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五章节节高升

A+A-

    苏晓晓让苏大柱和苏平赶在过年前又买了不少荒地和好几座荒山,杜英家也跟着买了田地和荒山,不止是杜英家,村子里里头稍稍宽绰的人家或多或少买了几块属于自己的田地。

    苏晓晓和杜英两人合计了一下,决定明年开春了,请人开荒,把荒山种上茶树和竹子,准备在山上养些鸡鸭。

    杜和贵让村民们把村子里的荒地全种上白萝卜和大白菜,下了几场大雪后,全村人又开始忙碌了。男人们把地里的白萝卜和大白菜从地里摘了回来,婆子媳妇们把收回来的白萝卜和大白菜做成了蓑衣萝卜和辣白菜,年轻的伙儿推着板车,挑着担子,在集市上走街串巷的叫卖或是放在村子里其他人家的铺子里卖。

    一直到最后一坛子辣白菜,最后一颗蓑衣萝卜卖光后,杜和贵把换了的钱分到各家各户时,不少人忍不住落泪,他们以后再也不愁没有饭吃了。

    杜家村的村民里头有自己的田地了,这一年过年时,村子里比往年格外热闹,鞭炮声不断,村里的娃娃们都穿上了新衣服,兜里装着满满的糖果,提着鞭炮和灯笼在村子里欢蹦乱跳着。

    这一年过年,大伙儿晚上各自在自家吃年夜饭,大年初一时,太阳出来了,晒在人身上十分暖和,在乘凉的平地上搭了戏台子,全村男女老少从自家端着凳子和椅子,带着糕点和瓜果,坐在底下看着台上咿咿呀呀的唱着大戏。

    老人们怕冷,村民们自发把好位置留给了老人,还备了几个火盆。孩子们玩性大,大人们为了不让她他们打搅自己看戏,也给这帮娃娃们留了一个地方,只要他们打搅自己看戏,任由他们在一旁嘻笑打闹。

    一场戏结束了,一个年也过完了,伴随着第一声春雷,新的一年又来了,勤劳的村民们纷纷走出屋子,走向田地,新的忙碌的一年又开始了。

    苏晓晓家和杜英家雇了不少人去开荒山了,其中有那些逃荒的人,他们见这两家不仅给工钱,还包吃,于是干活也更卖力了。村民们也热心,哪家有了好吃的,都会给他们送一些去,有的人家的娃娃的衣服了,也会送过去给那些逃荒人家的娃娃们穿,而他们的娃娃也跟着杜家村的娃娃们一块在书堂念书。

    逃荒的人也不心慌了,安安心心在苏晓晓家租了几亩地,过上了男耕女织的日子,只是有一家爷孙俩却想卖身给苏家,在苏家当下人。

    “晓晓姑娘,你看我都这把岁数了,秀秀的爹娘也不在了,我若是哪日走了,她一个人咋办?秀秀勤快,从前在家里时,能帮家里做不少事,若不是遇上灾难,她也不会没了爹娘,还跟我这个老头子到处讨饭吃。我想跟秀秀卖身到你家,以后我哪怕是走了,也不担心她了。晓晓姑娘,你行行好,收留咱们爷孙俩吧,咱们吃得不多,还能做许多事。”刘爷爷几乎是央求着,苏晓晓想了想点点头。

    “刘爷爷,咱家不卖死契,三年吧,三年后,您若是想赎身,咱家也不为难您。”

    “好,好,晓晓姑娘,不,姐真是大好人。”

    “刘爷爷,您还是叫我晓晓吧。”

    “不,不,我既然是你家的下人了,就应该叫你姐。秀秀,快给姐磕头。”

    苏晓晓吓了一跳,急忙拉住了秀秀,“刘爷爷,秀秀,不用了,我哪里受得住,秀秀,你以后还是叫我晓晓姐吧,咱家没那么多规矩,你们只要安安分分的做事,咱家绝不会为难你们。”苏晓晓拉着秀秀的,转头对张英道,“嫂子,秀秀会做事,你如今身子。重了,身边总要有人看着,就让秀秀跟你吧。”

    “晓晓,不用了,平日里你和娘啥事我不让我做,我身边再跟个人,咋像话哩,再我娘也在这儿照顾我,我哪用得着秀秀跟着。”

    张英的娘上回被苏平接过来住下后,就被苏家一直留到如今,后来张英和她母亲索性把娘家的田地卖了,分了一些给堂兄弟,托付他帮忙打理张父的坟地,剩下的张母全给了张英,张英没有收下,担心张母在家闷出病来,拿着给张母买了一块地,张母在家没啥事了,就去地里干活。

    “那秀秀先跟着我吧。”

    苏晓晓想着秀秀不过八岁,地里的活儿不能让她去,她家也不缺这口吃的,就让秀秀跟着她在书堂和苏家来回跑,得空了,还教秀秀识字,秀秀也是个明事理的孩子,见苏晓晓并没有拿她当下人看待,于是更加感激她了,对苏家更加忠心耿耿。

    后来有人听苏家要买下人了,不少人纷纷过来打听,都被苏晓晓婉拒了,苏家只是挑了几家勤快的人家租地,连养鸡鸭的山头也是让佃户帮忙守着的。苏家待佃户不薄,佃户也忠心,一时苏家也没什么糟心事。

    张英生了一个男娃娃,第二日陈月牙也生了一个男娃娃,几家人连着高兴了好几日,苏晓晓煮了不少红鸡蛋,给村子里的每家每户都送了一份,连她家的佃户都得了一份。

    如苏晓晓所,杜家河里的龙虾的确在来年时多了许多,连别的地儿都有了,龙虾因此也不是什么稀罕物了,寻常人家若是想吃了,去河里撒几,就能捞出不少。

    春风酒楼的龙虾仍旧是由苏家供应的,苏晓晓家和杜英家两家仍旧一块在后山的池塘里养了龙虾。龙虾再多春风酒楼的生意却不受影响,仍旧有人去吃,只因为那里的十三香龙虾已经成了春风酒楼的招牌菜。

    春去秋来,很快到了秋闱,杜衡带着全村人的期望和穆先生一块踏上了乡试的路上。穆先生走了,这一回他没有会回来了,只是告诉孩子们,以后会有人上这里来教他们念书。

    穆先生走了,娃娃们似乎变得更加懂事了,念书也不偷懒了,每日仍旧是早早去书堂,把穆先生留下的功课认认真真的完成,就像从前穆先生还在一般。

    穆先生走了,不仅孩子们不舍得,连大人们也十分不舍得,得知穆先生要走时,给穆先生送了不少东西,直到穆先生的马车实在是装不下了,才肯作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