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8鸿雁传书

A+A-

    23鸿雁传书23鸿雁传书

    这也是给丁侃家减轻负担,他们家这两年孩子就要亲了,如今家里日子好过了点,但是家底还真没多少除了孩子多之外。

    而且孩子都挨排下来的,都差不多大,要娶媳妇儿,需要聘礼;要出门子,需要嫁妆。

    丁侃又是个有原则的人,跟着丁田学,不该要的东西,绝不伸!

    如今在牛角县县衙里算是站稳了脚跟,加上丁田时不时的送东西,联络感情,又立功,丁侃带着妻子儿子已经很感激了。

    这会儿抱拳为礼,眼眶子已经红了。

    丁田但凡是给他们家走礼,都是走的最贵的,丁侃知道他不缺钱,丁侃媳妇儿就每年采一些蘑菇、韭菜花什么的,都是自己亲自制作成蘑菇干、韭菜花酱之类的家常菜给他送去。

    看守祠堂的差事,可是个肥差,又受人尊重。

    这事儿一出,果然,大家开始讨论了起来,丁二伯家的儿媳妇娘家是贩卖香料的,其中就有上供用的供香。就是那种用木屑掺香料做成的细条,燃烧时,发出好闻的气味,在祭祀祖先或神佛时常用,叫供香。有的加上药物,可以熏蚊子,那个叫蚊香。

    老里长就拍板决定,到时候从丁二伯的亲家那里购买供香。

    “要檀香的啊!”

    “这个没问题,一定都是最好的供香!“丁二伯顿时觉得有面子,他儿子也笑的咧嘴。

    儿媳妇更是贤惠的给婆婆往碗里挑肉,这生意可大了,日后回娘家,都有面子啊。

    供香,供果,点心之类的,人多就是好,有人是自己做点心,有人则是亲戚家买卖的,还有几个人家有果子的,不要钱,在果子成熟后,给自己家老祖宗上个供果,要是还要钱,那成啥了?

    不过丁二伯他们那样的就有些不高兴了,难道也要我们的东西白供吗?那东西也不是他们的,是亲戚家的啊!

    “不能不要钱。“丁田了句公道话:“平日里上供的鲜果或者是干果,都需要用祭田所出购买,节日祭祖的时候,再大家一起上供,那个时候就没人要钱了。”

    众人不管什么心思,反正都点头了。

    这是喜事儿,又是在婚宴上出来的,自然更喜庆了。孩子们不懂这些的,但是丁田让堂妹丁茶花给孩子们散喜糖,喜饼。

    大堂弟他们已经去送亲了,并不在家中,唯有茶花堂妹在,孩子们都围着她转,茶花堂妹笑颜如花的给他们发东西。

    吃过了晚饭,自然是收拾干净后散了场。

    去送亲的人也都回来了,丁田问他们:“那家可好?”

    “好着呢,大哥不用担心。”去送亲的丁可道:“他家的人都挺和气的,而且胡家舅舅也在,舅妈一直陪着姐姐,屋里我也看过了,很干净,装饰的也好,而且还雇佣了两个妇人平日里洗衣扫地,做些粗活,饭菜都是自家人做,那俩妇人也是老实人,不会乱嚼舌根子。”

    总之,就是各种好,却让丁田听的半信半疑,只是今天都累了,故而都洗漱过后躺下休息,没人再有精力什么,睡觉休息才重要。

    第二日精神了一些,又开始收拾自家,丁田还一个劲儿的问二婶子:“几日回门啊?”

    “三天回门!“二婶子都被他给逗笑了:“平日里也没见你们多亲近啊?这会儿咋了?”

    “平日里进了自家门,就能看到他们了,现在桂花妹子一出嫁,日后想见一面,就得去胡家村了,不再是进了门就能看到她了。”丁田前世今生两辈子第一次嫁妹妹啊。

    太舍不得了

    “你要是想她了,就去看看她呗!“二叔道:“反正也没啥大事,那些穷讲究的都是大户人家,老丁家就是庄户人家,没那么些不见外男的穷讲究。”

    “二叔连这个都知道啊?“丁田乐了,这还是他二叔那个老实的农民吗?

    “你二叔本来不知道的,有一个过路的商队采购粮食,他听人家商队的头领的,那是个大商队,那头领的东家是大户人家的少爷,十几年了,他连少爷身边的丫颗都没见过,据是不见外男咧!”二婶子笑了:“真不明白,大户人家的女誉不抛头露面,在后院解鸡蛋吗?”

    丁田听的哈哈大乐:“对,对!蹲在后院孵鸡蛋哈哈哈!”

    在家待了两天,终于盼到了妹子回门。

    回门的那天,丁田第一个看的是自己的大堂妹。

    胡彪家里用两挂马车的礼物作为回门礼,另外一辆马车乘坐的是丁桂花,赶车的就是胡彪。

    已经不再是姑娘了的丁桂花,梳若妇人头,是坠马摇,其上一朵珍珠头花,又有两个银簪子,上身是丁香色需衣,下系紫色深裙,罩的是粉地撒紫花精子,耳上明铛闪耀,腕上细镯叮喘,即不招摇也不太过俭朴失礼。

    是个新婚妇人的样子。

    只不过她这样的看着就比村里的新婚妇人要华贵一些,其实在见过了大世面的丁田眼中,这才是一个新婚妇人该有的样子。

    本来回门该是女眷问姑娘,男人们自然是问姑爷了。

    但是丁田不是,他直接钻进里屋去问丁桂花:“在他家过的好么?他们家有姑子,给你气受了?”

