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8 章

A+A-

    闲下来的纪修然终于有时间,思考新的赚钱点子了,就算不给曾君辉,他也要给之前和他一起合伙开制粉作坊的几家人找新的事情做,这一段时间他们的工作都停止了,几家人心里都着急,但是面上又不好表露,每天看到纪修然的表情都有些讪讪的,不知如何开口,看到纪修然都替他们难受。

    而且纪修然知道,纪父纪母心中同样焦急,只是心疼他成天忙碌,不忍心催促,纪大哥和纪二哥也是,还为了不给纪修然添麻烦,带头去镇上短工赚钱,让其他人不出什么。

    纪修然翻看着记忆之书,寻找着能赚钱的法子,手工肥皂,pass,没有原料,他这个记忆之书里面记载的手工肥皂是要用油脂和强碱产生皂化反应而生成肥皂,这个时代食用的碱都是从草木灰中提取出来的,哪里会有氢氧化钠这种强碱,而其他的配方,他并没有,这一项虽然赚钱,也只能pass,手工口红胭脂这些也都pass,也一样没有原料,玻璃,pass,他现在还没有那么大的财力能够支持玻璃的研究。十字绣,pass,现在大红的绣工都比这要精美,十字绣在这个时代着实没有竞争力,翻看来翻看去,发现这些手工制品都不靠谱。

    纪修然继续翻看吃食,之前都是从吃食上面赚钱,现在看来还是要从这方面想新点子。烘培,酿制,腌制,卤煮等看过去,还真找到几个好点子。一个是泡菜,一个是手工饼干。

    泡菜腌制简单,用料节省,很容易上手,而且成品的味道极佳,很容易被接受,只不过比较家常,不适合走高档路线,曾君辉那条销路就不适合了,少不得要重新找销路。

    而手工饼干就是专门给曾君辉的店铺想出来的点子,做好了可以和之前的手工糖果一样销售,而且饼干的配方繁多,烘焙方式不同,口感和味道也大为不同,这一个点子就够曾君辉的店铺多出很多的新品种,让店铺的名气更上一层楼。

    纪修然把这两种吃食的配方写下来,把手工饼干的那一份放好,等去县城的时候拿给曾君辉,泡菜的那份,拿出来给几家人看。几家人看过之后都同意,现在正是夏天,每家每户都有菜,而且也吃不完,把菜收回来,放到坛子里面做成泡菜,这样村里人每家都能增加收入,他们自己也可以买泡菜赚钱,何乐而不为。而且这泡菜确实简单的很,谁都能学会。

    “修然,这泡菜真这么简单呀?”纪父看到纪修然写的制作方法,总感觉不靠谱,问出自己的疑问。

    “爹,你不信,我们可以先少做一些试试。”纪修然,他知道其他人心里也有同样的疑问,只不过不好意思提而已。

    “那倒不用,幺儿如果行,那就是行的”纪母倒是觉得这种方法虽然看似简单,其实是很靠谱的,出声支持自己儿子。

    “行吧,我没什么意见,就按照之前的合约来吧,老哥哥你看呢。”纪父完看向一边的村长。

    “行,就按照之前制粉坊的合约来,我们新签一份。”村长表态了之后,旁边的王大柱也同样表示没有意见。

    纪修然看他们都同意之后,就让他们去镇上定制坛子,做泡菜特别容易,把菜洗干净晾干之后放到泡好的盐水里面发酵半个月就能吃,不过做泡菜需要的坛子是特殊的,这也是他们这次最大的花费。

    几家人在制粉坊的后院挖了一个地窖,可以放一百个坛子,这个生意赚钱之后村里的资金又充足起来了,之前造桥欠的外债也可以还上一些了。

    泡菜做起来很容易,几家人很快都集中起来,开始工作,从年轻出完最后一批粉条之后,他们都闲了下来,心里早就着急了,这次又开工,都很积极。

    陆续从村里收了五百斤的菜做成十坛子泡菜,然后又去周围的村长收了一千斤做成二十坛,剩下的过几天再做,这样分批做成之后,买的时候可以分批买。

    泡菜做好之后,纪修然就带着泡菜和石靖琛一起驾着马车去了县里,先去拜访先生,把带来的东西和一坛子泡菜交给师母,又让先生考校了一下自己的功课,又问了几个学业上到问题,才告辞离开,去飘香楼给曾君辉送信。

    曾君辉还是在其他地方忙碌,没有在县城里,纪修然把给他的东西都交给掌柜的,额外还送给飘香楼几坛子泡菜。他虽然泡菜的销售指望不上曾君辉,但是也没有完全放弃这条线,给飘香楼留的几坛子就是想试一下水。

    飘香楼的掌柜也是人精,知道纪修然和曾君辉合伙做生意,拿出来的都是好东西,所以他收到几坛子泡菜的时候很慎重的品尝了一下,还拿出来给楼里的客人试吃,反响还不错。

    曾君辉收到消息的时候,还额外的收到掌柜的信息,对这个泡菜推崇不已,曾君辉是很信任这个人的,听了他的提议,很快就和青山村签下了泡菜的购买契约,每个月先要五百斤。这个泡菜虽然味道好,但是太普通了,所以不能走高档路线,他可能是要放在飘香楼买,所以一个月五百斤也算是比较合适的。

    纪修然得到消息之后也很高兴,免费赠送了几个泡菜菜谱给飘香楼。飘香楼的掌柜拿到新菜谱之后,高兴的合不拢嘴,心里对纪修然很尊崇,想着以后这位纪公子的事情都要用心办,不能有丝毫怠慢。

