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19 章

A+A-

    卫国京城每逢临近过年那几天必艳阳高照,这年也不例外,腊月二十八离过年只有一天这日,一早金灿灿的太阳就从天那边升起,金光大绽,普照大地,把京城每个出来的人身上照得暖洋洋的。

    京城一早就出来了不少人,百姓们脸上喜气洋洋,到了上午,街上已满是人,人群熙熙攘攘,摩肩擦踵,每一个人皆欢天喜地,眉飞色舞。

    朝廷年那天已休朝,顺安帝一早无事,园子里打了趟拳,回来用了早点膳,正握着折子在看之时,外面的大内大总管吴英满面春风踩着步子跑了进来,“陛下,陛下,来信了,都尉府的人来报,今儿外头跟往年一样,大街上热热闹闹的满是人,这出来摆摊子的货商们呀,出来没多久摊子一下就空了。”

    他绘声绘色,俨然他亲自目睹过一般,顺安帝放下折子笑道:“人走了?”

    “没走,”吴英一扬首,嘴巴朝外呶了呶,“奴婢让他在外头等着呢,您看要不要传他进来跟您几句?”

    这几句也好,陛下听了更欢喜。

    “叫他进来罢,正好朕也想问他几句。今儿来的是谁?”

    “是鲁长胜鲁副都尉,”吴英着奇怪地“欸”了一声,“章大都尉今儿怎么没有来?”

    往年来宫里报信的不是他吗?

    京辅都尉府乃陛下一所建,是领兵替陛下护卫京畿之所在,京中每年过年的热闹景象是一年才一次的盛景,是陛下最为爱听的,吴英奇怪这报信的怎么不是章大都尉,反倒是把副派来了。

    “章齐啊,朕叫他帮朕查事去了,下午可能就来了,到时候他来了你也不用通报,叫他进来就是。”顺安帝朝他挥,让他去叫鲁长胜进来。

    鲁长胜进来将将跪下请安,顺安帝就让他起了,“起来罢,坐,跟朕这外边现在的样子,朕闲着也闲着。”

    “谢陛下。”鲁长胜谢恩起来,刚年过四旬的骠骑大将军,京辅副都尉笑着回顺安帝道:“回陛下,今儿比往年还要热闹两分。许是国都每逢过年的祥瑞被传遍了天南地北,四面八方,今年来京里的商人要比往年要多至少两成去了,这具体多少数目属下还不知情,也只是属下的目测,来日等鲍师爷带着人一算出来,您就知道这多出来的人数怕是要比属下估计的还要多。”

    “都尉大人,您请。”吴英躬着腰搬来凳子,看着鲁长胜坐下,转身朝顺安帝恭敬笑道:“陛下您听听,比往年还要热闹。”

    顺安帝点了一下头,接问:“跟朕,今年卖得最火的是炮仗还是那春联?”

    “回陛下,两样都火。”

    “这吃的卖的也多罢?”

    “回陛下,多。”皇帝陛下这接地气的话让鲁长胜忍俊不禁,不禁笑着回道:“那炸的葱花卷,萝卜饼,麻花,香得哟,属下站那么一会儿都饿得慌,还叫下面的给属下买了点解了解这嘴巴里的馋。”

    “可给陛下带了?”吴英笑着问。

    “哎呀,”鲁长胜始料未及,朝顺安帝抱拳请罪,“还请陛下恕罪,那一包都叫属下一个人给独吞了,没给您带进来一点。”

    这也是大总管带了个坏头,带着下面的人打趣他,顺安帝笑着摇摇头,也不见怪,笑道:“别的。”

    顺安帝励精图治,承先帝遗命,誓要把卫国治成一个百姓皆能食饱衣暖的国家,只是多年执政下来,他想要的国家在他换了一批又一批的官员下还是未见有太多起色,也就国都京城在他的授意下,慢慢有了他想要的样子。

    他这几年最喜欢听的,无非就是京城的百姓比去年过得好了,京里今年要比去年热闹多了,百姓上提着回去的东西也比去年多了。

    “欸,属下这就。”鲁长胜已获顶头上司面授要,自知陛下要问的是什么,想听的是什么,遂顺安帝一发话,他便一桩接一桩道:“这不仅卖吃的摊子比往年多了,这吃食里还有了些新鲜玩意,往年属下跟大将军出去巡逻,只见过糖做的葫芦,今年居然有那上厉害的卖起了用麦子烤出来的糖画的人,一个个长得跟真的一样,跟陶娃娃似的”

    吴英听着,凑到顺安帝面前声道:“奴婢等会儿就叫人买进来看一看,看到底是个什么样的糖人,让鲁大人特地跟您了这么一大通。”

    他着还有些不屑,顺安帝脸上带着微笑瞅了他一眼,听着鲁长胜接道:“这是吃的,还有今年京城里卖的南货比往年要多了近一倍,南市坊那边,尤其是汾州巷临苏街那条街上,来了个大商人,是临近年那几天还送进了几船的货进来,好多海物还有那穿的戴的都是以前京里没有过的样式,最最新奇的是,这家卖的还便宜,一根绸子做的花带,上面绣的全是五光十色的花,一般的只卖三文钱,好的只卖五文钱,这个属下有给家里娘子买了几根,您看看。”

    鲁长胜着从袖子里拿出了一捆被红线绑起来的绸带,放到了双奉过来的吴英里。

    总算有着实物了,吴英喜洋洋地奉到顺安帝面前,道:“奴婢打开来给您看看?”

