摇摇摆摆摇向前-48
下午第三节课,化学老师天生哑嗓子, 他发音的沙沙声让人更添一成睡意。
于乔困得直点头。
不止于乔, 班上很多人都木木的。
有人敲教室门, 有女声跟化学老师话, 于乔浑不在意。
直到化学老师拿手指点于乔,她同桌用手肘怼她, 她才清醒过来。
门口站着两个初三女生, 一个瘦一点漂亮一点, 一个胖一点普通一点。
于乔认得她们两个,是那两个留宿男人的女生。
化学老师面无表情,示意于乔出去, 这两个初三同学是来找她的。
于乔登时困意全无,下意识地把校服袖子往手肘处撸一撸,走了出去。
两个初三女生站在门口台阶上, 于乔面对她们, 没开口话。
她在等着对方明来意。
来人似乎没有明确的情绪,她们也没有话。
站在台阶下面的人话了:“你是于乔吗?”
于乔转过脸, 看向台阶下面, 是个20岁左右的男生, 社会青年流行的斜流海, 人挺瘦挺高的, 黑色仿皮夹克。
面目模糊,但又很眼熟。
这人她见过,但只是“见过”, 没有过话。
她的班主任教语文,经常对成绩不错、努力学习的学生耳提面命:不要搭理那些“社会上的人”。
这人就是出入矿中的“社会上的人”之一,经常三五一伙,在校门口堵放学的学生,听还有学生跟他们过架,晚自习期间经常出没,还有一次,这帮人晚自习大张旗鼓地走进教室里来拉人。
初一二班班主任也很无奈,矿中的校风、学风她无力改变,班上有的学生她也管不了,只好本着“话我到了”“修行看个人”的态度,跟学生们念叨念叨。
于乔也能感觉到,在矿中,不止学生怕社会上的人,有些老师也怕。
井水不犯河水最好,谁都不想惹事。
“我是。”于乔把整个身体转过去,居高临下看着他。
同时,初三两个舍友也看向他,她们跟他很熟,但她们没弄明白,她们熟悉的这个人,为什么来找个低年级女生,而且偏偏是于乔。
“社会上的人”状态没平时那么放松,看清于乔,他甚至有些错愕。
他认出于乔来了,在此之前,于乔已经认出他来。
“毛利五郎。”于乔暗想。
“这个声音怎么这么耳熟?半途被断那次……会不会这么巧。”想及此处,他看向两个初三女生,三双眼睛无奈地再次确认了。
社会青年挠挠头:“有人找你。”
于乔随着她走到校门口,那里停着一辆黑色发亮的车。
这车,于乔开学那天就见过。
那天,陈一天提着她的行李走在前,于乔背着书包跟在后。
校门口停着一辆黑色轿车,车体宽大,车窗漆黑,正堵门口。
陈一天把行李举过头顶,才勉强过去,回头声叮嘱于乔:“心点,别碰了人家镜子,碰了咱们赔不起。”
于乔对车的价钱没有概念,但这句话,于乔一直记得。
社会青年走在前,于乔走在后,离车越近,于乔越发现,这车不止一次停在这里。
不止开学那天、不止今天,还有很多次,这辆车都停在这,她对车的眼熟程度,绝不亚于对这个“社会上的人”。
毛利五郎拉开右后车门,于乔踌躇两秒,弯腰看去。
林诗端坐在左后方,和于乔对视,诡秘一笑。
※※※※※※※
林诗,她是放学去找她爸,路过矿中,印象中于乔在这读书,就让司机试着去找一找。
她端坐着,言语间,随意地量于乔。
然后:“乔乔长高了,脸也捂白了,变好看不少。”
于乔穿着宽大的校服,里面是那件亲妈手织毛衣,纯素颜,连个润肤露都没擦。被这样夸,她肯定不会当真,只等正题隆重推出,她默默低下了头。
于乔擅长交往的人群有:比她年纪的,和她同龄且城府不深的,和比她老很多的,比如陈奶奶。
于乔不擅长交往的人群有:和她同龄且精于世故的,比她年纪大又不把她当孩子看的,以及特别漂亮的各个年纪的女性。
于乔低头的角度,刚好看到两人的腿。
林诗腿上穿得很少,勾勒出的腿肚几乎没有弧度,肌肉紧紧贴在骨头上,没有短跑运动员那种鸡腿式的肌肉。
据长这种腿的人,天生聪明,有主见。
想及此处,于乔缩了缩脚。
她穿蓝色运动裤,松松垮垮,盖住脚的一多半,露出洗得褪色的运动鞋尖。
林诗只能看到她一侧脸,眼尾微微上挑,目光谨慎,表情正统。冷眼一看,是个死学习没个性的初中生。
但是以她掌握的情况,这孩子校服包裹下,绝对有颗叵测的心。
“乔乔,你知不知道,你哥,陈一天为了你做了多少?
