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章 大夫十六

A+A-

    张阁老等人在狱中大吵大闹, 有些还在哭先帝。

    这种大家大族,哪怕自己持身正, 也保不住族人和家人作奸犯科,何况他们本身也不见得干净,赵均出手太快,那些自己的, 或者族人家人违法乱纪的证据一一摆在他们面前,这些人最后也彻底瘫了。

    张阁老待在监狱里一副铮铮铁骨,谁来审问也不搭理, 给你一个轻蔑的眼神已经算看得起你了。

    其他人多多少少都交代了一些,就他嘴里只一句话, “请皇上来见我!”

    等到赵均完全把控了京城,他去见了张阁老。

    张阁老仔细看着赵均, “老夫还是看了陛下啊!陛下做出这种有违道德律法的事, 你就不怕这江山你坐不稳吗?”

    周福上前训斥,“贼子你大胆!”

    赵均摆了摆手, 他坐在特意给他带来的紫檀木圈椅上,慢条斯理道“朕给张大人一些事吧,张大人今年七十有六,原本早该回家含饴弄孙, 但是你更喜欢手里的权利,所以一直不愿致仕。这个也无妨,只要有能力,爱护百姓, 年纪大了一样可以当官。”

    “今次张大人过寿,朝中几乎所有官员都前往贺寿,别的不,寿礼点查下来,折合银子是三百八十万两,朝廷今年的税收有多少?八百万两还不到!你一个寿礼占据朝廷一年税收的一半!”

    “这个估计你也不会认,别人送给你的么,又不是你张口要的,那么朕就查了查,为什么大臣们能送出这么珍贵的礼物?每月的俸禄是固定的,一个四品京官,一年下来俸禄也不过几百两银子,给你送的寿礼却有上万两。于是朕就让人仔细查了查,原来这位四品官是张大人的学生,他在这个位置上收受贿赂,每年能有几十万两银子,他得感谢大人你啊!所以这寿礼他就不能轻了!”

    “可张大人的学生出来十个指头都数不过,怎么就轮到他这么一个毫无资历的人当了四品京官呢?再仔细一问,原来是张大人给他定的官位。朝廷的律法是谁不放在眼里?恐怕你们比朕清楚的多。其他人问下来也都差不多,难怪百姓只知道你张半朝,而不知道朕这个皇帝。现在你那些家人儿子吧。”

    赵均翻开手里的资料,“三年前,你儿子看上了一个村妇,他毫不犹豫的把人给纳了,然后人家的丈夫和孩子都遭了难,是被土匪给杀了,这桩案子就压在衙门里,半年后这村妇疯了,于是你儿子把人关在城外尼姑庙里,如今人家清醒了,是丈夫孩子遭的毒手是你儿子指派的,这几年这妇人装疯卖傻忍辱负重,就是为了将来能给丈夫和孩子报仇,如今这件事又翻了起来。”

    赵均看着张阁老,拍拍手里的本子“你看,你家的事朕就了一件,这里还有不少呢,你还觉得你清白无辜?你位列朝堂这么久,依仗的不过是你经营起来的派系,就如同一副躯体有个头一样,朕把你这个头给摘了,你,你维持的身躯还能听你的话吗?张大人,你家大大百十口人呢,你最的曾孙子才几个月大,是为你儿孙考虑的时候了!”

    赵均走后张阁老瘫软在地,接下里审讯的官员也不啰嗦,就把他儿子们的口供念给他听,张阁老彻底心如死灰。

    审讯结束后,对于这些犯官先是定罪,然后抄家流放,京里扰攘了差不多几个月才平静下来。因为人脑袋砍的多,京里的气氛一时还没恢复过来,接着赵均开始论功行赏。

    上头腾出了一大批的位置,牵扯之下还有不少官位空缺,自然要人进行填补,此次表现出众的人赵均都不吝啬,朝中的风气已经全部改变了,赵均如今上朝,那些恭祝他万岁的语言听起来也诚心很多。

    其余的封赏都没问题,就是赵均把许诺拎出来封了一个侯——忠勇侯。

    朝堂上一片哗然,大家都以为赵均是不是把张阁老一群人铲除,然后自己乐疯了?封一个女人为侯爷,她是谁,有过什么功绩?

