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5章 惊恐

A+A-

    十一月十七日晚上,庆昌门外的清虏重炮,继续猛轰城墙。

    因为知道城破在即,清虏重炮轰击城墙的同时,清虏马步兵冲城的主力也部署在了庆昌门外。

    同时为了防范城破之际城中朝人兵马出逃,黄台吉又特意安排多罗郑郡王济尔哈朗在大同门的外面大同江对岸东南方向,埋伏了重兵。

    就等着北门城破之际,城中人马逃往黄海道方向时,将他们一打尽。

    至于西门外,也就是静海门,清虏倒是没有部署精锐主力。

    一来,那里不是通往黄海道或者汉阳城的方向,而且恰恰是反方向。

    二来,那里距离海岸也并不近。

    而且有了定州城军民百姓大量落海而死的先例,黄台吉也好,济尔哈朗也好,并不认为平壤城的人马还会往海上逃。

    同时他们在定州城、安州城休整的时候,也已经知道沿海结了冰。

    因此,就算是曾经在清川江口外海发起炮击的那个船队没有离开,也靠不了岸。

    于是在静海门外,只派了一些巡哨马队,时不时私下巡逻一番。

    而这,却正好给了车忠亮他们趁黑入城的会,同时也给了沈器成他们在城破之际走西门出城逃亡的一线生。

    就在平壌北城庆昌门外一波接一波的炮声隆隆之中,城内各路人马共计一万五千多人的朝人义军马步兵,悄然集结在了静海门内的大街巷。

    他们有马的骑马,没马的步行,只带武器干粮以及一些金银细软,已经做好了在北门城破之际,清虏入城之时,立刻出城逃亡的准备。

    夜色昏暗,火把星星点点,气氛沉重压抑之中,却又涌动着即将逃出生天的兴奋。

    约莫在车忠亮进入平壤城后的一个时辰左右,被清虏重炮连续轰击了一天的庆昌门城墙轰然倒塌,发出的声响几乎震动了全城。

    就在这个时候,静海门突然打开,沈氏兄弟一马当先率领城内各路人马冲出城外。

    与此同时,在他们的身后,早就安排好了的人马,开始在平壤府城内大肆放火焚城。

    很快,平壤城内火光大起,借助风势蔓延开来的大火,迟滞了清虏巴牙喇兵和阿礼哈超哈马兵入城并占领全城的速度,也给紧急出逃的平壌朝人义军争取了时间。

    但是清虏正黄、镶黄二旗巴牙喇兵的实力,不是一般的强,当他们在大火蔓延之中策马贯穿全城,没有遭遇守城朝人义兵主力的时候,立刻就判断朝人出逃了。

    等他们的前锋兵冲到了平壤府城的东门、南门附近一看没人,带队的瓜尔佳图赖、瓜尔佳索海两兄弟,迅速就调集了大批兵力转向了西门方向。

    埋伏在平壤府城东南方向的济尔哈朗镶蓝旗巴牙喇兵的反应也很快,远远望见城中火光大起,就知道城已破了。

    但是他们左等右等不见大同门方向出现人声鼎沸的场面,倒是发现平壤府城的西方一时动静不,于是也立刻派出了探马往那里急奔。

    沈氏兄弟率领的出城逃亡队伍,只过了约莫半个时辰就被清虏追出西门的追兵咬住了队尾。

    一方不顾一切地要逃离是非之地,唯恐自己落在后面,根本不敢回头迎战。

    而另一方则是穷追不舍猛追猛打,又多是骑兵或者骑马的精锐步兵。

    双方一接触,整个形势便呈现出了一面倒的局面,沈氏兄弟出逃队伍队尾的人马,损失惨重。

    值得庆幸的是,平壤府城的位置比起镇江堡以及定州城等地来,相对靠南一些,近海海面的冰情也因此没有鸭江口或者清川江口那么严重。

    这就使得林庆业和俞亮泰的船队,可以抵近海岸附近处停泊,同时直接为沈氏兄弟带出来的逃亡人马提供炮火支援。

    林庆业和俞亮泰的船队,各有五门天佑助威大将军重炮,彼此加在一起就是十门。

    这些重炮船从海上射击,炮子打出去的落点,可以打到海岸线以上三四里的范围之内。

    若是加上在冰冻的地面上跳荡奔行的距离,顺利的话,还能再往前覆盖几里地。

    与此同时,俞亮泰的船队里装备有数十门之多的冲天炮。

    为了接应沈氏兄弟从平壤府城带出来的逃亡队伍,俞亮泰亲自登岸,在船队停泊的海岸附近设置了防御的炮阵。

    最后,靠着这些冲天炮打出的开花弹,终将一批批跟着沈氏兄弟的队伍几乎冲到了海岸附近的清虏马队打退了回去。

    不过即便如此,等到十一月十八日天光大亮,船队启航的时候,清点了一番顺利登船的人马之后,拿到最后人数的沈器成,也忍不住悲痛欲绝,当众嚎啕大哭。

