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九节 雄才(1)
,最快更新宋耻!
宋徽宗神思飘的极远,觉得这种成熟的妇人身上,有一种特别吸引他的气息。
“郡主。快快带你儿子走。别冲撞了陛下!”
陛下?
妇人抬头看见三个穿着脏兮兮袍服的人,连忙跪下。
“臣女,越王宗姬赵檀香,拜见道君皇帝陛下,拜见渊圣皇帝陛下,拜见建炎皇帝陛下!”
她连连叩头。
宋徽宗这才明白,原来这还是一个郡主,是越王赵偲的郡主。
郡主不认识,越王赵偲他可认得,那是他的亲弟弟。
“汝父越王可安好?”
宋徽宗问道。
赵檀香突然哭了起来:“父王,已经不在了!”
当日北迁,无数权贵死于途中,女人死的更比男人多。主要是女人除了跟男人一样,要徒步数千里之外,还要承受途中女真将领的摧残,身心都备受折磨,许多人都没过燕山。
宋徽宗叹了口气:“汝稍宽心,人死不能复生。”
着他也不知道该什么了,这样的事情太多了,摆了摆,女官立刻在前引路。
“道君皇帝陛下,请这边走!”
进入大院,左右前三道门通向三个方向,女官引宋徽宗往东,立刻就有女官跟着伺候。
“渊圣皇帝陛下,请这边走。”
将宋钦宗引向西院。
正面的,则留给了赵楷。
宋徽宗走进东苑门前,回头看见赵楷前呼后拥的,被曹破辽和其他女官护送进正苑,心里破不是滋味。
进了院子,又是一番天地,花草假山,虽然规模不大,却样样齐全,让他仿佛回到了开封。一想起在五国城的荒凉,眼眶不由得湿了。
侍女很快将宋徽宗带进卧室,伺候他沐浴,最后换上新衣。总算是摆脱了一路的狼狈,这时候女官赶来,是燕王设宴,为他们洗尘。
宋钦宗赵桓的待遇差不多,有侍女侍浴,有新衣替换。而且单独住一个别苑,有十几间房,十男女伺候。这比他在五国城的待遇,可好了太多。
“这座府邸,是柔福帝姬的公主府?”
赵桓明知故问。
伺候他沐浴更衣的侍女点头。
“陛下。柔福帝姬如今是越国长公主了,在我大宋,公主之中,地位最尊,与吴国长公主并肩!”
“你是府里的侍女?”
“是的,陛下。”
“做了几年了?”
“有十年了。”
“你看着不像北人?”
“奴婢是真州人,祖籍阳羡(宜兴)。十年前燕王驻军扬州,金狄纵掠真扬。奴婢家是茶贩,在真州贩茶。遭了劫难,随父兄逃到扬州。家父病亡,迫于无奈,卖身葬父。”
“哎。也是可怜人!那你家里没给你赎身?”
侍女摇摇头:“家兄一去再无音讯。公主待奴婢不薄,也就没了出府的念头。”
赵桓叹道:“你就不想出府,嫁人生子?”
侍女脸一红:“嫁人自有公主做主。若能得遇良缘,公主还会赏嫁妆。”
宋朝人的嫁妆太厚了,嫁女儿是要命的事情,宰相嫁女都要买房子,更何况普通人。放在以前,这种没有了父亲的丫头,就只能像阿云那样,嫁给一个老光棍,因为可以省掉嫁妆。
赵桓疑惑:“你身在这高墙内,如何遇良缘?”
“相亲啊!”
侍女道。
接着叽里咕噜的,在赵桓的巧问下,了一大堆。
宋朝皇宫王府里出去的侍女,一般也不太愁嫁。因为他们懂一种叫做规矩的东西,这种东西,非常受那些爆发的商人看重。人一有钱,就想有身份,就想搞特殊。不仅仅是普通人有这种心态,连刘豫这样的傀儡皇帝,甚至都这样。他当了皇帝后,册立了一个在宋徽宗宫里当过宫女的女人做皇后,因为这宫女懂皇宫规矩。
越国公主府里的侍女,虽然大多数是当年大难时候,卖来的丫头。但李慢侯是开明的人,不但允许这些丫头出嫁,而且允许他们嫁人后继续在公主府里做事。公主府里的女官头子张喜儿,就已经嫁人,而且生了两个孩子。嫁给的是李慢侯帐下大将孙谋。
这些丫头出嫁前,每月有少量月钱零花,出嫁的时候,会给一大笔嫁妆,多少是看她们在府里的年头。基本上是按照市面上比较丰厚的人工给的,一个月给算两贯钱。做了十年的老侍女出嫁,至少能拿到两百多贯的嫁妆。
因为嫁妆丰厚,加上懂得侯府规矩,很多富人非常乐意娶公主府的侍女。但是他们往往只想纳妾,李慢侯则会介绍他下的军官给这些丫头。大批年轻军官,出身更低,而且门第观念不高。愿意明媒正娶,只是军官往往脾气不好,丫头们还看不上。
这些丫头最喜欢的良配,是那些穷学生。一些尚未入仕的府学学生,假如家里不富裕,往往日子过得很紧。当年赵明诚和李清照刚结婚的时候,家里就很清贫。就是因为赵明诚是太学生,有限的钱还喜欢买个古玩。李清照的诗词中,表现了很多这种清苦生活的场景。
