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A+A-

    徐三夫人和三老爷回去的路上, 三老爷, 他已经派人给贾家送信了, 让贾家来接贾姐回去。

    三夫人有些意外, 不过还是:“贾姐在府里照顾孩子这么几年,可以好生谢谢贾姐。”

    三老爷看看三夫人:“这个你安排就好。”

    三夫人:“是, 老爷。”

    平安伯府, 贾姐的丫头银儿匆匆进来, 脸色很不好。

    “姐, 刚才三老爷身边的管事的跟我,三老爷已经给贾家送信了,让贾家来接您回去,还如果贾家不方便, 三老爷派人送你回去也可以。”

    贾姐摇摇欲坠:“什么?你听错了吧?”

    银儿:“没听错, 银儿反复问了的,信已经送出去三天了, 想必贾家该收到了。”

    贾姐:“怎么会这样!”

    三老爷续娶前头两天, 贾姐好不容易找了个机会, 扮的婀娜多姿地去书房给三老爷送汤,可是刚进三老爷书房的院子,就被不知道从哪里钻出来的厮给堵住了。贾姐不死心,硬是在外头等了一个时辰,汤都等成冰了也不得进。后来又出来两个粗使婆子连拖带抗的送回去了。回去后就再也出不来了, 不管使多少银子都不行, 连外头的消息都听不到。好不容易听到点外头的消息, 却是晴天霹雳。

    银儿扶贾姐坐下:“姐,我们回去吧,您在平安伯府再住也没指望的。您还年轻,贾家有钱,您还能找个好人家,何苦在平安伯苦熬。他们平安伯都把您当犯人一样的看起来,我们回去吧!”

    贾姐悲从心起,趴在桌上痛哭。

    徐三夫人回门的第二天,继祖就吩咐收拾行李,他带了宗哥儿去邱家平安伯府辞行。邱家平安伯府都挽留,继祖:“可不能再待了,我算着静儿就这几天了。”

    邱家平安伯府就不再拘留,还准备了礼物。

    第三天继祖他们就往回走了。继祖归心似箭,奈何……继祖看看身后的一群妇孺,叹气。宗哥儿、李嬷嬷蒋嬷嬷秋菊春兰,郑成两口子,吴平等等,唐家的人都回去了。徐三夫人的陪嫁铺子庄子都交给她自己理。

    所以一行人老的老少的少,根本走不快。继祖想自己先走,可是自己一走,成年男人就只有郑成一个,李嬷嬷让郑成跟自己一起走。可是郑成跟着走了,他又不放心宗哥儿和李嬷嬷他们,李嬷嬷又不放他一人走。

    不是还有吴平吗?算了吧,虽然订亲了,可还跳脱得很。

    所有继祖只好跟着大家慢慢走。

    腊月二十九,唐府,继祖跳下车就去拍门,郑强开门。

    “强叔,大少奶奶生了没?”

    “大少爷,大少奶奶二十六生了哥儿!”

    继祖和郑强几乎同时话!

    “啊!”继祖就飞奔进去了。

    宗哥儿:“大哥哥等等我!”

    李嬷嬷拉住宗哥儿:“少爷,你大哥哥本该先去给老太太和太太请安的,你大哥哥想你嫂子和侄儿了,要不你先去请安,顺便帮你大哥哥一,好不好?”

    宗哥儿忽然想到了一句话“久别胜新婚”,是听到学堂里学长们的,何况嫂子还生了侄儿,少年决定仗义一回。

    “嗯,我去跟老太太和太太。”

    继祖抱着自己的儿子傻乐。前世连正儿八经的恋爱都没谈过,这辈子连儿子都有了。杨嬷嬷要接过哥儿“大少爷,把哥儿给我吧,你一路累了歇会吧。”

    “好。”继祖嘴上答应着,却依然抱着孩子不给。杨嬷嬷没法,只好吩咐丫头水送些吃的进来。

    “继祖,你我们儿子取什么名字好?”

    “这个,我还没想好,这个得好好想想,要不问问老爷?族长看得闲书多,许夫子学问好,岳父大人见多识广,都去问问。”

    古静:“……”不过是取个名字,这人偏要把所有人都惊动了。

    “大名要好生想想,先取个名吧,不好总‘哥儿、哥儿’的叫。”

    “行,你有没有好的?”

