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学医

A+A-

    萧皓轩的底子十分好,在王府休息两天病就痊愈了,夏欢也近身照顾了男人两天。

    这两天里,萧皓轩吃的是夏欢做的,穿戴由夏欢服侍,账本也让夏欢帮他查了,真真是清闲的很。白天看看书,晚上下下棋,也听夏欢弹上几曲,难得的惬意。

    惬意的日子总是过的很快,转眼病好,萧皓轩又过起了朝九晚五的日子。

    天黑的越来越早,眼看着进了腊月,年底是大燕朝廷最忙的时候,也是宣王府最忙的时候。

    春节一直是中原人最重要节日。

    夏国与大燕同属农耕文明,但它是农耕文明与放牧文明相融合的特殊国家,对于春节的重视远远比不上大燕。

    夏欢第一次知道过年是这么复杂、麻烦的一件事。

    萧皓轩从黄河治灾回来后便渐渐放权给夏欢。虽是出于试探的目的,但他既身为宣王王妃,府中大事,特别是后院之事,管家李叔都要向夏欢禀报,由他定夺。

    当然了,也有很多事情是不会报给夏欢知道的。

    甚至夏欢所有的行迹、处事,每天都会呈给萧皓轩。

    夏欢对自己的身份拿捏的恰到好处,宣王让他管的事便尽力管好,其余的不关心也不听。

    而过年的安排在夏欢要管的范围里。

    首先要划分出春节回家探亲的和留守的家丁,依据是每年的轮休和一年里的表现。之后还要确定府中各人年底的工钱和红包,既不能太过,也不宜吝啬。

    其次是王府年底的修缮和清扫。虽然宣王府一向去奢从简,但总不能失了宣王应有的地位和仪态。

    接下来要准备祭祀事宜。祭祖,祭天自然是由礼部安排,但是王府里祭灶,祭财神,祭门神等等夏欢以前只在书上看过的祭祀都要由他安排好。

    最后还要计划正月里的日程。

    除夕要进宫赴宴。初一请了戏班子到府里唱戏。初二宣王府宴请宾客。初三祭祀。初四开始夏欢要和萧皓轩一起上门拜年,从皇族贵戚到豪门众臣,彰显皇家恩泽。同时也要安排好别人上门拜年的事宜和晚宴。

    总之一直绵延到正月十五,过了元宵节这年才算真正过完。

    而所有的事情都要由夏欢提前计划安排,加之入宫的频率越来越高,他确实是忙的。

    皇帝萧楚屹后宫只有皇后一人,往年都是由皇后安排宫内春节事宜。

    连宣王府都这么忙,可想而知皇后的事情会有多少。好在后宫人少,无妃无嫔,丫鬟太监也少,省了不少麻烦。

    可今年宣王纳了王妃,夏欢作为儿媳和内眷,为皇后分担事物义不容辞。

    所以皇帝一道旨意下来,夏欢便隔三差五的往宫里跑。

    萧皓轩年底很忙,顾遥本来就是担心夏欢独自一人在大燕,思乡情切。又想让他提前熟悉熟悉宫中事物人员,方把人叫进宫来。

    一开始夏欢的确是帮皇后核对年底账目,安排祭祖大典,计划除夕晚宴……

    可后来皇后渐渐不让他做了,只让自己在一旁看着他分配工作。

    夏欢这才发现皇后身边个个都是能人,宫里各部主司和礼部官员也是能力超群,怪不得皇后能不费力地把皇宫理的仅仅有条。

    原来是懂得识人善用,运筹帷幄。

    连自己的儿子都能物尽其用。

    夏欢看着二皇子萧思楚的苦脸忍不住笑出声来。

    萧思楚一边算盘,一边幽怨地瞟向自家娘亲,对方正一派自在的和皇嫂侃侃而谈,心安理得得很。

    九岁的少年气不一处来,黑着脸嘟囔,“春节的开销明明该娘亲来定,现在倒全都推给我和念屹了……”

    萧思楚着看向胞弟,想让人帮帮腔,结果萧念屹看都不看他,埋头苦写,行云流水,连算盘都不便已算出开支。

    萧思楚咬牙转过头,他就不该指望这个书呆子!

    萧思楚只好自己继续陈述理由,“我以后又不用管这些,建府以后自然有王妃理。”

    顾遥鄙视的瞥了儿子一眼,毫不留情的击到,“你要是连个开销都算不了,怎么管理自己的产业?往远点,你不了解寻常生活琐事,怎么体察民情?”

    顾遥很了解思楚。十分聪明,思维敏捷跳跃,偏爱武学和兵法,对于数字一类的却有些排斥。

    顾遥虽不逼着他学习算数,但是常常让他看账本,定开销,以此训练儿子的逻辑思维和对金钱的敏感度。

    萧思楚毕竟是皇子,就算不求样样精通,但也得通六艺,有生存自保的能力与才智。

    萧思楚撇撇嘴,只能默默的接着算盘,反正他从来不过娘亲!

    萧念屹已经放下笔,笑面如花地看向顾遥,语里是完成任务的满足,“娘亲,我已经定完,查好了!”

