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四节 和谈(2)

A+A-

    ,最快更新宋耻!

    十方苦笑道:“藩镇能有什么意见?敢有什么意见?”

    李慢侯道:“先生似乎有言外之意?”

    十方叹道:“天下纷乱,才有藩镇。天下安泰,只有臣僚。藩镇化臣僚,谈何容易?不知大王可想过将来?”

    李慢侯道:“我知道先生的意思。古往今来,藩镇的结局就没一个好的。朝廷弱,则开藩镇,朝廷兴,则削藩镇。多数是要见血的!”

    十方道:“那大王还愿扶朝廷?”

    李慢侯道:“这是两码事。开藩削藩,这是大事。坏都坏在朝廷一家之言。唐设藩镇,起藩屏之用,朝廷藩镇和,则无边衅,朝廷藩镇斗,则生内忧。”

    十方道:“大王的好。不能让朝廷一家了算。如果大王愿意戴白帽,我主定当效犬马之力!”

    王爷戴白帽,就是当皇帝了。

    李慢侯也不斥责十方的胡言乱语,他话从来随意,允许别人有话话。

    他摇摇头:“当皇帝,没什么意思。闹得天下大乱,民不聊生,划不来。”

    世界观不一样,李慢侯确实不觉得当皇帝有意思。

    十方也不言语,李慢侯当皇帝,他代表林永支持,但他本人并不赞成,林永是对朝廷完全不信任了,才有这种念头,让他向李慢侯表达。不如趁着目前朝廷虚弱,大家举兵去临安夺了皇位。

    但十方想的更多,赵构当皇帝对藩镇猜忌,李慢侯当了皇帝就不猜忌了?赵构猜忌,也只能用文人的段,排挤,打压,李慢侯猜忌的话,那可真是有实力削藩的,好的,杯酒死兵权,这些藩镇落一个富贵,恶的,直接就是一场七王之乱,这些藩镇只能做刀下鬼。

    李慢侯对单穿道:“你这回可能要丢藩了,有什么想法?”

    单穿叹息道:“能有什么想法。点子背呗。”

    谁能想到,形势一片大好,突然京西出现了几百里的漏洞,让金兵长驱直入,又一次打进了他的藩地。

    不是单穿能力不行,带兵这么多年,再不行也锻炼出来了。不是单穿不尽力,他很努力了,保卫自己的藩地,几乎拼光了家底,奈何根本打不过。

    两年前兀术入寇,虽然被击退,但他的藩地也遭到了破坏,死了很多人。藩镇又是自负盈亏,朝廷根本不管。和州、无为军的土地还算肥沃,巢湖平原,可两年时间,也不足以恢复元气,结果金兵又打来了。单穿里的兵力才五千,拼的剩了三千,已经尽力了。

    但朝廷只看结果,丢了藩地,不管你是不是尽力,就是有罪,就要撤藩。从来不看过程的,不管你是不是尽了义务,帮朝廷阻挡了敌人。

    这种逻辑,是要付出代价的。代价就是现在一个个藩镇闭关自守,谁也不肯帮谁,谁也不敢帮谁。而且还有理由,朝廷担心藩镇串联,曾经下达过不许藩镇兵离开藩地的诏令。那是因为当时李成、孔彦舟这样的藩镇兵四处劫掠,朝廷想把他们固定在他们自己的藩镇,要抢抢自己的藩地,别荼毒太广。

    李慢侯道:“你放心。这回我保你。我尽量保你继续掌藩,如果不行,给你移藩,到河北来。实在不行,你来给我带兵!”

    李慢侯的藩地扩大的可能很,朝廷给他的封号是东海郡王,名义上的藩地其实只有海州、淮阳军和沂州,但实际上李慢侯控制了整个山东。牛仲、薛庆这两个藩镇,根本没有权力,只有一个头衔。

    这次李慢侯收复的土地太多,除非赵构愿意迁都开封,河北之地很难控制。因此最合适的方式,还是开着藩镇镇守。如果可以,李慢侯还是希望换上能跟自己配合的人,比如单穿这样的故旧。

    “能移藩当然好?哪怕来河北呢。若是大王能让藩移镇,那可是大恩大德了!”

    李慢侯道:“移镇河北,恐怕还得听我的。你跟牛仲见过了吧。他是藩镇,实际上只有一个名头。荣华富贵是有的,但算不上土皇帝。”

    单穿叹道:“藩只求一个平安。”

    守在和州、无为军,他实在是怕了,哪里土地肥沃,靠着长江,就是太平,无险可守,根本挡不住女真人。而且这次失藩,肯定是做不成了,能做他也不想做了。落一个富贵就够了。西军将领,大多也就图这个。虽已经进化的接近藩镇,但重财胜过重权,刘光世、张俊这些人就是这样。跟藩镇最像的,还是都很在意军队,都把军队看成本钱。

    李慢侯道:“可能你的藩兵也得由我统一管辖。”

    果然单穿有些犹豫了,他最在意的,不是肥沃土地,不是万贯家财,而是里的私兵。有兵就有土地,就有家财。

    单穿道:“我那些老弟兄可不太好管。”

    这当然是一个借口,但也是足够硬的借口,因为确实不好管。那些人已经跟单穿形成依附关系,成为所谓的将门,这些人只听单穿的。

    李慢侯点了点头,这是一个现象。这种依附,也是一种人脉现象,跟人情依附,血缘依附没什么区别,都是为了利益形成的抱团。只不过是在封建化的文化下,特有的现象罢了。强行拆散他们,或者迫使他们顾忌到外界评价,而自己避嫌,互相隔阂,这不符合人性。

    “你的老弟兄你来安排。能带兵的继续带兵,也可以继续跟你。但藩政、藩财、藩兵,都得跟我一样,我是我要夺你的权,我们得抱团才能做大!”

