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A+A-

    魂丝与鬼火混做了一团。

    天地间风云色变。

    一炷香后,所有的动静都平息下来。吴聆依旧坐在那儿, 手里转着那冰凉的杯盏。

    结束了。

    一轮红日从东方升起来, 千山皆亮, 人间大白。

    清阳观伏魔阵,曾镇压过三十万怨灵,而今万盏灯烛刹那间熄灭。

    一道道日光像是利箭似的射在千山之上,阴火化作的道人在魂线中瞬间灰飞烟灭,一万余魂魄,清阳观四千年的香火,至于今日, 终于绝尽。女观主望着那一幕, 亲眼看着清阳观的诸位先祖消失在了光中, 从燃起希望到陷入绝望,不过转瞬而已。她似乎不敢相信。

    “你!”她扭过头, 似乎想对着吴聆一句什么,细线一下子拆开她的魂魄,那身形旋即消失光中,一堆模糊血肉摔了下来,将她未完的话永远地封存了。

    吴聆放下了手中的杯子。

    从今日起,世上再无姑射山清阳观。

    吴聆坐在那春戏台下,看着那漫山遍野的滚滚金光, 一切尘埃落定。

    不知道过了多久,他忽然想起什么似的,抬手捏诀, 他回忆着孟长青教他的幻术,掌中泛出金色的光,那光腾空而起,在半空中一下子散开。

    金光所到之处,一个个身影幻化成形。

    一旁的椅子上有金光聚集起来,细线一闪,那女观主又端正地坐在了原地。

    吴聆看着在幻术中恢复原状的姑射山,终于起身往外走。

    他推门走进了一间大殿,看着昏睡的孟长青,他将人从地上扶起来,伸手在他眉心点了下,一丝细线被抽出来。

    孟长青醒过来的时候,看见吴聆时反应了一下,他刷得坐了起来,“我怎么在这儿?”

    吴聆伸出手摸了下他额头,“没事吧?”

    “没事。”孟长青陷入了回忆中,忽然问道:“陶泽呢?!”

    吴聆伸手将孟长青从地上扶起来,“找找吧。”

    正殿中,所有的灯都灭了,一点光亮都没有,陶泽躺在地上,缓缓地睁开了眼,他眨了下,慢慢地从地上爬了起来。一看见那摔在地上的灯,他一懵,记忆一下子回来了,他忙冲过去瞧,脑子还懵着,捡破烂似的把地上的摔烂的灯一把揽,重新摆了回去。

    他还试着点了下火,那灯丝毫不起反应。

    孟长青等人找到正殿的时候,陶泽刚好从那殿中走出来,有些鬼鬼祟祟的,孟长青一嗓子喊了过去,“陶泽!”

    陶泽差点脚下一个踩空摔下台阶,一抬头看见是孟长青和吴聆,他猛地松了一大口气,示意他们别出声。

    孟长青瞧那他那副做贼心虚的样子,道:“你干什么去了?”

    陶泽四下看了眼,那大殿旁有零星几个女修在扫庭院,他一看过去,那几个女修都望向她,其中一个正好是前两日陶泽勾搭的那道姑,面上没有表情,一双眼直勾勾地盯着他,陶泽忙收回视线,不敢再瞧,快走两步下了台阶,逃似的。

    孟长青昨晚被那清阳观女弟子莫名其妙地喊到了偏殿被关了一夜,今早怎么想怎么觉得不对劲。

    这清阳观到处透着古怪,绝不是久留之地。他连去质问那女观主为何关他一夜的心思都没了,只想着找着陶泽,三人赶紧离开这是非之地。

    他已经定主意,不管陶泽什么,他今日一定要拉着陶泽离开,结果,他还没开口话,陶泽抢白道:“我们什么时候走?马上走行不行?!”

    孟长青噎住了。

    陶泽见他那副样子,一把拉起他的胳膊,往山下走,道:“走走走!赶紧走!”

    孟长青忽然疑惑道:“你是不是犯什么事儿了?”

