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问题好多
“挺好。”丁田对老郑叔他们一直保持着微笑。
实际上,他心里已经吐槽的不能自己了。
古代的牢房,他算是见识到了。
以前在县城的时候,因为是重新建起来的县城,一切都是新的,空白的,他当然可以随便收拾了,而这里却是不知道用了多久的牢房脏、乱、差的真实写照!
这还是府城的牢房呢!
里面的犯人污头垢面的就不了,那囚衣都看不出本色儿了!
大概是关的时间长了点儿吧?
有的犯人已经非常颓废而邋遢的在牢房里坐着,双目无神,充满了死气。
最主要的是,古代人都是长头发,时间长了,连胡子都长出来了而从他们胡须,头发,领口,不时有一些生物爬来爬去,看着就让人毛骨悚然啊!
还有犯人竟然捉了虱子,想都不想的就丢进嘴巴里,嘎嘣的声音,让丁田的五脏庙都要造反了他很想吐一吐。
丁田害怕的是如果任这些虱子、跳蚤等东西继续猖獗下去,稍有一些传染病,还不得一死一大片啊?
在这个一切全靠苦药汤子治病的年代,丁田实在是不想英年早逝。
这个时代对付瘟疫等烈性传染疾病的办法,非常的简单,封闭瘟疫区,然后一把火烧光,不管里头的是人还是啥,都烧成了灰,就完事了。
安全,有效。
比起他曾经接待过的那三位“犯人”以及后来抓到的三十六个拐子,这里的人过的都是什么日子啊?
丁田心里有个人儿,已经开始跳着脚的要梳理一下这个脏乱差的牢房了!
当然,丁田不可能出来,他今天只是看,用眼睛看这个即将成为他工作的地方。
同时,心里的算盘就一直在打个不停。
牢房里不止有丁田“抓来”的那三十六个犯人,还有六位,据都是有案子在身的。
领着看了一圈儿,就已经过午了。
最后,老郑叔将丁田领到了一个单独的院,这个院就在大家办公的地方,别的都是一个房间一个房间的,唯有这块是单独的一个院子,不大,但是独立的院落,就这一个,还挺特殊的。
院子里有三间坐北面南的大房间,中间明显是客厅,东边是个收拾出来的卧室,里头还盘了火炕,西边则是有桌椅、书架等,看起来是个书房。
而且布置的相当不错,有笔墨纸砚,还有一块红木镇纸,书桌旁边还有个半人高的画缸,书架上也摆着一些书籍,都是一些经史子集之类的,看起来这房间立刻上档次不少。
“这是您办差的地方,东厢房那里是可以留宿休息的,没办法啊,监牢重地,有的时候也得住在这里。”老郑叔指着书房道:“我们都是粗人,不懂这些个,您要是还有什么需要的,尽管吩咐。”
“挺好的,我的办公地点在这里,很方便,一出门就是你们的值班室咳咳咳你们的班房。”丁田还有点现代的习惯:“厨房那边,我也去看看吧。”
刚才只在外面站了站,他还没进去过。
“哦哦,好。”不明白为什么要去厨房,不过老郑叔还是带丁田再去了厨房一趟。
厨房的卫生情况稍好一些,毕竟是做饭的地方。
只是相对而言,如果是按照丁田的要求,这肯定不合格。
灶台上还行,可是房檐上都落着灰尘窗户上的窗纸,已经变了颜色,看起来就已经有一二年都没更换过了。
古代的窗户是用的窗纸,而不是玻璃。
厨房很大,光是能容得下丁田洗澡的大铁锅就有四口,中等锅也有四口,锅灶的更是有八个之多。
“”只是相对的,锅做的饭菜,起码也能让一家四口吃一顿的了。
大锅起码够三十人的量,如果是熬棒子面粥的话,一大锅就足够牢里那些犯人喝了。
厨房旁边就是柴房,另一边就是厨房放置食材的地方。
丁田也去看了一眼,酸菜大缸有十个,一字排开,相当的有气势。
土豆也有四个地窖,起码上千斤的储存量,萝卜也有两地窖那么多,只不过如今吃的就剩下个底儿了。
白菜也没剩下多少,还有一些已经蔫了吧唧的胡萝卜等等咸菜更是如此。
土豆、白菜和萝卜这三样东西,是冬天储存的最多的蔬菜。
咸菜等物也不可或缺,都腌的黑黑的估计放了不少的盐。
两挂咸腊肉吊在房梁上估计是没舍得吃,还有一些熬好的猪板油,盛放在油坛子里,好大的几个坛子,就只有一半装满,剩下的那一半空着,没有油水了。
粮食倒是有不少,可就三种最多,棒子面、高粱米和米。
白面只有不到一百斤、大米更是只有五十斤左右。
剩下的什么黄豆、绿豆的统统只有不到三十斤估计牢房里也用不上这些杂粮,基本上都是丢在墙角那里,想起来了做点,想不起来就放在那里,平时也能“滥竽充数”一把。
看到丁田查看粮食,两个厨娘有些紧张:“丁司狱,我们没有贪污粮食,真的!”
