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A+A-

    开幕后第二天, 本届戛纳电影节黑马出现了!

    原本被视作冷门新导演的作品《这么近那么远》, 竟成为了第一个获奖大热门!

    【女性视角】、【情感张力】、【东方式意境美学】等是最被影评人热衷讨论的关键词。当然也有影评人认为她的电影风格有模仿金基德的意味, 因为他们都关注女性、探讨社会现实、喜欢隐喻,同时注重画面美、意境美、人物美。

    最重要的是金基德最典型的特点【美丽然而冰冷的噩梦,唯美的镜头里透着生命的残忍】这点, 也有被金恩和继承到。

    可即使是认为金恩和有模仿金基德的影评人,也认可金恩和的电影是有自己的想法和镜头感的,她有自己强烈的个人风格, 有很高的辨识度。虽然有被金基德影响到,但两人的电影是有鲜明区别的。

    假以时日, 她必将自成一派。

    对片中金恩和与宫崎葵的表现, 赞美也非常多。【浑然天成】、【犹如彼此半身】等等溢美之词不断。

    几乎不需要团队行动, 就盖过了前两天内放映的其他五部电影。原本只算在金恩和与宫崎葵中间选择一个主推的,现在凭空出现了第三个选项——争取最佳导演奖。

    因为毫无疑问, 《这么近那么远》目前最吸引影评人关注的, 是一个新导演风格的诞生。

    团队连夜做好方案。金恩和每天除了观看参赛片就是不断与电影采购商谈生意, 结识更多顶级电影人, 为影片游造势。

    但到了第四天,《阿黛尔的人生》横空出世,得到了压倒性好评, 几乎所有影评人众口一词, 一致看好这部片子夺得金棕榈。这部片子的导演阿布戴·柯西胥是法国大器晚成的纪实风格导演,自从他执导第一部 电影开始,几乎每部片子都能在欧洲斩获大奖。

    而且这部片子同样是讲述一对女性恋人的故事。

    假如《这么近那么远》的题材跟它不同还好, 同一批参赛作品里都讲述女同故事的两部片子,必不可少地会被拿来做对比。作为导演还很青涩的金恩和,自然被挑出了很多毛病。

    值得庆幸的是《阿黛尔的人生》的两位主角都是十几岁的少女,影评人更多的是关注电影本身,对两位女主角的表演主要是从贴切质朴的角度去赞美。相比之下,金恩和与宫崎葵的演技还是备受肯定的。

    退回去竞争最佳女演员的方案,再次被团队提出来。因为到目前为止,放映的参赛片已经超过半数,大部分女性角色为主的片子都出来了。

    除了法国伊朗合拍的生活片《过往》的女主角,其他女演员的表演要么是角色差了些火候、要么是表演差了些火候,跟金恩和与宫崎葵比较起来,还是她们的优势更大。

    虽然电影表演是非常主观的,每个人口味不同。能走到戛纳舞台的演员都不会差,每年获奖的人都不一定是事先最被广泛看好的。但是这至少明她们的赢面是有的。

    电影节总共才举行12天,现在已经过去五天,而到最后两天,结果已经定下来。对他们来能争取的时间只有五天。

    新导演风格最出圈,但是最佳女演员奖竞争。金恩和必须当天晚上就做出决定。而这个决定必须她自己下。

    宫崎葵来找过金恩和,跟金恩和过不要顾虑她的想法,不管争取哪一项她都支持。

    金基德也连夜来电话,鼓励她试着争取最佳导演奖。因为对金恩和来,没有这个影后桂冠她仍旧是东亚首屈一指的女演员,但在导演方面,她还是个尚未得到任何肯定的新人。

    而且三大电影节的创办目的就是促进电影艺术发展,会倾向扶持新的电影创作者。今年戛纳一水的成名已久的大师,只要她的表现不输大师多少,她作为新人是具有一定优势的。

    金恩和自己如果能选,当然也想拿导演奖。但是造势也好、活动也好,都只是间接的施加影响力。评选结果终究还是建立在真实的实力基础上的,她再怎么想也决定不了。

    金恩和一夜没睡,看了一晚上的片子,心里有了判断。

    天亮之后,她满脸疲倦,看着团队成员,正想宣布他们全力争取最佳女演员奖。

    有个韩国的工作人员脸色不好,把自己的手机递给她:“昨天半夜,也就是韩国白天的时候,有家媒体介绍了《这么近那么远》的电影。现在韩国的男性都在网上抗议叫嚣要抵制。”