    陶泽矢口否认,速度快得惊人,“没有!这个没有!我能什么事儿我敢吗我?走!我们赶紧回去。”他连去道一句别的心思都没有,一把拉着孟长青,直接就往山下走。

    孟长青不明所以,下意识看了眼吴聆,他被陶泽这反应弄得有些摸不着头脑了。

    本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处事原则,孟长青也没别的,三人一起下了山,陶泽甚至连包袱都没回去拿。

    孟长青差不多是被陶泽推出山门的,出去之前,孟长青鬼使神差地又回头看了眼那清阳观。

    日头下,清阳观依旧是寻常的模样,有穿着道服的普通弟子在门口扫地洒水除尘,女修把着雪白柔软的拂尘从那山前走过,隐隐约约有交谈声传来。孟长青莫名就多看了一眼,直到陶泽喊道“看上她了?”,孟长青一下子回头看陶泽,“你别胡,人家姑娘听见了!”陶泽道“走吧走吧!赶紧走!”着,孟长青被陶泽一把抓着胳膊往下走。

    那姑射山下的河水依旧湍急,谁也没有留意那船舫上的少年消失了,三人过了河。

    吴聆走在孟长青与陶泽身后,走出这地界前,他顿了下脚步,回头轻飘飘地望了眼那隔着湍急大河的姑射山,山前那块“天地为炉”的巨碑还矗立着,犹如一柄倒竖的断剑。

    清阳观的道经中曾记载:天地为炉,阴阳为炭,芸芸众生炉中煮,的是一个苦字。

    古往今来四千年,所有的道门宗派求道都是为了解脱得道,唯独南蜀清阳观,弟子求道只为殉道。道门是再无这样的宗派了,唯独当年的平珈佛宗与之有些相似,不过道宗与佛宗总归是有些差别,平珈佛经中记载的又是另外一番话了: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过了片刻,孟长青收回思绪,回过头,继续往前走。

    日光下,水云一色,隔绝了人世的千年道观前,所有的幻像消失不见,扫地吃除尘的道姑不见了,把着拂尘的女修不见了,那坐在春戏台前的女观主消失在原地,一盏白瓷莲花杯静静地摆在桌案上。

    在无人注意的大殿中,那烛火熄灭的高坛忽然出现了一道叶脉似的裂痕,那裂痕越来越大,呈现五行八卦排列的九大殿各处均发出这如蚂行似的声响。

    原本被镇压在那高坛之下的东西,一点点从缝隙中渗出来,不知过了多久,失去了镇守者的高坛轰一声震塌下去。

    有一团又一团碎魂似的东西冒出来,飞蝗似的穿过铺天盖地的银色细线,最终与那些细线混成一团,白茫茫的一片。远远看去,就像是雪落了满山。

    在孟长青他们离开后不久,那块“天地为炉”的巨碑轰然倒塌。

    *

    孟长青一行人御剑离开了姑射山后,傍晚时分在傍水而居的一个村落中歇脚。在野店中休息的时候,孟长青还在想昨夜清阳观发生的事,清阳观是比玄武还要严苛的避世大宗,门中弟子几乎不下山,也不许外人擅入。和玄武一样,那是一个出来容易进去很难的地方,之前他们三人进去时,若非有那女观主带路,他们一行人怕是连路都找不到。

    此次离开,孟长青心知,此生怕是再也没什么机会再与清阳观交道了。

    这些话他与陶泽聊天时了,陶泽当时莫名松了一大口气,孟长青总觉得陶泽是干了什么亏心事。不过他一问,陶泽要么骂骂咧咧一句“我能干什么亏心事?瞎猜!”,要么干脆就不搭理他,自己晃开了去找吴聆。孟长青于是也懒得继续问了。

    接下来的几日,风平浪静,孟长青渐渐地也将那些事抛诸脑后了。

    如今诸事皆了,便到了分离的时刻。

    孟长青与陶泽要回玄武,吴聆则是要回春南完成师门交代的另外任务。这么久的日子处下来,句实话,大家都有些舍不得。孟长青与吴聆平时不这些,陶泽则要敞亮得多,一直今日一别不知何时能再见,还要拉吴聆去喝酒,是有幸结识这样的朋友,这一趟下山值当了!陶泽显然很欣赏吴聆。

    三个人干脆又同行了一程。南华姑射山位于北蜀,三人一路走过茫茫山林,到了北蜀与吴地接壤的吴江一带。御剑过于耗费精神气,如果不是着急赶路的情况,修士们更愿意徒步。而到了吴地,除了徒步外,还有更为简便的方式,乘船。三江五湖几乎都在吴地,那是个漂在水上的地界,从地图上看去,吴地像是一叶停泊在北蜀的扁舟。

    然而那一叶扁舟其实是东南最大的一块地界,体量远胜于东临与春南,比蜀地大了一圈,唯有那无尽风雪人烟稀少的北境能与之相提并论。孟长青他们乘船下了寒江,一路南下,到了吴地北,再往前就是吴地四大城之一的西洲城,在那里就必须分开了。

    陶泽道:“吴师兄,临别之前,去西洲喝酒啊?”

