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2章 402呵呵,喜欢的

A+A-

    【伪更,勿点,十二点后换成正文,记得刷新,么么

    贞元十六年(00)中进士,授秘书省校书郎、集贤校理,参与整理国家藏书。后擢翰林学士。元和十年(5)贬为江州司马。文宗即位,迁刑部尚书。武宗时以刑部尚书致仕。晚年退居洛阳香山,自号香山居士,他对现实主义诗歌的发展有卓著的贡献。在整理集贤院藏书时,使他有会接触大量的藏书,对他的文学创作有很大的影响。私家藏书颇富,建有藏书楼,名“池北书库”。他曾作池上篇,言其“罢刑部侍郎时,有栗千斗,书一车”。著有白氏长庆集等。他曾以自己藏书为基础,编撰了一部词语佳句类书白氏经史事类六帖(又名白氏六帖),分为36门。宋代黄鉴著杨文公谈苑记载:“人言白居易作六帖,以陶家瓶数千,各题门目,作七层架,列置斋中。命诸生采集其事类,投瓶中。倒取之,抄录成书。”可见白氏六帖在最初搜集资料时,就开始以类汇集。另编有元白因继集、刘白唱和集、洛下游赏宴集(又名洛中集)等。

    白园是白居易的墓园,位于龙门东山的琵琶峰。白居易在诗里曾,“门前常流水,墙上多高树。竹径绕荷池,萦回百余步。”白园的设计已**分的接近于此了。

    白园迎门的是青谷区。夹道两旁是青色的竹子,悬瀑溅出悦耳的水声,荷花池飘送着夏日的清凉。听伊亭和松风亭模仿唐代的建筑设计,“亭”通“停”,提醒游客停下脚步感受山谷的幽静。时间在山水间是慢的。听伊亭又叫草亭,因那首妇孺皆知的赋得古原草送别而建。

    墓体区在琵琶峰顶,有墓冢和自然石卧碑等。中外仰慕白居易的游客和族裔都在此立石纪念。其中有块石碑用中文和日文刻着“伟大的诗人白居易先生,你是日本文化的恩人,你是日本举国敬仰的文学家,你对日本之贡献恩重如山,万古流芳,吾辈永志不忘。

    任左拾遗时,白居易认为自己受到喜好文学的皇帝赏识提拔,故希望以尽言官之职责报答知遇之恩,因此频繁上书言事,并写大量的反映社会现实的诗歌,希望以此补察时政,乃至于当面指出皇帝的错误。白居易上书言事多获接纳,然而他言事的直接,曾令唐宪宗感到不快而向李绛抱怨:“白居易子,是朕拔擢致名位,而无礼于朕,朕实难奈。”李绛认为这是白居易的一片忠心,而劝谏宪宗广开言路。

    八一五年,宰相武元衡遇刺身亡,白居易上表主张严缉凶,被认为是越职言事。其后白居易又被诽谤:母亲看花而坠井去世,白居易却著有“赏花”及“新井”诗,有害名教。遂以此为理由贬为江州(今江西九江)司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