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8李裕玫李大叔

A+A-

    33李裕玫李大叔33李裕玟李大叔

    “是啊!“丁田告诉他:“这是一个词人写的一首词,为的是纪念他的妻子,他对自己的原配妻子感情甚笃,后来他的妻子病逝,他伤心难过的很,在家里逼着他娶继室之前,他去了妻子的墓前,做了这首词。&qt;

    其实到底是怎么样的?丁田也不知道,只知道在上高中的时候,学了纳兰容若的这首词,整个班里的女生们都为之神往。

    就连男生们都对这首词着迷。

    还有那首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全文是什么?”老爷大叔有些心动。

    “这首词叫画堂春,原文是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浆向蓝桥易乞,药成碧海难奔。若容相访饮牛津,相对忘贫。”丁田道:“因为那个人字容若。“丁田告诉他:“写的可好了。”

    “一生一代一双人。“老爷大叔将这首画堂春念叨了两遍:“果然是好词!这是这样的好词,怎么从来没有听过?&qt;

    丁田一噎;“这是我老家的一个老先生的,至于那个写词的人谁知道是谁啊?光有个字,叫容若。”

    他能怎么?

    总不能是满人吧?

    要知道现在的满人还在关外,为大青勤勤恳恳的成守山林,每年进贡的皮子、东珠和人参都不少,而大青不像前朝那么傻垣,人家给点东西就往死了回礼。

    大青的回礼都很适合,例如关外的满族部落,他们进贡一百张貂皮,大青的回礼就是两匹贡缎,绝对不会像前朝那样,给回一百匹锦缎那么冤大头。

    不过私下里的贸易,可以稍微放宽一点,给辽东那边多卖过去一些棉花,但是不白给,他们需要花钱买。

    粮食自然也是紧俏商品,外族的人很少有会种地的,更别提精耕细作了。还有“寸铁不许出关”的规定,这个倒是延续了前朝的习惯。

    以至于外族铁器奇缺,砂锅盛行。

    由此诞生了很多砂锅类的名菜。

    “这个名字还真没听过。”老爷大叔沉思了。

    半天之后,他才想起来问丁田:“你叫什么名字?”

    丁田听了这话哭笑不得:“大叔啊,你以后可千万别一个人出门了,随便一个什么人都能将您拐跑,我都背着您走了一条街了,您才想起来问我叫什么名字?”

    这要是在他原来的那个时代,妥妥的需要挂着“老人牌”

    的那种老人,出门遛个弯儿恐怕儿女们都不放心。很容易被各大“搞宣传”的人给忽悠瘸了的那种。

    “本老爷没人敢卖!”老爷大叔还挺牛气:“,你叫什么名字呀?”

    “我姓丁,叫丁田。”丁田自报姓名:“今年二十一了。”

    “怎么没有字?”老爷大叔皱眉:&qt;二十一了行了冠礼了没?”

    “没,穷人家出身,不讲究那些。“丁田摇了摇头:“大叔,你姓什么呀?叫什么?”

    “我姓李,我叫李裕玟,字阀明,号善音居士。“李裕政很自豪的道:“又号长寿山人。”

    “李大叔,你这是信佛还是信道啊?咋又是居士又是山人的啊?&qt;丁田听的有点糊涂了。

    “傻子,有名有姓,成年及冠之后有字,才是一个完整的名字,号,并不是什么信众就有的,一般是自己给自己起的,觉得比较适合自己的一种称为,是在名、字之外的自称,除供人呼唤外,还用作文章、书籍、字画的署名。“李裕玟拍了拍丁田的脑袋:“你知道苏东坡么?”

    “知道啊!”丁田猛点头:“他制作出了东坡肉!”

    李裕气的呀!

    又拍了拍他的脑袋:“怎么就知道吃?”

    这孩子在家没吃过饱饭吗?

    “嘿嘿嘿,你别生气啊李大叔。”丁田立刻笑嘻嘻的道歉:“我知道苏东坡,他写的水调歌头特别有名!”以至于名垂干古,后世不知道多少男女明星唱过这首歌呢!

    “苏东坡不叫这个名字,他的名字就叫苏轼,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知道了吗?”口气特别像是语文老师。

    “哦,知道了,原来是这样啊?”丁田仿佛明白了什么,其实他以前学过的,只是那个时代的人们哪儿记得住这么多东西?能知道他叫“苏轼”、“苏东坡”就不错了。

    俩人一路聊天,就到了桂枝街,桂花胡同。这里靠近内城,但是并不属于内城的范围。

    李老爷还在东张西望,丁田却是飞快的走到了家门口:&qt;

    来人呀!”

    今天家里人也都出门去逛街了,不过他们比丁田回家的早,马家人可能全家出门看稀奇,但是身为本地人的王家,尤其是王老乐这样的老人,他都看了不知道多少年的花灯,都看够了。

    所以年轻的一伙儿人出去逛个没完,剩下王老乐这样的老人就看个热闹,然后就回来了。

    家里现在就王老乐和他大儿子、大儿媳妇在家。看着自己家的同时,也看着隔壁金不换家的门户。

    听到动静跑出来,看到田少背了个人进门:“这是怎么回事?”

    王大福赶紧上前,想帮忙将田少背上的人挪到自己的背上,可是那李裕玫拒绝了:“让田儿背我进去。”

    他倒是叫得亲热。

    而且搂着丁田的脖子不撒。

    “好了好了,我背您进去。”丁田看了看,也不差那两步路了:“福叔去隔壁请一下金大夫过来,这位李大叔的脚脖子藏了,请他过来看看,我也不知道我拧巴的对不对。”

    “哎!”王大福往隔壁跑去了。

    李裕玟不高兴了:“合着你不会看跌打损伤啊?”