    孟长青看了眼吴聆,吴聆道:“好啊。”

    陶泽听了挺乐呵的。

    三人算明日启程去往西洲,也不算待多久,待个两三日,然后双方分道扬镳,吴聆回长白,孟长青与陶泽则是回玄武。

    这一夜,三人在距离西洲还有一段距离的镇歇脚。这镇比邻寒江,居民全部傍水而居,入夜后,镇静悄悄地不闻一点声响,只有江上飘着星星点点的渔火。三人雇了艘船,算明日盛船去西洲。

    夜晚,天上不知何时下起了雨,在河中泛出一圈圈的涟漪。

    傍水的客栈,孟长青坐在那屋檐下,看着那窗外夜雨中的流水,他今夜本来都算睡了,却忽然没了睡意,翻身出了屋子,坐在木板上,望着脚下一江流水,解下白露剑用干净的布一点点擦拭着。

    一只手搭上的他肩,孟长青手中的动作一停,回头看去,“师兄?”

    吴聆站在屋檐下望着他,“怎么不睡?”

    孟长青收了白露剑,道,“很快就回去睡了。第一次见屋子筑在河边,以前没见过,出来看看。师兄为何也没睡?”

    “睡不着出来走走。”吴聆看着那夜雨中的寒江,道:“吴地常常下雨,一下就是许多日,我从前往来春南与蜀地,每一回路过此地,它都在下雨,日薄西山,渔舟唱晚,在这里多待两日,许多事情都忘记了。”

    有渔舟撑着竹竿,缓缓停泊在了岸边,灭了灯。

    孟长青终于道:“此地一别,也不知道他日何时能再见。”

    吴聆在他身边坐下了,看那雨着浮萍,“总能再见的。”他看向孟长青,“你们东临有句话,人生何处不相逢,的是人行于世,各人与各人之间的缘分。”

    孟长青道:“别的不多了。师兄,他日你若是来玄武,只要你开口,无论是什么事,我一定尽力。”

    “好。”

    “这一路上多谢师兄照顾。”

    吴聆这一次倒是没接话,他望向那雨中的大河,然后他伸出手握住了孟长青抓着擦剑的手,一点点握紧了。

    孟长青先是没反应过来,反应过来后,他愣住了,看向吴聆,却发现吴聆的视线一直落在那寒江之上。他顺着吴聆的视线望去,大雨中什么也瞧不清楚,一河的云雾与渔火。

    吴聆没有松开他的手,不知过了多久,他感觉到孟长青缓缓地反握住了他的手,有些犹豫,有些不可置信,又有些兴许连孟长青自己都察觉不到的紧张。

    吴聆看那雨中的浮萍,终于回过头,他一把将孟长青拽了过来,低下头吻了上去。

    雨用力地洗刷着浮萍,大河之水奔流不息。

    *

    陶泽做了个噩梦。

    他梦见他回到了清阳观,他翻的那些烛火全部化作了妖魔,他站在那殿中,四面八方全是那些阴火魔物,他浑身都烧了起来。

    他一下子从梦中惊醒,一摸脑门,全是冷汗,连滚带爬地下床去喝水。

    灌了大半壶之后,他才缓过来些,不知为何,自离开清阳观后,他老是做这样的噩梦。他总觉得自己好像渐渐地忘记了什么事情,关于清阳观,关于那座山,关于那山上的许多人,一切都逐渐地模糊起来。冥冥之中,就连“清阳观”这三个字都透出一股不祥的意味。

    陶泽坐在那桌子前看着那一缕烛火,窗外的雨一直在下,他莫名地就这样坐了一夜。

    遥远的北蜀,南华姑射山。

    一个披红袍的男人站在那早已经化为废墟的仙门之中,望着那些蜉蝣似的银色丝线与游魂,黑云遮天蔽日,清阳观正殿,那块刻着“南华”二字的匾额不知何时早已经摔落在地,裂纹纵横。

    无人涉足的山海,早已毁去的仙门。

    那披着红袍的人就孤身站在这无数的魂魄与银线之中,仰着头看着这一幕,他的瞳仁中忽然有着飘动的火光,倒映出无数的人影与画面,过去、未来一一从他的眼中划过去,最终,他找到了,瞳中的火光慢慢地变成了千里外的一幕场景。

