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家不给力

A+A-

    二月中旬, 贾赦带回整整十五万官票。

    石梅甚是惊讶:“那些田庄不值这些吧?”

    贾赦嘿嘿一笑:“儿子去了黑山头, 顺便把乌家三年拖欠的银子收了。

    贾玫原本要换个庄头, 可是乌进孝的的爹老天拔地,磕头哭求,儿子心软就答应了。

    贾玫派遣的人做了副庄头,儿子想让他们共管试试?”

    石梅也知道要收回田庄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你已经决定了, 就这样吧。不过, 今后再有事, 要跟贾玫事先沟通,这事儿交给他了, 你插手不利于他日后的管理。”

    贾赦道:“孩儿知道。也是凑巧, 贾玫接管黑山头, 十分不顺,他手下根本不够乌家玩的。他也觉得棘手, 决定慢慢渗透看吧。”

    石梅颔首:“这就好!我给你啊,既然咱们把农庄这块交给贾玫, 你就少插手, 外行指挥内行只会坏事。”

    贾赦从前在府里,他爹老大,他老二,谁也不敢驳斥他。

    有些不习惯石梅推行的管理模式, 切确的是不习惯受制于人。

    石梅知道改革不容易,却知道,要让荣府兴旺发达, 长盛不衰,不改变固有作风可不成。

    这只是开始。

    人事改革完毕,接下来就是财务。

    荣府眼下财务管理十分混乱。

    主子用钱心根本没数,张口一千,闭口八百。人人都只管自己享受,不管公中是否出现赤字,明日还有没有饭吃。

    如此下去,金山银山也要搬空了。

    所以,财产必须严格管理。

    当然,这事急不得。

    最难更改的就是习惯,尤其是陋习。

    石梅道:“这叫责任分明。你只是一时间不能习惯罢了,等你习惯了,你就会发现这种管理模式的好处。

    人生天地间,任何人都不可能随心所欲。

    他必须受到规则的约束,承担自己的责任与义务。

    比如你与贾玫。

    贾玫作为荣府的客卿,他的职责就是替荣府管理好田庄,利用他的才能,预防天灾**,做好田产春耕秋收冬藏,尽可能为我们赚取最大利润。

    你的责任却不与他不同。

    你身为荣府继承人,肩负着荣府的荣辱。

    你眼下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学好文武艺授予帝王家。

    走上朝堂,光大荣府。

    至于府里的庶务,却不必你亲力亲为,你只需要聘用一些像是贾玫这样的,术业有专攻的人才,替你经营即可。

    你明白我的意思吗?”

    贾赦拧眉:“就比如陛下坐镇天下,六部各行其职?”

    石梅失笑:“你倒是敢比!

    不过道理就是这样。前提是你要有足够的才能和地位,与之匹配。

    比如你敬大哥整合族务,也是这个理儿。他张口督察院有朋友,族人就相信了,也怕了,换个人,别人未必会信!”

    贾赦嘟噜:“儿子了别人不会信吗?”

    石梅瞅他一眼:“我这是个比方而已。难道你最大的理想,就是装神弄鬼吓唬族人?”

    贾赦抹着鼻子,嘿嘿的讪笑,只觉得满鼻子都是灰:“儿子知道,不过是话赶话,不服气您总是夸赞敬大哥。”

    石梅很意外,嗔怪道:“你多大个人啊,吃这种醋?你敬大哥不该夸吗?不咱们家族,就是算上四王八公,整个皇室宗亲,你敬大哥也是佼佼者,头一份儿。”

    贾赦只有点头:“那是,那是……”

    石梅虽知贾赦皮糙肉厚,却又怕击的太狠,让他丧失了信心,遂又安慰:“不过你也不错,我听金大了,你弓马骑射,拳术剑术都有进步。

    或许等你三十几岁的时候,比你敬大哥成就更大些。到时候,我必然见人就夸赞你‘我们赦儿啊,那是天生聪明,自幼机灵……”

    “儿子告退,还要跟敬大哥商议一些事情……”

    贾被臊得满脸通红,忙叨叨告辞走了。

    恰逢贾琏听他爹回家,跟着贾敏过来见他老子,正巧碰见他爹落荒而逃!

    贾琏惊问:“祖母,我爹他怎的啦?”

    石梅一笑:“你爹啊,我也不知道呢,大约是不心被人踩了尾巴了。”

    “啊,尾巴啊?”

    贾琏越发糊涂了,又看他姑姑贾敏:“人有尾巴嘛?”

