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0 章

A+A-

    纪修然并没有过多的关注桥头市场建设的事情,就连泡菜的事情他也都交给其他人负责。之前家里的地他还多少过问一下,自从雇人照看,然后又让石靖琛全权负责之后,他也再也没过问。他主要的精力用在自己的学业上和学堂的事情上。毕竟离乡试越来越近,他的压力也越来越大。最近为了增加学习的时间,学堂里面的课时都减少了。

    好在他雇佣的这几个人都是信得过的人,山头给石家几个兄弟,荒地给石靖琛在村里关系最铁的王二,而且他家后面的这块新地也交给从大石村找来的几个忠厚老实的人干,又有石靖琛看着,纪修然完全可以放心的做甩手掌柜。

    他的学堂里的学生现在还只有青山村的人,附近村庄的人都没有来的,自从桥头市场开立之后,也陆续有人来听,但是却迟迟没有人送自己孩子来。不过纪修然也不着急。

    他的学堂现在班三十人,之前预定桌椅的时候,班和成人班各二十五,现在班人员超额,他又去定制了一次。而成人班现在还只有十六个人,比他开始预计的要少。班现在完全是刘向负责,每天卯时正开早课,卯时末初结束,上午辰时正开课,巳时末结束,下午未时正开课,申时末结束。全天三个半时辰的课,要比其他学堂宽松很多。

    纪修然考虑都班的孩子现在年龄太,都是贪玩的年纪,他也不想他严格,扼杀他们的天性。村里人之前还有人有意见,但是被村长拦住了,后来各个学生回家后,家里人问学习情况,每个人都的头头是道,学了一个学期,就认识很多生字,而且还都可以给家里帮忙算账,村里人也就没活了。

    成人班没有早课,他们是从卯时正开始一直上到午时结束,下午没有课,是他们自由活动时间,很多人都要帮家里干活,这样安排他们的家人都很满意,最近桥头市场开放之后,很多人都有回家帮忙摆摊,他们所学的东西也都能派上用场,一伙人上过学和没上过学的人一下子就对比出来了。

    村里原先并不看好纪修然开设的成人班的人也都没有话了。反而有很多村民都看到实实在在的好处,这一段时间有很多人家都来听成人班的事情。纪修然对他们,今年不找新,如果有意可以等到明年秋天。

    他当时开设成人班的时候,就考虑过这些人的特殊情况,把学时订到两年,因为他还要全心全意的准备秋闱,所以现在没有办法开新班,这一期成人班带完之后,他要暂时停课,准备乡试,等这次乡试过去之后,他也要劝刘向全心的准备考试,以后他的学堂升级成书院的时候,一个秀才功名就有些不够看了,这样一来,他这里的人手就严重不足,必须趁现在多招一个先生。

    他让石靖琛去镇上贴招聘告示,他要找的是那种不古板,又有真才实学,人品还要好的人,在这个时代并不好找,这里的读书人大多都有些臭毛病,很多都假清高,真市侩,要不就迂腐,古板。

    他开学堂是要培养人才,不是误人子弟的,真不想让那些老学究把自己的学生都教成书呆子,酸秀才。

    他们这个地方之前是有名的穷地方,现在情况变好之后,镇上的人并不是很相信,那些自负有些学问的秀才都不想来他们这个穷乡僻壤,而且纪修然给出的报酬确实不高。纪修然也明白,相比起其他学堂,他给出的一月一两银确实不多,但是他的学堂束脩就比别的地方低,他虽然没想过赚钱,但也不能赔钱吧。

    纪修然让曾君辉给他带来了很多史书文献,他最近正在看这些东西,之前他对于这个世界的了解多是从原主的记忆中看来的,而他发现自己对于这个世界的认识,太浮于表面,特别是在准备乡试的过程中,这种感觉越来越明显,就算他写文章的时候不用引经据典,那么和人交流的时候,起码要知道别人的是什么典故吧,如果在和别人切磋的时候,连人家什么都听不懂,怎么驳斥别人的观点。

