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百业待兴

A+A-

    这城里头事情都安排差不多了, 村里头这边也不能不管。

    愿意学绣花的聚在一块, 先教等成熟在再有成品往出卖。城里头店里用什么的,若是村里头有条件生产的, 就用村里头的。比如开了饭店, 用的菜都是从村里头这边进的。

    李季这边有条件, 也是有心扶她们一把。不可能当街撒银子, 这么做就是给他们写赚银子的路,赚多赚少各凭本事。

    李巧儿还真定了世子爷干妹子的头衔,眼下也不再村里头了。城里头开了染坊,李巧儿学了染布,就在城里头买布料, 或是提供给成衣店。虽点还是李季名下的, 但李巧儿掌握话的权利,算是半个老板娘。

    所有的店写的都是李季的名字,第一各种安排出主意的确实是李季,这第二,二狗子盯着侯府世子的虚职,这士农工商, 赏是下贱的行业, 就算想冠二狗子的名字,人家也未必肯。

    李季虽是士籍,但无官职,这种身份的经商就没人理会了。

    秋季,是蘑菇收获的好时候。最美味的蘑菇也就一个多月的功夫。李季和二狗子背着自己编的竹篮, 穿着保暖有有些厚重的皮甲,在大山深处寻找野味。

    “这山里头东西多,滋味也好。就是太阳不足,弄干全靠火烘了。”李季用棍子拨开堆积的烂叶子,在里面寻找隐藏的蘑菇。

    这时候就是松树伞和榛蘑最讨人喜欢。就算自家吃不了卖出去也能卖个好价钱。尤其是往京城供货的山货行,这样的东西去都是抢着要的。

    深山因为常年无人问津,所以蘑菇很多。可采摘的蘑菇却来不及送下山去晾晒,蘑菇一旦摘下来,几个时辰没及时处理,就会不新鲜,甚至腐败。

    所以只能在山上住处,用从前烘干草的东西来烘干蘑菇。虽都是弄干,可总觉得烘干的没有晒干的好。

    二狗子蹲下身,瞧见一堆榛蘑,直接用镰刀帮忙,连根将这一捧挖出来,大大的连在一起,足足几十个。

    还没等二狗子开口,李季已经凑过去看了:“还是你眼神管用。”

    二狗子将蘑菇递给李季,李季可没脸装自己的背篓里。

    “自己装自己的,我可嫌沉。”二狗子那边眼睛管用,都半背篓了,李季顶多半下。

    晒干的蘑菇跟新鲜的蘑菇完全是两个滋味的。

    有烘干的帐篷住了八个下人。到了这边俩人是抢不到活干的。下人们将篮子接过去将蘑菇分别分拣好。去了跟洗干净泥沙去烘干。

    若是晾晒,蘑菇是绝对不能过水的,因为一旦过水往往还没晒干蘑菇就烂了。可烘干不同。因为温度高,水分很快就蒸发了,先洗干净了,反倒方便了以后吃。

    二狗子在山里长大的,在山里头转一圈跟玩似的,李季是没有那么好的体力,身子骨乏得慌进屋躺一会儿,二狗子就跟在李季的身边。

    “我看西面那边死树不少,应该能找到木耳,明儿去看看?”李季还不忘下一个。

    给自己找事发时间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也想自己多弄些吃的给沈天湛送过去。这山珍本来就是好东西,俩人自己摘得送过去,更显得礼物珍贵。

    沈天湛那边也送回来许多新鲜东西,什么鲍鱼龙虾,快马加鞭送过来大部分都是新鲜的。李季跟二狗子从前只吃到干的鲍鱼,新鲜的还没吃过。

    虽隔得远了,但相互都想着,有啥好东西都想着对方。光是这份心意,隔得再远都是一家人。

    “明天不是要去看孩子吗?”二狗子提醒道。

    乱世过后,失去爹娘的孩子多。有的是爹娘都被吴军攻城以后屠杀了,有的干脆是家里头逃难被遗弃的,这里头女孩居多。即便是逃难,留下男孩传宗接代的观念依旧很重。

    还有比较特殊的,就是家里头男人被抓去当壮丁战死沙场,媳妇听了信儿受不了跟着去了,这年头谁家都顾不得谁家,孩子就开始孤苦伶仃自己管自己了。

    李季找了个杂院收容这些孩子,还找了些读书认字的做教书先生教他们念书。

    孩子是未来的希望,就开始支撑家里,自己养活自己的李季,遇到了这个,不伸个手心里头总会过意不去。

    不过这也不是白做工。这些孩子未来或是去考取功名,或是去未来开店里头做工。他们未来饿不死,有个养家糊口的活。对于李季来也是知根知底,用着放心。

    院子里养了许多的兔子。让孩子们喂着玩。养大了买皮子卖肉贴补给孩子的饭钱,榆次同时他们念书累了,逗逗兔子也是发时间。

    “你不我都快忘了。”李季吃一颗草莓,“话爹那边还没给回信,咱们收留孤儿也不知道爹有什么看法。我倒是怕给爹引麻烦。若是有人拿这群孩子做文章,得是养以后的心腹,咱们这也没出澄清去。只是瞧那孩子是在可怜,看着孩子不大,又忍不住想要让他们读书认字。”

