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逃跑
行云流水做完这一套动作,姜辞蛾眉却皱了起来。
上辈子为了讨好钟离毓,姜辞下了一番大功夫,不仅磨平了自己娇气的性子,还在出嫁前用了两年时间学习礼仪举止。
明明舌尖苦得发涩,面上还要一副从容的样子,到头来还不是在折腾自己,姜辞苦笑。
将药碗递给漪月,避开她探询的目光,姜辞关切问道:“漪月,你昨日没受伤吧?”
漪月恭敬答:“不曾,奴婢在柴房醒来就被叶大人唤人救下山了。”提到叶惊蛰时,漪月清秀的脸颊浮上一抹羞红。
姜辞无奈摇了摇头,美色啊美色,你太误人。
可惜这俊朗的未来叶将军,是个断袖,不知几年后长宁城多少美人要伤心难过咯。
“漪月,等会我们就离开这里,你去雇个车夫,我们赶紧回长宁。”
漪月不解:“郡主,为何这么着急?”
姜辞认真道:“不能让叶惊蛰发现我是郡主,若是传出去,于我名声不利,父王现在应当还没有对外我出走一事,我必须在事情闹大之前回王府。”
漪月心中感动,郡主您终于知道利害关系了,终于不再坑奴婢了。
姜辞着着,发现自己的侍女眼神中越来越透亮,竟有种“吾家有女初长成”的欣慰之色,默默扭过了头。
好吧,她现在知道自己原来有多不靠谱了。
衙门正堂内。
丁知府脸上一改之前的铁色,而是堆满了笑容。
没想到这位骁骑尉有这般能耐,不但安全拿下青虎寨,生擒刘天虎,还找到了刘天虎藏财宝的密室,这差事,办的着实干净漂亮。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少年郎日后必有一番作为。
“……至于这两位姑娘,知府大人?”季鸣伸出手在丁知府眼前晃了晃。
丁知府忽得回过神来:“啊,请叶大人放心,我会派人送两位姑娘回长宁城。”
叶惊蛰点了点头。
回到房中,之前那名女子带来的不适尽数散去,不管她是谁,以后应当不会再见了。
“咚”的一声,一枚石子从屋顶坠落。
“下来吧。”
黑衣劲装男子单膝跪在叶惊蛰面前。
“十二,何事?”
“主上,东厢房的两位叫了马车,已经偷偷向衙门后门去了,以及京城密报,王爷私下派人来了临关,似乎是上安郡主离家出走。”
叶惊蛰看向门外,嘴角溢出一声冷笑,他要是还看不出来其中的关联,就真是白混到现在了。
好一个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差点就被丫头骗了。
“阿鸣,收拾东西准备回长宁,还有,想办法引开王爷的人,寻回郡主这个功劳,必须被我们拿下。”
“是,叶哥。”季鸣拱手应下。
姜辞拉着漪月避开衙门众人,一路直奔后门。
漪月上气不接下气:“郡主,我们为什么,为什么不让,让叶公子护送回去啊。”
姜辞不是爱锻炼的人,身体虽比娇弱的漪月好些,但跑了一路,也气喘吁吁:“等他宣扬出去,我可就完了。”
“哎,郡主慢些。”漪月其实想,叶公子不像是会嚼舌根的人,可是郡主谨慎些也没有错,毕竟名誉乃女儿家大事,郡主之前为郸骥国二皇子做出种种出格举动,如今能悔悟已是幸事,断不能再出现差错。
心翼翼地环顾四周,并未发现人迹,姜辞纤手抬起,推开衙门后门。
一早叫好的马车果然如约停在门口,将包袱安置好,姜辞提起裙摆,绕着马车转了一圈也没见车夫,她只好转头问在为她收拾座垫的漪月。
“漪月,车夫呢?”
“车夫在这呢。”
一只骨节分明的手随意搭在马车门框上,束起的长发在北风吹下肆意飘扬,少年持剑而立,清暖色的朝阳照在他周身,仿佛被镀上一层金光,俊逸脸庞上露出淡淡笑容。
姜辞又做了一件很蠢很丢人的事。
她居然看呆了。
直到叶惊蛰的声音清晰落在她的耳边,她才慌乱地回过神来。
“你、你刚刚什么?”姜辞一脸迷茫地微微仰头看他,脸侧发丝滑落,露出柳娇花媚的一张容颜,叶惊蛰见状唇边笑意更浓了,只不过这笑意却未达眼底。
“我,既然同是回长宁城,姑娘请上车吧,我和季鸣正好可以保护二位的安全。”
姜辞迷迷糊糊地点了点头,由漪月搀扶着进了马车,她们来时为了不引人注目,特地选择了普通的马车,不仅空间狭还设施简陋,坐着十分不舒服,现在坐着的这辆,与之前相比算得上华丽宽敞了。
漪月颇有些兴奋地摇着姜辞手臂:“郡主,叶大人对您真是上心,竟然连瓜果零嘴和茶水都备好了。”
连马车都给换了,这个叶惊蛰,知道她们想从后门逃跑?
姜辞按住漪月的手,恨不得敲响她的脑壳:“傻丫头,被人卖了还帮人数钱呢,据我了解的叶惊蛰,绝不是什么热心肠的人,他想方设法拦住我们一同回京,非奸即盗。”
“啊?郡主,您之前认识叶大人啊?”
认识,上辈子就认识了。
不过她当然不可能这么,只语焉不详地用“之前听哥哥提起过”之类的话糊弄过去,左右漪月也不是多么聪明警觉的人,并未听出其中的种种漏洞。
“郡主,那我们现在怎么办啊,我们要是在大庭广众之下被叶大人送回王府,长宁城所有人不都知道郡主私自跑出去了。”
姜辞实在有些头疼,都怪自己被美色迷惑,就这么着了叶惊蛰的道,她也拿不准叶惊蛰到底有没有认出自己是上安郡主。
“漪月,你还是继续唤我姐,莫要暴露我郡主身份,先回长宁,进城了再做算。”完拂开雕花木窗的帘子,一直跟在叶惊蛰身后的那个叫季鸣的正在驾车,叶惊蛰在前方御马而行,留给她一个挺拔的背影。
半月之内,她一定要安全回家,让长宁城所有人忘了之前她与钟离毓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