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大闹
第二日午饭时,小六子提着一个大篮子,笑嘻嘻的进了小院。
“大当家让我送来的,这是谢礼……”
他们寨子里已经有几年都没有小娃娃出生了。前两年倒是听说有谁家生了,可惜没活下来。
如今他们寨子里是越来越兴旺发达了,人口越来越多,就似大当家的说过那般,人人都能过上好日子。
“哎哟,这可怎么好,李家已是给过谢礼了,怎么还好要大当家的?”
刘稳婆昨天半夜回来就闷头睡到这时才起来,眼见得来人是大当家身边的亲信小子,老脸堆笑。
“李家是李家,大当家给的又不一样,这山寨里的大事小情,都是大当家说了算的,出力的当然得好处了……”
小六子跟在大当家身边这几个月,别的不说,这说话是大胆顺溜了许多。
刘稳婆儿媳妇赶紧上前接过那篮子,瞄了眼见里头什么都有,也是欢喜得很。
“大当家的说了,让刘大娘好生歇息,有什么困难都可以说。”
刘稳婆忙道,“多谢大当家的关照,我们一家过得甚好。”
她也是方才才知道,原来小孙子昨儿还去了学堂,会写自己的名字了。当时忍不住就老泪盈眶。
稳婆属六婆之一,是下九流的行当。
虽然在这行里她在城里是属得着的,但人家用得着她时笑嘻嘻,背过脸去该瞧不起是瞧不起。
有了小孙子她就想提高自家门楣,结果花了大价钱送去私塾,没两天就给退回来了,还说她家孙子顽劣不堪,资质下等,但束修却又不退了……她也拉不脸去讨。
当时回来何尝不气,但世道如此,又能如何呢。
却没想到在这深山老林的山寨里,还能有如此机缘……
送走小六子,她把篮子里东西一样样拿出来看。
见有六两银子,几块尺头,两包糕饼,一条腊肉,还有一件衣裳……
这衣裳却是稀奇,摸着毛绒绒的,是个桶子状,上下开口,两侧又开了小口。
刘稳婆拎着这衣裳有点摸不着头脑,“这是个啥?”
她儿子和孙子也都围过来瞧稀罕。
倒是她儿媳两眼放光,小心翼翼地拿手去摸。
“娘啊,这可是个好东西哩!是寨子里那织坊出产的衣裳,叫什么毛衣,这个怕是套在身上穿的,轻便又暖和,还省了系带子……听她们说,这头一批的毛衣织出来,都是留着当奖励用的,有立了功的,才能得大当家的奖……大当家的这是真看重了娘。”
就没有这件毛衣,篮子里其余的银子和东西也是很重了。她婆婆以往出去接生,最多七八两,最少一两的也有,这回给李家接生,那李家汉子已送了二两银子加两张兔皮。
“让我摸摸……”
周大宝踊跃地伸手,在那毛衣上头摸了摸,惊叫道,“呀!当真是毛的,真软和……”
这件毛衣是用兔毛所制,的确是摸起来柔软顺滑,周大宝爱不释手,把脸也凑上去。
“这是你奶奶的衣裳,别瞎胡蹭!”
他爹弹了他的脑瓜子一下,他娘也点头道,“这可是金贵物事,娘试试大小,好生收起来等天再凉些穿!听说这毛衣抗寒哩!”
刘稳婆在儿孙们的惊叹眼光下,把那毛衣套在了身上,这毛衣没有袖子,说起来只好算个坎肩,却是统身一体,连个接缝都找不到,还可大可小很是贴身,这般好东西,那能不暖和舒适么?
儿子媳妇孙子那夸赞的话更是一句句地听着入耳。
谁能知道,就在几天前,她们一家差点就被人灭了门?
刘稳婆笑眯眯的眼角,沁出了几滴老泪。
这辈子,她就踏实跟着大当家了!
长(阳)城内,段爷正在自家院内练着一套刀法。
他是混混出身,有一把子蛮力,后来在拼杀中势力渐长,深知身上有功夫才能镇得住手下,因此这些年拜师偷师,套路野拳都学了不少,在长(阳)城内也算个高手了。
三十六路刀法演了一遍,额头见汗,扔刀伸手,旁边伺候的丰满俏丫环赶紧把打湿的汗巾子递上去,段爷在脸上划拉两下,复抬头望望天。
“爷在看什么呢?今儿是个好天气,不下雨!”