    吴地傍水的镇,渔火在雨中明灭着,有一个年轻的道门修士坐在云水间,身后负着霜雪似的一柄长剑。他的双眼清澈如碧空,明亮如星海。

    *

    孟长青三人在吴地遇到了些麻烦,乱了他们的行程安排。这两日暴雨,不知道为何把这河里的几具浮尸冲上了案,那浮尸怨气颇重,在沿河的镇子里闹出了些事情。孟长青一行人帮着料理了下,虽然不是什么厉害的魑魅魍魉,却很麻烦,三人于是又在这地方耽搁了许多日。

    陶泽最终还是做了缩头乌龟,没跑回清阳观,他心里知道清阳观是正道是一回事,那女魔头阴森恐怖又是另一回事,他想的是,真出事了,那女魔头早派人来弄他了,如今一点动静也没有,明也没什么大事嘛!他自我安慰了一番,怂了,没回去。

    等孟长青这边彻底将浮尸之事收拾完,他们已经在寒江一带耽搁了一个月了。终于,诸事皆了,他们启程前往西洲了。

    如吴聆所,这吴地多雨,而且到了季节后时常暴雨,江水涨潮,一连可以下好几个月。

    众人都在船上待着,船外下着雨,陶泽是个坐不住的,他从没坐过乌篷船,觉得很新鲜,于是钻出了船篷,和船夫去请教如何撑船了,那船夫六十多岁,被他一口一个“老哥”喊得有些不好意思,真的开始手把手教他。

    船篷中只剩下了孟长青与吴聆。

    孟长青坐在那儿,手随意地撑着膝盖,一双眼量着吴聆。

    吴聆先是没反应过来,发现孟长青在量他,不自觉地攥了下手,他别开视线地看向船篷外,过了许久,他回过头,发现孟长青还在盯着他,一双眼黑漆漆的。

    明明刚刚坐三个人都还算宽敞的地方,一下子好像连两个人都坐不下了。

    一时之间,船篷中静得双方能清楚地互相听见的呼吸声。

    孟长青就想,屏气凝神,对于道门子弟而言这是门正儿八经的学问,他上学那会儿总是学不好,被先生拎出来批评了好几次,直至现在他仍是控制不好自己的气息,可吴聆这么一个在长白宗学道多年也早已成名多年的仙门修士,为何也会控制不住自己的气息?

    孟长青继续量着对面的人。

    吴聆抬头对上了他的视线,“怎么了?”

    孟长青终于忍不住笑了一下,扭头看向船篷外,他随手地了个响指。

    吴聆顺着他的视线看去,没瞧见什么,略疑惑地回过头,吓了一跳,一个和他长得一模一样的“吴聆”坐在他身旁,那“吴聆”瞧着很是局促不安的样子,那样子和刚刚的他如出一辙。

    吴聆诧异地看向孟长青。

    孟长青道:“幻术,我回去练了一下,这回像了。”

    吴聆看着孟长青许久,这一次反应过来了,低声道:“所以你这一路一直看着我……就是在观察?”

    孟长青点了下头。

    吴聆不知道是个什么心情,半晌才道:“你和别人在一起的时候不会这么乱来,他们会,扶象真人的弟子为何如此不端庄稳重,有辱身份。”

    孟长青听他这么,没有话,又轻轻地了个响指,那一旁的“吴聆”回头对着吴聆道:“你别出去不就行了?”

    吴聆终于低声道:“胡闹。”他似乎是在斥责,脸上却挂着很容易察觉出来的笑容,他别开了视线看向船篷外。

    孟长青没什么,瞧了他一会儿,吴聆似乎不敢回头看他,他笑了起来,顺着吴聆的视线看去。

    这场雨下得真是大,三步之外便看不清东西了,陶泽站在船头帮那船夫撑船,也不知道出了什么岔子,急得在跳脚。

    过了许久,孟长青又回过头量着吴聆,一双眼黑漆漆的,他也不话,就看看。

    吴聆一回头就看见孟长青的眼神,那样子像是捕蛇鹰。他没有想到孟长青会有这种眼神,他知道孟长青胆子,怕事,懦弱,吃亏是福,习惯迁就别人,和师兄弟在一块孟长青永远是老好人和事佬,别人要什么他给什么,他没想到孟长青也会这样的眼神。

    吴聆觉得,孟长青像是在量着一样独独属于他的东西,这东西和任何人都没有关系,只是他一个人的,不用让出去,不用和谁抢,更不用去讨,就这样忽然掉到了他手上,他从来没得到过像这样完全属于自己的东西,一时之间只知道盯着瞧,瞧这究竟是个什么。

    吴聆望着孟长青,终于伸出手去,轻轻握住了他的手。

    孟长青没有将手抽回去,吴聆缓缓地又抓紧了些,他没有话,半晌才找了个话题,问道:“你一直用的是白露剑?”孟长青的手有些凉,不像是体质原因,应该是经常握剑所致。

    孟长青点了下头,“是啊,怎么了?”

