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6 心静自然凉

A+A-

    46心静自然凉

    丁田是来看王佐的,进了驿站,到了客厅喝茶,才听王富贵唠叨,知道王佐病了,贪凉,拉肚子了,就是俗话的胃肠感冒。

    “本来是想让王爷凉快一点的,但是吃了一天半,这就不行了发热,肚子疼差点我就要杀人了!”王富贵非常自责:“下次再也不敢了。”

    御医也了,王爷就是贪凉闹的,结果这两天喝苦药汁子,吃米粥,都是热的那种屋里也不让多放冰块了。

    因为热么,王爷这两天的脾气也越发的大了。

    果然,丁田进去看他的时候,正好从里头飞出来一个盘子,然后有一个长的有点膘肥体健的厨娘,连滚带爬的跑了出来。

    丁田:“!!!”

    扭头看向王富贵,用眼神跟他:我能改天再来么?

    王富贵怎么可能让他“改天再来”?

    王爷现在的脾气就像是一个火药桶,谁都碰不得,也就丁田被他视为救星,使劲儿将丁田推进了门,还大声的禀报:“王爷,丁司狱来了!”

    那声音大的呦!

    生怕里头的人听不见似的。

    但是他却躲在门口不进去,是站岗吧?又像是在偷听。

    丁田进来就尴尬了。

    这是他第一次进入王佐的卧室,哪怕是在驿站的卧室,人家王佐也是王爷级别的人物,他的卧室相当的奢华算什么?豪华算什么?这是人家王爷级别的卧室。

    超级豪华都不为过!

    因为丁田已经不知道要用什么语言来形容王佐的卧室了。

    三间房间全部打通,纵向也是两间屋子那么深,房间深,房梁高,这屋里自然就凉快。

    而且作为“卧室”,正中间摆放着一个房子!

    那是一张超级大的精工细作的千工拔步床,像是一个房子一样的甬式全围屏千工拔步床,也是标准的“八步床”,也就是从东到西,从南到北,可以走八步的距离。

    其制作之精良、雕镂之精美实在令人叹为观止。

    上设顶盖,下设底座,四周设围屏,后围屏可以打开因为那里现在就开着呢,方便窗户外面的风吹进来。

    此床挂面全由红檀木制成。

    楣板上以紫檀和象牙镶嵌戏曲人物,窗成芭蕉扇形。

    颜色鲜亮,色彩为红底,富丽堂皇,整体充满了线与面、深与淡的对比美。木材质地细腻,木纹优美,靠近后还能闻到一股芬芳的气味,这样的木料,能防腐、防虫,并且全床榫卯结构,不用一根钉,可拆可装。

    床上挂着锦缎的床围、床幔、精致绣花的各种东西王佐就摊在床上,穿着雪白而柔软透气的丝帛睡衣,背后依着个很大的金丝竹编织的凉枕,床上铺着的也是薄薄的蚕丝褥子,上面是柔软的冰丝凉席。

    在这么一个“房中房”的环境里,周围放了两个冰山,但是离床比较远,还有一点,冰山堆的半人高,是盛放在一个巨大的青花瓷盘里。

    不论是古代还是现代,那么大的青花瓷盘子反正能装下两个丁田的那种大个儿,都是非常昂贵的东西。

    就是这么一个超级豪华的卧房里,王佐一脸的不高兴。

    丁田跟踩地雷一样的磨蹭进了这个木头房间的门口,抻脖子看着王佐:“听您病了?我过来看看那什么,我带了自家点心铺子做的凉糕,你尝尝?”

    “进来吧!”王佐深吸一口气:“我就是心情不好。”

    丁田看了看自己的脚,脱了鞋,才进了人家的八步床。

    王佐看了看他雪白的丝绸制作的袜子:“你这袜子不错。”

    “这是夏天的时候穿着的袜子,冬天的就是厚实的那种啦!”丁田显摆了一下自己的袜子。

    他到了古代才发现,古代人的“袜子”叫“足衣”,是不分左右的!

