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宋启韫
“七姐,衙门在哪儿?远不远?”慕锦漓坐在马车上,询问着慕锦沛。
南宫烈风为了避嫌,没有上车,而是在旁里骑马,护送着马车。毕竟车上坐着慕锦沛,他一个大男人上去,不大合适。
慕锦沛摇着头,“具体哪里我也不知道,只晓得京兆衙门应该不远,就在皇城根儿附近。那位宋大人是百姓口中出了名的昏官,大白天也会在后院喝酒,根本不理公务,我就是担心”
“有王爷在,我们大可以狐假虎威。”慕锦漓握着慕锦沛的,又给她诊了脉,服用了她的药,她的状态确实好了一些。
只是,她眼睛里一直带着哀伤和愤恨。身体上的病,她可以医治,可内心的痛,她不知道如何帮她抚平。
也许刘姨娘在天有灵,宁可她的女儿快乐、幸福,也不希望她卷入复仇的烟云,一直痛苦地活着,甚至陷入危险。只是,慕锦沛这个状态,如果不让她参与复仇,没有这个精神支柱,可能她的精神早已经垮了。
有些事情,道理都明白,却根本无法做得到。
京兆衙门确实不远,很快就到了。不出慕锦沛所料,此时宋启韫确实在后院喝酒作画,听到有人报案,根本不愿意理会,“师爷,去打发了吧!本官正在兴头上,非要把这雪压红梅给画好了。”
“大人,六王爷来了。”师爷语气战战兢兢的。
“我管他谁来”宋启韫话没有完,便上一抖,笔落在了画纸上,那一副好好的雪压红梅图就生生给毁了。
“你谁?谁来了?”宋启韫看着师爷。
“六王爷,六王爷来了。同来的是六王府和慕侯府家的七姐,是慕侯府出了命案。”师爷一脸的焦急,“大人,还是去看看吧!六王爷咱得罪不起啊!”
“确实得罪不起。”宋启韫看着他那张被毁了的雪压红梅图,叹了口气,“败兴!”
师爷招呼着丫鬟,给宋启韫送来了茶水漱口,又帮他整理了一下官服,而后陪着他一起去了堂里。
“哎哟,六王爷,稀客,真是稀客啊!您屈尊降贵来此,我这京兆衙门都蓬荜生辉了。不知六王爷所为何事?”宋启韫一脸的圆滑,虽是喜欢舞文弄墨,但骨子里却是卑媚之辈,令人不齿。
按理,应该升堂问案,最起码要先问原告,而他却越过了慕锦沛,直接跟南宫烈风话。
南宫烈风眼神里带着不屑,冷冷地道:“陪我家王妃来报案。王妃娘家一个姨娘今日惨死,而后骗走那姨娘的丫鬟也被人勒死。两条命案,还请宋大人受累,去侯府走一趟吧!”
若不是他担心家里只有尚巾帼一个人主持大局,他定然要奚落这宋启韫一番,一身的酒味儿,问案也没有流程,这哪里有朝廷命官的样子?简直给大渊国丢人。
“王爷发话,下官自当亲自去现场查案。”宋启韫揖,“待下官沐浴更衣之后,便”
南宫烈风瞬间炸毛,“沐浴更衣?你要不要斋戒七日、焚香祷告?”
“若是慕侯府有这个规矩,王爷也认为理应如此。那下官照做便是。”宋启韫这是故意的,揣着明白装糊涂。
他不会明面上得罪南宫烈风,但暗里下下绊子,这个胆子还是有的。毕竟他有皇上撑腰,这些年来,百事无惧。
“照做你个鬼。”南宫烈风拎着宋启韫的衣领,“即刻便去,胆敢耽搁,本王立刻扭断你的脖子。”
慕锦沛看着这一幕,她才是原告啊!她竟一句话没有,事情就弄成了这样。不过,只要这宋大人肯去查案便好。她不指望这个昏官查出什么,但只要事情闹大了,有南宫烈风坐镇,她父亲只能妥协,那样就可以名正言顺给她娘报仇了。
宋启韫一边被南宫烈风拖着往外走,一边道:“王爷,事关侯府,是不是要跟吏部只会一声?还有丞相大人负责百官,也应通个气。如果是大案要案,牵连甚广,皇上那里”
“闭嘴!”南宫烈风几乎要崩溃了,“你是干什么吃的?大渊国设立京兆衙门是做什么的?你心里没有点儿数?再要推脱,本王就参你一本,让父皇治你个不作为的罪。”
南宫烈风最厌恶这种官员,也拿这种人最没有办法。不贪财、不党争、也不祸国殃民、不招惹是非,他什么坏事都不做,但也不做好事。整天就沉溺于琴棋书画、吟诗作对,偶尔还有佳作广为流传。
他一直想不明白,皇上为何到现在还不处置这家伙?虽不至于砍头流放,但最起码应该罢官才是。
宋启韫可不是傻子,他太明白这些高门大户内宅的弯弯绕绕了,慕侯府死了姨娘,肯定牵连甚广,保不齐就有他得罪不起的人物,他不愿意当这个恶人,也禁不起那些人物的打击报复。
宋启韫还想拉人下水,“王爷,既然是命案,那刑部那边”
“就是你!马上跟本王走。再要废话,本王杀了你这昏官。”南宫烈风硬生生地把宋启韫给丢上了马车。
师爷敏,连忙招呼了两个捕快,“速速带人去慕侯府待命,保护好大人。”即便他不认为不快能打得过南宫烈风,但有人总比没人强吧!
而后,师爷又找来两个厮。
“你,速速去李丞相家送个信儿,就大人被六王爷逼着去侯府查案了,别的不要多。”
“你,去跟思源钱庄的姑老爷家一趟,也同样的话,别的不要多言语。”
“快去快回,记得察言观色,看他们的表情。”
两个厮跑走之后,师爷也出门,他要找江湖朋友,弄几个身怀绝技的高去暗中保护宋启韫,唯恐恶名昭彰的南宫烈风会在一怒之下把宋启韫的脑袋给拧下来。他一个师爷,完全依附于宋启韫而安身立命,所以势必会全力以赴保他。
其实,南宫烈风就算再窝火,也就放放狠话,他只杀大奸大恶之人,对于这种好事不做,坏事也没做的昏官,他不会下杀。有那样的恶名,不仅是他毒舌,也是四王爷和五王爷在外放坏话的缘故。
所以,师爷才会这般紧张。反倒是宋启韫比师爷淡然许多。他还算圆滑,不参与党争,但却不意味他什么都不知道。南宫烈风的恶名有多少水分,他心里还是清楚一二的。他表现的怕,其实心里并没有那么怕。他怕的是这趟浑水会得罪太多的人,以后想要像个闲云野鹤一般混迹朝廷,那就不容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