    吴聆道:“怎么想到拿着你师父的剑出门?你如今的修为不适合用白露剑。”他看向孟长青,“是怕下山会遇上对付不了的事?”

    “没想这么多,我师父把白露剑送我了,我就一直用着,你不知道,如今已经好多了,刚到手那一阵子这剑冻得我根本抓不住。”孟长青想起自己拔剑那堆傻事,道:“前两个月我都是练半个时辰歇一个时辰,那阵子根本不敢见我师父,就躲着他练。他问我用的怎么样,我就行,还行。”

    吴聆听完这话后似乎有些意外。道门确实有传剑的古俗,但大多是在徒弟出师时才传,绝不会在师徒修为差距如此之大的时候就传剑。他原本以为孟长青带着李道玄的剑下山是因为李道玄怕徒弟在山下遇着麻烦,把自己的佩剑给孟长青傍身,却没想到李道玄竟是直接把剑送了孟长青。

    “换把剑吧。”

    孟长青有些诧异,道:“为何?”

    吴聆道:“你如今用白露剑不太合适,这剑自古就是真人法器,从来没有落入寻常修士之手,你用久了可能会伤着根骨。”

    “我没觉得有什么问题啊。”这剑除了凉了些,他用着没什么问题,从未觉得根骨出了岔子。

    吴聆侧过头,看了一会儿那雪色的剑穗,低声道:“是剑穗的缘故。”

    孟长青闻声侧头看去,那剑穗垂在他肩上,他平时理得很好,那剑穗和新的没什么差别。

    吴聆看着那剑穗,道:“你师父很看重你。”孟长青年纪轻不懂这些,吴聆却能一眼看出来,那剑穗上有李道玄的修为,这东西应该是李道玄亲手编的,编的时候把修为渡了进去,否则孟长青绝用不了这剑,吴聆看向孟长青,“你师父为你考虑得很周全。”

    孟长青也看着那剑穗,想到李道玄,闻声难得沉默了一会儿,他对着吴聆道:“其实我时候一直在琢磨,我今后一定要成为道门第一,那样我师父就是道门第一的师父,他绝不会后悔收我为徒。”孟长青到这儿顿了下,道:“那时候比较蠢,以为我师父是因为不过别人所以才会一直躲在山上,心里就会想,以后长大了一定要混出名堂,然后拉着他风风光光地出门,一招手大家都过来拜他。每次练剑练不下去了,都会想到这件事。”

    吴聆闻声笑道,“所以长大后觉得这事没希望了?”

    孟长青道:“长大后发现整个道门根本没人能得过我师父,当时就被震惊了。真的,我从来没见过我师父出手,我一直以为他是因为辈份高才成为真人,翻到道典的时候,我还回去和他,师父,书上面的人和你叫一样的名字,我师父那时候估计看我是个傻子。”

    “所以现在你怎么想的?”

    “眼光放长远点,立志做道门第二吧。”孟长青看着吴聆,“目前同辈来,赢了你就行了。”

    吴聆看着他许久,终于点了下头,“行,你多练练应该能做到的,你师父不会失望的。”

    孟长青没忍住笑了,他真的被吴聆这话逗着了。他自己多少斤两他自己还是有数的。修道这事其实远比其他事残酷,勤能补拙这句话摆在天赋的鸿沟面前没什么作用,谢仲春嘴里一直对他们天道酬勤,但其实大家心里明白,修道是真的看天赋。除非走旁门左道,否则天赋的差距根本无法忽视。

    孟长青懂这道理很久了。不过在一群同样资质的人中,“天道酬勤”就是一句金玉良言了,而大部分情况下,修道的人资质其实都差不多。所以孟长青时候为了给李道玄长脸,他还是很玩命的,也确实很有用。这种努力放在吴聆面前,就谈不上什么作用了,孟长青心里知道吴聆在哄他,但他还是觉得挺高兴的。

    吴聆望着孟长青,过了许久,他缓缓地握紧了孟长青的手。

    远远的,陶泽看见了宁城城门外的旗帜。

    他回过头对着船篷中的人喊道:“喂!你们俩聊什么呢?到了!出来瞧瞧!”

    孟长青与吴聆这才起身往外走。

    作者有话要:

    还有,要血洗清阳观了……

    嗯,吴聆的专场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