    一个圆筒一样的白色的布袋子,裹在脚上之后,再穿上鞋子。

    而丁田早就在穿越过来之后,上差的时候,就请两位婶子给他做了现代的袜子。

    到了这里之后,又请金大娘帮忙做了好多双袜子。

    如今丁家村的人也穿这样的袜子,不论男女,第一个是冷的时候保暖效果好,第二就是这袜子分左右,穿着舒服啊。

    王佐脚上啥都没穿,光着脚丫子躺在床上,这样的姿势应该是惬意的,但是他不高兴啊。

    “来,尝尝我带来的凉糕。”丁田将摆在一边的炕桌放在了床上,自己带来的点心打开:“还有绿豆糕,你吃点降降火,以后别贪凉,其实人么,心静自然凉,你这样焦急的心思,就是住在冰窖里也凉快不到哪儿去。”

    “心静自然凉?”王佐细细品味这一句话,五个字。

    丁田将凉糕端了出来,自己拿了一个吃,然后还跟王佐显摆了一下:“怎么样?我这句话的有水平吧?”

    “有水平?”王佐也拿起一个凉糕吃了一口:“你知道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么?”

    “多简单啊?”丁田摇头晃脑:“心里安静,自然身处凉爽了呗?大夏天的不要那么大火气。”

    “你知道这句话出自哪儿么?”王佐看丁田那样,就忍不住逗一逗他。

    “这个。”丁田卡壳儿了。

    王佐乐了,然后用一种教育后辈的口气,告诉丁田,“心静自然凉”,出自唐朝有着“诗王”和“诗魔”之称的白居易的一首诗。

    在一个天气酷热的日子,白居易去拜访一名叫做恒寂的禅师,见他在闷热的房间里安静地坐着,白居易不解地问:禅师,这里好热啊!怎不换个地方?恒寂禅师:“我觉得不热,甚至还很凉快呢”!白居易深受触动,于是赋诗一首:“人人避暑走如狂,独有禅师不出房,非是禅房无热到,为人心静身自凉”。

    后来白居易还曾作一诗消暑云:“何以消烦暑,端坐一院中。眼前无长物,窗下有清风。散热由心静,凉生为室空。此时身自保,难更与人同。”其心静自然凉的心态和修行更是表现的淋漓尽致。

    丁田大为窘况,因为他听这句话的时候,是他在上班的时候,夏天,然后在那一天,监狱长办公室的空调坏了,办公室里没有空调是很热的,有人请监狱长去别的办公室暂时坐一会儿,等修空调的师傅过来修好了空调,再回来。

    结果监狱长正在看一些要刑满释放了的犯人的资料,不想离开办公室,就跟他们了:“心静自然凉,都出去,一会儿来修空调,修好了就没事了。”

    他就记住了这句话:心静自然凉。

    因为他觉得的还挺有道理的嘿!

    但是要出处啊,要白居易这位大唐名留千古的“诗王”,他就记得有长恨歌,因为那首诗是写的杨玉环,大美女还有卖炭翁、琵琶行啥的上学的时候,语文老师要求背诵的古诗之一。

    剩下的什么轶事啊好像有个电影,演的是杨贵妃、猫妖跟白居易的故事?

    还记得演杨贵妃的那个女演员,非常的漂亮。

    “我又不是什么进士及第的老爷,哪儿知道那么多?”丁田想了一下,反而理直气壮的道:“能知道心静自然凉,就不错了。”

    他还有理了嘿!

    把王佐都气乐了:“嗯,你不错,很不错,非常不错,行了吧?”

    有了丁田插科打诨,王佐心情好了一些,恰巧在这个时候,刘文彬进来禀报了一件事情:“王爷,京里吏部的那位左侍郎,已经被罢官抄家,暂时押在刑部大牢,等待进一步的调查,最后判什么结果,要看最后调查出来的罪名有多少,有多重。”

    “暂时压一下,给他们一点风声,然后那位估计就开始找人了。”王佐一边吃凉糕,一边道:“下去办吧。”

    这早就好了的事情,没什么可再议的,刘文彬就一躬身下去了。

    他是谋士,这种暗地里进行的事情,自然是他们去办。

    丁田捏着一团凉糕,有些郁闷的道:“你就这么当着我的面事儿,合适吗?”

    从最初的害怕,到现在的无视,丁田觉得他是不是太“平易近人”了一些?

    还是他丁田分量不够,不用防备啥的?

    “你不是外人。”王佐只给了他这样一个回答。

    丁田脸有些发热,王佐惊奇的看着丁田脸蛋儿竟然红了!

    “你脸红什么?”王佐惊讶的凉糕都不吃了。

    “我脸红了吗?”丁田抬摸了摸自己的脸蛋子,是有点发热,这会儿也没有镜子,他也看不到自己的脸何况古代用的都是铜镜,照人的时候,自带朦胧美光。

    根本就照不清楚人好么。

    “脸红了。”王佐肯定的点头。

    “我我这是热的!”丁田嘴硬:“就是热的,你这茶有些烫!”

