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教育
二十万雄兵, 就算只有十分之一的人愿意来到玉京,那也是两万兵卒了, 这些兵卒还会带来家眷……人口并不在少数。
李泽天需要考虑的地方有很多,一是该如何解决这些人口的口粮问题, 二是该如何收拢这些人心的问题。
大几万人的粮食消耗可不是少数, 凭借玉京现有的粮食存储, 根本撑不了多久, 唯一能庆幸的就是老百姓手中都有了余粮, 到时候可以想办法从老百姓手中征集一批粮食上来,或者是让这些劳动力自行解决口粮问题。
若是不来玉京,他们能活活饿死?自然是饿不死的, 每个人肯定都有自己的求生方式,只不过是会活得比较苦罢了。
李泽天看得比较开, 相比较于第一个问题,她更看重第二个问题——人心该如何归拢。
这些兵卒们能乖乖地听话吗?万一这些兵卒中混进一些别有居心的人来, 怕是玉京会乱掉。
从四方城出发,走水路回了玉京,路上用了两三天的时间, 李泽天便琢磨出一个章程来。
玉京之地可不,将这些投奔而来的兵卒刻意散, 一批兵卒送入矿山,一批兵卒送入田地,还可以将一批兵卒分给那些游戏玩家们,让这些兵卒跟着游戏玩家走上别的发家致富路, 必须严格把控这些兵卒们私下里碰面的机会。
另外,还需要将这些兵卒的家眷都给好好‘安置’。
年轻的女子可以安排进入纺织作坊、造纸作坊,稍微年迈的人可以去种田沤粪,孩子们可以考虑办一个书塾学堂之类,教这些孩子识字明理,兼带着教这些孩子们学一些农桑、交易的方法,为玉京的发展培养下一代人才。
自家老人、婆娘、孩子都有事可做,日子自然不愁过,那些兵卒们如果敢起了反心,全家人都会被控制得明明白白,他们动歪脑筋之前,也得好好掂量掂量。
另外,李泽天也确定了四方城的发展路线——中立。
那些占地为王的官儿们,你们想就,只要不将歪脑筋到玉京头上来,死活都与玉京无关。不仅如此,玉京还会面向占地为王的官儿们出售兵器、盔甲等,要么拿金银来换,要么拿物资来换,实在不行还可以拿土地来换。
在李泽天这儿,发展才是硬道理。
在有了手|雷与红衣大炮之后,那些占地为王的官员们搞出来的动静落在她眼里,就是闹的儿科,半点兴趣都提不起来。
————————————————
李泽天还活着并且轻而易举地就从柱国将军手中拿下一城,还歼敌二十万的消息传遍大唐各地后,各大势力都跟着提心吊胆了起来。
那可是二十万兵卒啊!
除去柱国将军、镇国大将军以及那些军中出身的人之外,谁能招募到二十万兵卒?很多官员占据一省之地,手中的兵卒也不过三五万,纵然时常招募,那也招募不来太多人。
现如今李泽天有了这本事,会不会反击?
很多方势力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儿上,胆大的人强迫自己冷静下来接着观望,胆的人已经算奔赴四方城来请罪了。
然而,李泽天并没有同这些人清算总账的算。
每天都有兵卒们带着家眷到四方城投奔,还有那些谋求安稳的商人与寻觅和平生活的流民,单单是安置这些人,就已经让她忙得脚后脑勺,哪有时间再出去找事?
玉京之地的孩子不少,李泽天同孟莫商量着,从现实世界中连着征召了好几批游戏玩家,有志于发展工业的游戏玩家都走上了工业科技岗位,胸无大志的游戏玩家则是被派去了学堂,负责教授那些孩子们念书识字。
孩子去学堂念书是需要教元币的,两天一枚元币,算不上贵,绝大多数人都高高兴兴地把孩子送去学堂了。
有些男人骨头懒,觉得自个儿辛辛苦苦上工赚元币太累,若是孩子跟着去种地,他还能轻松一点,赚到的元币也会更多一些,不同意孩子去学堂念书,结果当场就被家里的婆娘挠了一脸血,“孩子不上学,和你一样没出息吗?种地种地种地,种地能有啥出息?你看看人家那些不种地的,就是沤个粪,都能沤成大户人家,去学堂能够识文断字,能够学本事,现在辛苦几年,将来就是享不尽的福气!”
“再了,别人家的孩子都送去学堂念书了,咱们家的孩子不去念,那不是刚开始就比别人家的孩子落后了吗?你同不同意没啥效果,孩子上学堂的元币我来出,我绝对不能让孩子和你一样没出息!”
那男人一阵气恼,脸都红了,指着他婆娘就骂,“你这婆娘怎么还就分不清个好赖了?孩子要是不上学,孩子能赚元币,你能赚元币,我也能赚元币,孩子上学去了,他自个儿不能赚了,你赚的还得填学堂那个黑窟窿,这是谁出元币的问题吗?必须听我的,要是敢不听我的,我就休了你!”