    赵均邀请各位大臣去郊外看演习,许诺身穿铠甲,指挥两千人马,手持新研发的武器,然后攻击一个为演习而搭建的城镇,城镇里有兵马司的官兵镇守,数量是四千人。

    演习开始后,厚重的城门就被炸/药给炸开了,接着两千精锐扑入城内,半天不到,就把四千俘虏给押了出来。这里自然也有作秀的嫌疑,要不然真遇着城市被围,里头的人也不会毫发无伤,束手就擒。

    这是赵均特意把许诺推出来的契机,毕竟炸/药的威力都被众人看在眼里。

    赵均向大家展示在许诺带领下研发的兵器,大臣们被炸/药的威力给震惊了,也被各种其他武器晃花了眼,总算明白赵均为何会封一个女人为侯,掌握这种神兵利器,如果不加安抚,那会造成多大的后果?

    赵均无意向朝臣解释,只是把许诺从幕后推到了前台。

    许家顿时成了京城的新贵,许诺封侯以后有自己的府邸,已经不住回许家,这也架不住许府上客似云来。

    当了侯爷以后的许诺忙的压根停不下来,两千亮相的人得编入赵均的护卫队里,矿山要交接,还要给赵均组建个人财务团队,负责赚银子。以前这个是隐蔽的,现在得公开,银子要正大光明的入赵均的私库。

    这个引来了朝臣的微词,一个皇帝,天下都是你的,还要给自己搂银子,这就不过去了吧,可赵均是被许诺影响大的,他反问,“诸位家中都只靠朝廷俸禄过活吗?”

    一句话就把人给问懵了,只靠俸禄怎么养活一家大,哪家没有一点私产?

    赵均笑道“未免百姓朕与民争利,朕决定启动商业税,不管是谁都能经商做买卖,可绝对不能偷税漏税,等商业税进入正轨,农业税就能酌情减少一些。”

    从古至今,税收的大头都是农民。赵均此举算是改革了。

    很有些商户挂靠了一些举人进士,然后逃避税收,赵均把举人进士能免多少税,重新进行了制定,不是你读书有了出息,以后靠着给人避税都能过活。

    秀才名下最多免多少田税。举人名下免多少田税,都做了新的规定,商业税不在此例,你只要做生意,就要交税,但是如今没了官员不许做生意的硬性规定。

    有人担心这样当官的就不愿好好当官,都跑去做生意了。

    赵均笑道“那就去好了,朕今年要开恩科,不愁没人用!”

    官员每年有考评,过不了考评官也做不下去,你想脱下官皮去做生意,没人管,但是谁都不会愿意。

    商人地位低下是长久以来的共识,加上家里的生意要是没人撑腰,那怎么行?这点赵均压根就不担心,但是商业税一旦实行,好处就明确了,看着不断增多的税银,户部尚书脸上终于露出了笑容。

    这时候许诺上书要建造海港,召来一致反对。于是许诺道“那就不动用国库,民间集资,或者陛下私库出银子,按照商业税交税,这样就可以了吧?”

    一棍子把人给闷了,这样还反对什么?

    没等人反应过来,许诺跑去建港了,一边建港,一边练水师,一边造船,啥都不耽误!

    反正她这个侯爷很少站在朝堂上,一直在外奔波,朝臣想交接试探都没机会。

    等赵均坐稳了皇位,边境的驻军开始上折子请安,一再申明自己忠君爱国的决心,然后想讨要新武器。

    除了炸/药,其余的武器赵均全都同意。对于这个武器的威力,赵均也心有余悸。

    各地藩王又上了折子请安。恭王的封地里,他看着自己的王妃,沉声道“均儿已经不是我们的孩子了,你得面对这点!”