    刚才坐下后,就有人送上了待客用的茶水给丁田,茶都是热的,因为王爷喝不了冷的东西,来客自然也不会给冷饮了。

    王佐只是看着丁田好几眼,然后低头,继续吃凉糕:“中午你做饭,我想吃面条。”

    “行吧!”丁田吃掉里的凉糕:“你现在吃着药呢,不能吃腥辣的东西,那就做个别的卤子,来点肉沫鸡蛋卤。”

    然后就借口去做饭,跑去了厨房。

    厨房,是专门制作食物给王佐吃的地方,跟厨房以及大厨房那边还不一样,这里的人都是最最忠心于王爷的人。

    厨子跟厨娘是夫妻俩,他们大儿子就在王爷的亲卫中担任队长,二儿子跟着他们学艺,女儿则是在王府里的绣房负责针线活儿。

    不过这回晚饭就没他们什么事儿了。

    丁田有点心乱的揉面,做面条,然后由翻捡了一下这里都有啥东西?

    新鲜的青菜有不少,其中有一捆豇豆角,引起了丁田的注意,将这捆豇豆角切碎,跟肉沫混合在一起,爆炒,加一点水,酱油炖了,然后勾兑一点面芡浇下去,豇豆角肉末的卤子就打好了。

    没有别的菜,只有一些黄瓜丝,用开水焯过的绿豆芽,以及葱丝、香菜段,用来拌面的东西。

    却让王佐吃的很是痛快,丁田也吃了两大碗,吃饱喝足了,丁田看了看外面的大太阳,非常不想走,因为这个时间段,正是一天之中最热的时候。

    而且他也有点犯困了打了个哈欠,眼睛水汪汪的样子,让王佐有些舍不得让他就这么顶着烈日回去:“在这里睡个午觉吧,反正下午也没什么事情,晚上凉快了再回去。”

    丁田眼睛瞬间瞪大,明显有些吃惊的样子。

    “顺便再给我做一顿晚饭。”王佐添了这么一句话。

    “哦好啊!”丁田这才恢复正常的表情和心跳,刚才一定是他想歪了。

    其实他也真的很喜欢王佐这里,因为外面二十六七度,他这屋里凉快的很,起码比外面低三五度左右,是最适合人类的舒适温度。

    4草拖鞋

    4草拖鞋

    王佐“非常自然”的指了指自己身边的位置:“睡会儿?”

    丁田也没反应过来就点头了:“嗯,睡会儿吧,吃完饭,溜达了一圈儿,都困了。”

    其实他就是在屋里溜达了一圈儿而已,参观了一下古代王爵级别的卧室,发现这卧室别看东西只摆了几样,却每一样都是价值连城的东西。

    看过了,他也就消化的差不多了,加上王佐也在屋里溜达了一圈儿,又躺在床上了,王佐现在有点不想离开床铺的意思,因为前两天拉肚子,让他有些虚脱了。

    御医又不敢给他大补,怕夏天天气热,都是年轻的伙子,这个时候要是补,很容易过头的。

    何况王爷身边没有女眷啊!

    真进补大发了也没个宣泄的地方。

    所以王佐这闹肚子,就只能这么慢吞吞的养着,幸好最近天气热,王爷也不需要出门了,只要坐镇指挥就行,下那么多幕僚在外面跑呢。

    丁田非常自觉地就爬上了床反正王佐的床那么大,比后世三人床还要大一倍,躺上个十个八个的人都能躺得下。

    王佐在中间,丁田就占了个边儿,从这个房子一样的床抽屉里,拿了个枕头出来,躺在上头就舒服了:“好凉快啊!”

    冰丝凉席,金竹凉枕,蚕丝薄被丁田很快就睡着了。

    倒是王佐,竟然有些睡不着了,看着丁田呼噜打的欢快,看了半天,最后是就着丁田的呼噜声儿,睡着了。

    结果王富贵进屋吓的倒退了出去!

    “怎么了?”他身后跟着两个幕僚呢。

    “回去,回去!”王富贵将两个人往回推:“王爷休息呢,等他醒了的!”

    俩人莫名其妙:“那就走吧,你激动啥?”

    王富贵一脸的欲盖弥彰:“我没激动,都给我走开!”

    王佐醒了之后,丁田已经跑去厨房那里折腾了,他叫来了王富贵:“人呢?”

