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张家
240张家240张家
张家老太爷胖墩墩,圆滚滚的身上,穿着的是白色丝绸做成的里衣,没穿鞋袜,丝绸的里衣贴身,关键是这老家伙的下半身是翘着的!
这是?
屋里都是男人,是个男人都明白,这是为啥翘起来的
哎呦呦,张老太爷都七十多了,还能翘的起来?
果然是“宝刀未老“啊几个捕快相互挤眉弄眼。金不换顿时就感兴趣了,倒是张家大爷脸不红气不喘的看着,连站在他身边听候差造的张大管家都不意外的样子。
丁田将此事暗暗记在心里。
“老太爷贵庚?“金不换一本正经的问旁边束伫立着的张大管家。
“老太爷七十有六了。“张大管家恭敬地报了年岁。
“不是七十三么?”金不换跟丁田都有些错愣,听是七十三啊?
“没有,我家老太爷七十三岁时办了个大寿俗话,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叫自己去,我们老太爷怕啊!所以一直对人自己七十二有的时候记不太清楚了,就自己七十三。”张大管家有些汗颜的道:“老人家的怪脾气
俗话得好,老孩儿,孩儿,张老太爷七十多岁糊涂了,在家就是一个不讲道理的老霸王,一不二,那么大岁数了,谁敢跟他顶着干?
他儿子都六十一了,他要七十三,难道十二岁就成亲生孩子了?
这不过去,唯有不了解张家的人,像丁田跟金不换这样的外人,才会觉得老爷子七十三,实际上都七十六了。
金不换看向了张家大爷:“张老太爷平生?”
张家大爷苦笑了一下,了张老太爷的平生,其实堪称传奇。
张老太爷十二岁父亲去世,自家依靠寡母撑起了家业,十五岁一出孝就娶妻,当年就生了个大胖子,就是张老爷大概是太早生育,第一个张太太在生了张老爷之后的第二年,婆婆去世,守孝三年,第四年怀上了,却因为妾室作怪,流掉了孩子,那妾室也被张老太爷打死了,但是张太太的身体也垮了,在张老爷十岁的时候就去世了,幸好,这十年间,张太太段了得,愣是没让张老太爷再有一个孩子,哪怕是女孩子都没有!
第二位张太太在第一个张太太去世后两年才进门,一进门就有了,生了个女儿,但是因为在养胎的时候,吃得太好,孩子太胖了点,这第二个张太太伤了身体,再也无法生育第二位张太太活的时间够长,活到了三十八岁才去世,她在世的时候,为张老太爷纳妾三房,偏偏这三房就跟不下蛋的母鸡似的,竟然没一个怀孕的,后来临去世的时候,又为张老太爷纳了一房宜生养的妾,又临终的时候愧对老爷,家里子嗣不兴,张家人都两位张太太不论是原配还是继室,都是非常贤惠的女人。
彼时张老爷已经娶妻生子,对唯一嫡出的大妹妹,好的不得了,将大妹妹高嫁去了北崇府的一个举人家里。那举人后来考中了进士,如今在西北一个县城里当县远隔千山万水,那位张家的姑奶奶,只能每年送一次年礼回娘家,通信一次,略表思亲之意。
第二位张太太去世之后,张老太爷无心续娶,渐渐地将心思放在了教育嫡长子的身上,且嫡长子已经给他生了两个孙子了。
含饴弄孙才是他应该过的生活。
“我祖父常,这辈子儿女缘浅,女人那么多,都是不下蛋的母鸡,对我们这些孙辈特别珍惜。“张家大爷抹着眼泪儿跟田径哭诉:“自打我出生,便养在祖父跟前,一直到成亲,才搬出这院子祖父”
看样子是真情流露,一个大男人,哭的眼泪哗哗的。田径只好一抱拳,夸奖了一下:“老人家高寿你别太伤心。”
其实实话,田径很想,就算是现在猝死,那也该是喜丧了吧?
丁田也是这个意思,这年头,平均人寿才三四十,这老头儿活了七十多快八十岁了,还想咋样?生于富贵,死于安乐这应该是安乐吧?
都安乐过头了,这个死法有个不太好听的名字,叫“马上风”
金不换在一边提醒丁田:“其实是妾,只是通房丫头而已,按照朝廷的规定,张老太爷乃是个举人,也就是士那一级别的,最多可以允许他娶一妻,纳一房妾。”
“啊?”丁田眼睛一亮:“还有这种规定?”
“那是!”金不换看了他:“你不知道?&qt;
“我就是不是很了解。”丁田轻咳一声:“那他这些妾就不算是真正的妾室了呗?”
“当然!“金不换道:“最多算是通房丫头。&qt;
原来古代阶级非常严格,妾室也不是想纳多少就能纳多少,没有一定的身份地位,妾室也不是随便立的。
丁田听了金不换的话撤嘴,这年头,基本上没啥道理可讲。
金不换检查了一下尸体,他捣鼓的时间长了点,就听外头有女子哭嚎:“老爷啊!你走了,留下我们孤儿享母的可怎么活啊!老爷啊!你睁开眼睛看看我们娘俩儿吧!”