    金恩和面无表情地刷了一遍。他们骂的方向大同异,无非是【金恩和怎么胆敢拍女权电影】、【日本人自己都没拍,金恩和一个韩国人拍什么日本女权电影,多管闲事】、【男人活着够累了,女人只是在家带带孩子做做家务还有什么可抱怨的】、【金恩和令我恶心,以后绝对不看她演的电影】……

    她把手机还回去。

    所有人都看着她。

    金恩和的手机响了。她看了一眼来电显示,是郑允浩。大概猜到他也是为这件事来的。金恩和心情好了些,对成员示意了下,走到一边接电话。

    “你还好吗?有什么是我能做的吗?”郑允浩一上来就问。

    金恩和淡淡地笑了下:“听到你的声音我好多了。”话语停顿了两秒,“国内的评论我看到了。我很庆幸我早早遇到了你。允浩哥,你什么都不用做。你的存在就是对我最大的安慰了。”

    郑允浩轻笑:“这算是对我最大的夸奖?”他笑完,正色:“国内的反对声音不要放在心上。演员靠作品话。我看过了日本这边的反应,主流观念都是持肯定态度。”

    “日本人不管心里实际怎么想,表现在外面的样子都是尽可能体面的。女权是政治正确,主流媒体不会公然批评。”金恩和却没那么乐观。

    她坦然承认:“我心里其实很清楚,我拍了这部片子,无声无息扑了也还罢,一旦有人注意到,是必定会影响到很多人对我的观感。”

    “可你不会后悔。”郑允浩声音温柔,“不管重来多少遍,你都会做出一样的选择。这就是你。”

    “是的,这就是我。”金恩和虽然没笑,脸上还残留着熬夜后的痕迹。但是整个人从内而外散发着神采:“你放心,我从来不会把这些跳梁丑的言论放在心上。他们闹起来,反而会成为我的助力。”

    他们都是在娱乐圈经历过大风大浪的人,彼此不需要再多一句,就能心领神会。郑允浩答应得干脆利落:“好!日本的事情交给amuse,韩国方面交给我。你现在专心为戛纳奋斗就好。”

    郑允浩结束通话后,知会经纪人:“帮我定机票,我要立刻回韩国。”

    经纪人愣了几秒钟,马上反应过来:“允浩啊,你该不会是要回国处理金恩和xi的事情吧?”

    郑允浩满脸严肃地点头:“我太太在法国,又没有签约经纪公司。国内的事情需要我去处理一下。”

    实际上心里喜滋滋:我太太!听到没有?!我太太!是我太太!恩和的事情他都能全权出面!这就是有名分的特权!

    经纪人:行了,把你脸上的得意劲收收,不要再随时随地炫了,全世界都知道你是有妇男了OK?!

    郑允浩连夜赶回韩国。他回去的目的不是压下对金恩和的反对。恰恰相反,他是要安排人煽风点火,把矛盾激化,让事情越闹越大,最好是闹得全世界瞩目,全力配合金恩和在戛纳的安排。

    而在戛纳,不管是争取最佳导演奖还是最佳女演员奖,现在都被金恩和舍弃。整个团队行动起来,只做一件事:那就是让电影节上的所有人知道,有一名正在参赛的女导演,因为拍了一部女权相关的电影,而遭到了本国男性的集体抵制。

    在接受早就预约好的电影杂志和各大报社的采访前,金恩和问宫崎葵要不要一起。

    她这么问是因为深知,这些采访必然会涉及电影主题的话题。东亚的女明星就这个问题表态是很危险的。

    宫崎葵欣然应允,“我也是女人。从我接下这部电影的那天起,已经做好了面对一切的准备。难道你不是吗?”

