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毛线呢?
20毛线呢?
20毛线呢?
“是啊,所以草原上现在乱的很,各个部族都远远的迁徒走了。”所以王佐心情大好。
“迁徒走了那没有迁徒走的呢?”丁田不仅担心:“那些人要是牛羊都冻饿而死了,那。”
边关战事他没经历过,但是却继承了原主的记忆。
虽然古代并不流行“民族一家”的曲调,可他们坚持的是&qt;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啊。
他们要是过不下去了,就得来边关抢劫!
每次他们都是这样,过不下去了就来“邻居”家抢一把。而且他们不止抢吃的,抢穿的,还抢牛羊马匹和女人
每次都是一场边关人民的浩劫,想一想都让人心里不舒服。
“不迁徙?”王佐却冷笑道:“不迁徙走人,就等着冻死吧!&qt;
“真的?”如果都能迁徙走了,那敢情好了!
“你不知道,外面草原上一望无际是不假,可连个能挡风的大山都没有,一马平川的,一下大雪,刮起卷毛风,帐篷都能掀翻了,何况是在外面的牛羊了。“王佐道:“牧民们都是老早的就找好地方过冬的,没找到好地方的也得赶紧的迁徙走,不然冬天他们熬不过去,不过那边的人身强体壮,别看生活不容易,却一个个上马就是最优秀的骑兵,这一点,我们是赶不上了。”
“他们不会给牛马牲口也搭个帐篷吗?”丁田觉得这有些不可理解,冬天天气冷,你就给牲口也搭个帐篷,好歹不会露天待着,那样的话,或许冻不死。
“你是不知道,普通的牧民,哪有那么多皮子?有皮子还穿在身上呢,不然人都要死了,要牛羊什么用?何况他们也没有什么建筑的本事。“王佐乐了:“他们的帐篷,是用牛皮缝了不知道多少层,才有防风抗寒的作用,就这样,也得每年更换坏掉的牛皮,人都要没帐篷住了,还给牛羊?”丁田一噎,他后世去过蒙古旅游,人家那里除却旅游资源,牛羊资源也是很丰富的,而且那个时候退耕还林,保养草原,大型的牛羊养殖中心,那一排排的牛羊棚栏集中饲养不仅长肉快,省事儿,还不容易丢失牛羊。
散养的到底是放在草原上自由放牧,有些牛羊,要么被野兽咬死、拖走,还有掉水坑里淹死等等意外。
而且集中饲养,还能有牛粪和羊粪的收集,这两种东西,在草原上,晒干了是当做燃料使用的。
那个时候,他记得,好像是烧一种锅炉?用的就是牛羊粪发酵后的沼气还是啥来着?
反正人家那牧场建的啊!
非常全面的现代化牧场,还兼顾旅游,每年光是税钱就好几万呢!
要是草原上都能富裕起来,是不是就不来会打仗了?丁田前三十年,那是生在红旗下,长在新社会,从受到的教育,就是“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尤其是去过少数民族地区旅游,特别喜欢那里的人,淳朴的笑脸,以及热情的接待,都让他喜欢。
蒙古那边更是蒙爽,一碗马奶酒,一敬天,二敬地,三敬祖先,然后是客人喝第一口。
烤全羊好吃,牛肉更美味。
每年蒙古出的羊绒都不够用,他穿过一件真正的羊绒制成的毛衣,非常薄,轻便,松紧适中,虽然价格贵了点,但是他穿了好几年,那衣服是真的非常暖和,冬天外头再穿一件羽绒服,他敢出去溜半天都不带冷的。
“那他们不会用羊毛毯子什么的吗?”丁田提议。“那也是皮子。“王佐却道:“而且羊皮太了。”
丁田一愣,随后想到了他在王佐那里看到的“羊毛毯子”,那是整张羊皮熟好后铺在地上的,并非他想象的那种。“我的是,用羊毛做成的毯子!“丁田比划了一下。“你的是地毯吧?那东西风吹不得,一吹就散了。”王佐给丁田泼了一桶凉水:“只能放在脚下踩一踩,连洗都不敢使劲儿洗呢。”丁田抹了把脸;“好吧。”这个时代,还没毛线出现。也就让羊毛没了用武之地。
丁田记得历史上,毛线传入东方,是在清末,鸦片战争以后的事情。
最早的照片里面,那个时候的人们,就跟现在一样,在冬天不是穿皮袍(里子是各种皮子,外面是绸缎或布)就是穿面袍(里外都是布中间絮棉花),肥肥大大,特别是孩子,像一个个圆球。
而最先编织织毛衣的,是来华的外国人,慢慢很多有钱的较时壁的女性也开始学习工编织毛衣。
俩人就这个话题聊完了,便转移了眼光,开始谈起了雪外面天色渐黑,丁田本来打算去做饭的,王佐拉住了他
:&qt;别去了,我那里备了羊肉锅子,去吃吧。”
“好啊!“丁田也乐得不下厨:“怎么想到吃羊肉锅子了?”
