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精耕细作

A+A-

    潘佑安餐厅里秘制的红烧肉菜品,尤其受到农民工、城市白领等各阶层的青睐与追捧。许多工地食堂都是老板的亲戚承包来干的,伙食差又无油水,价格还特别的贵,对于劳肠刮肚的民工来又没有多的选择,都是草草的吃点填饱肚子,突然来了个送红烧肉盒饭的,大家自然而然就来争抢购买,一时间,盒饭供不应求,而且每天都在增加盒饭的份数,不得巳的情况下,饭馆还增加了送餐员人来应付目前不断高涨的生意需求。

    后来,潘佑安又跑遍了蓟都市内的大部分工地,向建筑工人发送自己的订餐单,跟他们讲,只需要提前2时订餐,就可以在中午准时吃到美味的红烧肉套餐,为了增强服力,他也带了一些红烧肉套餐供他们品尝,看着建筑工人吃得满意的表情,他就凭着美味实惠的红烧肉获得了很多人的长期订单。

    就这样,潘佑安在三个月内跑遍了蓟都市内所有的建筑工地,他的努力也没有白费,很多人都愿意订他的快餐。每天他便把快餐做好,再吩咐雇佣的工人分别派送到不同的工地上,店里的生意也不错。三个月下来,他清算了一下营业额,扣掉了成本等费用,发现自己净赚了接近一万元。

    随着他的红烧肉快餐的走红,越来越多的建筑工地工人订购他的快餐。他每天都从早忙到晚,但是他觉得年轻时累一点忙碌一点没关系,为了将来美好生活打拼,现在他虽然已经可以算得上是有钱人了,可是仍然非常节俭踏实,他也希望自己的创业经历能鼓舞更多的人,不能选择自己的出生,却能通过努力改变自己贫困的命运,他的创业经历让人们感受了一位浪子回头的淳朴、上进的拼搏和奋斗精神。

    在女儿快3岁的时候,潘佑安相继买了车子和房子,夫妻俩总算告别了当初饥寒交迫的日子。钱都花在房款上了,妻子雇了个油漆匠把墙一刷,购置了简单的家具,就这样凑合着先搬进去了。

    老公每天回家都能看到一点点新的变化:客厅里别致的灯罩是用硬纸壳蒙上米色暗红碎花图案的棉布做的,自己从市场买回来的椰子,吃剩的硬壳被老婆巧妙改造成了造型可爱的猪八戒。卷筒纸用完了,林潇湘给简芯细致地裹上了一层米白色亚麻细布,还教会女儿用蜡笔涂鸦,画出五彩的虹,绿的树,蓝色的河流,金色的太阳公公,这样一个diy笔筒摆在书桌上,做爸爸的潘佑安每次看到心里都暖洋洋的。一个原本平凡的空间在他妻子里渐渐改头换面,一天比一天丰富,一天比一天有情趣。

    酷日炎炎的夏天,南方酷暑、北方暴雨,每次一到饭点,人们都不太愿意离开空调房,跑到外面燥热的餐馆去吃饭,点外卖成为夏日都市大家在工作日时最好的选择。黄焖鸡米饭、燕云红烧肉、兰州拉面这三大“华夏国餐饮界巨头”依然是人们点外卖的不二选择,可不管是什么也有吃腻的时候,所以要不断创新,潘佑安的饭馆并没有停留在店里的招牌菜“燕云红烧肉”上,而且陆续开发了几十个新菜肴上市,他甚至突发奇想,能不能开发出成百上千的菜品出来,供顾客每天有不同样的选择。

    经过半年多的研发和准备,“燕云十六州”餐厅打出响亮的宣传口号: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天菜品不同样。首先从形象上改变外卖以往在都市人群中的印象,认为外卖是又贵又不健康,早先由于外送盒子的局限性,外卖的食物也总是特别地单调。人们点外卖,通常只是为了单纯地填饱肚子,好吃和健康在这里简直成了一种奢求。而现在的燕云十六州却偏偏不信邪:外卖食品为什么就不能做得好吃、便宜又健康呢?如果精心制作,做出一份份可口、精致又健康的外卖便当,我就不相信不会在市场上大获欢迎!

    于是,“燕云十六州”开始致力于满足商务人士“希望午饭更便宜、更好吃、更健康”的需求,顺其所意地解决办公族们中午吃饭的苦恼问题,让许多人并不是单纯为了点外卖而点外卖,要真正爱上“燕云十六州”的快餐,甚至把它当成了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

    那么,怎样才能达到人人喜欢爱不释的快餐呢?“燕云十六州”力求为每一个傲娇的人量身定制的,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天天不重样,并且每天只提供一款新菜品。就这样顾客不仅可以每天吃到款式不同的可口便当,还免除了一些选择恐惧症患者的苦恼,因为你根本无需纠结中午或是晚上吃什么,“燕云十六州”就已经为你提前决定好了。那么它的这个营养午餐到底有多便宜呢?