    金恩和笑而不语。第一次正式拍文艺片,她当然是有很多选择的。可如果连她这种已经掌握话语权的人,都不敢站出来为女性发声,那还有谁可以办到呢?

    她推开大门,回头邀请宫崎葵和她一起:“走吧,我们去战斗。”

    轮番接受完美国顶级电影杂志《综艺》和英国权威电影杂志《Empire》的采访后,金恩和其实已经很疲惫了。但是电影节时间有限,她必须争分夺秒。

    所以她几乎没有休息一秒钟就又接受了法国电影杂志《电影手册》的采访。

    来的是她的老朋友,米歇尔特森,04年就采访过她。05年时,他们在戛纳会场再次遇上,结伴看电影。也是因为那次他们私下对《弓》有过争论,影响到了米歇尔特森的看法让他有感而发写了影评,才扭转了评委会对《弓》的看法,让金基德的这部电影意外获得“一种关注”的最佳影片。

    这一次,金恩和作为导演带着作品来参赛,米歇尔特森很高兴地跟金恩和约好了采访和见面。

    米歇尔特森刚进门,金恩和主动站起来迎接他:“米歇尔,好久不见。听你升任主编了?”

    米歇尔特森热情地拥抱了她:“是的。所以我利用职权,把采访你的任务留给了我自己。”

    两人边寒暄边入座。

    米歇尔特森不愧是法国男人,夸人地时候嘴上如同抹了蜜:“昨天看完电影后找你话的人太多,只来得及道句恭喜。今天终于能好好聊聊你的电影。金,你真是太让我惊喜了!我真想不到你做导演的天赋竟然不输于你做演员的天赋。”

    金恩和失笑:“你不是一直点评犀利吗?我以为你今天一上来就要先批评我呢?”

    米歇尔特森摊手:“批评等工作开始后。现在我是你的老朋友,只想疯狂夸赞你的才华。”

    金恩和玩笑似地扶额做头疼状:“天啊,所以我等下还是要接受《电影手册》主编的辛辣批判吗?”

    米歇尔特森状似思考了一番,一本正经地回答她:“也不全是批判。”

    玩笑开过后,米歇尔特森才关心地问她:“我早上看到了媒体报道。金,你还好吗?回国之后会不会有人身危险?”

    金恩和摇头:“没关系,我暂时先不回韩国。过段时间会换更隐秘安全的住所。”

    “所以你回国后真的会有很大风险?!”米歇尔特森不可思议,“我一直以为韩国是发达的现代化国家。”

    金恩和想了想,这样回答他:“荣格不是过吗?高出水面的一些岛代表一些人的个体意识的觉醒部分;由于潮汐运动才露出来的水面下的陆地部分代表个体的个人无意识,所有的岛最终以为基地的海床就是集体无意识。

    韩国是现代化的国家不假,从制度和社会生活上看,好像是跟美国、法国没太大区别。但是基于儒家文化所产生的社会结构,就是宗族观念、父权意识的海床。这些思想会代代相传下去,成为整个种族的集体无意识。

    你相信吗?痛骂我的一定不止男人,还会有许多女人。因为我现在在做的事情,是冲撞坚实如海床的、整个东亚人的集体无意识。”

    米歇尔特森问:“所以这就是你拍这部电影的原因吗?”

    “算是原因之一吧。”金恩和笑,“发现世界的荒谬,然后用看似真实自然的故事得出令人匪夷所思的结局,引领人们自己去思考去发现问题。

    让原本沉睡在人思维海底的集体无意识浮出水面,才会有更多的人意识到问题所在,才会产生新的集体无意识代代相传下去。

    这不正是大部分电影创作者所追求的吗?”