    “若是爹也不行的话,可以让他们搬到山上来。营地地方更多。”二狗子道。

    现在孩子们之所以在县里,是因为以后孩子长大了还是要回归普通生活的。若是再山上生活,跟山下切断了联系。以后再想下山生活,就有些麻烦了。

    “也就这一个办法了。或是干脆不让孩子们认字了,总不见得吧他们都撵走吧。”李季坐桌子旁吃着零嘴,那边蘑菇做好了。

    蘑菇分别作了蘑菇炒肉和蘑菇汤。另外配了几样菜。李季让他们自己也做些尝尝。这刚摘得蘑菇最是鲜美,味道不错。

    松树伞炒肉,加了一些白菜。吃着味道正美。其实李季更喜欢干的松树伞炖鸡。吸饱了鸡汁的松树伞,咬起来空心很有嚼头。有着一种很特别的口感和滋味。

    当然,新鲜的也是心头好。

    李季刚咽下一口饭,一双筷子夹着一块蘑菇往离开的嘴里送。李季吃进去,抬头瞧瞧二狗子。二狗子正对他笑。

    这样的笑无论看多少次都觉得心跳的厉害。

    李季心里头热乎乎的,脸上笑的甜腻腻的,本来留没外人,也没什么不好意思。

    第二天一早二人起来的。因为好了第二天下山忙,二狗子很贴心的没折腾李季。山上没有路,下山还是要靠两条腿走下去。下山道村里有马车,乘坐马车去县里头。

    早上出门,等到了县里已经中午了。二人先去自家的饭店用了餐,然后再去大杂院里看看。

    远远的都能听见里面朗朗读书声。附近有人家看着那群没人要的孤儿都有书读,有心让自家孩子过去蹭个课,李季是一点没客气,开口每个月二钱银子,跟仗前一个价钱。

    若是真舍得掏钱给自家孩子念书,早就送孩子去学堂了,又怎么会跟大杂院这边商量?听了价格就头也不回的走了。

    有的脸皮子厚些的,还问为啥那些孤儿啥都没有都能在那里白吃白住白念书,他们这边又不吃人家用人家的,反倒是要花银子了?

    李季没心思跟他们胡搅蛮缠,只回了句:“你家孩子若也是个孤儿,也不用银子还供吃供住。”

    若不是李季现在有钱有势的,光是这么一句话怕是要挨不少。

    进了大杂院,二英正在院子里扫地么。抬头瞧见李季,忙笑着叫一声:“四叔来了!”

    李金和二英都在这边帮忙,李季每个月给他们一两银子。主要负责孩子们的伙食。院子里一般杂货都是孩子们下了课干的,二英人干净,瞧见院子里有落叶瞧不过去,就用扫把扫了。

    俩人没了土豆这个儿子,二英身子骨又弱,怕是再生不出来了。他们夫夫还商量着,院子里孤儿这么多,找个合眼的领养了,还带有个传递香火的。

    “忙呢?我这也不会挑时候。昨儿在山里头采蘑菇来着,晚上就在山上住了。一早上从山上下来,到县里都中午了。吃过午饭了吧。”李季二人跟二英一块在院子里的长凳上坐下。

    二英道:“哪有什么时候不时候的?您能过来瞧瞧,谁都高兴。前两天我还挺院里孩子问我四爷爷啥时候再过来,弄得几个姑娘都哭了。”

    院子里女孩比男孩多,不过念书是一块的。虽女的照比男的出路少,甚至没什么出路。基本上到了岁数就要嫁人的。不过即便是嫁人了,读书认字,也能让她们有资本挑选更好的夫婿,而不是因为孤儿的身份,只能站在那里像白菜似的任人挑肥拣瘦。英子也在里头。

    “我倒是有人念叨了。”李季失笑,“这么孩子们也都适应了。能适应就好。这些日子有没有新孩子收进来?”