    贾琏神情扭捏,似乎想摸摸屁股,当着祖母姑姑两个女生,又有些不好意思。

    贾敏不知道如何解释,抿嘴嗔怪的看着她母亲。

    石梅一笑,抱了贾琏入怀,刮一下贾琏的鼻子:“不用摸,你现在没有,将来长大了就有了!”

    父子两人都是满身的狐狸尾巴!

    这日开始,石梅再不亲自教导贾琏,却是让贾珠带着贾琏读书认字。

    石梅带着王氏贾敏一起准备加代收三月祥的祭祀。

    届时,四王八公,地方官员,亲眷邻居都要亲自前来,或者派遣管家前来祭奠,荣府需要准备酒宴,还要收拾房舍,招待这些原道的客人。

    二月底。

    荣宁街一改往日的冷清,府门大开,车马喧嚣,仆从如云。

    却是荣府长房长媳张氏回金陵来了。

    一同前来的还有宁府的杨夫人,再有跟随两府进京的八个房头的家主。

    贾代儒贾代修年纪大了,不宜奔波,都是派遣儿子前来。

    男客自有贾赦贾政贾敬三人接待,石梅与王氏贾敏接待女客。

    荣庆堂这日也一改从前的清冷与肃静,笑语盈盈。

    石梅在这里接待自己的儿媳张氏与侄儿媳妇杨氏。

    婆媳们见礼已毕。

    杨氏亲手把张氏的次子递给石梅,笑道:“婶娘,侄媳妇幸不辱命,您老验收孙子吧,粉雕玉琢,全须全尾!”

    贾母坐了老祖宗,石梅却没抱过孩子,不过,过手的那一刹那,似乎又无师自通了。

    孩子裹着软缎面的被褥,脸蛋红扑扑的,见了石梅这个祖母竟然眉眼弯弯笑了。

    粉色的嘴蠕动,‘哦哦’的吐出一串串泡泡。

    石梅很惊喜:“哟,这是做什么呢,下雨呢?”

    杨氏笑道:“这是孩子认得祖母,在跟您招呼,叫祖母呢。”

    张氏有些不好意思了,道:“孩子高兴的时候才会吐泡泡,我们宝贝很喜欢祖母呢!”

    贾敏十分兴奋,接过侄子逗弄:“也给姑姑吐一串泡泡吧,为什么不吐了?不喜欢姑姑啊?哎哟,姑姑好伤心啊……”

    贾敏这里正逗得高兴,忽然间孩子嘴巴一抿,肚肚一挺。

    贾敏不知就里,指头点点侄子的肚肚:“东西这在干甚么,抗议啊?”

    奶娘闻听这话一愣,忙着往贾敏跟前凑,却已经来不及了,便听得贾敏一声惊呼:“哎哟……”

    贾敏就挨着石梅坐着,这一惊呼,石梅忙着接过孩子:“这怎么啦?”

    贾敏蹙着眉头笑:“他把我袍子湿了。”

    奶娘讪讪的笑道:“奴婢忘记提醒您了,哥儿曾经会在玩得高兴的时候大解。不过也不是次次都灵验……”

    杨氏这时忽然一笑道:“哎哟,童子尿可是好东西,恭喜四妹妹!”

    坊间传闻,女子身上被淋了童子尿,明此女有儿女缘分,能生养。

    所以,杨氏才会这般法。

    贾敏心里自然乐意听这话,男娃淋了生男娃,女娃淋了生女娃,一索得男是每个新媳妇的愿望,面上却被臊着了,顿足跑了:“敬大嫂子都要做婆婆了,还是这么爱笑!”

    杨氏还要逗趣:“四妹妹,我的真的呢,前日离京,我还见着林家姑爷呢……”

    石梅笑看他们姑嫂笑一回,这才招呼杨氏落座,让人重新上茶,上果子。

    娘儿们重新叙话。

    三人叙话,为主听张氏她这几个月的育儿经,七日发烧啦,十天得了黄脸病啦,拉稀拉倒三个月才好啦,等等云云。

    张氏道:“亏得婆婆您有先见之明,请了王太医帮忙,不然媳妇真是要抓瞎。”

    杨氏笑道:“你这话的,婶娘可是生了三个,又照顾好些个庶女,谁比得上啊……”

    石梅满脸背晦:我没有……

    我也是大姑娘上交头一回!

    我男人就是因为我没孩子跟保姆跑了!

    但是,她不出口。

    出口,别人也不会相信呢!