    米歇尔特森注视她,目光充满钦佩:“你介意我把这段话写进采访稿里吗?”

    《这么近那么远》导演因为拍摄有女权倾向的电影遭到本国男性集体抵制的消息,传遍了整个电影节会场。

    在欧美,女权正是政治正确的话题。黄种人、女导演、女同题材、女权主义、被男性集体抵制迫害……几乎集中了所有吸引欧美人眼球的元素。天然就容易博取他们的关注。

    等导演金恩和、主演宫崎葵在采访中证实了这个消息后,直接引爆了戛纳电影节的话题。并逐渐出圈,登上各国主流媒体的社会版块。很多欧美人都开始同情金恩和,并在相关话题和新闻下抨击韩国男人。

    海外突如其来的舆论批评,让还在群情激昂、甚至叫嚣着要去青瓦台请命禁止电影上映的韩国男人被兜头泼了一盆冷水。

    最搞笑的是有在日韩国人在日网发评论,金恩和拍女权电影故意丑化日本,呼吁日本男性一起抵制,结果反被日本人喷回去,他们国家尊重创作自由尊重女性跟韩国可不一样。

    很多在欧美留学的日本人还会自发去网上留言,礼貌客气地声援一下金恩和,谦虚地承认确实有些做得不好的地方,然后列举一些政府的政策明日本一直有进步。

    非常坚决地跟韩国男性撇清关系,死不认他们跟韩国男人一样。

    “……这样分裂日韩两国的舆论并制造对立,实施起来难度并没我想象中大。”郑允浩在电话里对金恩和如是。

    “因为日韩两国人都崇拜欧美。假如引入欧美的舆论压力,为了不丢国家的‘脸面’,很多人即使心里在diss我,嘴上也不会认的。”金恩和内心非常清楚,舆论控制得再好,该讨厌她的依旧会讨厌她。只是明面上会好看很多。

    郑允浩敏感地察觉到金恩和情绪的低迷,猜测地问她:“你是不是因为这次申报戛纳用了太多盘外手段,觉得自己不够纯粹了?”

    “当然不是。”金恩和懒洋洋地否认。成人的世界,哪来天上掉馅饼的好事。任何成果的背后都是拼尽全力的。

    哪怕是她老师金基德这样靠才华获奖无数的,每次出征电影节也是在背后做了很多努力的。只是她以前是徒弟和演员的身份出席,这些层面上的事情不需要她去做。

    “我就是最近太忙太累,压力太大。每天还要跟不同的人反复讨论电影。越现实的电影,越避免不了展示世间的恶。这些真的很影响人的情绪。”金恩和轻轻叹息:“有时候很羡慕哥的工作,永远都是向大家传递美好的东西。”

    “你向大家传递真实,让更多人看到世界的不完美。而我为大家造梦,传递爱和希望。我们都在用自己的方式改变世界。”郑允浩笑,“不过别担心,等过几天就会获得大奖,这些情绪自然不攻自破。”

    金恩和失笑:“你总是对我信心过度。三大电影节的奖哪有那么好拿啊~这世界上优秀的电影和演员太多了,能够入围就已经是对我的肯定。我会全力以赴争取奖项,但得不得奖,全看天意。我心里早就做好颗粒无收的准备。”