    “在厨房。”王富贵知道他问的是谁。

    “嗯,让他们进来回话。”就算是午觉,王佐也知道,肯定有人有事情来跟他汇报。

    果然,一口气进来好几个,头一个就是两个幕僚;然后是这临时的管事;以及外面护卫头领。

    事情完了,丁田的晚饭也做好了。

    他倒是轻巧的进来了:“我做了点好吃的,慰劳一下得病的你,你这里好东西可真多。”

    “你看上什么了,就拿回去。”王佐已经换了一身轻便的衣服:“喜欢的话,我让他们再给我送来一些。”

    “算了,我就是看着眼馋一些,嘿嘿嘿,你这里的厨娘也好厉害,竟然会做那么多点心,我还得了一份点心方子,是做牛舌酥的。”丁田跟王佐坐在了用餐的餐厅里,自然有厨娘将饭菜端了上来。

    厨娘看着饭菜,嘴角抽了抽,飞快的退下了。

    回到厨房,还跟厨子嘀咕:“不知道王爷为啥爱吃他做的饭菜,这做的还不如咱家大闺女的艺二闺女的面点也有成果,总比他那乡下艺强啊!”

    “你懂什么?”大厨给自家婆娘拿了个黄橙橙的杏子嘟着嘴巴:“王爷吃惯了山珍海味,吃点清粥菜,很正常,再了,那位起吃的倒是头头是道,就是不知道,他是怎么知道那么多饭菜的秘密呢?有些东西,都是大厨家传的。”

    王佐看着眼前的饭菜:“连个肉片都没有啊?”

    清炒木耳菜、鸡蛋炒苦瓜。

    主食是白菜虾肉馅的饺子。

    清清爽爽的一点都不油腻。

    一个汤,用草鱼剁碎,揉成的鱼丸子,做了一个黄瓜鱼丸汤。

    端上来之后,其实丁田的艺一般般,但是王佐就爱这一口。

    “挺好的了,有鸡蛋,有虾仁儿,还有鱼丸子。”丁田给他夹了一个鱼丸:“尝尝!一下午就忙活这个了。”

    “鱼丸子?”王佐吃了一个:“还挺好吃。”

    丁田呲牙一乐:“好吃吧?”

    当年他同寝的室友,就有一个家里是做鱼丸子的,不过他们家制作的鱼丸子是工的,不是械的,卖价自然高,而且味道好,真材实料。

    那个时候他们同寝的人没少吃。

    也去同寝室友家里玩儿过,不同的鱼肉,做成的鱼丸也不一样,还有,放的材料也不一样,想要鱼肉成丸,是要放一些辅料的,还有香料调味品。

    “你现在呢,还在养病期间,吃不了别的,只能吃这个了,少吃凉的吧,先养好了肚子,再。”丁田给他夹了个饺子:“虽然不是什么节日,但是吃个饺子还是挺好的,嘿嘿嘿其实我是看到有好多的大虾,干脆就做了白菜虾仁儿的饺子,只可惜。”

    没有水晶皮儿,不然更好。

    “可惜什么?”王佐看了看他。

    “没什么,吃饭,吃饭!”丁田想着以后有会再做吧。

    吃过了饭,丁田就告辞了,王佐让人送他回去,丁田家里也有冰块,王佐派人送来的,他也是从送冰块来的人嘴里知道的,王佐拉肚子的事情。

    不过现在又给他送来了冰块,丁田就用冰块冰一些果汁儿,喝两口,爽!

    日子平淡的过,牢里的四个人,一天捶打稻草,一天磨点心材料。

    草拖鞋已经编制了一百双,丁田拎着草拖鞋送了王佐一双,然后王富贵就跟他订购了五百双草拖鞋,准备当做夏日里的福利,发给驿站里的人。

    高将军也来订购,不过他预定的是明年的草拖鞋:“军械订购都要提前一年,因为分量大嘛,这一双,你多少钱供给北大营?”

    “这个十文钱一双。”丁田订了个自认为还算合理的价格。

    十文钱呢,已经包括了人工和稻草原料在内。

    人工贵一些,五文钱一双,稻草基本上是白来的,一吊钱能买上万捆稻草,还得是打捆大,结实的稻草。

    一双草拖鞋,就算是赚一文钱,一百双也是一两银子呢。

    如果是一万双,那可就是一百两银子。

    整个北大营,驻军二十万,这是指职业军人,还不包括后勤人员、辅战人员以及一些随军的家属,既然是常驻,那肯定有家属在附近的村镇落脚。

    他们也能分到一些好处。

    丁田想着,这个价格已经是只有两文钱的利润,是底价了。

    “二十文钱一双,就这么定了!”谁知道高将军给他翻了一倍的价格。

    丁田的脑袋上顶着一个大大的问号,不明白这个价格是个什么意思?