    “我只是不确定正不正确,毕竟好多年不出了。”丁田乐呵呵的把人背到了卧室里,放到了炕上:“您上航歌会儿。

    王老乐的儿媳妇,管家娘子上前给俩人除去了身上的大衣服,丁田给老爷大叔脱了靴子,果然,脚脖子那里已经肿了起来。

    管家娘子看了看里头的衣服料子,摸了一下,有点疑惑,这料子是上好的江南进贡而来的石青色绒线缎,乃是不可多得的好料子。

    再看这位穿着的袜子,竟然是江绸续的!

    长筒的袜子是棉袜,上头绣了五谷丰登的图样。

    丁田可不想让管家娘子给老爷大叔脱袜子,所以他就贴身伺候了,给脱了袜子,果然,脚踝处红肿了起来。这会儿管家娘子放下俩人的大衣服,就出去冲泡茶水,还要准备点心,幸好家里因为过年的关系,没少迎来送往,点心茶水之类的都是现成的,摆好了盘子端上去就行了。丁田将袜子脱下来之后,看了看脚丫子,对王老乐道:&qt;

    麻烦乐爷爷您给打一盆热乎一点的洗脚水过来。”

    “哎!“王老乐赶紧的去忙活。

    “我洗过脚丫子了!”李裕玟有点囧:“出来的时候都沐浴过了。”

    “不是,我是怕您脚底下凉着,刚才在街上,您老都脱了靴子了。“丁田淡定的将他的袜子放到了一边,从自己的那堆袜子里,挑了一双没穿过的新袜子,比了一下大发现袜子有点,于是拿了一双王佐备用的,还没穿过的新袜子出来,这个大正合适。

    正好,这会儿洗脚水来了,金不换也到了。

    “你这是这位老爷,新年好。“金不换过来,看到了丁田,发现他挺好的,再看炕上光着脚丫子的一个富责老爷,就知道了,这位才是藏了脚的正主儿。

    “新年好啊!“李裕玫还挺有礼貌,并不因为年长而端着架子什么的,指了指自己的光脚丫子:“不心被人流挤散了,幸好田儿背着我到了家,只可惜脚崴了,麻烦先生给看看金不换是拎着药箱子过来的,闻言点头,洗了,然后才摸了摸脚踝肿起来的地方:“这个应该是藏了不久之后就有人给您正了一下吧?”

    “是,我给正了一下,然后就背着回来了。“丁田显示了一下自己的治疗段。

    “还行,没给治残了。”金不换是一旦都不客气啊:“不过肿了起来,得先按摩活血,然后敷药消肿,最后食疗,田儿啊,让你家厨娘炖个即鱼豆腐汤给这位老爷吃。”

    “知道了!“丁田去吩咐炖汤。

    金不换从自己的药箱子里掏出来一个玉碗,那玉就是普通青玉,玉石碗也很普通,不过金不换往里头倒了三个瓶子里装着的粉末。

    李裕玟看着粉未有些谨慎的问:“这是什么药沫啊?”

    “这个啊?这是栀子花、当归跟红花的药粉。”金不换一边调配一边道:“这三种药混在一起,加上田儿收藏的虎骨酒,敷上后,效果非常好。”“哦。”李裕玟点了点头。

    金不换用丁田的虎骨酒拌了药泥出来,又用温水给李裕玫泡了泡脚,捞出来后擦干净,以肿胀处为中心,轻轻的向四周进行推拿,一看就是专业的,比起丁田那业余的强多了!

    推拿完了,将药泥敷了上去,以棉纱布缠绕好,又用布条固定住,然后套上了袜子。

    丁田也进了屋:“鲫鱼豆腐汤炖上了。”

    幸好,因为过年的关系,家里两天就做上一盘豆腐,因为自家有磨盘,厨娘会做豆腐,冻豆腐也有,想吃水豆腐也有现成的,早上起来,丁田还爱喝个豆浆,吃个豆腐脑啥的“我这里也处理好了。”金不换将药箱子收拾好:“幸好我早回来了,不然你找谁去?&qt;

    “你是出去逛一逛就回来了吧?”丁田乐了:“担心嫂子跟孩子?”

    “孩子太了,不敢抱出去,我们俩出去看看就回来了,日后在京中的时间还长着呢,哪年看不到花灯啊?不急在一时。“金不换倒是洒脱。

    他跟妻子都放心不下孩子,哪怕家里有人看着也不行。而且外头闹吵吵的他们也不是很习惯,俩口子还真是有绿,都是宅属性,宁愿在家抱着儿子玩耍,也不想出门去人挤人。

    倒是家里的下人们都被他们放了假,出门去玩吧,玩够了再回来,一年到头,难得的热闹几天。

    “也是,注意点总是好的。”丁田点了点头:“天色不早了,你快点回去吧,不然嫂子该担心了。”

    “行,那我走了!”金不换背着药箱子,跟李老爷打声招呼就走了。

    害的李老爷想叫住他,都没能来得及!

    “人大夫给我看了脚,我总该谢谢人家。”李老爷觉得颇为失礼。

    “没事儿,你要是知道他是在哪儿当大夫的,估计就不会想着谢他了。“丁田幸灾乐祸的吐了吐舌头,一派顽皮的样子李裕玫疑狐的问他:“这位金大夫,在哪儿高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