    怎么可能只是入围就心满意足呢?就算现在暂时压住了韩国和日本的舆论,也不可能压住人们心里的抵触。

    如果金恩和铩羽而归,普通人怎么会去想踏入戛纳的门槛就是极大成就,他们只会终于找到出口发泄自己的不满,嘲笑金恩和为讨好欧洲人连女权电影都拍了,结果什么都没捞到。

    郑允浩很清楚,金恩和必须要拿到一个有分量的奖项,才能光荣凯旋。那些非议诋毁才伤害不到她的根基。

    但是他什么都没有,因为他知道金恩和心里也是清楚的。他不愿意再给她增加一丝一毫的压力。

    郑允浩回想起四年前的戛纳电影节,那时候恩和还在因为被视为夺取影后的最大热门,在颁奖前夕激动地一夜未眠,跟他电话撒娇诉自己的渴望。

    而现在的恩和,已经成长为大气沉稳的领导者,不再为获奖与否患得患失。

    郑允浩一时间,竟不知道该为她的成长而欣慰,还是该为她的成长而心疼。

    他在第二天清,默默去了教堂为金恩和祈祷,祈祷她不再像过去十年那样,每次都与奖杯擦肩而过。

    5月25日,第66届戛纳电影节评委会的审片工作告一段落,进入到最后的提名和投票环节。

    这次的优秀影片实在是太多,每位评委都有各自的提名人选。光确定各奖项的候选名单就已经花了一天的时间。

    而明天就要宣布奖项了。

    评委会主席是斯皮尔伯格,他上了年纪,连轴转十几天后,身体已经吃不消。快速写完自己的投票名单后,他先暂时离开去休息室歇息。

    他刚闭目养神了一会儿。

    工作人员急匆匆找来:“投票出现了争议,现在评委们正在争执。斯皮尔伯格主席,评委们请您回去做裁决。”

    斯皮尔伯格睁开眼睛,整理好仪表:“我知道了,我现在就过去。”

    他回到会议室的时候,其余六位评委还在争执中,看到他回来才停下。斯皮尔伯格走回自己的位置坐下:“第一轮的投票结果在哪里?你们争议的是哪个奖项?”

    六位评委互相看了一眼,由李安把第一轮投票的名单递给他,并且解释道:“主要的争议发生在最佳导演和最佳女演员两个奖项上。同时出现了平票。”

    他停顿了下,才接着:“而且这两个奖项的竞争中,都出现了同一个人。”

    斯皮尔伯格已经明白李安的这个人是谁,本届戛纳有资格同时竞争最佳导演和最佳女演员的只有一个人。

    他拿起名单,仔细看了第一轮投票结果,大部分奖项都跟他预计的差不多,只有最佳导演奖和最佳女演员奖,都出现了有些影片得到了一票、有两部影片各得两票的结果。

    也就是,七张选票,在这两个奖项上都被分散了,不仅平票,还没有哪部影片产生明显的优势。

    斯皮尔伯格看完,放下名单,直接宣布:“那么我们就进行第二轮投票吧。”

    大家都对参赛影片非常熟悉,在出现平票后,大致已经明白这两个奖项应该会在平票的影片中选出。有的评委有自己的原则,继续坚持自己原本的选择。有的则在平票影片中选择了自己更欣赏的一部。

    第二轮投票的结果出来的很快,不到半个时,投票结果就被统计好了,送到斯皮尔伯格手上。

    他看了一眼结果,自己先笑了:“虽然这次投票没有平票了,但是我恐怕你们的争议会更严重。最佳导演和最佳女演员的获奖人选,竟然都来自《这么近那么远》。”

    评委们面面相觑。克里斯蒂安·蒙吉率先提出反对:“一部影片在戛纳拿到除金棕榈外的两个奖项不是没有先例,但是同时以演员和导演的身份获奖,我认为并不合适。”

    斯皮尔伯格不置可否:“所以现在其实我们需要讨论的是,要不要同时给一个人两个奖项?如果不能,那么给哪个?我认为我们在第三轮投票之前,有必要各自阐述自己的观点,作为投票的参考。”

    5月26日,第66届戛纳电影节闭幕式。

    今夜红毯星光璀璨,许多被邀请来观礼和颁奖的嘉宾陆续到达,盛况更胜十天前的开幕式。

    金恩和依旧一身西服套装,带着她的女主角宫崎葵和男配角妻夫木聪出现在镜头前。

    妻夫木聪开玩笑地问她:“准备拿哪个奖?”