    “没有,家里人都挺好的,我给两位姑子准备的礼物,她们都很喜欢。”丁桂花红着脸道:“大哥别担心,妹会好好过日子的。”

    成亲那天大哥的话,传回了婆家,谁不她有个好哥哥婆家更是高看她好几眼,新婚就有了一个单独的大院落居住,她的嫁妆也都自己收着,婆婆并不敢凯,因为她的房间里,挂着的那个镇宅的横幅。两个姑子也得很,且丁桂花也不是气的人,一人送了一根银步摇,一对儿喜上眉梢的银善子,两对银耳环,一对银镯,一个金项圈。

    顿时将俩人喜的不得了,“大嫂子”、“大嫂子”的叫个不停又带来的布料太多了,第二天拜见婆母公爹的时候,除却送出去的一整套衣物外,丁桂花又给婆婆单独送去了四匹绸布、八匹缎子,是给家里人做春装。

    那些料子里,多数都是能做男装的,可以给家里的男人做两身好衣服,出去见人也体面,女装更好了,丁桂花自己的衣服都穿不过来,可以给两个妹子打扮一下。

    反正全家都被丁桂花用礼物给砸了个结实,三天时间,足够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此次回门,婆家给送了不少的好东西。

    其实农家户的能有什么好东西?

    只不过在当地绝对是厚礼了。

    一整只的二百斤的大肥猪,两只大鹅,两只鸭子,六只母鸡,这就占了一辆马车。

    另一辆马车上,更是别出心裁,竟然是一车的皮货!

    光是狼皮就有十张!

    兔子皮二十张;狐狸皮十张;羔羊皮二十张,这绝对是厚礼啊。

    留下姑爷吃了一顿丰盛的饭菜如今已经三月未四月初了,每家都吃了三顿饭,只是丁田不痛快,跟两个堂弟合伙灌人家酒最后是被人抬上马车走人的,他们家跟来了三个赶车的不然就住下了。

    因为丁田听,回门当日回不来的,要在娘家住对月,也就是住一个月,才可以回来。

    结果人家早防着他这一,特意花钱雇了车夫来赶车。丁田眼巴巴的看着妹子上了马车走了,顿时唉声叹气,家里的人都偷笑,却没人敢什么。

    在家又混了两日,他才启程回到北风府。

    恰巧赶上春耕时节,好多人都在忙着春耕,杜知府又“下乡“查看春耕的事情了,丁田则是继续在牢房这边上班,王佐没回来,但是有书信来往。

    最开始还是正常沟通,后来王佐在信里附了一首诗,虽然丁田没有作诗的能耐,也觉得那首诗别有情调,相思缠绵之意,连他这个没啥文学素养的人都能体会得到。

    但是他自己不会做,咋办呢?

    他买了一盒女人用的大红胭脂,抹在嘴巴上,然后印在了信纸上!

    过后赶紧擦干净,将信纸放在阳光下晒干,然后折叠好,放进了信封里。

    好么!

    王佐的回信激动的字迹都有些不稳了,在信里也开始跟他吐槽,边关的这帮人太难搞了,让他们认个字而已,又不是上战场,一个个打仗一个顶三个,学习就给他不开窍,今天认识了八个字,明天再问他们,可能就只记住了一个!

    你气人不气人?

    还是你好呵,在家的时候,都能吃到你做的饭,在这里就算是天天吃肉也不香。

    丁田当写情书是一种恋爱的段,所以给王佐写信,都是一些杂七杂八的事儿,但是其中不乏撩拨的意思;王佐这个古代保守的君子,如何能扛得住丁田这现代闷骚男的段?

    他将在上看到的、同学朋友身上学到的恋爱段统统都用上,以前是没会,如今有了爱人还能不浪一把?丁田就我也想你,如今我在府城,府尊大人都去乡下“

    督查春耕”了,我也很无聊啊!

    他这信才写出去没两天,他就不无聊了。

    这一天,他正在写着情话,想着对王佐那张俊脸,跟他:你是我的太阳!

    但是后来又一想,这话后来好像是变味儿了?

    改成骂人的话了?

    那不成了“我日靠!

    差点骂人!正在修修改改的时候,金不换闯了进来:“快走!有案子了!”

    “什么案子啊?“丁田没精神:“抓了个偷还是谁占了别人家媳妇的便宜?”

    此地的治安情况还是挺好的,偷摸的也不见几个,路有几个人占人家谁谁家的媳妇儿便宜,不等官差到场,人家媳妇儿的娘家婆家人一起上,打的那浪荡子连他老子娘都不认识他了!

    根本用不上官差好么。

    “不是!”金不换兴致勃勃,双眼冒光:“张家老太爷,死了!”

    “死人了?”丁田也来了精神:“怎么死的?”

    “碎死!“金不换道:“张家老太爷,你知道的,那个七十三岁了的老家伙。”

    “他碎死有啥值得兴奋的呀?”丁田一听就没兴趣了。

    张家老太爷都那么大岁数了,猝死是很正常的吧?

    七十多岁了,在现代不算什么,但是在古代,就是“人生七十古来稀&qt;啊!

    他不管是怎么死的,都应该算是喜丧了。

    活到他那么大岁数的,少见,何况丁田见过张家老太爷,因为是有钱人家的老太爷,吃得好,穿得暖,胖墩墩的一看就是三高人群里的佼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