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A+A-

    丁田的古代生活:

    &p;lt;/br&p;gt;

    “你缺钱了?”胡伟菜也不吃了:“舅舅这里还有一些,你要多少?一百两?”

    “不不不!”丁田赶紧摆:“我是怕您没钱,我那里有钱,有钱呢!”

    “真的?”胡伟看着他:“田儿啊,如今两家就剩下你我了,舅舅虽然不才,也可是个秀才,在私塾里,每年都有收入,田地也有人种,你要真是为难,跟舅舅。”

    “不为难。”丁田道:“我是怕舅舅要娶舅妈了,万一上不宽裕,我这里还有一些。”

    他也是看到这个舅舅是个浪子回头的人,才这么大方一回。

    “我这里有钱,你的钱,存起来吧,你也十五六了,等过两年,平息一下议论,你再找一门亲事。”

    “我知道了。”丁田点头:“我有事情,会跟舅舅的。”

    其实不的,也就那么回事儿,但是舅舅能这么,总比不强。

    胡伟看得出,外甥跟自己不亲,怪谁呢?

    当年姐姐出嫁的时候,他还,什么都不懂,大了被娇惯的不像样子,等考了秀才才明白一些事理,现在也只能尽量不给外甥添麻烦了。

    丁墨回来了,这个话题就到此为止。

    改一些田地里的事情,丁田这才知道,舅舅家有八十亩良田,租赁出去,他是不种田的,因为是秀才,可以免劳役,赋税也免二十亩,剩下的六十亩,缴纳赋税,但是这样也能剩下不少。

    加上在私塾里,束脩是一个收入,另外每年村里还给十两银子。

    这就是舅舅的全部收入了。

    不过细算起来,这家里就胡伟一个人,他能吃用多少?笔墨纸砚费银子,他又能用多少?

    一年到头还是能剩下不少的,如果娶了妻子,再生养两个孩子,完全没什么负担,日子过的也肯定不错。

    “舅舅,你就不想再往上考,考个举人什么的?”丁田记得,举人就有资格当官了。

    虽然举人当官,最多不超过正五品,但是官身总比平头百姓强啊。

    “不考了。”谁知道舅舅摇头:“你知道举人考的有多难吗?我这个秀才都是勉强考上的,举人?那得去府城上学,还要有名师指点,哪儿都需要银子,如今父母都不在了,我成了亲,生了孩子,就要养家糊口了。举人实在是考不起。”

    还有一句话,就是“考不上”。

    秀才他都勉强考中的,举人?他就没想过,家里就剩下自己一个人了,还考什么举人?老实的在村里待着吧,娶个贤惠的女子,生养两个孩子,有香火传承下去,就行了。

    经历过战乱的人,想法成熟了很多。

    “不考的话,秀才的功名也够用了。”丁田其实就是那么一问,没真的要怂恿舅舅去考试。

    这年代,考试比现代高考还要费劲。

    简直就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啊。

    现代高考分数低,还能花点钱当个自费生上大学,在古代你花钱买个举人功名试试,非得全家掉脑袋不可。

    03春耕

    不考也好,免得因为考举人,将这点家底都给折腾没了,得不偿失。

    随后丁田又问了问家里可有存粮?生活上可有不方便的地方等等,做足了辈的姿态。

    倒是胡伟,对丁田和丁墨都很热情,还给他们俩讲了讲子曰诗云啥的,俩人听得都半懂不懂。

    不过,气氛很好,这就够了。

    这具身体的母家,也就剩下了舅舅这么一个人。

    在舅舅家吃过了午饭,留下东西,才告辞离开。

    因为离得远,马车就算是快的了,要赶着马车走两个时辰才能到县城。

    回了县城,丁田烧水洗了个澡,因为去了一趟坟地,连衣服都要换下来过一遍水。

    时间渐渐地流逝,刚到四月份,天气就暖了许多,杏花竞相绽放,李花也含苞待放。

    又有葡萄开始抽芽爬藤。

    到了该春耕的时候,不止是村里人忙碌,县太爷已经非常忙了,他既要收拢自己里的东西,好给将来接任的那位交接,又要张罗春耕事宜,他在本县干了十年,好不容易高升了,他要走,也要走的完美。

    而且一年之计在于春,春耕是很重要的开始。

    丁田也在三天的假期里,回了村里,帮忙耕田。

    回来家里才知道,二叔和三叔将家里的两头耕牛,和两把大犁杖,给丁侃家用了。

    幸好两位叔叔家也不缺牛使唤,不然丁田肯定是不乐意的,他答应给丁侃使用,是在自家春耕之后,丁侃跟他可没有二叔、三叔家亲近。

    “都收拾田地呢,你回来这就也两天,能有什么用?”二婶子一边忙着做饭,一边唠唠叨叨:“如今两家人都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