    所以就算他不为了乡试,他也要熟读这个时代的史书文献。

    而且事实上他的这个短板也确实对他的乡试造成了困扰。他对于这个时间的历史了解太粗糙,而且很多文献资料中记载的典故,他也是一知半解。这样造成的结果就是,很多时候写出来的文章,立意深刻,但行文欠缺,特别是在引经据典的时候,就露出了短板。

    之前他去找席先生讨教的时候,席先生就发现了他这个大的缺憾,就给他出主意,让他把历史上出现的人物传记,史书文献都通读一遍,记不住也要知道他们每个人所代表的事件和典故,别犯低级错误。

    纪修然也觉察到自己在这方面的欠缺,就让曾君辉给他找一些书籍。现在正在抓紧时间恶补这些。他自从穿越之后,一直都走到很顺畅,不管是赚钱还是开设学堂,基本没有花多少精力就成功了,而且就算是自己认为最不可能完成的造桥事件,也在大家共同的努力下完成了。

    而且家里人,无论是父母还是兄弟,都对他无限包容,还有一个从头到尾都支持他的石靖琛,不管他做什么都没有人阻止,这些优势反而让他有些飘飘然。所以当遇到这个难题的时候,就犹如当头一棒一样,把他敲醒了。

    他之前一直把乡试想的很简单,把自己想的很厉害,想着能够顺利完成高考的人,一个的乡试对他来,有什么难的,但是事实上真没有那么容易。想着他清醒之后,认清自己的现状,很快就能调整过来。

    明白自己的不足之后,纪修然花了大半的时间在读书上面,除了学堂里的课程之外,其他的事,他都没有去过多关注。等他把这些资料都吃透,收录到记忆之书中,运用起来游刃有余的这段时间里,桥头市场已经发展成一定规模,而且村长也听他的建议在大青山的脚下建起了几个院子。

    当时这几个院子建成之后,村里还热闹了一阵子,毕竟村长花了大功夫,建成的都是青砖大瓦房。是村里第一批青砖瓦房,村里人看着很是兴奋。虽然青山村这一段时间发展很迅速,自从石拱桥建成之后,村里人的生活眼见着变好了,但是根生蒂固的贫农思想,没人想的要重建自家的房屋,更不敢想象,有一天能够住上青砖大瓦房,尽管有些人的积蓄完全可以承担。

    等纪修然发现的时候,这几件院子已经收拾好,投入使用了。而且还真的有几个有闲又有钱的人租院,常住。毕竟县城夏天的时候,特别闷热,而大青山影色怡人,温度舒适,很适合避暑。特别是桥头市场成型之后,来这里租个院,避避暑,还能吃到其他地方没有的美食,很享受。

    在纪修然还没做什么的时候,青山村的名气就传出去了,桥头市场的生意也火爆了起来。很多附近村子里的人也都想在这个地方租个摊位,摆摊。这些事情都是村长在负责,而村长也同意把摊位外租,只不过价钱比村里人要高,而且村长好找了村里的一些青壮年组成护卫队,天天在市场上巡逻,避免有些人在市场上捣乱。

    曾君辉在这期间,百忙之中还抽空来了一次青山村,看到桥头市场的热闹非凡之后,也在市场上要了一个摊位,他的摊位紧挨着村里的泡菜摊子,自己出钱翻盖了一下,比村子里自己盖的茅草棚高档多了,他卖的东西也都是他自己店里的东西,都是一些高档货,村里人根本没钱去他那里消费,但是那些来玩的有钱公子哥,可买的起,而且纪修然酿的酒也都放在这个店里买,外面买不到,又被炒的很火的“金酒”,在这里也能买到。

    这个消息一传出,那些有钱的公子哥都沸腾了。这也是纪修然没有想到的,他知道曾君辉去年拿到他给的那些酒之后,就限量销售,最后赚了一大笔,但是他没想到,这些有钱人对黄泡子酒这么推崇,也是纪修然对于这个世界里的权势的认识还有些浮于表面。