    二英如实道:“又多了俩闺女。其中一个是当舅舅的送过来的。听好像是妹妹没了丈夫回了婆家,以后嫁人带个拖油瓶不好找人家。本想把她卖给有钱人家当丫鬟,甚至送青楼里去。奈何这世道还没安稳,少有人家要。听了咱这儿就送过来了。”

    “再遇到这样的,花银子也留下。咱们好好栽培。再不济也好好的绣花染布做衣裳。只要他们以后瞧见了都不敢抬头瞅。”李季这话倒是夸张,可这解气。

    二英听了一乐,也没往心里去,顺着李季的话道:“对对对,叫他们在糟践好闺女。话回来,有不少人家有心□□过来来着。这事儿我们谁都不敢做主,就一直压着等您过来了。”

    其实再多几百个孩子,李季也养活的起,不过这么一个大院子里长大的孩子,找不爹娘健全的人家肯定是不通的。若是有孩子想要跟旁的正常孩子一样,李季也不能拦着。

    “看条件的。像是那些自家没孩子或是每个根要个儿子回去传香火,咱看哪个孩子愿意去就送过去。像是那些家里头儿女健全又要过来要孩子的,多半就是要个不花钱的仆人,真能对孩子好的少见。要姑娘当童养媳妇的也甭理会。孩子咱们这边享福着呢,送出去吃苦咱这也见不得。”李季脑袋一转,就把事情拍定了。

    李季的话有道理,二英点点头。

    了会儿的话,李金正推着一车的菜从外面回来。

    乡下那边有菜,只是太远了些,一来一回运着麻烦。好在这边素菜都便宜。新鲜的时令蔬菜一回买这么一推车,够孩子们吃两三天。至于肉早就屯了许多的腊肉干肉,根本用不着花银子去买。

    “四叔!”李金叫了一声,黑黝黝的脸上带着笑,瞧着日子过得不错。

    “买菜去了?东西倒是不少。这前儿还有人种生菜呢?”李季看看车里的菜,瞧着都新鲜的很。孩子多,其实这么一推车的菜,也坚持不了几天。

    “因为旁人不种,有的就特意种的这些旁人不种的。赶在上冻之前收下来,能卖个好价钱。再过半个来月就上冻了,入了动叶菜基本吃不着了,趁着现在多给孩子们吃多些。”

    屋里头出来人,帮忙将菜搬进厨房。除了两个教书的先生外,李季还雇了四个帮忙的长工。这样一来孩子们都能照顾到了,这大人也不用太累。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孩子们的声音郎朗传出来,李季听了一会儿,越听眉毛皱的越紧。

    这些从前在山上的时候,从来没见县太爷教过孩子们,李季没停过,所以对他来陌生。

    李季听了半晌,这里头有教孩子们生活常识的,也有叫孩子怎么顺从的。李季环境不一样,跟旁人想的也不一样,不知怎么的,听了这些教育孩子们必须言听计从的话,心里头很不是滋味。

    孩子们是苗苗,是未来,咋就成绳子下头挂的傀儡了?

    李季道:“去告诉先生,这个就甭教了,换个吧。”

    没缘由。不过就凭李季现在话的分量,也不会有人去问为什么。

    李季不懂得大是大非,不懂得那些大道理。他只是觉得,这群孩子本来就是孤儿。教他们怎么去孝敬爹娘,不是在扎他们的心吗?更何况,那里头有些观念未必是正确的。没必要在海鸥子们还没懂事的时候就强硬教给他们。

    有个长工进了学堂了,很快孩子们读书的声音停了。随后换了个,郎朗读书声又传出来。因为孩子们都是刚启蒙,学的也都是粗浅易懂的东西,李季听了一会儿,没听到什么不喜的,也就没再听了。

