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章 凤阳遭贼

A+A-

    崇祯八年正月十五,张献忠攻破凤阳,中都留守朱国相兵败自刎,凤阳知府颜容暄被杀,四千守军全军覆没,张献忠放火烧毁皇陵楼殿,砍光皇陵的几十万株松柏,拆除了周围的建筑物和朱元璋出家的龙兴寺,然后掘了皇帝的祖坟,同时将凤阳富户杀的一干二净,并打出旗号“古元真龙皇帝”,之后高迎祥赶来凤阳,同张献忠会合。

    贼军肆虐两淮,宿松、庐州、六安、安庆等地遭到贼军威胁。

    听到八百里加急战报,皇陵被毁,崇祯皇帝哭晕在地上。苏醒之后,披麻戴孝跑去太庙嚎啕大哭。

    崇祯皇帝龙颜大怒,一大片官员倒了大霉。凤阳的官员基本上都被崇祯投入死牢,砍了个精光,甚至连已经调任其他地方的前任凤阳巡抚、知府、总兵都没逃过,全部被锦衣卫捉拿进京,投进昭狱,判了个斩立决。兵部尚书张凤翼也被盛怒的崇祯皇帝革职。

    急于报复的崇祯调遣了十多万大军,聚集两淮,企图剿灭张献忠、高迎祥贼军,可是两淮之地的流贼已经达到了百万之众。

    大明和贼寇两淮之地的战役中,一个家伙成名,他就是大同参将刘良佐,此人骑着一匹花马,被称之为花马刘。刘良佐同贼军交战,屡立战功,被升为总兵。

    “两淮百姓遭难啊!”驻守斗湖城寨的王全看着拖家带口,不断来投奔的百姓,长长感叹了一声。

    虽然冰河期带来了旱灾,但气候的变化对两淮之地影响不大,这一带河纵横,水资源丰富,大片的水稻田可以种植稻谷,产量颇丰。可是贼军来了之后,两淮之地遭到了严重的破坏,贼军毁坏农田,烧毁村庄,裹挟百姓,所过之处寸草不生,被裹挟的流民被迫加入了贼军,成为炮灰。

    城寨外搭起了粥棚,陆陆续续有衣衫褴褛、面黄肌瘦的灾民赶来投奔,赶来的灾民中,男人女人都有,大多是妇孺老弱,偶尔几名青壮汉子,也是面有菜色,身上衣裳破如麻袋。而一些缩在父母旁的孩童,更是头发蓬乱,面黄肌瘦,身上衣衫早就烂得像抹布。

    正月里的两淮之地异常寒冷,而且是南方的湿冷,即便是身上穿再多衣服,也抵御不了那刺骨的严寒。

    难民们集中在满是积雪的城寨外面,一阵寒风迎面吹来,不少人开始不住的颤抖,那些男子还好,他们身旁的妇人孩更是不堪。

    “王大哥,他们好可怜,我们让他们进寨子烤火吧。”帮着士卒们施粥的柳如是见此情形心中不忍,上前向王全提议。

    “嫂子,我们还不能把他们都放入寨子,只怕他们当中混入了流贼细作。”王全回道。

    听到嫂子两个字,柳如是脸一红,转身同荷香、墨竹一道,又去招呼那些士卒们整柴禾,打水,烧火熬粥。

    不多时,粥棚内飘出了米粥的香味,外面的难民一阵骚动,个个都是使劲地伸脖子往那边看,特别是那些孩童,更是使劲地唵着口水。

    也不知道等了多久,荷香和墨竹指挥几名士卒,把一口大锅内的粥倒入一口大木桶内,随后两名士卒便抬起大木桶,往外面走去。

    “各位乡亲们,粥熬好了,都将碗筷拿过来喝粥啦。”柳如是拉开嗓门招呼道。她从也是一个苦命人,家里养不活她,才把她给卖了,后来又被辗转卖了多,最后沦为风尘。遇上周道登之后,原本以为能有个安身处,谁知道周道登家中妻妾容不下她,于是又给卖回归家院。所幸于是李国栋,她才来到了这里。

    难民们纷纷从随身携带的行李中取出碗筷,有王全和一群身上散发着杀气的家丁站在一旁维持秩序,他们也不敢争抢,都老老实实的排着队等候。排在后面的难民肚子早就饿得咕咕叫了,闻到粥香味,更是饿得发慌,可是他们惧怕王全一行人身上的杀气,只是不断的探头探脑,非常焦急的等待。

    惧怕不是没有道理的,之前有一条壮汉去和一名抱着孩的老妇人争抢,结果被王全一刀砍斩落头颅。如今脑袋还挂在门口的旗杆上,似乎在警告难民中的青壮汉子,不要破坏秩序,否则格杀勿论。

    柳如是、墨竹和荷香三位女孩头戴斗笠,脸上蒙着面纱,亲给难民们盛粥。

    碗中的粥香甜浓稠,粥是以糙米、米、高粱米和切碎的番薯一起熬成的,绝对没有添加树皮、草根之类。

    自从贼寇来了,难民们已经很长时间没有吃到东西了,其实平日里他们的生活也不好,每年辛苦劳动所得,大部分都当成田租上缴了,自己只留下勉强糊口的一点粮食,平日里吃糠咽菜,今天逃难来到这里,却喝到这么好的米粥,很多人都是流下泪来。

    孩子端起粥碗,呼呲呼呲大口大口的喝了起来,这粥香味扑鼻,里面那些红红的东西,还带着一丝甘甜,孩子们很快就喝完了一碗。大人只喝了几口,摇了摇头,又拿起孩子的空碗,再去排队等候领粥。

    王全和他的几十名精锐家丁,其实就是商队的精锐老伙计和后来立功提拔起来的一批商队护卫,他们现在还有了官兵的身份。所有的难民都分到了粥之后,王全和他的士卒们也在雪地上的一块石头上坐了下来,每人里捧着一个大碗,大口大口的喝粥。

    力大无穷,武艺高强的王全一口气喝了五碗粥,才感觉喝饱了。他站起身来,环视一圈黑压压的难民。

    身边的张世文知道东家要话,于是招呼家丁们上前,一起维持秩序:“各位请安静!安静!王千户要讲话了!”

    喧哗的难民们安静下来,王全清了清嗓子,拉开嗓门大声道:“各位父老乡亲!你们都是我大明百姓!我王某人乃大明武职官员,贼寇肆虐,我等不能破贼,实在是有愧于各位乡亲啊!”

    完,王全深深一躬,长揖及地,向那些难民行了个大礼。

    “千户爷,使不得啊,千万使不得!”难民呼喊起来,几名老人老泪纵横。

    王全站起身来,又继续拉开嗓门大声道:“各位既然来投奔我王某人,就是对我王某的信任!你们来到这里,我会带着你们开垦荒地,耕牛种子和农具,我们自会提供!各位只要放去干,以自己的劳动养活自己。”

    “千户爷,得们得您大恩,耕种所得,需要纳粮多少?”有人大声问道。

    王全环视一圈:“各位,这里的城寨是我的,水渠都是我们开凿,耕牛种子也是我出,收成自然要收地租,至于地租,十收一!绝不加派!”

    人们议论纷纷,这个地租,比起自耕农要上缴朝廷的税收,或是佃户交给地主的地租来,可以是优惠多了,佃户种地,士绅收取五成收入都是很良心了,上好的水田都要收取六成甚至七成收入!若是风调雨顺,一家大还能勉强糊口,若是遇上灾年,就只能卖儿卖女了。

    “千户爷,可是贼寇随时可能打过来啊。”人群中一名青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