另一个也紧张兮兮的点头:“对,我们俩就在这边吃住,从来不出去的。”
老郑叔也在一边帮腔:“桃花婶跟杏花婶都是老实人,不会贪拿公家的东西的。”
丁田这才发现,他们都很紧张的样子,不仅哭笑不得:“我只是看看粮食的储备情况,你们也知道,牢里突然来了三十几号犯人,他们虽然不会停留太久,但是这几天终归是要在牢里待着的,饭还得给他们吃,免得饿死了,如果食材不够的话,我还得跟上面要点,犯人吃不吃的,先不,起码我们要吃的好点,不然怎么有力气去管理犯人们呢?”
几个人听他这么一,才如释重负的笑了一下,脸上的神色好了许多。
“是啊!”老郑头擦了擦汗:“我们吃的也就那样,犯人吃的都差不多,牢房这里其实就这样了,真没人会那个中饱私囊。”
难为他一个大老粗,都这么岁数了,还咬文嚼字了一把。
也不知道从哪儿听来的这个词汇,用在这里勉强算是可以吧?
“呵呵,我看大家都是本分的人。”丁田干巴巴的笑了笑。
他来这里真不是为了看他们是否贪污的贪污也没用,在他来了之后,这牢房一定要改变!
不管是内里的勤务,还是外在的形象!
尤其是卫生状态,实在是看不下去了啊!
这还是二月份的天气,尚且冷飕飕的时候,他都能闻到那股子味道了要是到了三月份,开江开河开化了,那味道还能进去人吗?
就算是牢房,也得讲究一点卫生不是?
等看过了,天色也晚了,丁田在府衙牢房的第一天上班,就这么过去了,熟悉了一下地盘,这就要下班了。
出了牢房,再绕过二门和仪门、大门之后,在侧门那里出了府衙,直奔自己的新家。
家里已经有金大娘做好的饭菜了。
给他开门后,金大娘就笑了:“我琢磨着也该下差了,就做了晚饭。”
“好香啊?今天吃什么?”丁田一进门就闻到了一股浓郁的大酱香气。
跟现代的器制作出来的统一口味的大酱不同,这是真正的用绿色大豆做成的农家大酱,有一股天然而浓郁的酱香。
不论用大酱做什么,都特别好吃。
俗话的好:“酱者,百味之将帅,帅百味而行”。
这股浓郁的酱香,能让它遇到的所有食物,在味觉上,更胜一筹。
“我看库房里有冻着的水豆腐,就做了大酱炖豆腐,贴的棒子面的饼子,熬了白菜汤,汤里没放盐,放了几片咸肉。”金大娘给丁田用鸡毛掸子扫了扫身上的灰尘,帮他脱了外面穿着的大衣服:“你尝尝咸淡,要是咸了,明儿我做饭就再少放点盐。”
第一天做饭,不知道丁田的口味是轻是重。
早上的时候,做的早饭都是粥,咸菜之类的,她估量着雇主吃的多少咸鸭蛋和咸菜,做的晚饭,希望合胃口。
金大娘是很重视这份工作的,离家近,就在隔壁,工钱也丰厚。
“好。”丁田脱了大衣服,洗漱了一下和脸,又换了鞋子,这才坐上了炕,炕桌上,已经摆好了晚饭,而外面,正是夕阳西下的时候。
金大娘见他开始动筷子了,正要告辞,外面就传来了敲门的声音,声音还挺大,跟砸门似的,丁田这第一筷子的大酱炖豆腐都没进嘴里呢。
金大娘正好站在地上呢,她就想去开门,被丁田阻止了,反而他一伸腿儿,穿鞋下了地。
打开房间的门,他就朝院子大门外吼了一嗓子,他这大门也离他吃饭的地方挺近的,而且他这么大声,是想让外面的人知道,这家里有人在,而且还是个男人想要溜门撬锁,找错地方了。
“谁呀?”丁田觉得就算是在府衙这里,也不能缺少警惕心,这个时候敲门,谁知道外头站着的是什么人?
再了,他怎么可能让金大娘去开门,自己坐在炕上心安理得的吃饭?
“是我!”一个低沉的男人的声音,竟然回答了丁田的随意一问。
“你谁呀?”有点耳熟,但是丁田还没走到大门跟前呢。
大概是外头的人,也没遇到过这种情况,竟然一时之间,沉默了。
丁田走到大门跟前,从门缝里往外看,就看到一片朱红色的衣服。
那衣服的底色是朱红色,上面竟然用金线绣了祥云纹即便是在夕阳余晖下,也烨烨生辉。
只这一片衣服的一角,就让丁田无法淡定了。
在这个封建的时代,普通百姓的服装或长、或短、或衫、或裙,基本上承袭了明朝的传统,这个青朝没有“剃发易服”的事情发生。
且在衣服的颜色和品种上,丰富了很多。
服饰用色方面,平民妻女只能衣紫、绿、桃红等色,以免与官服正色相混;劳动大众只许用褐色、原色和黑色、白色以及皂色等等普通的颜色,绝对不能穿这种朱红色的衣服,这是官员才能穿的何况那上面的祥云纹,也不是谁都能用的。
丁田既然看到了这样的衣服,不开门也得开门了。
结果打开门,他就愣住了:“您?”
正主儿没等开口,他旁边的人倒是热情的跟丁田打招呼:“哎呀,丁牢头儿啊,真是有缘哈!我们又见面了。”
作者闲话: 江湖看了古代牢房的真实样子没吃晚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