    金恩和仰望眼前熟悉的礼堂,过去的记忆逐一浮现。从九年前她第一次踏入这里开始,她就一直梦想着能拿到属于自己的戛纳奖杯。可惜她每次带着希望而来,却总是带着失望回去。

    她摇摇头,罕见地正经回答了朋友的玩笑之语:“这不由我决定。”

    宫崎葵抬头看她,察觉到她巨大的心理压力,忍不住握住她的手:“我陪你。”

    他们在无数闪光灯中步入礼堂。被工作人员引导到自己的位置。他们剧组被安排在了是枝裕和的《如父如子》和贾樟柯的《天注定》剧组之间。

    同为东亚最顶尖的一拨电影人,彼此都在各种场合下见过太多次,一起参加电影节也不是第一次了。金恩和笑着跟两边的人简单寒暄了一番。

    但大家都没有太高的聊天兴致。金恩和意识到,即使是是枝裕和和贾樟柯这样频频在三大上获奖的导演,没当到了这个时刻,依旧会紧张万分。

    颁奖典礼很快就开始了。

    在章子怡出场颁发金摄影机奖,为颁奖礼热场后。七名评委在整个礼堂的掌声中逐一登场。

    金恩和随着大流鼓掌,心跳渐渐急促起来。

    大奖通常在最后,个人类奖项都在前面。她虽然不知道今年的颁奖顺序,但她知道的是,假如她有机会获奖,一点在这前十五分钟里。

    最佳编剧的答案毫无预兆地揭晓了,属于贾樟柯的《天注定》。他笑着与金恩和、是枝裕和握手,然后走到台上领奖。

    金恩和在台下为贾樟柯欢呼,但心弦却瞬间绷紧。因为编剧奖通常跟导演奖是前后脚的,也就是她今晚最想拿到的最佳导演奖,立刻就要揭晓了。

    贾樟柯发表完获奖感言。

    贾樟柯在媒体区拍完照。

    贾樟柯回到座位了。

    金恩和机械地跟周围的人一起站起来迎接他。

    最佳导演奖的颁奖嘉宾走出来,念出属于导演奖的颁奖词:“他将电影世界变成现实,给了电影这个魔法世界以灵魂。只有他知道,一部电影真正在讲述的东西是什么。”

    主持人礼貌询问斯皮尔伯格:“请问主席先生,今年的获奖者是?”

    斯皮尔伯格对着镜头微笑,整理了下领结,优雅地站起身走到讲台后,展开颁奖名单看了一眼,然后宣布:“获奖的是阿玛特·伊斯卡拉特《黑利》。”

    金恩和的心瞬间沉到谷底:不是她……

    也是。她酸涩地想,第一次尝试执导文艺片就想获得三大之首的戛纳最佳导演奖,未免有些天高地厚。

    宫崎葵悄声在金恩和耳边安慰她:“没关系,我们还有最佳女演员奖可以期待。”

    金恩和对她笑笑。

    是枝裕和看了她们一眼。

    金恩和没有注意到,她望着台上念完获奖感言的阿玛特,沉默鼓掌。

    接下来颁发的是评委会特别奖,斯皮尔伯格再次走到讲台后宣布获奖影片:“《如父如子》。”

    金恩和的左边爆发出一阵欢呼。她站起来,等是枝裕和与福山雅治激动拥抱完,送上自己的祝贺。

    是枝裕和也轻轻抱了她一下,然后走上台去。

    他用不太娴熟的英语首先感谢了各个合作方,最后:“我最感谢的是我的男主角和女主角,他们现在就在台下,我想邀请他们上来和我一起分享这份荣耀。”