“天气冷的,就想吃了。“王佐也是来找他的,除了给他送东西,就是带他回去吃锅子:“正好,入冬后,最后一批从草原上回来的商队也到了边关,他们虽然在草原上换了牛羊,但是并不会带回去,而是在当地发卖,换成金银或者银票以及北地特产回去,我就让人留了五干只羊,等过几日能冻住了,就都宰了吃肉。”
王佐带来的人多,加上驻军,就算一天来一百只肉羊,都不够。
羊肉大概是供不起,但是羊汤却得提供,还有大量的胡椒粉,不然冬天没有东西给军士们驱寒可不行。
“这么多啊?”丁田咋舌。
“边军那里留的更多,听有三万只羊呢,一万头牛,这都是要宰杀的,一冬天要是没大量的肉食,军士们熬不过去。“王佐道:“还有大量的辣椒粉,胡椒、麻椒。”
这都是抗寒的调味料。
北地大冬天的站岗就是个辛苦活儿,本来军中是禁止饮酒的,但是在北地的军中,一人二两烧刀子,是标配。没办法,天气太冷了,尤其是值夜站岗的,最适罪。
“吃喝上是一回事,多穿厚点不行么?”丁田是知道东北这边的,第一个冬天,他几乎是在牛角县县城里的牢房值班室里度过的,那叫一个冷啊!
每次出门他都全副武装,别筒之类的了,连捂子他都藏的!
屋里更是一晚上都不敢停火,买了煤炭来烧,又不敢捂得太严实,怕煤气中毒,晚上总是半夜醒一次。
“不行了,穿的太厚的话,行动不便,太薄又冷得很,只能外面罩若的大衣服厚一些。”王佐带着他到了后宅的花厅,厅上摆着一口铜锅,下头是炭炉,上头是咕嘟咕嘟冒着油花的羊肉锅子。
锅子里不仅有羊肉,还有土豆根萝卜。另有一盘蛋炒韭黄,以及一碟糖醋蒜。油炸的花生米,醋椒的白菜儿等等。
俩人坐下之后,开始吃饭,丁田吃了几口后又续上了话题:“那也不能让人冻着吧?用羊皮袄子呢?”
“他们现在已经人两件羊皮袄子了。“王佐道:“穿的太厚灵活性不够,这羊皮袄子都是大袄,一裹就能抗风。”
丁田又开始想他的羊绒衫了,哪怕没有羊绒衫,有个厚毛衣也行啊,那肯定比羊皮袄子要灵活的多,羊皮袄子没有多少弹性,但是毛衣有啊!
吃过了晚饭,俩人又闲聊了一会儿,丁田着重打听了一下,这个朝代还真没有毛衣。
回到家里他做梦都梦到了“羊羊羊”、“鄂尔多”等等有名的品牌毛线。
第二天上了差,才发现真的是天气冷了,外面已经有了冰凌子,而且天阴沉沉的,乌云很厚的样子,阳光根本透不过来。
牢房这边虽然也是吃两顿饭了,但是丁田以牢房的名义,在崔久那里订了每日十斤炉果儿,十斤的枣糕,又让厨房单独空出来一口大锅,每日锅里都熬煮的羊汤,不管是羊肉汤,还是羊杂汤,反正每日不能断了热汤。厨房还特意蒸了玉米面的发糕出来,就是糕点。
中午没有饭吃,这帮人就人一块糕点,或者几个炉果儿,配上一大碗热腾腾的汤水,也能混个半饱。
天气阴沉沉的,搞得丁田也很困,中午就喝了一碗羊汤,回来后倚在卧房的被子垛上就睡着了。
昨天睡的太晚,今天起来得早,他这会儿要不睡觉,怕待会儿头疼。
等到下了差,好么,外头黑云压顶似的,看着都吓人的样子。
街道上根本没什么人在外头了。
老郑叔紧了老羊皮袄:“司狱还是早点家去吧?这天儿看起来是要下大雪了呢!”
“是啊,老郑叔也赶紧的下差吧!“丁田道:“别回去晚了赶上了雪,明天要是雪下的大,您老就别来了,在家休息一日。&qt;
大冬天的还让老人来回跑腿儿,实在是有些不忍心。
“可别这么。”老郑叔笑了:“下了雪,如果是大雪的话,全府的人都得出来扫雪咧!人到时候肯定不够。”
“哦,那您自己当心点儿啊!”丁田是第一年在这里过冬,他来的时候,都二月份了,那个时候下了雪也没存住。回到家里,这次王佐没准备饭,丁田下厨做了个炒土豆片,早上泡着的黄瓜干,用辣椒油、香油和葱花拌了一下,当菜儿吃。
两合面的馒头,配上一碳热乎乎的白切肉,一顿饭就算完成了。
“这天要下雪了,你这屋里冷不冷啊?”王佐看了看这房间,怎么看怎么不满意,自己的总督府随便一间客房都比这个地方强十倍去。
“不冷的,我都问过了,而且秋天那会儿,都找人来修房子,补了窟窗,火炕也通过了。“丁田道:“晚上怕冷,我还烧的煤炭呢!”
王佐这才满意了一些:“让你那下人好好的看着火炉,你养了他们快一年了,一个个吃的腰肥体健的,这会儿也该照顾照顾你了。”
丁田乐了:“行,他们这不是一直照顾着我呢么!”
他现在可以是衣来伸饭来张口,除了给眼前这人做点饭之外,都是别人在伺候他。
除了内需要背着人自己洗之外,他的睡衣都是马六家的去洗,幸好家里因为烧炉子,一直有热水用,不然大冬天的洗衣服,就得冻裂。
关键是丁田在别人眼里是爱干净的人,衣服脏兮兮的不洗,肯定不行。
“那你也对他们好。”要王佐也是佩服丁田这一点,虽然出身低微,但是丁田的脾气真的是好,有了下人也不打不骂,想他在京中王府里的那位弟弟,要不是他下狠收拾了一回,差点闹出人命来。
虽然下人的命不值钱,但是谁家不是慈善的?除非奴婢犯错,否则主家也是不能随便打骂,或者打死的。哪怕是明知道这么的人很多,可照做的人很少,但那不包括王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