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6章 可能

A+A-

    “用泼水成冰的办法修补打坏的城墙?!这么来,这个杨振的底下,还真是有几个能人。”

    黄台吉听了济尔哈朗和瓜尔佳图赖亲自向他描述的情况,略想了想,就明白了其中的道理,一时之间倒也并不掩饰对杨振及其麾下所采取的这个办法的称赏。

    只是他一想到如此一来,自己利用重炮攻城的杀招就有可能因此而大打折扣,围城战真有可能旷日持久打下去,他的心里也未免开始有点躁郁了。

    因为黄台吉已经离开盛京城二十来天了,这一次他从盛京随军带来的粮草储备,已经所剩不多了。

    即使各旗兵马省吃俭用,恐怕也难以坚持多久,更不要旷日持久打下去了。

    如果是其他季节的话,比如春天、秋天,特别是夏天,从征各旗兵马出现粮草匮乏还不算什么严重的问题,毕竟人可以打猎,马可以吃草。

    但是,像如今这样的冰天雪地之下,一旦大军粮草出现匮乏短缺,短时间根本无法从山林雪野之中获得像样的补充。

    看来,确实到了尽快下定决心的时候了。

    黄台吉暗自拿定了主意,既然镇江堡无法快速拿下,那么一俟招降不成,就必须尽快分兵过江,从朝人那里掳掠粮草人畜,来弥补自己大军的不足了。

    一念及此,黄台吉突然想起方才济尔哈朗和图赖二人报告的一个细节,遂开口问道:“方才,朕听你们起,这几日你们重炮轰城,而杨振那边,却没有什么像样的反击?”

    听见黄台吉发问,奉旨分兵驻守威化岛的清虏正黄旗固山额真瓜尔佳图赖,立刻如实回答道:

    “答主子爷的话,实情正是如此。奴才跟怀顺王从威化岛上炮击镇江堡东墙,镇江门城头分明有重炮,且射程足以打到威化岛,但是这两天里却只开了一炮。

    “还有,鸭江封冻以后,奴才跟怀顺王,奉旨率部移驻威化岛,堵住了镇江堡东侧的唯一生路。若城中兵马有出逃的打算,那么当夜就是最后的会。但是奴才与怀顺王在附近埋伏一夜,城中却毫无动静,实在令人不解。”

    “哦?”

    黄台吉听了自己心腹干将瓜尔佳图赖的回答之后,只是若有所思地了哦了一声,随即便把目光转向了郑郡王济尔哈朗。

    “郑郡王,镇江堡西门的情况如何?”

    “这个,这几日镇江堡西门的情况,倒是跟图赖所言相差无几,不过今日皇上有此一问,倒让奴才想起一事。”

    最近这段时间以来,济尔哈朗奉了黄台吉旨意,一直亲自坐镇镇江堡城西大营,所以汤山门城头上的事情他基本都知道。

    “那日皇上命刚阿泰乘着风雪弥漫的时抵近侦察,曾经引起城头上一阵骚动,此事本来不足为奇。

    “但是就在刚阿泰哨探离开以后,过了将近一个时辰,城头上再次骚动了好一阵子,几乎持续到了天亮才安静下来。

    “看那样子,是增加了城头巡逻的人马吧,可又不太像,人马未免多了些,行进未免也慢了些,如今回想那架势,倒像是在寻找什么贵重东西。”

    黄台吉有意再次尝试招降杨振的事情,截止目前仍然局限在当日的知情范围之内,并没有对济尔哈朗起。

    是以到了现在,济尔哈朗也并不知道那天黄台吉派刚阿泰顶风冒雪抵近镇江堡城壕,并不是为了什么抵近侦察,而是为了投敌招降的书信。

    不过,此时济尔哈朗这么一,图赖突然似有所悟,赶忙抬眼去看端坐在榻上的黄台吉。

    而黄台吉此时,显然也已经意识到这几日杨振在镇江城中的异常反应背后,有可能是怎么一回事儿了。

    ——难道是先前那封书信起了作用?

    ——可是如果杨振果然有了投降之意,那他应该派人出城联络才对啊?

    ——难道是如同当年大凌河城内的情形一样,城中诸将意见不能一致?

    黄台吉皱眉沉思了半晌,最后觉得还是第三种可能,也就是,城中诸将意见不一,杨振举棋不定的这个可能最大。

    毕竟自己这一次拿出了相当的诚意,相信杨振不可能完全不动心。

    黄台吉想到这里,先是看了看济尔哈朗,然后又看了看范文程和刚林,恰见后二人冲自己点了点头。

    当下,他也不再迟疑了,扭头就对济尔哈朗道:“郑郡王,你可知道那夜风雪中,朕命刚阿泰亲率队精骑抵近镇江北西墙,所为何事?”