    金恩和有一瞬间的错愕,她隔着重重人海,看到是枝裕和眼里温暖的善意。

    “走吧,女主角大人。”福山雅治笑着向她伸出手。金恩和随着他一起走到台上,一左一右站在是枝裕和身边。三个人的手共同托着奖杯的盒子,向全世界的媒体展示这份荣誉。

    结束拍照,他们朝自己的位置走去,是枝裕和温柔地安慰她:“恩和桑不要气馁。你的导演路才刚刚起步,以后获奖的机会将有很多、很多……”

    金恩和这才意识到,刚才落选最佳导演奖时的失落,已经被是枝裕和看在眼里。她心里胀得满满的,眼睛也瞬间酸胀起来,真诚地感谢是枝裕和:“是枝导演,我不会气馁的。没有做到您这样的成绩前,我怎么会气馁呢?”

    他们还没走到自己位置上,台上新登场的颁奖嘉宾已经在介绍新的颁奖词:

    “女演员不属于她自己,她属于那些在银幕前注视着她的人,属于某个神奇的人物,她是每个导演都梦寐以求的女神。”

    金恩和猛然回头。

    福山雅治风趣地声音在旁边响起:“我觉得恩酱没有必要跟我们回座位,不如就直接返回台上去吧。”

    主持人笑着再次询问斯皮尔伯格:“主席先生,那么今年的赢家是?”

    斯皮尔伯格朝台下他们站着的方向扫了一眼,微笑着展开获奖名单,念出今晚的最佳女演员:“《这么近那么远》,金恩和,宫崎葵。”

    最佳女演员有两个?!掌声、欢呼声和议论声交织在一起,震动了整个礼堂。

    所有人一边热烈的鼓掌,一边跟身旁人地惊叹地讨论这个意料之外的结果。然后目光寻找到走道上站立着的金恩和。

    宫崎葵和妻夫木聪拥抱,然后朝金恩和走来。

    是枝裕和与福山雅治依次轻轻拥抱她,恭贺她。

    金恩和身体下意识地礼貌回应每个人,其实大脑一片空白。她在踏入颁奖礼礼堂之前,不是没有预想过自己会获奖。相反,她为了能拿奖,从几年前就开始筹备,几乎做了所有她能做的事情。

    刚刚落选最佳导演时,她也不是没有立刻在心里安慰自己,本来就是奔着最佳女演员奖去的。

    但是当这个她渴望了许多年的奖项真的落到她头上时,她发现她根本做不到坦然自若。她依然会震惊会意外,会喜不自禁!

    宫崎葵走到她身边,轻轻擦掉她脸上的泪水:“你知道吗,来之前我就查过,如果你这次拿到戛纳的最佳女演员,你就是史上最年轻的三大电影节双料影后。”

    金恩和茫然地看向她,一时间没反应过来她话里的意思。

    宫崎葵笑着挽过她的手,在一波又一波的欢呼和掌声中,带着她朝台上走去:“那个时候我就有种强烈的预感,你会破这个记录的。”

    当金恩和接过戛纳电影节的奖杯时,她才逐渐回过神来,后知后觉地明白了宫崎葵那段话的意思。

    她忽然想起来,四年前,也是在戛纳,结伴一起看展映的朋友开玩笑地提前祝她成为“史上最年轻三大电影节双料影后”。虽然几天后她就成了以一票之差落选的赛前最大热门,为戛纳电影节“热门总是拿不到奖”的传统再添一笔。

    谁能想得到,在她早就忘记这件事的时候。当时开玩笑一样的祝贺竟真的成了真,只是不心“提前”了四年而已。

    日本,东方神起福冈巨蛋演唱会最后一天的演出结束。

    郑允浩没有立刻就去休息,而是在后台简单冲洗后,就带着团队整理会场。等最后把演唱会设备装上卡车,时间已经快到半夜。

    他和沈昌珉带着团队的成员去聚餐。虽然大家忙碌了一天都要累死了,但依然吃地兴高采烈,讨论着今天的演出有多么成功。

    等他和沈昌珉回到酒店时,已经是27号凌三点多。

    沈昌珉闻到身上的酒味重新去洗澡。

    郑允浩坐在沙发上,迫不及待开手机,看到现在的时间,急急忙忙开视频链接,嘴里还声念叨着:“完了完了,颁奖礼都开始十五分钟了。恩和过她获奖也是在前面的,我不会已经错过了吧……”