    李季跟李金夫妇俩在一块聊了好一会儿的天,学堂那边这才下课。孩子们乌泱泱跑出来,有的孩子还在追逐着,好不热闹。

    教书的先生几次开口让他们安静,好好的过来渐渐李季。

    孩子们都叫李金和二英叔叔婶娘,叫李季就干脆按辈分算叫他四爷爷。

    李季被叫惯了,也就没觉得什么了。这么一群孩子都过来却生生叫他一声四爷爷,排场够大的。

    李季笑着点点头,让他们各自玩去。圈养起来的兔子们四处蹦跶,有的孩子进了圈起来的地里抓把草去喂。这念书空余的时间,除了去方便,也就是这样发时间了。

    英子跟李季亲,跑到李季身边跟李季话。李季问了她些趣事儿,英子瞧着开朗许多,话也多了。

    英子长得好看,加上又是李金名下唯一的闺女。这院子里头有不少子都对英子示好。好在都是些孩子,没那么多心思,旁的姑娘虽羡慕,倒是没有谁是嫉妒的。

    呆了一下午,稍晚的时候李季跟二狗子都回沈天湛当县太爷时居住的府邸。

    虽县令的府邸是没有特定的,一般都是自己准备,或是干脆县衙也行。只是各地都有各地特有的规矩。历任县太爷基本都是在这边待个几年就调走了,住处就留给下一任了。

    不过经历了战乱,沈天湛又一跃成了侯爷,相信这往后就算再过来县太爷,也不敢往这边住了。就算是要住进来,在新县令到来之前,李季和二狗子过来住也是有资格的。

    府邸太大,只有五六个人收拾理,只能勉强保证表面上的风光。像是后花园这样需要精心扮的,此时已经不像个样子了。

    那湖上荷花本来有人理,花开都是正好的,现在堆了满塘,枯萎的比盛开的多,也是没法子。

    那果林里的果子基本上都烂了落地上了,也腾不出手去收拾。

    李季跟二狗子过来了,也没勤快起来,就住在从前住的院子里。府里头留的下人给烧了水。二人沐浴过后就睡下了。

    折腾了半宿,早上起来日上三竿。等出了门下人们才过来到,沈天湛的信终于送到了。

    府里头刚好有一个认字的,李季忙叫过来让他读了。

    即将入冬了,京城年边比这边暖和些。沈天湛被封了三品左都御史,是个专门监视官的官。很有实权。土豆学的也刻苦,沈天湛给他找了个贡生做先生,现在还不错。

    至于孩子们的事儿,沈天湛告诉他们想怎样都随意。讲实话,现在沈天湛孙子都不是亲生的,皇帝对他放心极了。所有就算沈天湛真有心思给自己培养心腹,以后也没太多的盼头。

    几句话李季听下人读的没有来的心酸。将信仔细的收好了。也不着急回信。回山上将这些日子准备出来的山货都好了包裹。李季让人写了信,再拖驿站给县太爷送回去。

    县太爷那边担心李季,李季越是要将自己现在的好日子给县太爷听。

    现在李季的生意在县城里头遍地开花,因为有县太爷留下来的家产,起步比旁人都早。相信再过个三五年,情况完全好起来,李季的这些生意,会带来一座又一座的进山。

    这县城里是带不来太多的银两收入,李季也不会扩展生日道外县。但不代表李季不会跟外县的人合作。到时候时机成熟了,找个靠谱的联合,给他们供货。让他们去外头开店去。跟李季没关系,但消耗的货物多,薄利多销,那利润怕是也要这县城里赚的银子多了。

    此时此刻的京城,沈天湛也算是风光无限了。皇帝是真重用他。几次谈话以后,新皇刚刚登基,江山容易,可理江山是个难事。他身边有治国之才的人少,这沈天湛很快就得到了新皇的信任。

    现如今,虽那些跟新皇一块天下的大将瞧不上他,可京里头心起来的文官基本上对沈天湛都是客客气气丝毫不敢得罪的。包裹新上任的丞相。

    现在大部分的实权,还是掌握在新皇一个人手里头。虽疲惫不堪,却胜在安全。沈天湛是为数不多拥有实权的官,自然备受瞩目。

    只是这份瞩目,同样会带来危险。那日再接上瞧见已成布衣的旧时政敌。曾听他树大招风。沈天湛的未来未必有他的好。

    沈天湛并不觉得这是诅咒。若是他有一部踏错。未来真的有可能是这样。

    只是现如今的沈天湛,没有回头路可走。

    看了李季寄过来的东西和信,这算是沈天湛最高兴的时候。先送去厨房,最近就吃这些了。信件虽不是俩儿子写的,这心里头的话习惯可是李季的。

    等到了最后面,还有破生硬的一句:“好好吃,好好睡,等你回来。”显然是二狗子的。

    信里头遇到内容不多,可就是这么几张纸,让沈天湛看了又看舍不得放下。距离拉开了,这样的家书何其珍贵。

    而另一头李季这边,上冻比往年早了几天。一早上起来开门,窗外雾蒙蒙的。等迷雾散去,那光秃秃的树上挂了霜。这才后知后觉的知道,上冻了。

    冬天,再一次悄然而至。

    躺在暖烘烘的炕上,李季才忽然问了一句:“我今年多大来着?”

    二狗子没明白,歪着头看着李季。

    李季自己掰手指头数了数:“差点忘了,再过年我就二十一了。”

    作者有话要:  弟子规这事纯粹是我个人喜好。

    不过我有一首讨厌到了极点的歌。

    《世上只有妈妈好》

    里头有句歌词叫:“没妈的孩子像根草”

    也许填词者只是为了押韵,可却是我童年的一大阴影。

    我妈死的早,我现在都忘不了一堆熊孩子围着我喊:

    “你没有妈你是跟草。”

    不恨那群孩子,因为他们不懂,是被歌词误导了。

    却恨死这首歌了

    如果我以后会有孩子,我觉对不会给他听这首歌。

    听着是对母亲的一种歌颂。可对于那种从就缺乏母爱的孩子呢?

    那是拿刀子往心窝里头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