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3桂花银耳粥

A+A-

    女儿出嫁当日,娘家只需给来道喜的客人和来帮忙的亲朋好友管一顿早饭即可,通常是讲究吃长面,条件宽裕些的就用麦面配肉汤,条件不好的人家通常用荞麦饸饹面,或者地瓜干面线,配的也是素汤。

    可不管吃的是什么,都象征着娘家所有人对即将出嫁女儿的美好祝愿。

    叶青做的旗花面是她额外花了心思的,前世她在西北一个历史悠久的县城吃到了这种面条,当地人的习俗是每逢婚丧嫁娶,都会用这种面招待贵客。

    因为汤头鲜美酸爽,面条爽滑筋道,就算是早饭吃也不会让人觉得油腻不好下咽,她那时候吃过就喜欢上了,便像老师傅请教了做法。

    汤面的配料薄蛋饼片、葱白碎和鸡丝臊子都是必不可少的,这关乎到美味的完成度,因此全都叶青都是自己早早起床准备的。

    尤其是鸡丝臊子做法特别,煮鸡汤的整鸡捞出来晾

    凉,撕成鸡丝,在加上蒸煮过的海带丝一起再调味炒过,直至炒干水分成为相对干燥的鸡丝臊子。

    天色刚蒙蒙亮,里间叶红已经沐浴过了,由黄莺、叶果陪着换上红色里衣。

    黄婶为叶红将一头长发拧干梳顺,“瞧瞧这头发,缎子一样,咱们红就是个天生的美人坯子呢。”

    梳头娘子陈大娘笑道,“可不是么,等会穿上了喜服还不知怎么好看呢?”

    黄婶带着全家和陈大娘提前一日就来府城了,知道叶青家地方住不下,她们来的时候就让刘福贵在附近一家客栈要了两间房,昨日夜间回去歇下,等到四更再过来,离得很近倒也方便。

    陈大娘是黄婶的远亲,因为她当年头胎就生了对龙凤胎,家中又夫妻和睦、父母双全,是一位十里八乡闻名的全福娘子,这些年有的是人出丰厚的红包请她做梳头娘子,为的就是求个好彩头。

    这次叶红成婚也是多亏了黄婶的面子,才能请得陈大娘来,黄婶本来还想让陈大娘将叶青的婚事也包了

    ,奈何叶青成婚要由宫里来的人指挥。

    黄婶给叶红理顺了头发,又催促黄莺道,“快去看看,给新娘子的早饭做得了没?好了就赶紧端来,还要穿衣梳头上妆,时间紧着呢!”

    “哦!”黄莺答应着,急匆匆刚到外间,就撞见叶青端着托盘进来,忙掀起门帘一叠声道,“这是红姐的饭么?可算来了,快快快。”

    叶青进了里屋放下托盘笑道,“费了点功夫,让大姐久等了。”

    蒋氏已经提前过,新娘子早饭只是垫垫肚子,不能吃的太多,不能吃豆子,于是叶青就只煮了一碗粥送来。

    粥是银耳粥,用泡发撕碎的银耳和圆糯米放在砂锅里火焖煮,直至银耳融化,糯米熟烂,再将里面多余的水分耗去,得到一碗粘稠晶莹的银耳粥。

    银耳粥上面还点着一撮秋季时叶青自制的桂花糖蜜,灿金色与亮晶晶的白粥对比鲜明,首先视觉上就让人觉得好吃。

    “你来的才正好呢。”叶红着在妆台边坐下吃饭,银耳与糯米半个化开融在一起,口感滑溜软糯很好入口,将桂花糖搅开了吃更添香甜。

    她吃的眉目舒展,许是美食的作用,又许是桂花香气能舒缓精神,她吃着粥感觉紧张的情绪淡去了大半。

    而叶青准备这银耳粥也有营养学的考量,除了清淡好消化,还适当补充了水分和糖分,让叶红能应付过长达大半日之久的婚礼。

    等叶红吃过粥,才去刷牙漱口,之后就是穿衣梳头等流程了,叶青这会儿也没什么要做的了,就在旁边观看,顺便帮忙递个东西什么的。

    叶红身上的嫁衣出自博雅楼之,样式华贵用料精美,陈娘子比照着她的脸型挽了个百合髻,再带上整套黄金嵌红宝石的百蝶并蒂花的头面。

    因李修祁提前打过招呼,官媒馆里除了喜娘还来了几个人帮忙,为叶红装扮穿衣各司其职。

    等负责上妆的妇人了声“好”,众人再看叶红,

    都露出惊艳之色,叶红自己看着镜子也愣住了。

    只见:“芙蓉面傅茉莉粉,胭脂红添娇艳色”,好一个美娇娘。

    这一身搭配下来比起那富贵人家嫁女儿也不差什么了,喜娘笑着奉承道,“姑娘不愧是准王妃的姐姐,这模样,这排场,可少有人能比得了啊!尤其是这首饰,哎呦呦,可不得了,上一任知府大人嫁女儿也没这么好的东西呢!”

    叶红淡笑着,“这些首饰是妹妹和准妹夫的心意,在我心中自然非比寻常。”

    她带的头面是前几日李修祁命管家送来的,他并没有以王爷至尊“赐给”叶红,而是让陈管家传话,“大姐成婚在即,修祁送上薄礼聊表心意,以这并蒂花为意,愿大姐与夫君百年好合、万事顺意。”

    也是因为他以家人的名义送礼,蒋氏和叶红最终才会收下了这套昂贵的头面。

    叶果趴在妆台边,盯着叶红看不够,“大姐真好看!虽然过去也好看,可今日看着就是特别不一样!”

    “那当然啦!”叶青笑道,“今日大姐成婚,当是这全城中最美的女子了。”

    “青,果子”叶红牵住两个妹妹的忽而红了眼圈,“谢谢你们。”

    叶青反握住她的,用力一握,“大姐现在可不许落泪,一会儿妆容哭花了,当心到了新家吓着姐夫。”

    一席话得大家都笑了,喜娘笑道,“二姑娘的对,就算大姑娘舍不得家里,这也还不到哭的时候呢,可不能掉眼泪啊!”

    叶红穿戴妥当后,被喜娘和陈大娘一左一右搀扶到床边坐下,未免弄皱了衣裳,弄乱了头发,她只能端坐在床边。

    院子里已经来了不少道喜的邻居,蒋氏在外头忙着招呼人,只进来匆匆看了一眼,招呼众人道,“既然都穿好了,就让她们姐妹在这陪着,几位夫人娘子饿着肚子忙到现在,真是过意不去,都快出来吃面吧!”

    黄婶今日帮着蒋氏主事,便一同张罗请大家往外走,众人嘴里也都免不了些“哪里哪里,应该应该”的客气话。

    待天色大亮,又等了半个时辰才听见吹打喜乐的声音,巷子里许多孩子疯跑着喊道,“来了,来了,新郎官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