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九章她回来了
“好,好,好。”
大伙儿见苏晓晓执意要买,于是点头答应了。这段日子下雨,大伙儿的日子都不好过,为田里的庄稼发愁,也为地里的花生、红薯一类的农作物发愁,这阵子又是干旱,又是水患,地里的庄稼肯定要比往年差,再加上胡蝈蝈去年又长了租子,只怕到了年底,自个儿一口都吃不上。
紫苏在这里十分常见,各家各户也没正儿八经地种过,都是任由它们自生自灭,头年在地里开花结种子了,来年自个儿又长出新的,想吃了,就去地里摘几片,过不了多久,又会长出来,像苏晓晓这般特意去种的人家不多,但杜家村挨着河边,村子里的人经常吃鱼,地里哪怕是没特意去种,却也不少。苏晓晓的主意恰好解了他们的燃眉之急,多少能卖出去一些,为家里换些钱周转。
大伙儿离开的时候都是高高兴兴的离开的,脸上挂着笑容,眉眼也舒展了许多。下午苏大柱把大伙儿送回来的龙虾又放进了后山的池塘里。杜英和苏平从集市上回来时,听了后山的池塘决口被村民们帮忙修好后,两人才松了一口气。
今日一日发生了好几事情,一是苏家的池塘垮塌被修好了,二是雨停了,庄稼有救了,三是村子里种了紫苏的人家可以把紫苏卖给苏家换钱。这些都是好事,村民们听了都是从里到外的开心,却还有最后一件,是彻底轰动了杜家村,那就是柳婶家的柳燕回来了。跟着杜英他们一块从集市上回来的。光是这么一件,足够让杜家村的村民连晚饭也顾不上吃,跑去柳婶家看热闹了。
事实上的确如此。自从柳燕嫁人后,村民们只从柳婶的嘴里得知她过得十分好,却从未见过柳燕回过娘家,捕风捉影的事儿也不少,就是没人见过,连柳婶家这段日子出了那么大的事儿,也没见柳燕回家看过,这会儿她刚出现在村口,就引起了村民们的注意,不到一会儿,柳燕回来的消息就像长了翅膀一样飞遍了杜家村的各个角落,媳妇儿连晚饭都不烧了,火急火燎地往柳婶家跑,连家里的男人在后面喊也不管用,气得男人饿着肚子,骂骂咧咧的去厨房烧饭了。
柳燕前脚刚踏进院子里,后脚就跟来了一群人,把她家的院子围了一个水泄不通。柳婶这会儿还在地里干活,不知道柳燕回来了,直到一个“热心”的村民特意跑来她家地里叫她。
“柳玉,你家燕子回来了。”
“大白日的,什么梦话,我家燕子在集市上过好日子,咋会跑到咱们这穷沟沟里来。”柳婶正在花生地里拔草,听见来人了够,直起腰,一扶着腰,一扶着锄头,似乎不把来人的话当回事,以为她在笑。
“柳玉,我的可是真的,咱家男人和娃娃还等着我烧饭哩,我哪有空跑这儿来跟你笑。”
柳婶一听,也觉得有些道理,隐隐有些不安,又不想让外人看出来,只好强按住内心的不安,挤出一丝笑容,“燕子肯定是想家了,我赶紧回去看看。”
来人也不敢拆穿柳婶的话,毕竟柳家两回出大事柳燕可是从未现身过,这会儿家里无灾无痛的,她又跑回来了,换谁都会觉得奇怪,不过柳婶这人向来强势,一般人也不敢跟她正面起冲突,见她死要面子,只是跟着笑了一下。
“那你赶紧回去烧饭吧,家里来客人了,总不能让客人饿肚子。”
“欸,欸,我马上就去,回家给燕子烧几个她爱吃的菜。”
柳婶心里着急得不得了,赶紧把东西收拾好了后,急急忙忙就往家里赶。当她回到家时,只见她家院子里门口围了不少看热闹的媳妇婆子,连四处乱窜的孩也跟着来了,这些人正东张西望,时而还窃窃私语,见柳婶回来了,赶紧给她,让出一条道儿。
“娘,您回来了。”
柳燕此时就如没有出嫁前一般,帮柳婶把锄头接过来放进了院子里的一个角落里,她看着这个曾经在这里生活了十多年的院子,一时酸楚交加。
“燕子,你来了。”柳婶见柳燕的神色不对,肚子也平坦,瞳孔缩了缩,也跟着微微发抖。
“嗯,娘,我方才已经把饭做好了,您快进屋吃饭吧。”
“欸,欸。”顾忌着还有人在看热闹,柳婶生生忍住心底的好奇和不安,冲着院子门口喊道,“你们逗不用吃饭吗?咱家要吃饭了,没见过人吃饭哩,有啥好看的,都回家烧饭去吧。”
其他人见柳婶开始赶人了,又见这对母女俩什么话也没,想着柳燕?方才是背着包袱回来的,肯定要住上一段日子,以后有的时候打听,而且家里的男人和孩又在等着吃饭,于是人群很快就散了。
柳燕给柳婶打了一盆水洗了一把脸后,母女两人就进屋了,石头和柳老实已经坐在桌子上等她们了。柳老实见柳燕回来了,十分高兴,他也不问柳燕为什么要回来,只要柳燕能回来就好。
石头也十分高兴,自从柳燕出嫁后,他就再也没见过她了,一晃好几年了,心里实在是想念,平日里见泥鳅有苏晓晓,陈满月有陈月牙,他就特别羡慕,这会儿柳燕回来了,他比谁都高兴,恨不得拉着柳燕三天三夜的话,把最好的东西都给她。
柳婶坐下后,柳燕并没有坐下吃饭,而是给其他人盛饭,盛完饭后,她就站在柳婶的身后,柳婶觉得十分奇怪,“燕子,你咋不坐着吃饭,站我身后干啥哩?”
“娘,我在那家就是这样的,是家里的规矩,不能上桌吃饭,要给太太他们布菜。”
柳燕的话听着似乎已经习以为常,没有丝毫的委屈和不满,倒是柳老实一听,眼眶就红了,连石头也听出了不对劲。柳婶紧紧捏着里的筷子,她知道柳燕为什么要这么了,心里有愧疚、不安和一丝不甘心。
“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嫁到别人家就要守人家的规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