则,极少面世,似乎有种江湖虽有我的传,但我人已不在江湖的意味。同时千门挑选传人也是异常严格,每代都只有一人,真正的万中无一,有时候甚至还有一丝缘在里面。

    就像老道士与少年,当年老道士已年过六旬,但始终没能找到合适的徒弟。为了此事没少让他担心过,并且随着年岁日长,整个人也不似往日那般精力旺盛,心头早有了退隐江湖的想法。可宗门传承又不能断在他里,不然百年之后,有何颜面见历代祖师,所以他一把老骨头了,依旧在外奔波不迭。

    而二人能相遇,却是要从十六年前起,话那时老道士行盗归来,途径越国源州境内一座寺庙时,见天色尚早,他本打算继续往前赶路,不料前脚刚走后脚便风雨大作,而这旷野之中前不着村后不着店,也唯有那破庙能稍稍遮挡风雨。

    “哇哇”

    打开破烂的庙门,老道士便听得这啼哭声穿透风雨而来,又想起前面一番风雨大作的景象,顿时福临心至,暗暗嘀咕道:“莫不是上天的旨意?见我寻寻觅觅无果,便特意赐了一个徒儿?”

    循着哭声,老道士在破庙一个角落里找到了襁褓中的婴孩。家伙此时早已哭没声了,刚才能哭得那般大声,只怕已花光了力气。

    不过在老道士看来,家伙却是气运隆厚、上苍钟佑之人,上前轻轻抱起家伙,刚一入怀,脸蛋便微微嘟起露出笑意。这一笑可把老道士乐坏了,大叫道:“缘分,这真是缘分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