    潘佑安曾经发誓,“燕云十六州”的一份快餐就算是个路边要饭的乞丐也买的起。快餐统一价格都六元。如果按蓟都最低工资算的话,在麦当劳餐厅端半个时盘子或者四瓶可口可乐就可以轻轻松松换得这份快餐。但是有一点,每一单外卖都是0份以上起送的,只点一份或是两三份快餐是不会给你送单的,因为餐厅做的是规模经济,每一份的利润很少,只赚百分之五的利润,也就是三毛钱,这点利润是承担不起送外卖的费用的。

    “燕云十六州”在快餐的制作上,不仅非常注重制作环境的安全卫生,还极其注重便当制作食材的健康。它的食材通常选用的都是应季的蔬菜然后搭配上肉类,能够满足一个人一顿饭所需要的营养。要让蓟都市一些大大的公司,成为点“燕云十六州”外卖快餐的第一选择,就必须提高效率、把控成本,每天要制作和配送成千上万份的快餐,最讲究的肯定是效率了。

    “燕云十六州”在便当配送的效率上也是非常地注重,经过两年多的配送经验,潘佑安研究出了分组送货的配送方法。如负责离公司较远的配送区域就由送货车先配送,而且送货车在发车时候往往会装上比预估数量略多的便当。这样的话,一旦在这块较远的区域配送完毕,在返回的途中,就可以对便当不足的区域进行补充配送。

    “燕云十六州”的送货员其实也不多,只有三十人左右,这十个人分为三个区域进行配送,每个区域又各分为三组,送货车一共是三十辆。经验丰富、速度快捷的送货员和较为完善的配送方法使得餐厅拥有极高的配送效率,这也是它能够获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另外在成本上,餐厅也做出严格的把控。低廉的便当价格,如果承受不起高昂的原料成本、制作成本还有配送的人力成本,肯定会导致它在利润上走下坡路。于是“燕云十六州”非常注意在细节上控制成本。在每天只提供一种菜品上,餐厅也很好地做到了为成本考虑,由于可以批量采购同样的食材,又因为食材的单调可以最大程度地避免浪费,因此它的废弃率只有百分之零点一,这已经远远低于餐饮界平均的百分之二水平,从这一点上,废弃成本比别家节省了二十倍。

    还有在便当盒上,“燕云十六州”选择的是回收饭盒并循环利用的,而且餐厅也刻意选择多使用全自动的器设备而去减少人工成本的使用。在煮饭和清洗上,它采用的都是全自动煮饭系统和全自动清洗系统,极大地压缩了人力成本。

    餐厅并没有因为有潘佑安的妻子曾经在蓟都电视台工作的便利,去做广告推广而花钱,而是靠消费者之间进行口碑的传播做到最好的营销,赢得消费者的满意,为此,餐厅特别注重配送员和顾客见面的两次会,也就是一次送饭盒、一次收饭盒两次会沟通,而且它的配送员和其他一般餐馆的配送员相比,也是更加地谦恭有礼。

    在这里,回收饭盒一方面是为了更好地了解顾客的喜好和口味,他们会打开顾客的剩饭盒,认真记录剩菜的情况,从而更好地了解大部分人偏好的口味;另一方面,回收饭盒也有利于其向顾客了解清楚第二天的订单情况。一来二去,送货员和顾客之间也就非常熟稔了,建立起了比较密切的直接联系。

    在控制好较低成本的基础上,“燕云十六州”只赚取百分之五的利润,可以算是外卖界的业界良心了啊,试问天下有几家做得到这么低利润?!潘佑安充满期待,坚信自己只要肯用功,行行都能出状元,他要靠送外卖都能轻轻松松年入数百万元,他要走上人生巅峰啊!

    “燕云十六州”餐厅每天有几拨人送往蓟州城里的写字间,送餐员大多要在一楼等电梯,他企盼地望着电梯的楼层指示灯,可是红色的数字老是停止不动。送餐员们总是一眼盯着,一眼盯着电梯,实在无奈之际,他们就把头盔往后推了推,拎起送餐箱,准备徒步爬楼梯上20层。正巧这时电梯的门打开了,送餐员这才松了一口气。

    还有几拨外卖送餐员是奔往各处工地的,每天大约服务600个客户,要跑遍蓟都东城cbd中央商务区、望京商务区、三里屯酒吧娱乐区、工体休闲区、雅宝路商贸区、南大红门批发市场,以及最远的北城亚运村、中关村科技园区,他们穿着红色制服,骑着嘉陵、本田、铃木、雅马哈等摩托车穿梭于办公室、饭店和居民区之间,甚至是近郊的互联初创公司和鳞次栉比的公寓大楼之间。

    街上随处可见迎面而来的车流中,戴着头盔的年轻面孔骑着摩托车飞奔而过,载着别人的愿望驶过拥堵的城市街道。送餐员有时还一路听着随身听或mp3,他们的工作卡挂在脖子上,他还随身携带一个装满零钱的腰包。心中在:我一上路就自由了,没人命令我该干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