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2新官上任.……

A+A-

    302新官上任

    302新官上任

    既担心王佐又有新助力,更担心他会给儿子找个出身低的儿媳妇,她知道王佐的婚事坐不了主,但是自己儿子的

    她应该能做主。

    还有就是现在要给儿子摸外面的人了,一旦儿子大了,能出去办事了,起码要有一些人。

    老大看人的眼光还是有的,最主要的是,如果能从老大那里挖来人才,也是对他的一个打击。

    宁王太妃在那里异想天开,可是大丫囊如意却有些烦躁,王奶娘的太对了,王爷一回来,太妃娘娘又不安分了。

    丁田回到了自家,还带回来好多东西,拿了二斤燕窝、几棵人参给金不换:“回去让嫂子给家里人都补一补。”

    “知道了。”金不换道:“你什么时候去赴任啊?”

    “还有几日,不若急。“丁田道:“我想先熟悉一下这里再,京城太大了,起码以后别迷路啊!”

    金不换哭笑不得:“你还想满京城的逛游啊?你在京中没有朋友么?我记得你好像是往京中送过年礼吧?”

    “有是有一位,就是不知道能不能见到。”丁田乐了:&qt;

    是米英,只不过我不知道他家在哪儿,每次都是王爷给代送的。”

    金不换不知道米英的身份,但是听丁田提起过:“就是那位宫里的那位?”

    “你怎么知道?”丁田瞪大了眼睛。

    “能去宣读圣旨的,必定是天子身边的人。“金不换搬嘴

    :“我不傻。”

    俩人正在的时候,马六进来了:“田少,有人来拜访。

    “谁啊?”丁田问:“我这京里没几个认识的人。”

    “来人是您的师侄!”马六也迷糊着呢:“是来给师叔请安,还带了不少的礼物。”

    “师侄?”丁田一愣:“我哪儿来的师侄?”

    “是郑太医的徒弟。“马六是知道郑太医的,因为丁田托人给郑太医的郑家庄送过年礼。

    “哦哦!“丁田一拍额头:“想起来了,我的老师兄么!”

    那位老师兄,风趣幽默,又有大毅力,能在边境的军营里当二十年的军医,不容易:“快,快请进来!”

    来人有三个,亲哥三儿,是郑太医的三个儿子。太医院的院正,郑晓,也是郑太医的大儿子。御药房的主管太医,郑明,郑太医的二儿子。

    本来在中军大帐为曹大将军看病的郑晨太医,也因为曹大将军回京,跟着一起回来了,如今在太医院任职,是郑太医的三儿子。

    哥三个都长相差不多,斯斯文文,气度非常好。

    只是他们年纪都很大了,可是见到丁田的时候,竞然恭恭敬敬、规规矩矩的行了一个晚辈见长辈的叩头大礼!

    “郑晓!”“郑明!”“郑晨!”

    报了名字之后,哥三个跟插蜡烛一般,立刻跪地磕头:&qt;

    给丁田师叔请安。”

    唬的丁田差点跳起来:“这是干什么?赶紧起来,起来!他老师兄都六七十岁了,他的儿子,起码也四十开外,半百的年纪,胡子都花白了,跪他一个才二十岁的人,他觉得,自己会折寿啊!

    “师叔虽然年纪轻,但是辈分在那里摆着,我们不能失礼。“郑晓跟他爹一个脾气,是个老顽固,非常在意传承,传统还是金不换比较实在,他在后头吩咐马花,给丁田送了三个荷包,分别绣着岁寒三友,用的是锦缎,里头有三块玉佩,都是上好的羊脂青玉,雕刻的也是岁寒三友,比较适合这三个兄弟。

    丁田见了荷包才反应过来,这第一次见“晚辈”,可得给见面礼。

    于是,一人一个荷包,三个人恭敬地接了,又一次行了一礼,才站起来,一个个非常规矩的样子。

    搞的丁田也有些束束脚,请他们喝茶,三个人又奉上礼物:“这是恭贺师叔乔迁之喜。”

    丁田看了一眼,发现礼物不多,但是很实用。

    有粮食,有柴炭,还有送来的一些布料、活的鸡鸭之类的食材。

    这才是送来的乔迁之礼的样子,要是给一些摆件什么的,丁田也不会觉得多贴心。

    另外,还给送了一点成品的药丸子,有防治感冒的,还有治疗水士不服的,这是怕他刚到京中,不舒服而准备的。

    丁田别扭,其实郑晓他们也别扭,任何一个行业的顶尖人才,都有一点傲气,他们兄弟五个,医术高绝,师承显赫,偏偏有个不按牌理出牌的老爹,给他们认了一个这么的师叔。

    刚刚弱冠之龄,这也太了。比郑晓的大孙子,还一岁!

    不太熟练的寒暄了一下,这三个大师侄才告辞离开,这次算是认了个门儿,日后难免要走动一二。

    金不换很想出去跟几位太医聊一聊,他也会医术的好么不过不太熟,这也是人家第一次上门,不太好抢了丁田的风头,就一直憋在后头,等人走了,他才冒出来,下次一定要让丁田介绍他们认识。

    “你早啊!”丁田擦了擦汗:“我这边尴尬的都要憋死了,你早点出来,你们谈,多好。”

    金不换看都没看他,而是对着一大堆的礼物翻捡:“那个治疗拉肚子的是哪个药丸子?我拿一颗研究一下。”

    丁田分了他两丸:“拿去玩儿吧!”