“休就休了,我自个儿立一个女户,照样能把自己给过好过顺!我在纺织作坊里做工赚的元币足够我们娘俩吃,你自己洗衣服做饭去!”
见那男人抬起了胳膊来,那婆娘也发飙了,“你要是敢同我动手,我就告去坞堡,让妙玉姑娘为我做主!把你逐出玉京去,你回那乱世中去吧,别在这儿扰了我们娘俩的清净日子!”
那男人立马就怂了。
玉京之地可是保障妇女和孩童权利的,若是真被这婆娘告去了坞堡,就算他不会被逐出玉京,那估摸着也会被发派到矿山去,干那种累得要命的活儿,而且一个元币都别想收到,得白干一年作为惩罚。
‘学堂’的兴起,有人理解,自然有人不理解。
对于那些早就在玉京住了很久的民众来,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都知道‘有文化’的重要性,明明都是沤肥,人家粪婆沤制出来的肥效就比一般人照猫画虎沤出来的肥料好,同样都是种田,人家秦斌种的粮食就十分高产,他们哪怕从秦斌那儿买到粮种,种出来的粮食也同人家种出来的粮食没法儿比……还有岳文搞的‘造纸’,粪婆搞的‘纺织’,以及山上那些壮士们搞出来的‘掌中之雷’与‘红衣大炮’,哪个不彰显着‘有文化’的重要性?
若是想法没这么深远,那看看岳文,很多人也能明白识文断字的重要性。岳文可是偌大一个玉京里面,唯一一个吃‘皇粮’的人啊!岳文干的是什么活儿?就是登记造册,白了还不是写字?
认识到这一点的人纷纷将自家孩子都送去了‘玉京学堂’,期盼自家孩子能够有点出息,将来可以出人头地,光宗耀祖,认识不到这一点的人起先还在观望,可是看到别人家的孩子都已经入学之后,也因为担忧自家孩子成为最差的兔崽子,眼巴巴地把孩子给送去学堂了。
在李泽天的算中,建立一处容纳三五百人的学堂便可,但第一批报名人数就已经达到了七八百人,原先建好的校舍哪能容得下这么多人?更要命的是,还有很多人领着孩子过来要报名的事情,妙玉同那些人学堂满了,那些人还同妙玉急眼,凭什么别人家的孩子能上,他们家的孩子就不能上?
第一个人问的时候,她还能耐心回答一番,第三个人问的时候,她就有些不耐烦了,可第三个人后面还有百十来个人在排队等着问呢……妙玉苦不堪言,只能去找李泽天诉苦。
李泽天想了想,那学院的校舍已经大致建成,容纳不了太多人,但教育的普及工作必须得搞,她决定让孟莫发布一则基建悬赏任务,建造一栋具有新时代气息的‘大楼’出来。
建造大楼需要时间,不可能今天要建,明天就能建好,可还得尽可能满足这些家长送孩子入学的渴望,李泽天想了好久都没想出一个万全的法子,她见李泽闵整日读书习字闲得慌,便将这个问题丢给了李泽闵。
李泽闵的性子虽然软了些,但他不傻。
他在听了李泽天的要求之后,苦思片刻,很快就有了主意——既然‘玉京学堂’无法在同一时间容纳下那么多的学生,那为什么不分批次容纳呢?
李泽闵琢磨出两种方案来,第一种是按时辰来算,将学生分成好几批,头一批学生上完这个时辰后,下一批学生就在下一个时辰上,这样一来,每个学生上课的时间是短了些,但所有学生都有学堂可上;另外一种方案则是按天数来算,同样是将孩子们分成好几批,这批孩子今天上,那批孩子明天上,所有孩子都上完一轮之后,再开始学第二轮的东西。
李泽闵将这两种方案给李泽天听了,李泽天又让妙玉将那些请来的教员喊来,让教员们发表看法。
其实两种方案各有优劣。
第一种方案的话,所有学生每天都能学到东西,第二天也能巩固一番,但这些孩子们天天到学堂的话,很容易务工,而且这样的话,就不能按天数收取学费了,需要按照时辰数来收取,不然收人家一天的学费,却只上一个时辰的课,家长们还不闹翻天?
若是按照第二种方案的话,收费不成问题,学生们只需要在很多天里抽出一天来上学,其余时间还能在家劳作,不会耽误太长时间,可若是采用这种方案,一天之内需要教授的东西太多了,学生们很难消化,另外则是两堂课间隔时间太久,也不利于巩固复习。
李泽天听这些教员们吵吵了好一阵子,将双方的观点都听了一遍,而后道:“那就举手表决吧,同意第一种方案地举手,同意第二种方案的人不用举手,支持哪种方案的人多,我们就用哪种方案。”
一共十一位聘请来的教员,只有三人举手,李泽天当场就拍板做了决定,“那就选择第二方案吧,具体事宜有劳各位教员来安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