    毕竟他是从一个平等民主的时代穿越而来,对于等级分化,还不能很好的理解,思维还想上一世一样,思考事情的时候不自觉就会带入一些定式,对于这些有钱人的追求,并不能很好的理解,但是他也并不想去理解,只要能赚钱,他也没什么意见。

    有钱人对于黄泡子酿造的“金酒”的追捧,开始的时候让纪修然有一瞬间的惊讶,之后他就淡然了,对于这种现象他并不想评价什么,但是这并不影响他赚钱,只有这些人对黄泡子酒喜欢,那他就可以赚到钱。去年用于酿酒的那些野果子,今年他都有收,而且上山也都种了一些,这些时候大青都会带着他的伙伴去摘果子,赚零花钱。他地窖里面陆陆续续也有七八十个坛子,这一段时间真好是野果子成熟的时节,石靖琛最近都在忙酿酒这件事情。纪修然自从之前认识都自己的不足之后就产生了危机感,最近都忙着充实自己,根本没有精力管这些事。

    等纪修然终于把自己的短板补齐,重拾信心的时候,酿酒的事情也要结束了,夏天也要过去了,他之前种的那十亩试验田,也成熟了,比村里的地早收两个月。石靖琛最近在到处雇人,帮忙收庄稼。

    纪修然也抽出时间去地里看来一下,地里的庄稼长势明显比其他人家的好,这几天这几块地的周围总会有人在转悠,虽然红薯埋在地下看不清楚,长势如何,但是那些玉米棒子是明晃晃的挂在杆上的,那一个个都又粗又大的玉米棒子,看起来就沉甸甸的,这长势真是喜人。让人看着就眼馋。

    第一天收庄稼的时候,纪修然也到了,他让石靖琛先收一亩地的,然后让人带着称把这三个地里的庄稼,称一遍。玉米地里的玉米亩产一千斤,普通地里的红薯亩产三千斤,刨垄沟的红薯亩产四千斤。现代的时候玉米亩产能够达到一千五百斤到一千八百斤,红薯亩产五千到七千斤,试验田里的亩产还是有差距里,但是现代用的种子和肥料都是经过多年研究出来的,有差距是一定的。

    就算是他现在这个产量,也让村里种了一辈子地的村民们很是震惊,特别是看到不刨垄沟和刨垄沟之后红薯的产量差距,才知道一个的垄沟对庄稼的影响会这么大。村民纷纷围上来想知道种庄稼的秘诀,生怕晚一点,自己就吃亏了。

    纪修然拍拍手让大家冷静下来,让后才慢慢:“一会儿我把之前种地时记下的数据整理一下,交给村长,到时候村长会告知大家,如何改进,每家都能学到,都不用着急,这也不是一句话就得清的事。”

    村里人听了之后,也都安静下来了,很多人都附和着:“修然得在理呢,我们大家等着就是了,反正现在也不是下种的时候。不急呢。”

    “是呢,是呢,等明年我家地里也能产出这么些庄稼,光种地就够一年的粮食了呢,还能富裕一些买出去。”

    “恩呢,日子真是越来越好了呢,而且还能摆摊赚钱,现在我就也有存款了呢,过一段时间存够钱,我家也要盖青砖大瓦房呢。”

    “我家也是这样想的呢,村里的那几间房真敞亮呀,我看着就眼馋呢”“谁不是呢。”村里人都不着急,渐渐的聊起其他事情,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纪修然把之前记录的实验数据整理好,拿给村长,从育种,翻地,施肥,到株距,温度,湿度,光照各方面都有完整的记录,村长一看就知道怎么操作,然后他把这份资料,传达给村里每个人。这些村民世代和土地交道,他们拥有的经验是纪修然所没有的,很多项目,稍微一,他们就明白怎么做了,很多凭经验完成的事情,经过纪修然这份数据一分析,都有种醍醐灌顶的感觉。村里人不仅对种玉米和红薯有了好方法,对种水稻和其他的作物也有了改善,这都是后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