    几家人也都没想到第一批会这么快的卖出去,拿到银子的时候都高兴的很,对剩下的泡菜的销售也不是那么担心了。

    除了卖给曾君辉的这些,其他的他们就拿到集市上散卖,销量还可以,吃过的人都很喜欢,酸辣开胃,回头客很多。这一个月也能买到几百斤。不过毕竟成本低廉,每斤的价格只有6文钱,除去2文的成本,每卖掉一千斤才赚四两银子,虽然纪修然觉得少,那时因为他的起点高,当初一张糖方子就买了一百多两,当然就有些看不上一个月几两银子的进项,但是其他几家人都很满足,以前他们一年能赚到几两银子就可以过的很好了,现在一个月赚的都能抵上他们一年的了。

    而且泡菜生意才开始的一个月因为是新食物,还没有被认可,但是接下来的肯定会越来越受欢迎的,他们都自己做的东西很有信心。还真别,这几家人对形势估测的很准,第二个月开始,飘香楼的订单就加大了两倍,上半月的订单增加到一千斤,还交待月中会在下一份订单。

    他们在集市上的零卖生意也开始火爆起来,天气越来愈热,很多人都没有胃口,吃了这个泡菜之后,都觉得吃饭都有滋味多了,而且一个怀孕的妇女,一直吃不下东西,吃了泡菜之后孕吐都减轻了,就这样,泡菜的名声就传出去了。生意自然就越来越好。

    这第二个月就一下卖出去三千斤。

    有了收入之后,纪修然就和村长起建桥头市场的事情。现在条件有限,他也只是想在桥头那片空地上整理出一片空地,搭几间草棚子,划分出摊位,每个去摆摊的收一文钱的摊位费,先把市场的雏形弄出来。之后赚钱多了之后就可以考虑在大青山山脚的那一片建几个住宿院子,到时候来游玩的有钱人就可以租来住。

    计划要慢慢来,他现在要做的第一步就是让村长找人把这片空地整理出来,搭起棚子,然后鼓励村民到这个地方摆摊。

    这建立市场的点子并不是纪修然想出来的,而是村民自发行为,这一段时间来他们村里看石拱桥的人越来越多,才开始只是有人过来找村里人要水喝,渐渐的村里有空闲的人就在桥头摆了一个摊买水,其他人看到有的赚,就都开始跟风,慢慢的就形成了规模,有一天纪修然从县城回来的时候,就发现桥头空地上,村里很多人在那里卖东西,就卖一些绿豆汤什么的,人多就开始混乱,有的人甚至把摊子摆到桥面上了,这样没有组织的摊贩行为,对青山村的发展很不利,纪修然当天就去找了村长,对他了这样下去的危害。村长听了之后也同意管起来,但是效果并不明显。

    纪修然才提出建市场的事,村长虽然认同这种方法,但是无奈囊中羞涩,村里还负这外债,根本没钱建这个什么市场。

    现在好了,泡菜有了收入之后,建立市场的计划就能实施了。

    市场建立起来之后,纪修然让纪父和纪母也去占个摊位卖东西,纪父和纪母也没意见,反正他们现在没事做,去摆摊赚一点是一点,反正只要一天一文钱的摊位费,他们出的起。

    就是买什么,他们拿不定主意。其实这个时候买吃食是最容易赚钱的,而且最好是买一些树解渴的东西,现在才开始,来他们这里的外地人多是来参观石桥的,都抱着一种游玩的心思,所以其他的东西并不会好买,而吃食倒是可以,特别是消暑解渴的饮品,这些有闲情的人都有闲钱,有新奇的吃食,他们必定会舍得花钱。

    纪修然做了酸梅汤,加了陈皮和山楂,口味更丰富,比普通的酸梅汤好喝,生津止渴。他还让纪父每次卖之前都放到井里冰镇一下,除了这个之外,还做了绿豆沙,还做了黄泡子果汁,第一天摆摊的时候,就卖出去了二十杯的酸梅汤,绿豆沙和果汁也卖出去了十几杯,不光是外地人来买,村里的孩看到好喝的也想喝,家里的大人都觉得不缺那两文钱的就都给他们买了。

    村里人看到纪家的摊位真赚到钱了,也陆续有人出来摆摊,买什么的都有,多是买吃食的,而且他们几家人也商量了一下,泡菜也拿出来摆摊,不过他们是单独的摊子,和其他人不一起。有些村民没有什么卖的,就把从山上捡的山珍野味摆出来卖,效果意想不到的好,也卖出去了很多,主要是价格都很合适。

    青山村里的人一看,都纷纷回家看看家里有些什么可以拿出来卖钱的,一时间很多摊子上都多了很多的野山菌,野兔野鸡这些。

    纪修然把建市场的事情交给村长之后,剩下的就没参与,而且自己的摊子的事情也都是两位老人在管,石靖琛偶尔会给他们送送东西,纪修然是完全没有参与的,赚下的钱他也全都交给两个老人自己分配。纪修然现在手里有几百两银子,这些钱完全不放在眼里,就当是孝敬老人的零花钱。

    纪父和纪母的摊子上的生意渐渐的好了起来,有时候还有些忙不过来,纪母就把刘莹叫来给他们帮忙。刘莹自从来到青山村之后就一直待在学堂后院,很少外出。纪母很心疼这个爹不疼娘不爱的孩子,她自己没有女儿,就把刘莹当自己女儿一样疼,总是把她叫出来,教她做饭和针线活,这些女孩子应该学的东西。

    刘莹也慢慢的没有那么怕生,现在纪母忙不过来的时候就让刘莹给她搭把手,有时候还会让这孩子帮忙看摊子,一天给她十文钱。刘向还因为这事专门找到纪修然表示感谢。纪修然表示刘莹帮他照顾两位老人,他也应该感谢她。两人相视而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