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一章 朝廷需要你这样的人才
()朱佑樘看了一眼儿子,满意的点了点头,随即笑着道:“你们知道怎么做就好。”
站在一边的戚尤激动的都打摆子了,太子站出来话,还对盐铁司的事情如此在意,戚尤不禁想到了一个可能,那就是究竟是谁在寿宁侯张鹤龄的身后。自从投靠寿宁侯张鹤龄之后,戚尤与寿宁侯张鹤龄的接触自然也是不少的。
对于寿宁侯张鹤龄的为人,那也是有了解的,在这样的情况下,戚尤自然知道寿宁侯张鹤龄做不出这样的安排。
盐铁司的事情一看就是有高人在布局,从最开始的谋划成立,扬州案发,再到盐铁司的成立,最后再到盐铁司的一系列政策,这都需要长远的谋划和布局,绝对不是寿宁侯张鹤龄能做到的。外面的人也在猜测,究竟是谁在给寿宁侯出谋划策。
外面的人再猜,戚尤和沈禄这样的人自然也在猜,可是寿宁侯张鹤龄的口风很紧,一直没什么消息传出来。
可是今天太子殿下站出来这个话,戚尤不禁想让想到了一个打摆子的很能,不会是太子殿下在背后谋划吧?
当然了,戚尤激动归激动,虽然这代表着自己投到了太子殿下的麾下,而且还被太子殿下看重了,可是戚尤也知道,这是不能漏风,关键是自己也没证据。出去对自己有什么好处?毫无好处,反而这是这是太子殿下对表达了亲近之意。
在宦海沉浮了这么多年,戚尤太明白这种善意代表着什么了,他怎么可能不激动。
朱厚照看了一眼戚尤,他的确是在向戚尤发出一个信号,如果能领悟,那自然是最好的,如果不能领悟,那这个人也就是这样了。
为什么要释放这个信号呢?原因很简单,现在这些事情已经是既成事实了,没人能够查出后面的真相如何,也没人能阻止或者破坏这件事情了。另外一方面,朱厚照发现戚尤和沈禄这些人想要围绕着寿宁侯结党,这个就要不得了。
如果真的结党,寿宁侯会被他们摆弄,朱厚照可不相信自己那个蠢舅舅能斗得过这些人。
让他们知道自己在寿宁侯的身后,为的是给他们一个期望,好好干,太子在看着你们,前途无量。同时也是为了让他们明白,如果做了什么出格的事情,那么也有人能收是你们,太子殿下不会像寿宁侯一样对你们无力,你们会前途尽毁。
“陛下、太子殿下放心,盐铁司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情,臣一定尽心尽力,绝不敢有丝毫的懈怠。”戚尤自然领悟了朱厚照的意思,连忙开口道。
朱佑樘和朱厚照都是笑着点头,显然戚尤是一个可以用的臣子,现在朱厚照大概也明白了为什么自己的老爹相信自己信任的臣子会做出什么样的选择,因为了解他们,所以才对笃定他们会怎么做。用老爹的话,如果他们不这么做,那就换了他们,这就是帝王的用人之术。
权术不是不可以用,但是却不能常用,握住人心的用人之术,比权术不知道要高多少。
“皇爷,外面的拍卖结束了,商人们都开始离开了。”贺能这个时候也走了过来,脸上带着笑容的道,他知道自家的皇爷非常关心外面的拍卖,就是在关心拍卖了多少钱,那可都是钱,有了这些钱,皇爷的日子就能好过的太多了。
“去问问,拍了多少银子。”朱佑樘也没隐藏,直接合上了折扇,笑着道。
很快消息就传了过来,所有盐场的五年使用权总计拍出了五百三十六万七千两白银。
这个消息传来之后,所有人都震惊了,包括朱佑樘在内,不是太少了,而是太多了。朱佑樘不禁转头看向了自己的儿子,自己的儿子还真的是会弄钱啊!前些日子寿宁侯送进宫里面的钱,前前后后加起来有几十万两。
现在又弄来了五百多万两,加上之前在扬州抄没的银子以及后续出售那些贪官和奸商产业所得的银两,将近一千万两的收入了。
朱佑樘心里面实在是不知道什么,要是早就这么有钱,朕何苦那么节俭,宫里面到了晚上灯都只能点燃三成。
这个朱厚照倒是能理解老爹,当你有一万块钱,你觉得花一千问题不大,当你有十万,你觉得花一万也还行,当你有百万千万,那花一万块就不叫个事。现在朱佑樘就是这个状态,朕都这么有钱了,花个几十万两修缮一下皇宫,不过分吧?
对于老爹的这种想法,朱厚照的评价只有一句话,那就是“你有钱,你了算”。
“行了,回宫吧!”朱佑樘心满意足的站起身子,然后转身向着外面走了出去:“对了,这些银子什么时候能交付?”现在朱佑樘已经开始惦记这笔钱了,没办法,朝廷实在是太缺钱了,如果不是因为缺钱,朱佑樘也不会过着节衣缩食的日子。
“回陛下,这笔钱这一次只会交付三成,剩下的五年内逐年缴清。”戚尤在一边略微有些尴尬的道。
如此多的银钱,你让盐商们一次性缴清,这会影响拍卖的整体价钱,借贷消费的威力,朱厚照深有感触。
朱佑樘听了戚尤的话,顿时就是一愣,稍稍有些失望,不过想到现在就可以多出二百万两,以后每年还能有将近一百万两,朱佑樘的心情就又好了。分期付款就分期付款,反正都是自己的钱,他也跑不掉,能到就好。
送走了朱佑樘,朱厚照看着戚尤,笑着道:“做的不错,好好干,朝廷需要你这样的人才。”
戚尤一听这话,全身上下都通了,舒爽的不要不要的,连忙躬身道:“太子殿下放心,臣一定为大明、为陛下、为太子殿下鞠躬尽瘁。”
听着戚尤在太子殿下上咬的很重,朱厚照笑了笑,不置可否,转身向外面走了出去。对于朱厚照来,他完全用不着担心储位不稳,也用不着培植自己的势力,这一代的大明太子,就是这么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