    视频开,画面上出现的是宫崎葵的脸,她正在着她的获奖感言:“……最后,我要感谢我的导演、也是我的拍档。因为有你,我才重新找回了勇气;因为有你,我才能站在这个领奖台上,拿到最佳女演员。”

    郑允浩懵了:怎么回事?是宫崎葵拿了最佳女演员?!那他老婆呢?!恩和呢?!

    他心里有做好恩和拿不到奖的准备,但那都是基于《这么近那么远》全军覆没的情景下。他从未设想过,恩和的电影拿奖了,但是获奖的那个人不是她。

    就在他震惊的时候,镜头推远,宫崎葵走到一边,将讲台让了出来。

    金恩和走到讲台后,一手调整话筒,另一只手抱着奖杯。郑允浩又懵了一下,没有反应过来这是怎么回事。

    金恩和望着面前庞大的观众席,席上每一个人,都是在电影界有很高地位的电影人。她的心情在最初的难以置信后,终于稍微平静了一点。

    镜头再次调换,给了全世界观众一个特写。她表情温柔而坚定,脸颊上和睫毛上却沾染了几滴泪水,令她在这个瞬间美得像一幅画、一首诗。

    她:“我感觉今晚非常梦幻,我终于拿到了这么多年来我梦寐以求的奖。感谢十年来,这一条电影路上,所有帮助过我、激励过我的人。我用前十年成为了最佳女演员,希望十年后,我能凭借导演的身份,回到这个领奖台上。最后,”

    她熟练地找到了那个正在拍摄她的镜头,对着镜头微笑:“从过去到未来、都将是我的同路人的那一位,谢谢。”

    隔着手机的屏幕,郑允浩与金恩和四目相对。他轻声对她回答:“我也感谢你,我的同路人。”

    此时此刻,一条炸裂的消息顺着网络直播,光速传遍整个东亚媒体圈——金恩和斩获戛纳电影节最佳女演员,史上最年轻同时也是亚洲第二位三大电影节双料影后诞生了!

    当第二天晚上,她风尘仆仆地从东京羽田机场的国际航班到达口出现时,等待她的是人山人海的围观群众、蜂拥而至的记者,以及,等待已久的郑允浩。

    他在一大队保镖的护送下,穿过拥挤的人群走到了她身边,对她伸出手:“走吧,我们回家。”

    金恩和把行李交给他,在他耳边低声了一句话。

    郑允浩呆住了。

    在线围观私生直播的浩饭心情复杂。

    在看到金恩和不畏国内男性抵制导演了一部女权电影,并且还一举拿下国际大奖,狠狠脸那些狗男人时,她们承认自己是很解气的。就连出去跟别家撕逼的时候,都不再被嘲她们有嫂子,而是开始被羡慕有个这么飒这么厉害的嫂子。

    看到偶吧不惧流言蜚语,公开去接金影后的时候,她们也确实为偶吧尊重女性而骄傲,觉得自己没有饭错人。

    但是!可但是!她们还是讨厌金恩和这个女人!讨厌死了嘤嘤嘤!

    可能以后,浩饭都要怀着如此纠结复杂的心情,一辈子跟金恩和纠缠下去了。

    作者有话要:  恩和在第一次获得三大电影节的最佳女演员后,曾经惶恐过自己实力配不上奖项。她花了九年时间,终于做到凭自己真正的实力再拿一次三大电影节影后。

    虽然遗憾错失了导演奖,但是没关系,恩和的人生还很长。这个目标就留给未来的恩和去奋斗吧~

    十年电影之路,恩和终于到达了她事业的阶段性巅峰。

    接下来轮到允浩收获他奋斗十年的果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