    古静看着被继祖抱着的孩子:“我不想出人头地,只愿他平安康泰,就叫平哥儿吧。”

    “好,以后弟弟们的名就顺着平安康泰来。”

    还在坐月子的古静:“……”

    继祖抱着儿子亲香了好一阵子,古静催他洗漱,还要去跟老太太太太请安。继祖洗漱换了衣裳吃了些东西,又抱着儿子亲了亲才依依不舍的走了。

    老太太院里,所有人都在,石老太太竟也在。

    老太太笑着对继祖:“还以为你一时半会来不了了。见过你媳妇跟儿子了吧。”

    继祖很开心:“见过了,静儿很好,我儿子也好。我跟静儿商量了,大名得好好想想,先想了个名,叫平哥儿。”

    老太太:“平哥儿?好,什么大富大贵的,我们不求,平安就好。”

    石老太太也好。

    继祖:“我跟静儿也是这个意思。”

    太太:“祖哥儿,你跟我们平安伯府的事,宗哥儿还不清楚。”

    继祖慢慢了。

    继祖得口干舌燥,水都喝了四五杯,太太还想再听。石老太太:“好了,今儿就到这里吧,看祖哥儿得都累成什么样了。”

    继祖咧嘴笑:“也没多累的。”

    继祖到底被放了回去。继祖一回去,又抱着儿子亲香。

    继祖忽然想到一事,问古静:“静儿,石家老太太怎么来了?”

    古静:“老太太请来的。”

    继祖:“怎么回事?”

    继祖走后,老太太和太太都免了古静的请安,不过古静还是会隔三差五的去一次。然后古静就感到太太的眼神怪怪的,总是盯着她的肚子看,古静让太太看得发毛。古静就把自己的感觉跟老太太了,老太太听了也“咯噔”一下。

    老太太定了定心神:“静儿不怕,你只管养胎,这事我来办。”

    第二天老太太就派人把石老太太请来了,宗哥儿走了,太太不放心,蒋嬷嬷又不在,没人劝得了太太,请石老太太来劝劝太太。

    石老太太来后,太太就没有再古怪的盯着古静肚子看了。古静也平安生下安哥儿。

    至于太太是否真的想做什么?不好!反正就算石老太太都认为太太是有这个想法的,所以她一直住到继祖回来,只有继祖回来了,她才放心。

    两人了会儿话,古静累了,继祖就去书房歇息了。雨儿要去伺候,继祖不让。

    “我那有郑芸和齐二,你伺候好你少奶奶就行。伺候好了,我跟你少奶奶有赏。”

    雨儿就垂手站住了。

    继祖看了看躺床上的古静一眼,古静闭着眼睛,眼睫毛跳了两下。

    出了门齐二挤眉弄眼的,左右看看没人,凑到继祖身边:“雨儿姐姐想伺候少爷,那种伺候。”

    继祖好笑地拍他。继祖不懂吗?当然懂!才成亲那会儿,古静不方便的时候,古静怀孕的时候,还有去京城送嫁的时候,古静都过让雨儿去伺候,继祖推了,只身边伺候的人够了。古静没怎么伺候,继祖就装作不懂,就这么混过去了。

    继祖真没那个心思,不是对古静忠贞不渝,就是没那想头。自己现在妻子有了儿子有了,家底也挣了些,退路也安排好了,不怕太太做怪。现在就盼着老爷能回来,他好好孝敬老太太和老爷,一家人团团圆圆的过日子。

    继祖想着一家团聚,平安县唐县令眉头紧锁,愁啊!

    本来,收到家里的信,正满心喜悦的想给大孙子取个什么样的,响当当的名字,章县尉拿了份公文来。唐县令一看,什么意思?上头给安排了残疾退役士兵来,还有些没了父母的军户孩。平安县才过了几天好日子就派了这么人来!

    林县丞把公文反复看了看:“这几年县里的政绩是有目共睹的,今年学堂里中了三个秀才,平安县过去十年都没出过秀才。资善堂里的人也少三分之二,出去的人都找到了营生。上个月我们写了公文上去,开春把水渠修葺一番,让上头减少税收。大人考核前年还是中等,去年已是上等了,今年只怕也上等。只怕是因为平安县好了,上头才派了这些人来。”

    “西北靠着藏区,每年跟那边都有些大大的冲突,伤残了的,孤儿寡母的,每年都有。以前平安县自顾不暇没有安排,现在平安县日子好过了,就派来了。这也是迟早的事。”

    唐县令闷闷地:“那怎么安排?好不容易有些结余了,想修路铺桥的也不行了。”

    章县尉:“不用那么麻烦。是伤残,又不是起不来了。平安县空地多,西门出去二十里就有一片丘陵,把人安排到那里去。我们跟修好房子,留三个月的粮食就好。到时他们开荒也好,给人做工也好,总有活路。实在过不下去的,看看情况再想办法怎么接济。”

    唐县令算算:“这个办法好,房子能住就行,不用盖那么好,我们县里烂房子就很多。城外头种药材的农民也多,种药材收药材炮制都要人,让他们去干活去!”

    三人又商量一阵子,差不多了,就派人干活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