    单穿跟牛仲是有联系的,也知道牛仲的情况。名为藩镇,实际上还在李慢侯下带兵,他的藩是一个个出自李慢侯幕府的文人执掌的,都不向他汇报,而是直接向李慢侯汇报。李慢侯是东海藩,却一直住在历城,这里可是薛庆的藩地。

    牛仲还能继续带兵,薛庆却已经是半隐退状态,在这里就是一个劲的圈地,给几个儿子打家业,根本就不在乎权力。

    “大王,容我考虑一二。”

    单穿道。

    他还没死心呢,万一朝廷不撤他的藩呢?巢湖平原真的很肥。

    单穿可以考虑,田平却不想考虑。

    “大王。我来给你带兵,我愿意移藩!”

    田平一副二皮脸的样子,把李慢侯给惹笑了。

    “你哪还有藩地可移?你连个知州都没了!”

    田平舔着脸道:“我原来也是有的。都是遭了霉运。”

    李慢侯道:“你不是遭了霉运,你是自作自受。”

    田平撤藩,李慢侯一百个支持,杀了他,李慢侯都不会求情。

    “王爷。秦大人求见!”

    这时候突然门外有声音传进来。

    秦桧来了!

    秦桧是跟着朝廷派来的册封使者一起来的,也有官方名义,是册封副使。

    赵构两年前曾经宣布过永不叙用秦桧,但当时是为了拉拢主战派,风头一过,逐步开始恢复秦桧的一些官职,什么资政殿大臣了,什么万寿观使了,从这些虚职开始,逐步逐步把秦桧往中枢里拉。

    秦桧来山东,名为册封,背地里肯定带着皇帝的意图和他自己的主见。

    李慢侯是不太喜欢这个人的,不仅仅因为历史给他判的刑,当代人对秦桧也没好印象,赵构曾经问过张浚,问他秦桧这个人怎么样,张浚以前以为是个直臣,现在发现,从未见过如此阴暗的人。

    阴暗,这个描述很准确。

    不过见还是要见的,能合作也是要合作的,因为秦桧是个有能力的人。有才的人未必有德,有德的人未必有才,这是两码事。

    秦桧在宋朝能获得美名,当了俘虏还能让女真人赏识,还能全须全尾的给他放回来,这种本事,不是一般人能有的。他身上嫌疑太大,如果满朝文武中,能有一个可用的,赵构怎么可能用秦桧。

    “请秦大人去偏殿等候。”

    李慢侯道。

    很快就跟秦桧见面了。

    秦桧直接跪在地上:“下官,恭贺大王千岁!”

    李慢侯吓了一跳,他是藩王,秦桧是朝臣,其实不需要行这么大的礼,硬要行,其实也的过去。不愿意行,更能的过去。多少宋朝文人,出于尊严,北上金国不肯跪拜金国权贵,最后被杀,落一个诤臣的美名。这美名,显然秦桧不在乎。

    赶紧扶起秦桧:“秦大人不须如此大礼!”

    秦桧笑道:“应该的,应该的。”

    李慢侯懒得跟秦桧客套,直接问道:“秦大人可是有国事?”

    完,秦桧又一次跪下。

    李慢侯拉起来:“秦大人这是何故?”

    秦桧哭着脸,抹着眼泪:“大王快救救天下吧!”

    李慢侯道:“秦大人有事直,本王是武将,不会拐弯。”

    秦桧道:“恳请大王上疏议和!”

    李慢侯主和,朝野尽知,为此许多武将对他是有意见的,张俊、刘光世甚至弹劾过他。

    但是上疏议和,这是文臣的事啊,怎么要他一个藩王出面?

    秦桧继续道:“下官知道,这会给大王增添麻烦,可为国为民,还请大王不要惜身。”

    李慢侯点点头,他知道这已经是赵构也没办法了,朝臣用大义,用祖制绑架皇帝,要推动议和进程,得需要局外之力,李慢侯恰好有这个分量。

    “本王知道了。我会上疏的。就在山东跟金国谈!”

    秦桧意外:“在山东谈?”

    李慢侯道:“在山东谈,本王有雄兵三十万,正好震慑金人。也省的金使倨傲,折辱了圣上。”

    两国开战不休,但使者往来不断,女真人以前没有规矩,这几年也学会了,一切按照当年辽国和宋国之间的使者往来办理,但多有侮辱的举动。比如宋使去金国,他们派一些宋徽宗和宋钦宗的妃子陪酒,让使者很不自在。他们的使者去临安,对赵构很不礼貌等。

    秦桧道:“大王想的周到。”

    李慢侯这个意外的建议,秦桧其实也觉得合适,离开临安,远离朝臣,反而好操作了。

    “那就请朝廷派一个钦差来山东。本王尽力配合议和!”

    李慢侯道。

    秦桧点头:“一切仰仗大王了。”

    两人又沟通了一些和谈的尺度,最后送秦桧出门时,李慢侯又忍不住提醒了一句。

    “秦大人。记住,能战方能和!”

    他真怕秦桧这种人,为了和谈不顾一切,比如做出杀武将那样自毁长城的行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