    “蒙了吧?”高将军乐了:“以后你就会明白了,这样的草拖鞋,你卖的时候,要三十文。”

    “不可能!”丁田直接就反对了:“这东西最多二十文,还得是编织的厚实,保管好了能穿三年,保管不好,也就二年就能丢进灶坑里当柴烧了。”

    就算是在现代,草拖鞋也是只卖个三五十块钱,编织的精细一些的,算上邮费,在淘上也就六七十而已,最贵的一百块。

    而丁田编织的这个,就跟后世的拖鞋差不多,但是他这个草拖鞋编制的时候,没有有效的防腐段,稻草最多三年,第四年肯定要崩裂碎掉的,农家人都节俭度日,草鞋又不是不会编,只不过没有丁田这里的花样多而已。

    何况,北地的草草拖鞋只能夏天穿,天气一凉就得换上布鞋,不然脚丫子给你冻掉。

    农家都是一个大子儿掰成两半来花的,一件衣服也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

    何况是一双鞋子了。

    农家的鞋子就没有几个是买着穿的,都是家里的妇人们做。

    家里的男人看一看这草拖鞋,也能编出来,只不过丁田的草拖鞋柔软,稻草是经过捶打的,农家人一年四季也没个闲功夫,谁会费那个事儿啊?

    草鞋不抗穿,他们都穿的是布鞋,夏天热,有勤快的会编两个简单的草鞋穿在脚丫子上,但是更多的是光脚丫子。

    “那你就卖二十五文好了。”高将军指着草拖鞋道:“你看你这拖鞋编织的比普通的草鞋可要精细多了,普通的草鞋还要七文钱一双呢,你这个十文钱,太便宜了,零卖的话,就二十五文。”

    高将军定了价,就走了。

    在丁田还没反应过来的时候,王佐那边的王富贵已经过来,跟他了,一双草拖鞋,定价三十文。

    “你是不是傻了啊?”丁田没好气的问王富贵:“三十文一双?你不讲价反而给我涨价?”

    估计这是买家最欢迎的顾客了。

    “你才傻了呐!”王富贵恨铁不成钢:“我们王爷穿的鞋子,怎么可能二十五文一双?三十文一双已经是非常低的价格了,就这价格,专门给王爷做鞋子的绣娘都哭了好几次,对不起王爷,对不起她的艺。”

    “为啥呀?”丁田更懵了。

    “王爷的一条足衣,就价值五十文,还是最普通的那种,在京中,王爷的一双最普通的鞋子,也价值十两银子,到你这里成了二十五文?”王富贵特别的不满意:“王爷什么时候掉过身价了?”

    “纯粹是有银子烧的!”丁田转身送客:“告诉你,这草拖鞋,我打算卖五十文。”

    “这还差不多。”王富贵得到了让他满意的价钱。

    “并且我要,这是跟宁王同款的草拖鞋!”丁田叉腰:“我就不信了,五十文卖不出去?”

    王富贵脚下一个跟呛:“你啥?”

    “零卖的时候,五十文一双,与宁王殿下同款草拖鞋!”丁田乐呵呵的道:“肯定好多人买。”

    王富贵恶狠狠的告诉丁田:“那你就卖一两银子一双!”

    “滚蛋!”丁田将他推出门:“回去找你的王爷一声,我蹭一下他的名声哈。”

    王富贵郁闷的走了,丁田却开始张罗起来。

    草拖鞋只要会编了,就很容易上,那里有些丁田给出的建议,草拖鞋也有一些新的花样儿,这个时候正是草拖鞋的黄金季节,丁田就让金大娘编织,自己忙不过来,还要招呼人过来帮忙。

    每一双草拖鞋,丁田都给金大娘五文钱的工钱,而金大娘也是个厉害的,她给别人的工钱是四文钱。

    不用干活,她就在中间赚这一文钱的差价。

    一个人一天可以编好几双草拖鞋,三五十个人一起动,丁田攒了几天,就先给王佐那边的草拖鞋送过去了。

    因为要打“宁王同款”的草拖鞋的旗号,所以第一个要满足驿站那边的订单需求。

    其次是衙门里,杜师爷也来订购了,两百双。

    然后他们牢房也一人分了一双草拖鞋。

    进入七月,流火的季节,天气又热了一两度的样子,这天丁田正在牢房里算账,就听见外面郑当咋呼的跑进来:“丁司狱,赵老四他们一家子,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