俏丫环脆生生地笑道。
段爷没甚兴致地在俏丫环胸口捏了一把,“城外不下雨,城内下……”
俏丫环深知主人性子,也不打蛇随棍上地腻歪,接了汗巾子,笑道,“爷说的这是什么双关语呢,奴听不懂!”
一扭腰,俏生生地走了。
段爷心神不属地望着俏丫环扭得格外妖娆的背影,愣是没映进眼里去。
这时有人匆匆进了院。
“段爷,那家的狗,进山啦!”
那人是段爷一个亲信,段爷派他去盯死府衙和守备府那头,这会儿段爷听得两眼绽亮。
“你亲眼瞧着的?到了哪里了?”
“报信的回来说,已经到了前山沿子!离那黑风,哦,是凤祥寨也就一个多时辰的路,这会儿,说不定已经交上手了!”
段爷一拍巴掌,哈哈笑道,“干得好!”
凤祥寨那个毛头小子,想挑唆自己跟陈家对上,他这种老江湖能上当么?
自然是要漏些口风,让陈继礼在城中下不来台,为赌一口气也得去啃凤祥寨那根硬骨头!
陈家的精锐和守备司能打的都去了南屏山。而他们要去的消息,他一倒手就卖给了凤祥寨,既能落个面上情,还能坐山观虎斗。
陈家有钱有兵,还有兵器,算不上精兵强将,可也是扎根长(阳)县多年的老虎,那凤祥寨的毛头小子就算自己再有能耐,手下人光是数目上就顶不过陈家。
但毛头小子也有占上风的地方,南屏山那是他的地盘啊!
况且他早就通风报信,毛头小子只要不傻就定会设下埋伏,这一场仗啊,定然打得是血肉横飞,惨烈得很啊!
段爷此时的心情美得要冒泡,终于说出了早已谋划好的招数。
“让麻六,关五他们几个,动手吧!”
县衙后院的街道上,一个瘸腿乞丐,歪歪斜斜地从街角拐过来,直冲着陈家后门就一头撞过去。
“嗷!我那亲娘啊!”
这乞丐趴在门上,一头使力气拍门,一头扯着嗓子就大嚎了起来!
那声音不说响彻云霄吧,起码半条街的人都能听得清楚。
有长住在此的街坊瞧了这动静,都不由得目瞪口呆,哪来的叫花子,不要命了敢来太岁头上动土?
陈家那是什么地方,县太爷的府上!
寻常小老百姓都只盼着莫要被陈家的家奴或是亲眷啥给惦记上呢,哪来的愣头青,嫌命长了自投罗网!
诶!等等!
这乞丐嚎的是啥?亲娘?
但凡不傻的人立马就想到前一阵被传得沸沸扬扬的三稳婆一案。
说是刘稳婆害了四姨娘母子,被另外两个稳婆发现又打伤了那两个,一家子畏罪潜逃,县太爷正县赏捉拿他们一家。
但明眼人都清楚啊,刘稳婆在城内接生几十年了,不说有一身好本事吧,那也是从来没做过昩心的事的,她刘稳婆是吃了熊心豹子胆了,敢在县太爷的子嗣上头动手脚?
且还那般能耐,就连把两个稳婆给打成了重伤就剩下一口气?
多半还是陈家为了遮掩丑事,杀人灭的口呗?
刘稳婆一家子是逃了,听说那另外两个稳婆全家也都不见了,就是不知被县衙的人给秘密捉了去,还是听了风声不妙赶紧逃了。那两个稳婆也一直被关在陈府,说是养伤,但谁也没见过,是死是活也闹不明白。
难道说这瘸腿花子,竟是那其中一个稳婆的儿子?
闻说这三人在城里都是有名的,挣银子不少,家里日子都过得不差,这才短短几日,便被折磨成这般的模样?
虽是心里暗骂这陈家欺男霸女,草菅人命,但已经见多了的街坊们都缩了缩脖子,准备走避开去,免得被连累了。
谁知紧接着又有七八个黑眉碜眼,破衣烂衫的男男女女呼号着冲向陈家后门,一时间哭喊声连成一片。
“我那娘啊!你好冤啊!”
