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莱尔的骑行
自古以来,人类都有征服空的梦想。
这份古老的梦想或许能追溯到人类产生之初,追溯到神话纪年。创世神话,宗教故事,民间传无处不能找到飞行的痕迹。找到冲破地表,在空中自由翱翔的痕迹。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风筝就是一项伟大的尝试,这份尝试至今已经有两千余年的历史:春秋时期,风筝就已经出现了。
但是真人飞,还要持续到十八世纪,法国青年罗齐尔和阿兰德斯登上热气球,成功飞行到大约九百米的高空郑达成了征服空的梦想。
虽然从莱尔的眼光来看,神话和传极有可能是真的,他们可能确实存在,和莱尔一样,使用魔法的段飞校
在空中飞行,莱尔觉得相当不妙。莱尔举着魔杖,在滑翔翼的帮助下翱翔,这个过程没有他想象中的简单。
莱尔直接飞上空,他却下意识的忽略了一个问题,那就是他现在的魔力。
他经过一晚的决斗,发射的魔法数量极多。即使有他的原初来补充魔力,莱尔仍然觉得魔力不足。更不用,他的改进魔法相当耗费魔力。
改进魔法的理论来源非常简单,对于改进魔法,实在有太多的先例可以探寻。
比如,着名的魔法创造“神锋无影”,它的本质就是对切割咒的再次加工。斯内普以他才的魔法赋和独特的视野,对普通的魔咒进行二次创作。将切割咒加以强化。两个魔咒的汉语翻译有千差万别,而英语的实际读音其实差不错,互相之间存在词源学的联系。
斯内普将黑魔法的痕迹用在切割咒上,借用黑魔法某些难以愈合的特性,让切割咒发生了翻覆地的变化——切割咒本身只会造成物理意义的伤害,直接针对肉体切割,极容易被恢复咒愈合。
可是经过斯内普的发明,神锋无影咒切割的伤口更深,并且极难愈合。在原着之中,斯内普使用了多次反咒,才堪堪恢复了马尔福的伤口——要知道斯内普可是神锋咒的发明者!
综上所述,足以见到一个赋异禀的单身老男人有多恐怖,特别是青梅竹马被最大敌人追求到之后。
对于旋风咒的改进,其实来自于莱尔脑海中的模糊念头。
和格蕾塔的第一次决斗后,他们被伊尔弗莫尼的乌尔塔猫追击,最后被黎明陨落的成员搭救。在被搭救的过程中,黎明陨落成员亚里克斯使用了清扫咒,驱使乌尔塔猫偏转方向,使得乌尔塔猫攻击失效。
亚里克斯让莱尔大开眼界,原来咒语并不是只有一个用途,在不同的场景之下,一个微不足道的咒语都可能有大用。清扫咒利用魔法生成的旋风,巧妙的诱导乌尔塔猫偏离方向——他为什么不改进清扫咒,逼得人类在风力面前屈服,不得不“偏转方向”呢?
通过这种理论指导,莱尔成功发明了他的改进魔咒,旋风扫除咒。
本质上只是清扫咒的扩大化,将清扫咒的微风强化为强力的旋风。这类旋风随着魔力灌注的增多随之强化,最强大的旋风甚至可以击破木板,摧毁简单的目标。
可是作为缺陷,这股魔法的旋风也失去清扫咒的灵动,并不能和清扫咒的微风一样灵活的转变方向,只能随着莱尔的魔杖牵引而改变方向。
由于莱尔的知识储备量不足,对于魔法的魔力消耗还不能做到最优化,比起昏迷咒和石化咒等等,这项魔法的魔力耗费量极大。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莱尔在战斗中只用了寥寥几次。他要是高强度释放清除咒,恐怕会先因为魔力缺乏而昏倒。
作为莱尔的第一个改进魔法,他觉得这项魔法还有进步的空间。
在塔楼上,莱尔也是灵一动,偶然想到了咒语的其他作用。
难道扫除咒只能释放旋风,用来击破敌人?它释放的是“风”,强大的风,自然界的风不是只有毁灭一个用途。
因此,他释放他的“扫除咒”,作为滑翔翼的风力来源,扁平移动的气流带动滑翔翼,在空中开始飞校高高飞在空中,莱尔这次确实成功了。
可是问题接踵而来——他并不是经过严格实验和训练后飞的,这是一场草率,简单的飞行试验!
第一个问题,莱尔根本没有估量到他的飞行距离。莱尔是突然冒出滑翔翼的念头,他对于伊尔弗莫尼的地形,对于滑翔翼的高度,对于具体的落点,他根本没有想法,也没有预料。
第二个问题,也是最重要的问题,莱尔没有估计好飞行过程中需要耗费多少魔力。
一个致命的问题。
在飞行之前,莱尔预估他需要释放的扫除咒,他的估量是两到三个,两到三个清除咒足以支持他飞过兄弟会学生的交战区域,抵达一片安全的场地。
可是真正飞到空上,莱尔发现根本不能那么算。
他为了起飞,直接释放一道扫除咒,维持的水平高度和塔楼持平。飞行之后,莱尔才发现他并不能直接撤出魔力,借助风的余势飞校因为他创造的是魔法旋风,风以魔力作为燃料,一旦撤去魔法,很大一部分加持风力会直接消失。
因此,莱尔最开始一直都在释放魔力,维持魔法旋风的存在。
他的魔法旋风太强了,强大的风力足以将一个学生吹倒。将这份强风吹到单薄的滑翔翼上,会有什么后果?
滑翔翼的速度远超他的想象!
没等半分钟,庭院的影子就看不到了。他举着滑翔翼飞行,直接飞过了尖塔和城堡,越过了伊尔弗莫尼高高的围墙,越来越快,越来越向前。
莱尔也想直接松,安全的降落在伊尔弗莫尼的围墙上。可是那时他刚刚飞,一心维持扫除咒的释放,他还对滑翔翼的速度没有估计。因此直接忽略了。
等到他转移注意力,将目光投射在地面上时,他已经彻底离开伊尔弗莫尼的范畴,在绵延的群山之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