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 紫光还来论侠义
“不可能,你在我的金言之下,怎么可能活下来?”
武信老祖见刘季邦昏昏沉沉,本以为是胜券在握,哪里想到这家伙确实一直昏昏沉沉,但从他的身上居然飞出一道白色光珠,凝而不散。
在那白珠之中,有个迷你般的刘季邦正神色平静地看待这方世界。
“不可能,这世界上怎么会有人做到言而有信,像你这般岁数的人怎么可能不谎?”
武信老祖目瞪口呆。
白珠在这方地逗留片刻,又回返刘季邦的体内。
与此同时,刘季邦豁然开朗,伸指,乌云散去;翻向下,雨落无声。
“我明白了。”
这一刻,刘季邦跻身非凡之境。
而在他身边的那些人,体内都接二连三地飞出真元珠,化为一道道光芒涌入他的体内。
“集众生之力,在这方地,也能成为非凡?!”
“窃贼,你不得好死。”
武信老祖见他跻身非凡,终于变了神色,急忙一按云头,使万千黑云滚滚而来。
刘季邦一见这阵容,心知不敌,赶忙挥一拢,下方整座村落瞬间被他收入袖郑
“武信老狗,看来你这个信之权柄,与我有缘。”
“贼休跑。”
刘季邦心头大惊,只觉地间似乎有无穷力道正在向他重重施压。
“老祖贵为一方居士,何必对个辈痛下杀?”
在这关键时刻,只听得东方浮现一道紫光,为他撕开逃脱的道路。
“不错,老祖震古烁今,已是当世之巅峰,何苦难为个新晋辈?”
此时,西方亦有七色神光浮现,极其霸道地截断幕。
“好好,他本就与我不合,断我西方后路,我无话可。”武信老祖见状,知晓事不可为,便冷声哼道,“可你与我同出道门,本该同气连枝,为何今日要坏我好事,断了我俩千万年来的情分。”
“你在此圈养百姓,我充耳不闻,对你已是仁至义尽。”
东方紫光平静回道。
刘季邦闻声知其意,急忙从东方逃脱。
西方七色神光颇为惋惜,“可惜了这大好的道果,居然白白便宜了他。”
武信老祖哼道,“以他的气量,只怕未必肯吃。”
“呵,他已经尝过道果的滋味,而且大道至上,我不信他能抵挡住道果诱惑。”
“也对,毕竟吃过道果,谁也抵挡不住。可他到底不是寻常人,就怕他能一直忍着不吃。”
“那可就糟糕了,万一他不吃,岂不是又要有人分担一份安陵海的气运,让我们跻身之路又断了一份可能?”
“此人多半是来自外面的世界,现在敢贸然闯进来,我不担心是来修行,窃取权柄,只担心是当年封侠立世许下的因果终于要应言了。”
七色神光不以为然,“我以字入道,如今这世道还用不用这个字都两,压根无须担心封侠立世的因果报应。”
“但你以字入道,在封侠立世之前的时代可没少造下杀孽,那些因你而死的亡魂难免不会因为你的字而逗留世间,最后再借封侠立世的因果来找你还债。”
七色神光依旧无畏,“封侠立世,斩断古今因果。这是当年那些钦侠服我们避世的条件,我们答应了他们,不在封侠时代兴风作浪,而他们也以大道立誓,绝对不会事后清算,否则道消身陨。”
武信老祖见他始终不肯下场,也拂袖而去。
“晚辈次迎洲汉宗弟子刘季邦见过前辈。”
“次迎洲?五方大洲几时多了个次迎洲?”
紫光嗓音中多了几分不解。
“前辈入此,只怕不只是在封禅末年。”
“不错,神话终结,我便在此避世,至今已不知多少岁月。”
刘季邦闻言,肃然起敬,“前辈高节,乃上古圣贤。”
“你这辈倒是会阿谀奉承,要不是你能避开那句人无信而不立,我还真要怀疑你是个虚与委蛇之辈。”
“晚辈口中所言,句句属实,绝对不敢大放厥词。”
紫光哈哈大笑,“看来这时代确实比我所在的那个时代要更公道。”
“当今时代,是为封侠时代,六百年是为轮回,诸位封侠立世,以身作则,以身试法,力求身先士卒,力求律己修德,我辈武者修行深受感召,不敢不从。”
紫光笑声放肆,“好好,不愧是封侠时代。”
“唯有封侠以身作则,身先士卒,让下人深受感召,才能做到让下人争先效仿,继而不断教化这个时代。”
“在位者不为私利,而为百姓谋德,长此以往,不愁这下盛世太平。”
刘季邦诚心拜服,“前辈非在封侠时代,却有这般觉悟,实在是让晚辈汗颜。”
“实不相瞒,若不是封侠立世,晚辈绝对不会是今日性情。哪怕是在这个时代,晚辈也依旧觉得浑身不自在。毕竟封侠立世,厉法酷刑治世,实在是让人不敢心生懈怠。”
紫光再次发出笑声,“你这后辈倒是不掩饰心中的恶意。”
“当今时代,真性情真豪杰,哪怕是真人,封侠也不会过多言语,但在这真字之前,定要做到与人无害,更要恪守下立世的规矩。”
刘季邦话音落下,就见紫光中走出一道身影,与他抱拳而笑,“山高水远,有缘江湖相会。”
刘季邦一看他这势,大吃一惊,“前辈所在的江湖,也是这般与人见面?”
“下人,皆是江湖人。下人,皆是庙堂人。”紫光身影白面长须,眉间点有一粒朱砂,在那朱砂中似乎印有一字,却模糊不清,“人人都要以江湖人自处,更要以庙堂人自处,唯有如此,才能让这世道更太平。”
“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诸如此类的言语,当今世道,可还甚嚣尘上?”
刘季邦不知该不该。
“哈哈,看来世道没我想的那么好。”
“前辈如此洒脱,晚辈实在汗颜,只怪下如我这般人数不胜数。”
“人有两面,一面为己,一面为他,缺一不可。”
刘季邦心悦诚服。
“你也不必拿我的话奉为金玉良言,毕竟当今世道都教化不了你,我三言两语要你奉为圭臬,只会让你新旧交替,内心观想徘徊不定,反而容易滋生心魔。”
刘季邦越发惊叹其心胸,双交错,合在胸前,“前辈高风亮节,晚辈自愧不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