    在场诸人当中,眼下唯有济尔哈朗不知道黄台吉仍有招降杨振的企图,而且已经叫刚阿泰往镇江堡中投递了招降的书信。

    那天晚上的事情,济尔哈朗虽然觉得有点蹊跷,可是也没往招降杨振的方向想。

    毕竟黄台吉以往做出的许多事情都很出人意料,济尔哈朗已经见惯不惯,也懒得思考了。

    然而此时黄台吉这么一问,登时勾起了他的怀疑,难道那天夜里刚阿泰绕开自己,不入自己的营地,而且放着镶蓝旗巴牙喇营的噶布什贤超哈不用,非得自己进入围城的长垒,果真别有谋划?

    可是,这个瞒着自己的,没有让自己知情的谋划,到底是什么呢?

    “这个——,难道皇上主子爷特意叫人抵近观察,却是另有一番深意?”

    济尔哈朗心中已然有了怀疑,并且对黄台吉瞒着自己搞其他的谋划心里暗自不爽,但当着黄台吉的面儿,他只是心翼翼地问了一句。

    “也是朕当日尚未下定决心,所以没有公之于众,以近日之情形观之,遣人往镇江堡城招降杨振的事情,该当速定下来了。”

    “招降杨振?!”

    济尔哈朗万万没有想到,黄台吉居然还打着遣人前往镇江堡招降杨振的打算,此刻骤然间听见黄台吉出的招降杨振的话,目瞪口呆兼且满脸怒气。

    “没错,就是招降杨振。朕思前想后,若要不战而屈人之兵,唯有如此,才是一条捷径。”

    “主子爷,奴才明白主子爷的苦心,不想我大清八旗将士为夺回镇江堡城伤亡过大,方才希望能不战而屈人之兵。”

    对黄台吉的想法,济尔哈朗其实是能体会,并且能体谅的。

    因为在镇江堡城意外陷落之后,济尔哈朗没有在第一时间就召集兵马大举反攻,原因也在于他考虑到了率军强攻硬取坚城的巨大代价。

    “可是那个杨振的心思,一向狡诈莫测,最擅长瞒天过海,浑水摸鱼,且对我大清又一向充满了敌意,若是他假装开城投降,实则在城内布下埋伏,结果孰难预料。

    “又或者,他干脆利用出城诈降之接近我等,然后做出其他莫测之事,我等岂不是中了杨振的奸计?此一点,主子爷不可不虑啊!”

    济尔哈朗的这一番辞,也算是有理有据了。

    因为杨振之前的确屡使段,坑了清虏好几回。

    有些事情,黄台吉自己也没有忘记。

    但是大清国眼下形势有些不同了,尤其黄台吉如今的威信威望以及他的身体状况,都有些不如以前,所有这一切都导致他的心态,他的很多考虑,也都大异于以往了。

    虽然黄台吉眼下人在镇江堡城外,但是他的心里面装着的可不只是一个镇江堡城。

    对他来,豁出成千上万的人马,打下镇江堡城,当然是完全可能的事情。

    只要他不切一些代价,不惜一切牺牲,区区一个镇江堡城,完全不在的眼里面。

    可是打下了镇江堡以后,那个什么所谓的庄河堡城呢,以及金海镇控制下的复州城、金州城、旅顺口,还有其他那些驻兵的城池堡垒了?

    难道自己真的要继续率领大清国一半的主力,一刀一枪真刀实枪地前去打下来吗?

    如果这样做,自己里掌握的这些人马,恐怕几个城池打下来就打光了。到那时,这个大清国还会是自己的吗?

    济尔哈朗当然是不会考虑这些问题的,可是这些问题,黄台吉却不能不考虑清楚。

    然而与此相应的是,招降杨振如果成功,所能给他带来的好处,或者诱惑,又实在是太大了,令他无法不动心。

    在原本的历史上,黄台吉对待祖大寿的态度也是这样的。

    他之所以一直没有放弃招降祖大寿的念头,愣是从崇祯四年的大凌河之役开始招降,一直持续到了崇祯十五年在锦州城彻底招降成功,原因也在这里。

    那就是,对黄台吉来,一旦有了祖大寿的归降,那么辽西的许多坚城根本不必打了,肯定会跟着投降。

    在原本的历史上,松锦战局和辽西形势的发展,与黄台吉的判断几乎一模一样,祖大寿在锦州开城投降以后,杏山城不战而降,驻守宁远城的吴三桂放弃宁远,一路退守山海关,挺立辽西大地几十年宁锦防线不复存在。

    当然了,在这一世,尤其是在眼下,黄台吉没看到,也看不到这个结果的出现,但是他却坚信他的战略不仅能够成功,而且能够一本万利。

    最重要的是,黄台吉也坚信这样的道理,放在杨振身上同样适用,认为自己一旦成功招降了杨振,那么金海镇的其他城池,也就可以不必再强攻硬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