    恭王妃拭泪道“无论如何均儿都是我的孩子!这不会变!”

    恭王叹息道“是我看走了眼,那个许诺……她辅佐均儿登上了那个位置,也让均儿不会再记挂我们,为了恭王府,你不能再均儿是你的孩子,他是先帝的孩子!”

    恭王妃低头哭泣。

    许诺在督造海港,稳定朝廷以后的赵均开始向地方官动手,一开始赵均腾不出手对付他们,而这些人有很多是张阁老那些落马官员的人。

    他们一开始惶恐,忙着把自己的家私转移,后来看皇帝毫无动静,将信将疑了起来,时间长了也就渐渐放了心,想想也是,皇帝要的不过是掌握朝政,他们这些地方官都是办实事的人,皇帝有了实权也得要他们办事啊。

    赵均自问别的能耐或许差点,忍耐的工夫十分到家,向张阁老他们动手是第一步,但是并不涉及地方官,等过了两年,局势稳定下来,他开始向这群禄蠹下手。

    借着太后的寿辰,让地方高官回京述职。这么多年下来,许诺经营的监控系统已经很成熟了,这些官员的一举一动都在赵均的掌控中,各种风险评估也早就做好了。

    这个人拿下会牵扯到什么问题,最重要的是这些人这么多年贪下的巨额钱财在哪里,都做过评估。

    如今秦莲也已经入朝成了赵均的左臂右膀,当初他们布下的棋,现在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有些还在原本的职位上兢兢业业的干着,有些已经进入了这些高官的派系,当起了卧底。

    这些人,赵均还没不是皇帝的时候就去接触了,等到赵均登基,他们就成了赵均的铁杆。

    那时候整个朝堂都被张阁老等人把控,他们想要出人头地,要么加入张阁老的集团,要么一辈子籍籍无名,赵均等于给了他们一条更阳光的通道。

    直接替皇帝办事,以后还怕没出头之日?

    现在陛下要用到他们了,自然要做的无可挑剔。

    进京述职加给太后贺寿,这些地方高官回到京城的时候一点异样都没察觉到。等他们随着众人入宫贺寿,就再也出不来了。

    同时他们的家人仆从一并被控制,府邸也被围了起来。

    这次出手,更加干脆利落,罪名早在张阁老一群人伏法的时候就已经明确了,只不过拖到现在才出手。

    当证据一一罗列出来,这些人都绝望了。

    赵均发话,“交出所得的所有赃银,无关的家人不受牵连,否则一并入罪!”

    这一次整顿下来,赵均的统治越发稳固了,朝堂内外都没了一丝异声,就是处置的人太多,京城里的气氛也随之紧张起来。

    这时候赵均宣布选秀,选秀的决定冲淡了京里肃杀的气氛,赵均的后宫原本有四位妃嫔,两位生下了两个公主,后来朝堂大清洗,这些妃嫔的家人都受到牵连,她们也得不到赵均的宠爱,在宫里过的无声无息。

