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论战

A+A-

    第04章论战

    刘伯温再怎么被后世的各种传神化,他也是人,也是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人。

    在当时的这个时代,人们的思想深受儒家影响,怎么着也不能跟后世的人思想所趋同。

    那么争论就来了。

    受时代局限性影响的刘伯温作为正方,方克勤助阵之;而郑长生则作为反方,针对抑制商业这一论点展开了唇枪舌战。

    “商贾不事生产,压榨盘剥百姓为圣人所不齿,抑制他们这个群体是举世公认之事。”

    “错矣!先生不可只看一面。难道就只看到个别奸商行不法事,就看不到全天下还有更多以诚信为本的商贾?

    难道就这么一棒子全部打死不成?

    先生所虑者无非是担忧伤农而已,但是怎可就此而忽略商贾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怎么能够就因噎废食?

    要知道虽然国民每日消费之衣食皆农所提供,但是无有商贾之贩卖,能从农民里走向千家万户吗?

    无有商贾行天下,焉有货通中华之南北?

    另外商贾之通行带动沿途之经济,这一点先生可有共知否?

    就以各地车马行、餐饮酒楼、客栈这些服务业来,正是有了商贾之兴旺,他们才能更加兴旺。

    这些看似不起眼的服务行业,养活了多少大明的百姓,有多少大明百姓因为此有了一口饭吃,可以养家糊口。

    受益者,甚众矣,先生当不可不考虑他们的生计。”

    刘伯温面色凝重:“好,就算你的有道理,可是人一上百形形色色,我大明商贾何止这些。

    怎么能够确保他们都不伤农的前提下经商呢?你虽然言之凿凿,你怎么就能保证他们不行不法之事?”

    “先生所忧甚是,不过您也言“法”之一字,这就需要有一部专门的法典来规范其行为准则。

    学生有郑家先人所著之商法一部,容后奉上。”

    刘伯温和方克勤面面相觑,皆哑口无言。

    本来是想要驳斥这孩子,可是却被郑长生的犀利言辞给震撼到。

    这郑家的这位先贤究竟是何来头?为何有如此的宝典而不奉献给朝廷,这么好的东西就这么窝在一个不起眼的山村。

    如果不是这孩子聪慧所习得的话,那恐怕不知道还要埋没多久呢?

    郑长生所之言论目前已经不是他们力所能及的事情了,这恐怕还只是冰山一角而已。

    不行,得赶紧让皇上知道,这么大的事情要由他来乾纲独断才能行啊。

    他下面也不敢在问了,郑家先贤的论述实在是太过于骇人听闻。

    刘伯温也大概能够猜想,为何这位郑家的先贤不把这么犀利的思想拿出来了。

    这简直就是离经叛道,简直就是为天下所有的读书人不能容忍的。

    在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熏陶下的统治阶层,怎么会容忍这么一个人来挑战他们的底线?

    也幸亏这位郑家的先贤退而著书立,传之后人。

    估计他正是看到了一人之力难以力挽狂澜,所以就根本没有宣扬其思想。

    这才是真正的高人隐士啊,他心里是暗暗的敬佩不已。

    自己自诩为千年以降的奇才,辅助皇上开一国之功业,可是跟这位郑家的先贤比起来还是功利心作怪啊。

    郑长生谈兴正浓,他打算舌战二老,可是突然之间他们不发一言的匆匆告别。

    这有点让人不能接受啊,到底是谁征服了谁啊?

    有没有被自己的观点所折服?句话也好啊。

    就这么拍拍屁股就走了,人家正在兴头上,这也太尴尬了啊。

    不过也无可奈何,只得恭送二位先生。

    七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了:“少爷,吃饭了,是你最喜欢的凉面。”

    额,不还好,七一,郑长生才感觉到原来时间已经到了傍晚了,肚子里咕咕的叫了起来。

    六月的天气,已经有那么一点暑气逼人了。

    夜色降临的很快。

    这个时候吃凉面是最好不过的了,郑家大院在廊檐下的灯笼光芒照耀下一派喜气洋洋的景象。

    郑长生收起心神,不在去想刚才和两位先生辩论之事,加入到吃面大军中。

    老管家李大年一家五口,章欢主仆二人,母亲、七、大个子、狗蛋和老三每人里端着一大碗凉面吃的兴起。

    郑长生很喜欢这种氛围,这才是一家人该有的样子嘛!

    呼噜呼噜一大碗凉面就着大蒜下了肚,打了个饱嗝,美滋滋啊。

    饭后,母亲神秘兮兮的让七把自己喊过来。

    郑长生很纳闷,什么事儿啊,还要私下里。

    只见母亲让七从柜子里拿出一个账本来:“儿子,你看看咱家现在有十万两银子的身价了,不知道能不能支撑你和四皇子的生意?”

    啊?十万两雪花白银,怎么身价增加的这么快呀,这都有点让他意想不到的吃惊。

    原来家中有六七万两,可是买下郑家庄园后花了些,这才几个月的功夫怎么就增加了这么多?

    “儿子,恐怕你还不知道吧?你还真着了,咱家的那砖窑场还真是一个造钱的器,老族长前阵子托齐掌柜捎来账本。

    娘让七算了一下,足足的有好几万银子入账,现在咱家的砖窑场在金宁县,以及周边的府县都打响了名声。

    那银钱像是淌水一般的往家里流。老族长了这都是县太爷周明通的功劳。

    他或许是感念你帮他除掉了赵家兄弟,所以就大力的帮咱家推广红砖,咱家发财了啊。”

    额,原来如此,周明通还真是够意思啊,知道投桃报李。

    不过也好,这就有启动的银钱了。

    “娘,钱呢?不会还在老家吧?”

    “昂,你要是用,我就让齐掌柜的给咱们先拿出来,就如同刚来京师的时候一样。”

    “嗯,先不急,筹备没有那么快,不过可以先让齐掌柜这边的人准备一下。

    别到时候用的时候银钱不凑。”

    “七,这事儿交给你去办。明儿你就去告诉老秦头一声,让他准备一下。”

    正在这个时候,郑家庄园的大门外来了一队马队,唏律律,嘚嘚嘚,在夜空里显得格外的刺耳。

    随即,大门被拍的啪啪山响,有一人高声道:“郑长生可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