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酣畅淋漓,论战

A+A-

    李牧稳立如山,气贯山河,目光如电般直射李尧。

    跟随李牧一起来的众家将,皆是轻蔑地看着李尧,觉得李尧挑战他们的将军,简直就是自讨没趣。

    李尧从一名墨者中接过了一把仿制的绣春刀。

    李牧,以及李牧的家将皆是一阵诧异。

    他们根本没有见过像绣春刀这般形制的刀。

    这个时候的刀,与剑的形制差不多,基本上都是直的。

    而绣春刀带有一定的弧度,微微弯曲。

    有不少李牧的家将纷纷嘲笑起李尧中形状怪异的刀。

    李尧提着刀,与李牧对面而立。

    此刻,他就像是立地成佛,心如止水,达到了一种武道的至境。

    这就是神秘的墨子呼吸法,给他带来的巨大变化。

    在旁观人的眼里,李尧忽然像变成了另一人似的,身如渊渟岳峙,静若止水,但却又蕴含着爆炸性的力量和气势。

    李牧和廉颇脸上同时泛起了骇然之色。

    他们都是武道的大行家,自然知道这种境界,最能够发挥出武术的精要。

    李牧立刻收起了觑之心,脸上露出了凝重的神色。

    锵地一声,李牧拔出了他的佩剑,沉声道“来吧!”

    李尧的目光落在了李牧的佩剑上。

    在阳光照射下,有若磷光的剑体,散发出一种无可名状的璀璨光芒,剑刃纤尘不染,可见极为锋利。

    周围一片寂静,所有人的目光都焦聚在李尧的身上。

    众人的心中突然泛起了一种奇怪的感觉,就好像一切都在李尧的掌握之中。

    李尧突然裂帛般大喝一声,中的刀似起似落,转瞬间便循着一种玄奥无比的径路,直劈李牧的胸口。

    与廉颇不一样,李牧正值精力旺盛的时候,是一名不可多得的对。

    是以,李尧决定用精湛的刀法,战胜李牧,而不是用惊人的力道,碾压李牧。

    以李牧如此沉稳的人,看见李尧攻来的这一招,也大吃了一惊。

    他发觉李尧的刀势就好像长江大河,滔滔不绝。

    他是行军打仗之人,在战场上血战,一向都是向前直冲,从不后退。

    是以,他中的剑化作了点点寒芒,以攻对攻。

    当当当

    刀剑乍合乍离,不停地碰撞在一起,激起了阵阵火花。

    众人屏住呼吸,目不转睛地盯着李尧和李牧的身影。

    他们只觉得场中的二人,犹如狂风闪电一般,很难捕捉到二人的身影。

    转瞬之间,二人便已经交战了几十个回合。

    此时此刻,李牧已经气喘吁吁,力有不逮。

    反观李尧,却是精神奕奕,毫无疲累之相。

    李尧此刻,体内的气血不住地沸腾了起来。

    忽然,他中的刀用力一掠,从李牧的剑身上掠过。

    只听见‘嗡’地一声,李牧中的剑发出一阵颤音,令李牧一阵恍神。

    李尧身形一转,便在李牧眼前消失不见,转到了对方的侧面。

    李牧来不及反应,只觉得一道虚影袭来,顿觉腕一痛,佩剑脱掉落在地。

    呼!

    同时,李牧只觉得眼前一花,雪亮的刀尖,刺向他的咽喉。

    李牧暗道我命休矣!

    “将军!”

    “下留情!”

    李牧的家将,以及廉颇,异口同声地惊呼了一声。

    就在李牧以为自己将成为李尧的刀下亡魂的时候,他感觉到杀气止步于他的咽喉之上。

    李牧定睛一看,只见李尧的刀尖,就顶在他的咽喉上。

    只要李尧稍稍一用力,他的咽喉就要开个口子了。

    李牧惊得浑身直冒冷汗,这还是他第一次感受到死亡离他如此之近。

    廉颇,以及李牧的家将,都为李牧捏了一把冷汗。

    要是李尧的稍稍颤抖一下,李牧怕是要见血了。

    廉颇心中更是暗自庆幸,要是之前李尧给他来了这么一招,只怕他吓得双腿发软了。

    李尧收回了刀,微笑道“李相国,得罪了。”

    接着,他的眼睛在地上一扫,收取了李牧掉落的属性光球。

    嘿嘿,李牧不愧是一代名将,掉落了大量属性,比廉颇还要多。

    主要原因恐怕是李牧比廉颇年轻了许多。

    李尧这次与李牧一战,打得是酣畅淋漓,全身舒畅,而且获益良多。

    他从李牧的身上,领悟到了更多沙场之上的战意。

    沙场上是残酷的,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要想最后活下来,唯有不畏生死,唯有向前直冲,永不言退。

    这一战,李牧输得心服口服。

    不过,他这次找李尧,并不是与李尧切磋武艺,而是想弄清楚孝成王是如何死的。

    对此,李尧又拿出忽悠廉颇的一套,来忽悠李牧。

    当然,李牧并不是那么容易被忽悠的。

    不过,当李尧出一统天下的言论时,李牧心动了。

    作为一名历经百战的沙场宿将,李牧深知战争的残酷性。

    他对李尧的以战止战理念,十分认可。

    他也认为,唯有以战止战,一统天下,才能让百姓真正地过上安定的日子。

    不过,他与廉颇一样,都觉得大赵虽然表面上很强大,但外强中干,又有群狼环伺,根本难以完成一统大业。

    对此,李尧颇有自信地道“你们不用担心,我有办法能够迅速提升大赵军队的战斗力。”

    “什么办法?”

    李牧和廉颇异口同声地叫道。

    显然,他们也很想提升大赵军队的战斗力。

    李尧只了两个字“骑兵!”

    “骑兵?”

    李牧和廉颇对视了一眼,均从对方的眼中看出了失望的神色。

    他们还以为李尧能够出一个绝妙有效的办法,没想到李尧的办法竟然是‘骑兵’。

    在这个时代,骑兵的作用主要是用于侦察、侧翼包抄、骚扰遮断、偷袭和追击,并不能成为作战主力,更不用提独立承担整个战役了。

    战场上的主力,还是以步兵为主。

    所以,他们并不认为壮大骑兵,能够让大赵的战斗力大大提升。

    于是,李牧和廉颇都各自出了骑兵的缺点。

    李尧确实微微一笑,道“我所的骑兵,是真正的骑兵,是真正可以驰骋于沙场、可以横扫整个沙场、甚至整个国家的骑兵。”

    对于李尧的豪言壮语,李牧和廉颇皆是付之一笑,不以为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