“他每天工赚钱,课都不上了,几乎没有哪一天的课,他是完完整整上完的。
“他那么爱机械设计,老师主动给他机会,让他读研究生,他却拒绝了。
“我们周末的聚餐、活动,他几乎不参加,问他就没钱回请。
“乔乔,你告诉我,他是真的没钱吗?没错,他爸妈是离婚了,可他妈在国外,他爸在南方开工厂,两个人的经济实力都不差,他换季的衣服都买不起?连个AA制的聚餐都没钱参加?
“我不关心你跟他有没有血缘关系,但毕竟,你们不是同父同母的亲兄妹,从法律上、从伦理上,他都没有养你的义务。”
这句话时,林诗观察于乔的反应。原本一半推测一半试探,于乔的反应告诉她,她猜对了。
“姐姐……”于乔呐呐地开口,她想问,林诗从哪里知道这些,是不是陈一天跟她抱怨的?还有,林诗开着豪车来跟她谈这个,是以什么身份?
这场对话本就不平等,林诗不关心于乔的疑问,也不想回答,所以根本不给她提问的机会。
她继续:“你是可怜。可天底下可怜人多了,我敬佩那些苦难中自强不息的人,对这样的人,我也愿意施以援手。可我不能认同你的做法,你把苦难转嫁给他人,拖垮了别人的人生,还认为理所当然。”
林诗再次量于乔,女孩长高不少,蜷坐在汽车后座,黑色真皮座椅的质感更衬得她行容畏缩。“我听过几个病例,化疗很漫长,很痛苦,就算找到了配型,做了手术,很有可能会排异……总之成功率不高。”
于乔第一次抬起头来,扭头和林诗对视。
这车是她爸爸的,也就是她家的,也就是她的。所以她坐在这雍容华贵的车里,没有丝毫的拘谨不适。
相反,这车的气势就是她的气势。
她穿了件英伦格子薄棉外套,学院风,一副“世界我有”的神态。
于乔想要解释,林诗的信息有误,她得的不是白血病,虽然病情同样凶险过,可她几乎痊愈了,也不需要林诗来操心配型。
但是对上林诗的眼睛,她又什么都不想了。
强大的人制定规则,弱的人遵守规则。有能量的人改变规则,没本事的人为规则所累。
林诗用自己的认知和逻辑,把故事的启承转合预设好,细节的相悖之处直接跳过,不求证,不思辩,她的逻辑就是世界的逻辑。
这样一个交流对象,于乔还能什么呢。
“诗姐,你今天特地来找我……”是想让我做什么?
“我没有特地来找你。我只是顺路。”林诗睁圆了眼睛,依旧咄咄逼人。
于乔吸了吸鼻子,看向窗外。
毛利五郎百无聊赖,靠在校门水泥柱上吸烟。
他身后的操场空无一人,学生们都被关在教室里。
“我只有一个问题。是我哥亲口跟你的这些?是他让你来找我谈的,是不是?”
作者有话要: 为了争夺女二身份,一个捷足先登,一个扫除障碍。到底谁能胜出呢?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