    这次赵均不光选秀,还把一位太傅的女儿封了皇后,赵均称帝十年,他的后宫才人员齐备了。

    这时候海港初步筹建完毕,第一支远洋船队开始出发,许诺是领队。

    三年后,许诺的船队回来了,船身已经破烂不堪还修补过,但是她带回来的东西足以改变赵均统治的天下。

    如果换个人出去,只能一路摸索,许诺带船队出门是有目的的去想要去的地方,换回来的金银财宝就不,各种农作物就能让国家焕发新的生机。

    土豆、番茄、番薯、玉米等等都被许诺带了回来,还有一份详细的出海地图。

    许诺顶着侯爷的名头,却几乎从来不抛头露面,等到她带回来的农作物进行推广,然后产量获得大丰收的时候,她又出现在人们眼里。

    这时候的许诺在旁人眼里已经是个老女人了,几乎无人向她提亲。许诺为薛氏和自己的姨娘要了诰命,赵均都准了。

    此时许诺的弟弟也已经成亲生子,嫡母和生母都有了诰命,这让他面上十分有光彩。许家因着许诺,已经成了京里数一数二的贵族,好在许诺的父亲低调,一家人没有嚣张跋扈。

    农作物栽培成功后许诺就不管了,她也没有回到京里自己的侯爷府生活,而是开办了一个百工学院。

    里面教的不是读书当官的学问,而是各种技艺,既招收学生又招收先生,凡是家中有祖传手艺,肯教学生的,朝廷颁发教授证书,享受一应国家补贴,这份技艺就用本人的名字命名,然后记入百工谱。

    当然这种技能想要被朝廷承认,也得经过认证,确认你的技能有用才行。

    许诺经过很多世,她知道古代的很多技艺都在漫长的历史河流中消失了,就是因为敝帚自珍或者这样那样的原因。

    她在这里带一个头,不巴望能把所有的古代技艺都记录流传下去,只要能记录一点就是一点。

    这份工作短期内也不会有效果,许诺也不气馁,一步步脚踏实地的干,她也教授技艺,就是医术。

    她的医术不是全部来自许家,所以教的时候许家的独门药方她不会拿出来,只教她整理的部分。

    不过后来许老爹主动当了教授,这些许家的药方就成了许老爹教的内容了。

    百工学院直到十几年后才被人重视起来,里面近乎囊括了各种技艺,而有些技艺直接超越了工部负责的项目。

    比如农业播种,畜牧养殖,一些机关能手甚至朝廷都要花大价钱才能请动,远洋的轮船一直在改进,而能做这些改进的大多数都出自百工学院。

    在许诺特批下研制出了织布机,然后江南等地的织布厂开了起来,这个需要招收大量女工,女婴的存活率也因此得以提高。

    赵均的皇后生下他的嫡长子,这个孩子赵均一直带在身边教导,十五岁之后交给许诺,此时的许诺被人亲近的人称为先生,旁人称为侯爷 。

    赵均的这个儿子在别人那里,人家恨不得当菩萨给供着,到了许诺这里,他就是一个普通人,跟着别的学生一起早起跑步。

    别人早上锻炼好吃完早饭就要学习,这位皇子开始给许诺当助手,处理各种杂事。

    许诺慢慢儿的,像讲故事一样告诉他曾经他的父皇如何一步步走到现如今,“殿下,陛下如今青春鼎盛,他对你又寄予厚望,你千万不可懈怠。”

    许诺的童子营如今已经交了出去,现在改名为尖刀营,里面出来的人只对皇帝负责。

    给赵均带了一阵子孩子,许诺对赵均道“你安排一些人跟着殿下,让他去外头转转吧,将来想走都没机会了。”

    赵均同意了,此时他的后宫姹紫嫣红,妃嫔们接一连二生下孩子,赵均的后宫热闹的很。

    不过赵均给皇后绝对的权威,所以皇后把后宫理的井井有条,皇后除了大皇子之外又生下了一位公主一位皇子,地位十分稳固。

    得知大儿子要出远门,皇后除了舍不得也不敢过多干涉,她知道赵均对这个大皇子有不一样的期待,她不能给儿子添麻烦。

    等到大殿下重新出现在朝臣面前,赵均就把他册封为太子,许诺成了太子太傅,太子除了跟着赵均理政,闲暇时就往许诺的百工书院跑,太子妃也是百工书院一位普通的农家女。

    这一辈子许诺一共教导了三位帝王,因为她自己的女子身份,也因为百工书院举世瞩目的成绩,女性地位在她的影响下越来越高。

    她一直受到三代帝王的信任,后世分析她能得到三代皇帝的信任,原因之一是因为她终身未嫁,且自己提出申请,在她死后爵位请朝廷收回,她不想过继子嗣。

    她最后陪葬皇陵,陪葬品就是她这一辈子整理成册的百工书集,全部刻在特制的皮卷上,然后密封保存,其余什么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