山东的府学,类似开封的太学。不过规模更大,因为东藩不办科举,都是从制度化培养的府学中招募官吏。虽然没有科举那么难,但考入府学还是非常困难的。财力有限,李慢侯打造的府学,是绝对的精英教育,每年从长江以北,甚至全国招生。学制是三年,每届招收一千人。毕业后全都送入军队,不愿意的,根本不可能进入府学。当然如果真的不愿意,毕业后就不能进入官场。
利出一孔,李慢侯要把精英往军事上逼。他没有商鞅那么狠,搞弱民、渔民那一套,但他可以逼迫精英,用军队锻造这些宋代精英的性格。
由于府学只提供最基本的生活费,齐州城又是一个花花世界,百货云集,消费很高,一些穷学生如果物慾强烈,就只能想办法赚钱。娶一个公主府这样的王侯府邸的侍女,算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因为成亲后,他们读书,还能让妻子继续留在王侯府里赚钱,养着他们。
这种事情,李慢侯是看不惯的。但他崇尚自由,除非有危害,否则他都不怎么干涉个人的选择。因此不少傻姑娘就这么上当,被穷学生的花言巧语欺骗,心甘情愿的为他们牺牲。一边尽心伺候他们,一边给他们赚钱,供养他们在外头花天酒地,还美其名曰应酬同僚,将来要同朝为官,得早早联络感情。她们能得到的,无非是一份男人未来封妻荫子的承诺。
当然也不是全都是骗子,毕竟是文化精英,一个个都是聪明人。读书读到一定程度,总是会诞生某些情怀之类的东西。一些有理想有抱负的书生,往往能够脱颖而出。只是这种人也很少会为了满足私慾,诓骗一个侍女。他们的时间也不会浪费在花天酒地上,府学里有太多让人新奇的知识,那里有一个大航海时代的全球化大视野背景中的知识宝库。
“燕王治下,民风如此,如此!”
赵桓很想民风粗野呢,怎么能这样?往大了这是不守妇道,往了,有失体面!
侍女道:“如今都是这样。百姓家的女儿也是如此。年纪,就送去布坊,等到大了。就能赚够嫁妆。”
商业文化下的工业文化已经出现,一切唯利是图,一切向钱看齐。金钱文化,正在冲击传统观念。当然有不好的地方,可当几百万人都被这种唯利是图武装起来的时候,爆发出来的能量,能够开天辟地。
“真是国将不国啊!”
赵桓终于忍不住了,很不想燕王坏话,因为他身份尴尬。
“陛下息怒!”
侍女赶紧跪下请罪。
“我不是你。你快起来。我也不是别人,你可别出去。燕王治下如此,定然有迫不得已的苦衷!”
他自己给燕王解释。
侍女道:“可不是嘛。如今虽然百业兴盛,人人安居。可夷狄未灭,时常入寇。燕王要筹军饷,就要重商贾。商人重利轻义,自然是唯利是图的。”
这些道理可不是侍女自己想的,而是跟她相亲的一个书生的。这种相亲,都是隔着纱帘,互相能看到一个轮廓,谈好了,才会匆匆看上一眼。而且不话,尽量不逾礼!
那个书生显然是一个传统思想的学生,看不惯齐州这座商业大都市里的氛围。不过侍女很喜欢,因为她觉得书生慷慨激昂的时候,很有一些指点江山的气度。
赵桓疑惑道:“燕王不是有半壁江山,怎还会缺了军饷?”
侍女叹道:“世人皆燕王执掌半壁。可江北财赋,大多在留守中。留守晏湲,忘恩负义,全都上交给了朝廷。燕王所能用者,不过区区河北。”
赵桓皱眉:“以河北之财赋,养十万精兵,需千万赋税。”
侍女摇头:“何止千万?燕王军十万,年费军饷两千万贯有奇。还要治河、修路、兴学,河北之财,如何够用?”
赵桓惊叹:“养兵就要两千万贯,燕王岁入能有几何?”
侍女想了想道:“去岁有五千万贯。今年应该还会再加!”
东藩府每年的收支都会公示,虽然不可能做到数字化时代那么细致,可这是一种态度。收的税用到了哪里,让老百姓心里知道,纳税的抵触心理才会减少。目前只能公示大项,一般是开列十大开支。最大的一笔就是军费,两千万贯是跑不了的。其次是治河,这是一笔三百万贯的开支,还有修路、建港等公共工程,像登州这种有带动作用的大港口,东藩府会承担一半开支,地方筹措一半开支。
现在每年公示的十大工程,都成了各地一种攀比的象征了,比如那个州有了大工程,往往当地商人除外都会向别人吹嘘。这是除了金钱至上观念外,另一个金钱社会的浮夸心理:追求丰亨豫大!
赵桓都不知道怎么惊叹了,这已经快赶上过去整个朝廷的岁入了,可燕王如今的土地,最多不过三分天下,尚且残破。如何能穷刮五千万贯?难不成燕王治下,早已民不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