    顺安帝颔首,吴英打开,摸着那锻子确实是绸的,顺滑得很,且那上面确实用鲜艳的绣线绣出来的花,这花带,莫是三五文钱,哪怕是十文二十文,吴英也是信的。

    他把花带放到太监里,挑出一根顺安帝喜欢的颜色来送到了顺安帝的上,回头不禁问那鲁副都尉:“可真是只要五文钱?”

    鲁长胜见他奉给陛下看的是他用三文钱买来的白牡丹的花带,笑道:“回英公公,我听那掌柜的,这花色重的,用的绣线色多就要贵一点,就要五文钱,像那白色啊黑色啊用的多的素色的,就三文钱。”

    吴英也是发觉了,他挑了根三文钱的给陛下,闻言不禁莞尔,转头朝顺安帝笑道:“陛下啊,您看看,奴婢左挑右选,给您挑了根三文钱的。”

    顺安帝摸着顺滑的绸带,颔首道:“不坏。”

    这东西也是精致,看起来也是物美价廉了,他顺了下带子,抬头问鲁长胜,“这东西卖的多吗?”

    “多。回陛下,我差底下那灵的将找了掌柜的打听了,我左右也找人去核实过了,听这锻子是这家掌柜的东家腊月上中旬之间来京城才带过来的,带了有听将近两千根,两千根,是七八个日子就全部卖完了,这卖都是第二批了,是他们紧随着东家进京随即到的船上的第二批货,这批是有五千根来着了,属下去买的时候,那铺子里的伙计他们铺子里剩不到几百根了,顶多今天就要卖完了。”鲁长胜知晓顺安帝爱听这些个,很是详尽地回道。

    “这三五文钱的,这东家能挣到钱吗?”顺安帝把上的那根牡丹花放到了面前跪着的太监上,拿起了另一根是要五文钱颜色鲜艳的花带。

    “能挣一点罢?”被他问话的吴英也不敢肯定,想了一下道:“半文的一文的总归会挣一点的,这天下哪有做赔本买卖的商人?也就一个挣得多一点挣得少一点的事。”

    “大公公得正是,”鲁长胜这厢回道,“这家叫常氏的金银铺不止卖花带首饰,他隔壁还有个卖南北杂货的,还有一个卖布的铺子这三家都是同一个东家,这家的伙计也是极会做生意,往往在这家买了东西的人会带到另一家去,属下也跟着他们的伙计另两家都去转了一圈,还在这家的布铺子里扯了几尺不贵的布,在杂货铺里买了些京里难得一见的海物,他们家还有一些有两个指头宽的海虾,是先是用海水抬着抬到船上运过来的,这活着的他们卖的要贵一些,这要是死了拿冰镇的就要便宜一点,属下母亲爱吃这虾,每年河虾一出家人都是盯着去买的,我看着这个头大着实稀罕,还叫人买了一些回去给老太太去尝尝这海里出来的个大的虾。”

    “也没给陛下带一点进宫罢?”吴英笑问道。

    鲁长胜一脸惭愧,低头拱作揖道:“不瞒大公公,属下去的时候把最后十几尾给买了,买了就差人往家里送去了。”

    “你啊你,可真是大孝子。”可他们陛下最最喜欢的也是大孝子,是以吴英这指责也只是调笑,并没有真责怪鲁长胜的意思。

    “这东家倒是会做生意,是做什么生意的?临苏街”顺安帝这厢开了口,只见他沉吟思索了一下,没想起往年听过这临苏街的这个人来,便道:“这临苏街以前不是也是卖金银,开布铺的多吗?何时来了这么个会做生意的?”

    顺安帝对他皇城外的国都里的每条街皆了如指掌,去年他可真没听临苏街有这么一个连海鲜都能运过来卖的生意人。

    “回陛下,是年初才开的新铺子,这铺子是从以前在临苏街开不下去的人里盘过来的,不知陛下可记得汾州临苏县里那最为有名的常姓人家?”这厢,鲁长胜拱抱拳朝顺安帝禀道。

    顺安帝会过意来,“常氏啊?常氏盐伯?”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报错章,求书找书,请加qq群:6454956(群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