哭声震天,声音尖利。
“谁呀?”丁田正跟金不换检查尸体呢,刚有点头绪,外头就闹了起来,顿时就不满意了。
“是我们老太太。”张大管家尴尬了。
更尴尬的是张家大爷;“是我祖母。”“你祖母?&qt;丁田皱眉:“这中气真足。”
结果就见外头闯进来一伙子人。
领头的是个有些奇怪的女人。
这女人穿着土红色的福裙,暗红洒金的精子,脚下踩着一双万字寿纹的鞋子
,脸上素净一些,头上盘着元宝壁,配着金善子,耳朵上带着双耳环,上带着的却是宽边的长寿镯,腰上垂着的香囊,也是绣着“长寿龟“图案。
有着年轻的脸蛋儿,却做着老一般老气横秋的打扮。
眼睛靓丽而张扬,这会儿红着眼眶,嘴巴咳啕可却一滴眼泪都没有。
身后跟着两个强壮的健妇,胳膊估计比丁田的大腿都粗,丁田差点以为见到了王佐那里的女侍卫们!
还有四个仆妇,看着低眉顺眼的老实巴交的,却是站在门口当了人墙,将后头人的路给堵住了。
外面的女誉进不来屋子,只能在外头等着,声议论着田径皱眉问张家大爷:“这位是?”
他们进来的时候,外面可是都清场了,女们都是被关在屋里不得出门见外男的,这会儿闯进来可不止一个妇人。“这位是我们老太太。”张大管家低头声的告诉田径田径不高兴了:“一个妾室,这是要干嘛?”
张大管家更尴尬了:“我们老太爷的正房。”
那女人进来之后,就想进去卧房,被张家大爷挡住了去路:“祖母,祖父死不瞑目,家里特别请了差人来看个究竟
“什么死不眼目?你不就是想,是我害死了老爷么?”
那女人非常屋利:“我是个后进门的,你们一个个都看我就跟看眼中钉似的,当我儿子是你们的绊脚石你们这没良心的张家人啊!欺负我们孤儿寡母没了靠山老爷啊,你睁开眼睛看看你这大孙子。”
一番话得张家大爷满脸通红:“祖母,孙儿不敢有此大不敬的念头。”
张家大爷斯文人一个,怎么可能是这个泼妇的对?俩人正闹腾着,丁田跟金不换脸色不好看的问张大管家
:“这是你们家的老太太?”“嗯。”张大管家尴尬的了这位“老太太”的来历。
虽然张老太爷上了年纪,不过人老心不老啊!
在老爷子六十岁的时候,在外头溜达,愣是看中了一个女子,用了些段,娶回来当了他第三位正房太太。
“我怀疑第二位张太太生了个女儿之后终身无法再生育,是张老爷的段。”金不换声跟丁田道:“正房无所出,张老爷便是唯一的嫡子!”
读书人家最重视的无非是“名正言顺“这四个字,家业自然只能传给嫡子,而且若有“嫡长子”在的话,连嫡次子都要退一箭之地。
“我也这么想的。“丁田跟金不换声讨论:“你看这位张老太太哪儿老了?”
第三房张老太太,是张老太爷六十岁的时候迎娶回来的,当时整个府城都轰动了,津津乐道了很久。
新郎六十岁,新娘才二十岁!俩人相差了四十岁的年纪啊!
而且据新娘子是心甘情愿嫁给他的!
眼前的这位,打扮老气横秋的女人,就是张老太爷的填房,张老太太。
虽然叫“张老太太”,可是她实际年龄才三十八岁,正是少妇的年纪。
这位张老太太可了不得,起初进门不太乐意,冷着一张晚娘的脸,谁都爱答不理的,谁知道她进门三年之后,竟然怀孕了!
而且还生了个儿子!
张老太爷老树开花,得了个比曾孙年纪还的老来子!整个人都年轻了起来,每日也不“含怡弄孙“了,因为有了老儿子么,且那孩子长得比张老爷还像张老太爷,让张老爷就算是想恶心后妈这孩子不是老爷子的种,都不出口张老爷有五个儿子,孙子二十八个,曾孙十八个,玄孙一个,都快要周岁了。
张老爷也是十五岁成亲,当年便有了嫡长子,三十岁的时候,就有了嫡长孙,四十五岁的时候,有了嫡长曾孙,如今六十有一了,嫡长曾孙已经给他生了一个嫡出的玄孙。
可以是五代同堂。
他们家占地这么大,分了那么多的院子,就是因为人口兴盛,虽然在张老爷那一代,只有他们哥俩儿,但是张老爷能生啊!
他家五个儿子就占了前头五个最好的大院子,二十八个孙子又占据了左右好几个跨院,更因为孙子们成亲,总该一家占一个跨院,而买下了周围的房舍,连在一起,看起来就像是一张织起来的的密密麻麻的蜘蛛。
偏偏因为他们家没有人当官,按照时下的规矩,这房子就不能叫“张府&qt;,只能叫“张宅”。
因为“府“是指高官和贵族的住宅,他们家既没有高官,也不是贵族。
倒是丁田家,可以叫“丁府”。
晚辈也有不少,可这些晚辈都要喊一个孩子做叔叔、叔祖和太叔祖。
最主要的是,这个孩子跟张老爷是同辈不,同样是嫡出!
按照本朝规定,分家的话,嫡子可得家产七成,庶子可得家产三成。
如果都是嫡子的话,嫡长子可独得家产六成,其余四成归其他嫡子平分。
现在只有两个嫡子,张老爷分得六成,而这个张二老爷
虽然才十五岁,却可以分到张家四成的财产。
且这兄弟俩,年龄相差巨大!巨大!巨大!
重要的事情三遍,根本没有任何兄弟情分可言。四十五岁的年龄差,简直是差了三代人的距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