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秦州
王梓的算法让冯子翼觉得确实是那么回事,作为读书人,冯子翼不愿太过斤斤计较,试着问道:“一石粮食二十斤怎么样?”
其实按照实验,一石粮食大约可以产三十五斤左右的酒。为了拉上韩绛这层关系,王梓爽快的道:“成交!”
冯子翼十分高兴王梓的豪爽,当即道:“知县大人已经命人准备酒宴,今日我们不醉不归!”
一场酒宴,宾主尽兴。王梓几人喝的东倒西歪,被几个俏婢搀扶着回到了房间。
在迷醉之中王梓凭着最后的理智请走了俏婢,随后一头栽到了床上。
第二天王梓带着冯子翼第一批一千石的粮食踏上了回程,当然回程之时也没忘记带上想要建功立业的刘仲武。
刘仲武如同一匹脱缰的野马,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了向往。古,代的人权远没有后世重要,很多人都相信自己是烂命一条。
有野心的人宁愿拼着烂命去寻找富贵,也不愿当一个饭都吃不上的穷子。
既然来了成纪,不免要到秦州州治下邽一趟。临行之前,王梓接到王韶的指示,要感谢秦凤路经略安抚使张诜对熙河之战的支持。
成纪和下邽是相连的县城,有了地头蛇刘仲武的指引,几人很快找到了经略使司所在,并投了熙河路经略使司的公文。
秦凤路经略安抚使张诜虽然在大宋文坛也占据一定地位,但相比于不通政治不做事功的苏轼却多了不少实干。
无论是在京为御史还是出外为判官,还是到了如今经略安抚使的位置,都能做出一番成绩。
凡是做事的人对人才的需要就比较迫切,对人才的态度也非常尊重。
王梓在经略使司见到了留着一副美髯的张诜和两员仪表堂堂的大将。
在拜见了张诜之后,张诜环视着两员大将笑道:“逢辰,子京,这位就是熙河之战的功臣,真丈夫王梓是也!”
王梓这段日子一直在恶补大宋名臣和西北将校的信息,一听逢辰和子京,王梓肃然拜道:“原来是燕总管和刘钤辖,末将失敬了!”
北宋的总管不是太监而是一路领兵帅臣,是一路经略安抚使的副,可以有那么一方封疆大吏的感觉。
燕总管就是燕达,燕达是为开封祥符人。年幼知兵,爱兵如子,甚得神宗欣赏。
而刘钤辖是大将刘昌祚,刘昌祚之父刘贺死于定川寨之战。得父荫为右班殿直,无论是出使辽国对战西夏还是入蜀破羌,皆身先士卒,为西军称之为第一勇将!
“原来是乡人,王差使可有字?”
面对开封祥符的前辈,王梓恭敬的回道:“不久前王学士以末将提举医护营有功,特赐字君生。”
燕达颔首道:“熙河之战每每关键时刻能够使我军转危为安,君生居功甚伟。
我已尽阅你所书医护营条例,整个医护营的管理如在眼前,将士们将因此受益。
我虽具爱兵之名,但一些虚名较之君生的实事相差甚远。为此我当替将士们拜谢你,感谢你为将士们能够活命做出的医护营条例。”
燕达完竟真的起身向王梓行了一礼,慌的王梓连忙道使不得。
刘昌祚勇猛善战,但也十分爱惜麾下将士,因此也甚得将士尊敬。
对王梓在医护营之举也十分欣赏,不禁道:“世皆言顶天立地是为大丈夫,但在我看来,君生为伤残士卒的所作所为才是真正的大丈夫!”
王梓这次是真不好意思了,因为相较于在后世的军营,王梓做的还差的远呢!
张诜哈哈一笑,道:“相较于爱兵如子,王君生的智勇双全倒是被掩盖住了。听你酿出了梓酒,可以使受伤的将士不受伤病困扰,是真的吗?”
王梓当即道:“这是自然,末将此来就是带了梓酒样品感谢张大人对熙河之战的支持。
梓酒分两种,一种是疗伤所用,另一种是饮用,请诸位大人品鉴!”
张九章取出了两坛酒,有侍婢取来了酒杯。王梓倒出一杯道:“此酒甚烈,外用,可大概率除七日风等毒。”
刘昌祚抿了一口,呼出一口酒气道:“喝了会怎样?”
王梓道:“自是伤身!若要饮用,可用此酒!”
王梓为刘昌祚等三人分别倒了一杯,古人的酒量都很好,接过来都是一饮而尽。
燕达和刘昌祚对梓酒都是赞赏有加,只有张诜连道此酒太烈,饮之恐生事端。
在接下了三千斤梓酒的订单之后,王梓等四人就彻底踏上了回程。
回去的路总比来时的路要快,王梓一行四人很快回到了熙州。
到了经略使司向王韶复命之时,王韶的脸色不太好看。田琼带着讪笑,道:“君生,告诉你一个好消息!”
看着田琼的面庞,王梓并不觉得有什么好消息,是以道:“怎么感觉田押班在算计我呢?”
与田琼混熟,再加上王梓熟悉了幻境之后就有些言语无忌。毕竟作为后世人,对官府远没有古人畏惧。
无伤大雅的玩笑田琼也不着恼,嘿嘿一笑道:“我不是想着官家还没品尝过如此烈酒,是以命人带回去一些嘛。
刚好辽国使臣责怪大宋文弱,连宫廷御酒都寡淡无味。官家就命人拿出了梓酒,结果辽国使臣哑口无言。
官家高兴之余表示要回赠辽国使臣两千斤梓酒,辽国使臣半月启程,所以”
“半个月两千斤梓酒?押班大人,您还是杀了我算了!”
田琼神色一正,道:“君生,皇命不可违。不管有什么困难都要克服,而且我会全力支持你!”
王梓撇撇嘴道:“两千斤梓酒需要发酵干的粮食一万多斤,熙河路本来就几乎不酿酒,我们上哪里找这么多发酵的粮食呢?”
田琼蛮横的道:“既然如此,就将整个熙河路的发酵粮食全部运来!”
王韶此时不满的道:“为了奉承陛下而劳民伤财,此举不妥也!”
田琼顶撞道:“学士此言差矣,此事事关国体,绝不可怠慢!”
王梓一见两个大佬打架,劝和道:“既然是要打辽国使臣的脸,我们也是义不容辞。虽是皇家所用,但绝不能拖累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