“婆婆啊!儿媳不孝,你在里头被打得奄奄一息,儿媳也不能去照看你啊!”
“哇!奶奶!我要奶奶!狗官,你们还我奶奶来!”
“老姑啊!你侄儿没用啊!落难时不在城里,这不,一听了信儿,俺们几兄弟就来啦!”
“放了俺大娘,不然俺手里的锄头可不是吃素的!”
“对!再不放人,咱们就打进去,把人抢出来!”
“就是,就是,再不赶紧抢出来,这人怕是要被他们折磨没了气!”
“狗官!欺男霸女,草菅人命!俺们今天舍得一身剐,也要把皇帝拉下马!”
“没错,他狗日的不给老百姓活路了,咱老百姓还不能反了他的!”
一时间后门乱纷纷,守门婆子在内听了唬得傻了,赶紧一溜烟去报信。
陈家管家一听后门来了稳婆家属闹事,忙问,“有几个人!”
婆子战战兢兢道,“怕,怕不有十来个!都说要打进来哩!那门被拍得咣咣响!”
陈管家听了笑道,“怪着哪里也寻不到这两家的下落,原来是躲去了乡下,还带了帮手?这怕不是听说县衙的衙役和守城卫去了黑风寨剿匪,趁着这个空子来的吧?”
十来个?
说笑话呢?
陈家就算走了三分之二的家丁,余下的也有三四十个壮汉。
这些乡下来的,无非一哭二闹三上吊,再不消停拿绳子一绑,往大牢里一送,弄死几个,管教老实得跟鹌鹑似的!
陈管家一声招呼,便聚齐了二十个家丁,拿着棍棒绳索,雄纠纠,气昂昂,就往后门而去!
他们赶过去之时,后院的包铜皮大门正被外面人砸得当当响。
且来势汹汹,“他们不开,咱就用锄头撞,撞它几百下,保管就开了!”
陈管家自打做了陈府管家,出门在外那都是抬头挺胸,目不斜视。城内谁见了不巴结一二,称一声爷?
这竟然被几个乡下泥腿子打上门来了!他要是不拿出点厉害杀鸡给猴看,传到老爷耳中,还当他胆小怕事,连门户都守不好哩!
“开门!我倒要看看,是哪个敢在县太爷府门口撒泼?”
他想得极好,他手下人多,还都是壮汉,出去把这些泼妇刁民结实打上一顿,往前头衙里一送,干净漂亮地就把这乱子给打发了。
谁知道,这大门一开,外头的人一窝蜂地就拥了进来。
门口的确是只有七八号人,也有穿着裙子的披发妇人,还有矮个头的垂髫少年……但谁他娘的告诉他,谁家的妇人眼露凶光,手里拿着锥子就往要命的地方攮的?而且这妇人抹着灰泥的嘴角,那是胡碴子吧?
还有那垂髫少年,身子跟泥鳅一般灵活,直接就钻胯,出手就是对准命根子!
这么个狠人,哪里是什么少年,分明是个阴狠有功夫在身的侏儒!
带着二十个壮汉出场的管家,刚刚一个照面就折了有五六人,吓得他面白唇颤,转头就跑,嘴里还连声喊着,“快,快,快关门!这些都是匪徒!”
然而这些个壮汉,本来也没经过什么凶险的场面,平时吃香喝辣,仗着陈府之势捞点好处,正经有身手的,都想着跟着去打黑风寨,准备大捞一票。留下来的战斗力明显不行,再碰上这种死缠烂打,撅蛋捅菊的江湖打法,且一照面就折了兄弟,士气低落还被吓得够呛,哪里还能听得进管家的指挥,况且管家跑得可比谁都快!
关门不及,那些人就冲了进来,管家跑到垂花门,这才反应过来,这些人再阴狠也就是这么几个,他们人多,还能干不过不成?
“给我打,入室强劫,打死不论!”
“再去叫人来,快!快去!”
管家发了狠地嗷嗷怪叫,凶性上来,就恨不得把这些奇形怪状的人都弄死!
有院中管着洒扫的下人,见势不妙,赶紧奔去叫人。没一会儿,又来了一队十个家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