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三章伐夏之议

A+A-

    尚秀芳同样也生下了一个女儿,儿女双全的王梓在家享受起了天伦之乐。

    不过赵顼召王梓回来可不是为了享受的,才告假几天,王梓就被召到了宫中。

    来到宫中后,宰执们已经悉数到场。此时朝廷刚刚进行改制不久,原来平章事王珪的头衔已经换成了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

    当初议定官制时,大致是仿照唐六典,不论事情大,都由中书省取旨,门下省审核,尚书省执行,三省分班奏事,权归中书省。

    在进行官制改革的前夕,蔡确升任参知政事。为了使新党占据优势,蔡确故意对王珪:“您任宰执这么长时间,必然会是中书令。”

    王珪自觉资历深厚,深得圣宠,是以对此深信不疑。

    不过蔡确转头却对赵顼:“三省的长官位高权重,不需要设置长官,只需要让左右仆射分别兼任两省侍郎就可以了。”

    赵顼本就是要削弱相权,蔡确此言可谓是正中下怀,是以王珪就成了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

    而苏颂顺势成为了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其实中书侍郎的实权还要在门下侍郎之上,所以王珪对此很是不满。

    都堂之中除却王珪苏颂,还有尚书左丞蔡确和尚书右丞章惇。

    就都堂来看,新党已经占据了都堂的大部分。因为王珪是三旨相公,苏颂已经由中间派转为新政派。

    而蔡确章惇都是新党一派,是以此刻新法还是占据朝廷上风的。

    而枢密院之中,枢密使和枢密副使已经改成了知枢密院事和同知枢密院事。

    知枢密院事是升官甚速的孙固,同知枢密院事是新党薛向,王韶已经出外为河东宣抚使。

    就目前来看,新旧两党在宰执之中的数量已经失衡了。这其中只明了一件事,赵顼仍然要图谋西夏。

    果然,王梓与诸位宰执一一见礼之后,赵顼仍然道:“诸卿,上次伐夏之战,我军因为种种原因而遭遇了挫折,暂时退了回来。

    而西夏却愈加猖獗,以为我大宋败了,就在边境肆加挑衅。

    这一个月来,陕西诸路与西夏的冲突已经在百次以上。

    特别是天都山一带,西夏骚扰甚频,西夏以为一点胜利就可以无视我大宋之天威吗?”

    蔡确闻言道:“陛下,西夏是好了伤疤忘了疼。几年前,王大人方将西夏打的俯首称臣,现在又狂妄自大的犯边过境,此风绝不可涨!

    陛下,臣推荐王大人为陕西宣抚使,坐镇陕西,痛击西夏!”

    孙固一听反对道:“刚刚的伐夏之战让我们大宋元气大伤,现在我们万不能大动干戈。陛下,与民生息吧!”

    其实伐夏之战后,孙固也应当与吕公著一般出外的。只不过赵顼为了平衡朝堂,是以将孙固留了下来。

    赵顼的脸色顿时阴沉了下来,王珪见到了连忙道:“王大人在军中威望卓著,有王大人坐镇陕西,陕西可稳矣!”

    此时主角王梓发话了,“陛下,诸位相公。党项就是一匹喂不熟的狼崽子,只要西夏缓过神来,必定会侵犯我大宋。

    如今西夏的国力军力已经削弱到了一定地步,此刻的西夏之所以挑衅,不过是掩饰其虚弱的事实。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西夏已经是穷途末路,臣请命,提十万雄兵,一举灭夏!”

    王梓的话掷地有声,而且少有人怀疑。当年更加年少的王梓喊出了三千虎贲平南的豪言壮语,本来没有人觉得王梓能够成功,因为大宋已经很久没出过战神般的人物了。

    但王梓最终没用朝廷动用大军就一路打到了升龙府,平定了交趾。

    随后在熙河收兰州,在环庆泾原相继埋葬了西夏二十万大军。

    王梓用战绩显示出了卫霍之才,是以当王梓言以十万雄兵平夏的时候,在场之人没有怀疑王梓能不能平夏,都在计算平夏的损失。

    孙固依然道:“王君生,举兵易解祸难。战场之上瞬息万变,你岂能保证一定可以灭夏?

    纵然能够灭夏,光是安定西夏就是我大宋难以承受之重。

    青塘熙河都拿下来了,但每年光是军费数以百万。若是拿下西夏,还不得花费千万?”

    王梓道:“花费千万也值得,有了西夏我们就能彻底沟通西域,我们的综合国力就能进一步增强。到时候就是辽国,我们也敢再谈一谈条件!”

    起辽国,这个想法很危险,也很诱人,最起码赵顼是怦然心动了。

    此时赵顼忍不住的了一句,“有朝一日若能恢复燕云,就是封王朕也舍得!”

    孙固一听就无奈了,赵顼自得了病之后就变得有些急功近利起来,现在连复燕云者为王这话都喊出来了。

    王珪是不愿意有圣眷的王梓留在京中的,而且王梓若是收复西夏,那么自己作为首相也是有好处的。

    是以王珪很贴心的道:“臣以为王君生可为陕西宣抚使,统筹协调陕西各路防御西夏或者进攻西夏!”

    赵顼点了点头,觉得自己任命的这个首相不错,是以微微笑道:“诸卿以为呢?”

    苏颂蔡确章惇对此都是没有意见的,是以齐声道:“臣等恭听圣裁!”

    下朝之后,苏颂故意落后几步与王梓走到了一起,有些疲惫的道:“君生,老夫累了”

    王梓一惊,道:“伯父此言何意?”

    苏颂叹道:“陛下如今乾纲独断,甚至视宰执如无物。王珪虽为首相,但动辄受罚。

    这样的宰执不是我要的宰执,老夫不愿为这样卑躬屈膝的宰执,是以想要外放。

    老夫知道你为老夫做了很多事,只是老夫实在不愿意在这样的朝堂待下去了。”

    王梓急道:“伯父何至于此?侄还想要在伯父的这颗大树底下乘凉呢!”

    苏颂勉强一笑,道:“君生,对不起,我恐怕不能为你的新政保驾护航了!”

    看到苏颂实在不愿意,王梓只能道:“伯父再考虑考虑吧,最起码等到我攻下兴庆府吧?”

    苏颂终于点了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