    这个话题不大好,石梅转移了话题。

    石梅摸着孩子粉嫩的脸蛋问道:“离京前老大让老二写了一大篇的名字给你,让你喜欢那个用哪个,不知道孩子的名字可定了?”

    张氏笑道:“儿媳原本让婆婆您定,您却让媳妇自己决定,儿媳也没注意,就写信给我父亲,二叔写了好些名字,有璋儿、瑜儿、琮儿、环儿、珊儿、瑚、璇儿。

    我父亲,让我自己拿主意,若是生了男孩,就叫瑜儿或者琮儿,生了女儿就叫环儿、珊儿,瑚儿,璇儿,依旧是让儿媳自己拿主意。”

    石梅当时就是看见贾环贾琮两名字在其中,她可以肯定,这个孩子必定不是贾琮。

    贾环这个名字她更不喜欢。

    因此,她推辞什么‘这些名字都好,你们最好一个个在族谱上填满了。’

    放弃了冠名权。

    石梅点点家伙的鼻子问:“所以,这个家伙叫什么呢?”

    张氏道:“最终还是大爷拍板,叫贾琮吧。”

    石梅嘴里着:“琮哥儿啊,不错的名字。”

    心里却想着,贾赦这是跟乾隆杠上了啊!

    若是生得多了,估计贾璋,贾琪,贾瑆都要来了。

    转眼到了贾代善祥的日子。

    荣禧堂正院设立了祭坛,一人高的高香点了九九八十一支。

    僧道四十九人,又是念经,又是做法。

    既是祭奠又是祈福。

    祝愿贾代善早登极乐,期盼他在天之灵,护佑儿孙平安喜乐。

    贾敬亲自诵读了祭文,焚化在子孙盆里。

    再有孙子辈的贾珠贾琏兄弟也脱掉了麻布孝袍,一并焚化。

    这日金陵府台大人,守备都上门祭奠,送了祭桌。

    贾母的娘家这日也来了人。

    石梅对史家很无感。

    史家跟贾府同时金陵望族,史家也有十几房族人在金陵。

    或许是因为贾代善死后没有得到陛下赐封,史家害怕受到牵连,这一年间,竟然无人问询一声。

    这回大约是看着一年过去,陛下也没发作贾府,眼见府台大人亲自上门祭奠,他们这才慌了手脚,匆匆上门。

    祭桌准备得不成样子。

    三月的天气并不炎热,他们的三牲竟然不新鲜,隐隐发臭。

    很显然是临时起意东拼西凑:现杀来不及,现买没新鲜的,仓促下买了隔夜剩下的臭猪头。

    一张张的祭桌摆在祭坛前。

    四王八公家的,贾氏宗族的,林家的,王家的,张家的,贾敬岳家杨家的,都是一早订好,当天宰杀的三牲。

    这一比较,高下立现。

    真是不如荣府下人准备的三牲。

    邻居用面粉做的也比他们体面呢。

    贾赦贾政兄弟们全程黑脸以对。

    王子腾这回很给力,他的祭桌是道家三牲獐鹿麂。

    亲邻啧啧称奇。

    王氏满脸嘚瑟。

    她与婆婆斗法屡屡挫败,这回终于靠她兄长扳回一局!

    石梅想要假装不在乎。

    然,在场的亲眷朋友长着眼睛呢。

    换个法就是,史家把贾母当成草!

    王家把王氏当成宝!

    娘家不给力,姑奶奶真是难做人!

    石梅想要不生气都不成!

    保龄候这个族长真是做得不怎么样!怪得贾赦不愿意跟史家兄弟来往,实在是有些不像样子。

    石梅很想把他们准备的祭品丢出去,最终还是忍住了。

    娘家不上道,她不能丢人格。

    史家的代理族长夫人求见贾母,石梅以身子不爽推辞了。

    贾政知道母亲不高兴,这一回却真的不能责怪王氏。

    王家特特从漠北买回祭品有什么错呢?

    贾政这个人性格十分耿直。

    这一回任凭王氏如何得意洋洋,吹捧王家,贬低史家。

    贾政也是无话可。

    贾赦去了东省,也没想着准备道家三牲!

    王氏骄傲也是应该!

    贾赦后悔自己没事先想周到,让母亲当众落了面子,厌恶王氏人嘴脸,更恨史家不成器,吩咐门房:“史家再来人,统统给爷出去!”

    作者有话要:  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天使:爱吃鱼的喵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天使:

    bamboo106 20瓶;爱吃鱼的喵 3瓶;言珈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