    当然了,沈器成当众嚎啕大哭,不排除有当众表演的成分,为了安抚部众,收拢人心,这种事情他是完全做得出来的。

    但是,他之所以这样,却也是因为这一趟谋划了好久的逃亡之旅的损失,实在是远远超出他之前的估算。

    在清虏大军兵临城下的时候出逃,损失是肯定会有损失的。

    虽然他将出逃的时,选在了清虏大军破城入城之际,并且也避开了向东或者向南的道路,而是出人意料地在夜色掩护下从西门逃向最近的海岸。

    可是依然没有逃过清虏兵马的追击,一万五千多人的队伍,直接减员一半还多,最后只剩下七千一百多人。

    就连从安州城一路逃到平壤府城的安州牧使安克诚,也下落不明,没能顺利抵达船队停泊的海岸附近。

    当然,没能逃到海岸附近的人马也不是都被杀了,虽然被杀的居多,但有一部分成了俘虏,还有一部分则趁着夜色逃散到其他地方去了。

    另外沈器成他们逃离平壤府城之前,安排施放的大火,也给清虏的军队造成了不的麻烦。

    城内的大火,一直烧了一夜,一直烧到十八日的午后,方才随着另外一场大雪的降临而渐渐熄灭。

    但是此时,大火已经吞噬了几乎一切,平壤府城内的府衙、房屋、粮草、军械,什么也没有给清虏兵马剩下。

    等到黄台吉入城的时候,城内的大火虽然熄了,但是到处都是黑黢黢一片,到处都是冒着浓烟的废墟,已经不再适合入驻了。

    所以,入城才入了一半,黄台吉就满心失望并满怀愤恨地退了出去。

    又在平壤府城庆昌门外宿营了一夜,十九日清晨,即迎着风雪,率领大军往南,直奔汉阳城去了。

    身在汉阳城内的李朝国主李倧自从接到黄海道报告的大清兵已抵平壤城外的消息之后,就开始寝食难安,忧心忡忡了。

    等到他又听平壤城已经陷落,而清虏大军的脚步并没有因此停下的时候,就不只是忧心忡忡了,而是开始惊恐万状了。

    十一月二十日,李倧在汉阳城昌德宫发布令旨,派兵搜捕捉拿了金尚宪、金集、宋时烈与宋浚吉等大批亲明派官员及其家眷,将他们关押下狱。

    同时,李倧再次督促兵曹判书沈器远派兵追捕前番被定为谋逆之罪的北方二道起义将领的亲族人等。

    其中就包含了南三道水军统御使林庆业以及平安道兵马节度使柳林的亲族家眷。

    不过,这些人的亲族家眷,早已经在数日之前抵达江华岛附近的海岸,被林庆业派出的船队接往海上去了。

    所以,到了十一月二十一日,兵曹判书沈器远只是派人胡乱抓捕一些北方逃来难民,男女老少凑齐了,然后挂上牌子写明身份,堵住嘴巴,稀里糊涂地将他们当众斩首充数。

    只是可惜了金尚宪、金集、宋时烈、宋浚吉等人。

    在原本的历史上,这些亲明派的官员虽然主张反清抗虏,可是多数都是在私下的书信之中或者半公开的言论之中鼓吹反清抗虏而已。

    一来,他们虽然主张尊崇明朝,主张反清抗虏,可是多半停留在言论、书信和各种奏议当中,很少有公然举兵反清的行动。

    二来,他们的言论,或者奏议,或者著书立,影响范围有限,也并没有造成什么后果。

    虽然其中几个人因此遭了厄运,比如金尚宪,被人揭发检举之后,曾被清虏派兵抓到了盛京城内关押过几年。

    可是随着清虏入关南下之后,对朝人的态度变得和缓,所以他并没有被杀,最后因为年老,还被放回了李朝,得以活到八十多岁。

    至于其他那些坚定的亲明派官员,后来随着明朝的灭亡,立场渐渐有所改变,态度也渐渐有所变化,并没有因为亲明的立场而被诛杀。

    但是这一世,却大为不同了。

    当初,杨振在江华岛密约达成并从江华岛撤离的时候,曾经给过李朝君臣一个名单,要求他们必须重新启用这些亲明派官员。

    杨振当时本来是一番好意,希望这些亲明派官员不再受打压,能够被重用。

    而杨振撤离之后,这些亲明派的官员也的确被渐次起用了。

    除了金尚宪之外,其他人虽然都不是什么显官要职,但也因此回到了汉阳城的朝廷上,纷纷进入成均馆、弘文馆、司谏院等清流云集的地方任职。

    到了杨振出兵夺下镇江堡城以后,朝人北方二道随即爆发反清抗虏的起义,汉阳城内当然也不平静。

    原本就已经站在了明处的亲明派官员们,以金尚宪、金集、宋时烈与宋浚吉等人为首,开始奔走呼吁,纷纷上书,请求国主李倧以及议政府重臣们抓住会举兵反清,归正天朝。

    他们这么一干,倒是将自己彻底暴露在了那些事清派大臣的眼睛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