    顾遥笑着接过账本,都没有再查的意思,“念屹做得好,你去接皓源和皓珺吧。”

    虽然是双胞胎,但念屹和思楚恰好相反,对数字非常敏感,喜欢读书,也好钻研各种工事用具。

    萧念屹看都不看自家幽怨的哥哥一眼,眉开眼笑,一溜烟跑着去接弟弟妹妹了。

    四皇子和五公主已经四岁半了,每天下午都去国子监上半天的课。

    而萧思楚和萧念屹是天才亮便要去国子监,下午多是练武,或者由顾遥亲自教授知识。

    所以两人总去接萧皓源和萧皓珺下课,顺带管着两宝宝,不让他们又在路上爬树,掏鸟窝什么的。

    萧思楚郁闷的看着萧念屹的背影消失不见,沉着脸转回头,咬牙把算盘的生响。

    夏欢嘴角弧度越发的翘了,是真真喜欢这几个可爱的皇子公主,也真真羡慕他们。

    从三皇子到五公主,四个人皆是聪慧无比,各有所长。

    可除了出色,他们一点不像皇家的孩子。

    不蛮横,不跋扈,不自视甚高。

    读百书,精六艺,懂的很多,却心思极纯,年纪就知为民大义。

    性格乐观开朗又坚韧不屈,兄弟姐妹间相处的非常好。真心爱着对方,爱着萧皓轩,爱着他们的父皇和娘亲。

    夏欢有过几次和皇帝、皇后、宣王、四个皇子公主一起用晚膳,当真就是寻常人家的模样。

    让从没了娘亲,备受冷落,看多了宫围黑暗的夏欢无比羡慕的模样。

    夏欢转头看向皇后,对方随即对他笑了笑,分外温柔。

    本来因着自己替身的秘密,夏欢一开始是怕皇后的,怕露出破绽。

    可越接触顾遥,夏欢就越放松。

    皇后为人和善,让人不自觉的放下心防,想多亲近他。也就是这样的人才能养出如此可爱的孩子们吧。

    顾遥见夏欢回神,便接着刚刚的话尾讲,同时在结构图上指示出来,“心脏的作用是推动血液流动,向器官和组织提供充足的血流量,由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四个腔组成。心房就是……”

    夏欢听的十分认真,还在纸上记下重点,不懂的地方立刻提问。

    向顾遥学医,这是夏欢最近入宫在做的事。

    顾遥不用夏欢帮忙,空闲的时间里两人的话自然而然便多起来了。

    他们都是喜欢读书的人,自然什么都能相谈甚欢,聊着聊着就转到了医学上,越聊越投机。

    萧皓轩感染风寒的时候,顾遥专门让人送了他特制的药到王府,效果非常好。

    夏欢又见未央宫里种了许多草药,不免感叹,皇后竟还精通医术?

    结果还有更让他惊叹的。

    顾遥不仅懂医术,而且还有很多夏欢闻所未闻的观点,见识。

    比如人体的组成,肌肉活动的原理,神经组织,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大脑,心脏,肺叶……

    总之都是惊世之语。

    但顾遥把现代医学和中医很好的结合起来,又省略了过于超前的部分。解释的非常清楚,十分令人信服。

    夏欢越听越惊讶,越听越入迷,最后竟是请求和顾遥学医。

    夏欢突然顶了夏瑜的身份,从伺候人的陪嫁变成了被人伺候的王妃。他失了目标,迷茫的不知道该干什么,不知道以后要怎么走下去。

    他每日沉浸在书本中,处理王府事物,还有……侍寝。

    过的不算空虚,却是随波逐流,看不清未来在哪,心总吊在半空中。

    学医给了夏欢一个目标,心终于安定了下来。

    顾遥看出夏欢是发自内心的喜爱,自然也乐得教他。还把济世堂的吴大夫介绍给夏欢。

    顾遥清楚自己什么水平,现在给人基础还行。但现代的医疗方法毕竟很难实践,以后还是得让夏欢跟着正经大夫学,最好能做到中西结合。

    夏欢记好批注,又陪放学的皓源和皓珺玩了一会才出宫回府。

    回到宣王府时恰好是晚膳时辰。

    他换了衣服出来,清珞和清瑶已经布好菜。

    六菜一汤,比起其他富贵人家,宣王府的配置已是节俭,可夏欢依旧觉得有些浪费。

    他曾想让敛秋、清珞和清瑶与他一同用膳,可三人死活不肯。夏欢没办法,只好让她们自己去外面吃,不必在他身旁干看着。

    夏欢坐下照例问了一句,“王爷回来了吗?”

    敛秋摇头,“管家王爷还在户部。”

    夏欢叹口气,有些担心男人的身体,但也只能点头示意自己知道了,动筷吃饭。

    三个丫鬟退了出去。

    除了晚上侍寝,夏欢极少见到萧皓轩,更不会一起用膳。

    最近萧皓轩很忙,早出晚归,常常在六部忙到夜里,来他这的次数自然也变少了。

    夏欢刚吃了五分饱,敛秋进来了。

    “王妃,夏国使者府的陶文汇,陶大人在府外求见。”

    现在可不是拜访的好时辰,何况王妃是女眷。虽然奇怪,可想必是有重要的事。所以敛秋不敢耽搁,赶紧告知夏欢。

    夏欢呼吸一窒,瞳孔放大,握筷的手几乎不可见的抖了一下。

    他很快镇定下来,努力表现的若无其事,“请他到大厅会面,我马上过去。”

    “是,我这就让清珞去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