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重振杨门雄风
姚平仲最近和郓王距离较近,这两个字学的很快,已经能熟练的运用,嘴巴一张便已经出口。
“郓王这是打的什么主意,我可是听了,官兵和梁山泊对了几招,好像都落了下风,听连郓州的李知府都成了贼饶俘虏,真正是羞死人了。”
折之昌赞同的道:“没有咱们相助,只怕那位‘一只虎’就成病猫了,这正是咱们扬名立万的好会,殿下这是不让咱们立功啊!”
“不会的。”吴麟少年老成,止住了两饶牢骚,“就是马眼也能看出来郓王是要抬举咱们,那些宿将一个也没带,还不能明问题吗?如果杨可适、高世宣、曲端这些大将叫上一个,还有咱们什么事呢?”
“的是这个道理。”姚平仲并不笨,当然明白郓王心思,“可是这样下去,咱们这枝部队不但让人笑话,只怕还会失去战,岂不闻‘兵贵神速’这个道理?”
折之昌听了吴麟的分析,心情平静下来,“太尉,孙子兵法有云‘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侵略如火、不动如山’,现在咱们就是如林如山,慢功出细活,咱们也不用在这里乱猜,只管操练起来,等着郓王的意思便是,依我看,郓王下这些乡兵素质不差,咱们两人管教的这一队士兵可不能被他们比下去了。”
除了自己原有的乡兵,赵楷还将一队新招募的千容连锁的员工交由姚、折二人训练,并且提拔他们做了正、副指挥。
大宋军队中的指挥只是下层的军官,赵楷这次出征带上了尚方宝剑,水患虽除,但尚方宝剑很好用,斩杀那些贪官污吏如砍瓜切菜,他自然不会轻易还给官家。
有了尚书宝剑,郓王俨然就是八府巡按的架式,任命几名指挥不过是事一桩。
“走吧。”姚平仲和折之昌一左一右,将吴麟从椅上拉起,“封大家这段时间陪同殿下,得了不少好曲,听听洗洗心灵,也是好的。”
永兴军路,渭州。
刘府门匾上的白纱还没有取下,香烛已收,那份悲戚已经少了很多。
院中建一亭,刘锜跪坐于地,正闭目沉思。
丁忧制度始于西汉,其规定王朝官员在父母死后须为其丁忧三年,其后历届王朝基本上继承了西汉的丁忧制度。
唐末宋初是古代官员对丁忧的态度发生转变的分水岭,唐末以前,朝廷选拔官员的方式主要是推荐制,其比较注重对官员道德品行的考察,所以官员对待丁忧都是比较慎重的,一般都能严格遵守相关礼制。
唐末以后,随着科举制的逐步建立,朝廷在选拔官员时考察的主要是人才的知识储备,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对考生德行的考察。
随着时间推移,无论是朝廷还是官员对待丁忧的态度都逐渐走向松懈,出现了夺情起复的制度,也就是虽然在丁忧期间,如果朝廷进行征召,可以免去丁忧。
郓王出征的消息已经传到渭州,刘锜心中又喜又忧。
喜的是郓王选择梁山水寇作为处子战,这很符合当下现实,殿下果然是深谋远虑,忧的是自己要丁忧三年,不能为殿下冲锋陷阵,徒呼奈何。
郓王对自己的看重刘锜心知肚明,殿下会不会动官家,让自己出征梁山泊呢?自己要不要拒绝呢?
一边是孝道,一边是忠义,刘锜看似沉静,心中却在激烈交锋,自己也分不出该如何是好。
“信叔。”
杨云聪匆匆走了进来,他身后跟着那位嚼着枯枝的黑衣少年。
那日密林一战,少年枪如蛟龙,杀得刺客人仰马翻,就连当中那位凶猛之人也没在他枪下占到上风,双方互拼良久也是难分胜负。
刘锜已经认出那是完颜活女,想到集英殿下要合几人之力才能对付他,对黑衣少年的枪法佩服的五体投地,到了渭州跟杨氏兄弟同吃同住,俨然如亲兄弟一般。
看着两人,刘锜猜到了他们的来意,起身为他们斟上热茶。
“如果没有你们,锜已经暴尸荒野,云聪兄此来是告别的么?”
杨云聪点零头,“郓王出征,差希晏写来书信,邀咱们前去济州汇合,共破梁山贼寇。”
他看了看刘锜的脸色,从袖口取来一封信递给刘锜,不无遗憾的道:“郓王也有书信于你。”
刘锜看完来信,果然是赵楷要他好好守孝,待到丁忧期满再行商量,让他不要心急,北伐之时一定会重用自己。
“郓王对锜的爱护之意,锜只有以后再行报答,两位这就启程,锜便在这里祝两位屡建奇功,重显杨门雄风。”
黑衣少年嘴里的枯枝一动,“依某的意思,还是在这里和信叔聊来的愉快,梁山那些鸟人,杀鸡焉用牛刀,这位王爷胆如鼠,只怕是让咱们去当他的贴身护卫吧。”
杨云聪一愣正要话,刘锜摇摇头,“再兴此言差矣,郓王要扶持种家、杨家、折家的心思已经大白于下,哪里会让你去当护卫呢。”
他继续道:“你们杨家第三代杨文广以父荫为官,曾得到范仲淹的赏识,先后任职侍卫亲军龙卫、神卫四厢都指挥使,最后官至防御使,自此之后再无出色之人,再兴枪法出众,万人莫敌,正是恢复杨家荣光的好会,如此良不可错过。”
杨再兴听罢不服,正要话,杨云聪抢先点头称是。
“老太君一直为杨门第四、五代人才不兴而叹息,西军五大将门中杨门现在已经落在最后,云聪不才,愿拼尽全身之力,为杨门争光。”
“锜当然明白云聪兄的志向,事不宜迟,你们快快动身,待锜丁忧期满,咱们兄弟共战沙场,岂不快哉?”
他转头看向杨再兴,“再兴,听兄长一言,你这一身本事,好好应用,必能用杨门增光,听老太君对你很有意见,这次可要让太君对你刮目相看。”
“扑”
杨再兴吐掉嘴里的枯枝,歪了歪嘴,本想上几句,看着眼前两位兄长期盼的眼光,只好又将话咽了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