    金不换不高兴了:“我又不是孩子!”

    罢,抢了药丸子就跑掉了,丁田在他身后大声的嘲笑

    :“还自己不是孩子!”

    过了两天,王佐驾到。威威赫赫,神鬼辟易!到了丁田家,依然是整条街戒严的架势,不过,京中的人可比北风府的人要有见识,不让出门,他们就不出门,也没人出来看热闹。

    见到丁田的王佐,开心得很。

    在丁田家里逛了好几圈,给丁田带来不少的礼物,在这里断混了一日一夜,吃过了丁田亲自下厨给他做的饭菜,才依依不舍的离开。

    倒是丁田家,从北地搬来的酱缸,本来有四缸的,被王佐带走了一缸。

    丁田家在附近出了名,原来真的有靠山,还靠上了八大铁帽子王的宁王府,连宁王殿下都来了!

    唯有丁田家跟金不换家知道,俩人早就认识了!

    倒是丁田,又在家里待了两天,才去吏部领了自己的官服、腰牌和印章等物,在假期结束之后,走马上任。刑部大牢的作用,是审定各种法律,复核各地送部的刑名案件,会同九卿审理“监候”的死刑案件以及直接审理京畿地区的待罪以上案件的罪犯关押处。

    也就是,这里的人都是犯人,但是都没判刑!

    所以这里的犯人很多,而且刑部大牢因为是在京中,又是羁押犯人的地方,倒是建的很大。

    占地上干平,最主要的是,围墙很高,附近几乎没有人来往,能来往都是来办公事的。

    而刑部、都察院、大理寺合称三法司,刑部受天下刑名,都察院纠察,大理寺驳正。凡有大狱,须三法司会审。

    因此,三法司毗邻而设,有利于提升办事效率。

    但是督查院跟大理寺是没有监牢的,他们羁押犯人也只是走个过场,就办公的地方后头的几间房子而已。所以这刑部大牢,督查院跟大理寺也偶尔用一下。别看丁田这官职,品级低,但是管的事情可不少。

    整个刑部大牢都归他管,而整个牢房,很大!

    牢房外部是两层的高墙,呈“回字形”,第一层高墙高达三米,一般人都攀附不上去。

    第二层则是“班房”,给值班的狱卒们居住的,南边的正房办公用,东西厢房给狱卒居住用,北边则是伙房,伙房后头还有一排房子,据是医药房,只是如今那里空着,既没有大夫,也没有药材。

    整个大牢里,是没有茅房的,所有人一概使用马桶。

    内里的划分是一个“目”字形。

    第一排牢房都是一些各地送上来的犯人,等候审讯的那种。

    第二排牢房都是各地送上来的犯官,等候发落的那种第三排牢房则是重刑犯,例如杀人放火的那种,抢劫钱庄的那种嗯,钱庄就是古代的银行。

    只不过是私人性质的那种。第四排则是死刑犯的牢房。

    这一排牢房几乎都是等着秋后问斩的了。

    丁田来到这里,第一件事情,就是接见这里的工作人员这里有四个牢头,每个牢头儿下五十个狱卒,伙房那里有十个厨子,两个厨娘,一个伙房管事,还有一个库房,库房里主要是放置的杂物、证物以及一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其实更多的是上头调拨下来的给养,库房有八个库房的库吏,以及一个库房管事。

    大牢头儿余老大,是个壮汉,很有威慑力的那种,一看就是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类型。

    因为他那里人员流动最大,也有些刺儿头,所以他在第一排牢房那里,更多的是打人,杀威棒是二十下。

    二牢头儿程二双,长相斯斯文文,乍一看,跟个秀才似的,话也轻声细语,而且他那里都是犯官,而且有的犯官秦子查清了,是清白的,会放出去,所以他那里的人,别看都是犯官,但是待遇最好,杀威棒却只有十下。

    三牢头儿江三儿,跟余老大是拜把子的兄弟,长相上还挺有些像,同样是人高马大,肌肉虬结。

    第三排的都是重刑犯,没有一个好相与的,杀威棒足足四十下!四牢头儿闻四嘉,这是四个牢头儿里,唯一一个名字听起来还不错的家伙,这人是个秀才,但是不知道为什么,被分配来了死牢当牢头,死牢里的杀威棒,规定是一百下。这刑部大牢的杀威棒,跟地方上的不一样,那棒子是一头红,一头黑,乃是标准的水火杖,打起来,棒棒到肉,身子骨不好的,能把人直接打死。

    丰房里本来要有医生跟简单的药房的,可是没人爱来这里,来了这里岂不是要给犯人看病?

    而且这里是牢房,出去,好不好听,别人问你在哪儿坐诊看病啊?你回答:在刑部大牢?

    “这么,医药房那边空着了?”丁田倒是有些意动,他想将金不换安排在这里。

    第一是有个办公的地方,第二是在一起工作方便,第三则是有个收入。京城居,大不易。

    这里的大米都比他们北风府那边贵两倍!

    不知道为什么,丁田这么一,四个本头儿和两个管事的都有些神色不对头。

    丁田一想就明白了:没有大夫也没有药材,但是上头给的给养里,肯定是有药材和大夫的工钱的,那么问题来了,没大夫又没有药材,那大夫的工钱跟调拨过来的药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