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传膳
殿内所有人恍然大悟,原来横山之战是由老种经略指挥的啊!
看着老种不在殿内,一殿君臣如何不知这是太保大人故意所为,有人轻轻摇头,有人眼神乱瞟,也有人义奋填膺!
“刘大人请回吧。”
赵楷见韩、吴二人进了昆玉殿,走到刘延庆原先的位置,指着地图道。
“青岗峡一战最为关键,下面咱们就来听听当事人是怎么做的吧。”
赵楷将吴氏兄弟请至一旁,先让韩世忠上前,对一朝君臣道:“青岗峡为良臣所破,真是国之良将!”
他将‘真是’这两个字咬得很重,王黼、李邦彦、蔡攸等人心领神会,发出一阵窃笑,而蔡京、童贯等人则涨成了猪肝色。
郓王这段时间不是埋头搞什么新鲜玩意吗?怎么对横山之战如此了解呢?
赵佶顿时明白过来,看来皇城司在他的上,发挥了巨大作用啊!
他对自己这位三皇子的能力更是青眼有加,
虽然上面坐着官家,韩世忠并不怯场,他从练兵开始讲起,强调树立麾下士兵的勇敢和信心的重要性,一开始就赢得了喝彩声。
韩世忠只不过是员副将,官职虽,他领导的许多士兵都比他年纪大,可是他作战勇敢,处事公道正派,话正直在理,所以士兵非常信任他。
攻击青岗峡时,由于西夏重兵把守,宋军迟迟攻打不下,最后老种经略亲自率领永兴军路的种家死士发动猛烈进攻。
看着白发苍苍的老种经略端起酒碗,看着同样银丝满头的种经略在左臂系上红绸亲自带队,以种家军为骨干的永兴军众将士人人拼命向前拼杀!
韩世忠杀红了双眼,一执盾,一擎大斧,顶着箭雨冲上,他的部下人人竖盾护住自家主将,轮番冲击。
青岗峡上下血肉模糊,双方厮杀良久,韩世忠第一个爬上城墙,杀死了督战的西夏大将,把他的首级切下来举在中,种家军受到巨大鼓舞,一涌而上,终于攻下青岗峡。
虽然韩世忠语言艺术并不优秀,但殿内众人都能感受到烽火战场,双方将士用刀砍、用枪扎、用嘴咬的惨烈场面。
“好!”
赵佶再无一丝疲倦,当先叫起好来,一殿重臣自然山呼万岁,气氛热烈,跟刚才的沉闷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咱们刚夺下青岗峡,羽藏花麻便带着三千“步跋子”到了。”
大宋君臣一听“步跋子”之名,人裙抽了一口凉气。
“步跋子”是西夏最精锐的步兵,多由山间部落的丁壮组成,山地战力强悍无比,上下山坡,出入溪涧,最能逾高超远,轻足善走,一箭法也是撩。
宋夏之间的战争,骑兵作战的场面并不多,双方都是堡寨林立,步兵接战更为频繁,宋军没少吃“步跋子”的大亏。
羽藏花麻是“步跋子”的副统领,掌中一柄开山刀,在诸羌中名气很盛。
刚上来的几枝宋军顿时有些畏怯之状,种经略叫过韩世忠,让他率二十多名经过挑选的种家死士,在其它部队的掩护下,突然杀出。
羽藏花麻正在布置反击,又被种的佯动所吸引,完全没料到股宋军竟然敢主动出击。
韩世忠这队人马如怒矢般冲入敌阵,这突如其来的冲击让西夏士兵惊慌失措,他们杀出一条路直奔帅帐,还没等西夏兵明白过来,起刀落,将羽藏花麻的头砍了下来。
“好!”
赵佶听得热血沸腾,禁不住大声赞道:“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便是这样的勇士啊!”
羽藏花麻被斩,西夏士兵群龙无首乱作一团,韩世忠一把火将西夏的帅帐点燃,种家军看着熊熊大火士气旺盛,而西夏兵再无斗志争相奔逃。
由于西夏监军被斩,吴玠看出了战,向老种经略建言,率秦凤军埋伏于建安堡——青岗峡之间。
果然,嵬名安惠见前线大乱,急急带兵前来,却被吴玠侯了一个正着,一番激战之后,被吴玠走马生擒。
吴玠讲完擒获西夏正献王的经过之后,昆玉殿中由官家开始,再次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李邦彦站了起来,一张俊脸上写满了鄙夷之色,照着郓王刚才对自己的吩咐道。
“西军诸将都在称赞韩世忠的勇敢,就连西夏的士兵再也不敢与之争锋,老种经略请求破格提拔,太保大人却怀疑这次战役的真实性。”
李邦彦到这里,殿内响起了一、两声吐口水的声音,赵佶听得心火升腾,将眼神移到赵楷那边,再也不想看童贯一眼。
这事做的也太过份了啊!
“太保大人,韩将军已经讲完了,你不是有所怀疑吗?现在官家就在这里,有什么疑问你可以直接提问,料想无人敢犯欺君之罪。”
李邦彦步步紧逼,蔡攸也不甘落后,“太保大人,老种经略呢?此时为何不见?”
童贯完全没有料到蔡、李二人竟然相助郓王,又见官家让梁师成安排韩、吴二人就座,心中暗暗叫苦,无奈之下将眼光瞟向太师,希望他出来救场。
蔡京这时哪敢出头,官家的脸色已经明了一切,童贯据大功于已,将老种完全抛至一旁,此事不破还能周旋,这等情形之下如何能出面自取其辱呢?
“呵呵。”赵楷并未乘胜追击,看了看色,“横山大战果然精彩,这么快已到午时时分,咱们的馋虫都在肚子里面打架了。”
他知道官家宠信太师和太保久矣,不可能凭借这一次就能扳倒这对公相和媪相,立即为赵佶送上了台阶。
赵佶长舒了一口气,童贯可是自己捧出来的大宋第一名将,楷哥儿借用膳一事化解,让他顿感轻松。
王黼不愧是人精,这事到此已经让他很满意,也摸着肚子大声道:“郓王的不错,臣已经饿得前胸贴后背了。”
赵佶此时肚中闷气十足,没有半点食欲,不过他更不愿意再听童贯的讲解,狠狠瞪了这位名将一眼。
“传膳。”
随着梁师成这一记女高音,殿内的温度终于降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