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极热风暴(02)

A+A-

    君越刚才拖刘家兄弟的那手劲, 吓着年轻的兄弟俩。刚才就好像是钢铁钳子夹住了他们, 一点反抗的余地都没有。

    他们被谢君越吓的呀, 心脏都在砰砰跳,吓死了, 刚才以为自己要死了。

    老东西的眼神如利箭一般, 直戳心脏,好像一箭要射死他们。

    扔到地上以后,腿软的半天都站不起来。晃晃悠悠站起来以后,被老婆扶着踉踉跄跄离开。

    只是刘家兄弟俩下山的路上,一直走的不顺畅, 跌跌撞撞,摔了好几个跟头。

    君越没有使什么恶劣手段,只是用神识在他们脑海内种下了恐惧的种子。

    这一辈子, 他们对谢家老宅,对他都会有深深的恐惧。

    风波平息,送走乡亲们,君越吩咐孩子们, 去镇上买些礼品。明天走亲戚,他回来了几天,也该去拜访拜访亲戚,舅夫妻俩还在世, 都是七十来岁的人。

    “爸, 给舅爷他们买些软和些的吃食, 觉得行不?”谢锋不知道要买些什么。

    “行, 你们俩看着买。你舅奶喜欢吃老式鸡蛋糕,特别是镇上那家老字号,你知道的,去买几斤。

    老年人奶粉买两罐,常温的能放的那种高钙牛奶,买两提。”

    给老人买东西,都要买他们能吃的。给钱给他们没用,他们不舍得用,不舍得补身体。

    “嗯,知道了。”谢锋启动车,带着妻子去镇上。

    村里也有超市,可没有老式鸡蛋糕买,也没有老年高钙奶粉。

    夫妻俩上车,苗璇一肚子的话,要问,“老公,刚才是堂姑家的孩子吧,怎么那个样子,跟混混一样。”

    她是瞧不上,也不想跟那样的人以后有更多的来往。

    “是,不用来往。我爸可不是泥捏的,心里明白的很。”谢锋对现在的老爸很有信心,可不会惯着那些混不吝的亲戚们。

    “那就好,那些人借钱就好好借呗,进门就跪。那是借钱的态度吗,是逼债。”

    “就是啊,我堂姑也有些气自私,她的孩子们青出于蓝胜于蓝,比她还厉害。我爸以前就不喜欢堂姑一家。

    现在啊更不会喜欢,山下的堂叔两家,我爸估计也不待见了。今天刘家兄弟来闹,堂叔他们不知道绝对不可能,就是看我家翻盖的房子花了不少钱,才的歪主意。”

    谢锋对老家的几位亲戚都很了解。

    在老家住了几天,苗璇都不想走,她拍了好些老宅的照片,发在朋友圈,不少人都嚷嚷着要来度假。

    苗璇可不敢答应,公公交代了,今年至明年上半年,家里都不接待他不认识的人。

    不知道公公是有什么特别的考量,她也不想现在带同事朋友们来,家里哪哪都是新新的。带朋友来,好些人到别人家极不讲究,她不想她们来糟蹋自己的新家。

    孩子们回城以后,君越没事就下山到村里走动走动。

    村里有处公共活动的“广场”,一颗百年大树,村委围着大树建了一个圆圈的水泥台,村里的老人年轻人们,都可以坐在水泥台上聊聊天。

    坐在树荫下,聊聊天,吹吹牛,东家长西家短。

    君越端着保温杯,泡了不少枸杞,红枣等养生必备品。

    离大槐树还远,就看到圆台上已经坐了不少老哥们儿。有人看到君越,扯着嗓子喊,“老谢,快来。”

    嗓门最大的是魏国忠,嗓门大的边上的人,耳膜都快给震聋。

    “老魏,点声,耳朵都快震聋。”

    赵重掏掏耳朵,不知道是不是掏出来一坨什么,还放在手心,使劲对着老魏吹。

    都是闹惯的一群老哥们儿,老魏也就嬉笑了一下。

    金秋十月,阳光明媚,微风习习,坐在老槐树下,一群五六十,七八十的老头老太太,三五一群闲聊着。

    背对着君越他们一群人坐的肖大爷,拄着龙头棍,走过来,“越子,听你家有井机?”

    “嗯,肖叔,你家要井啊?”君越心里一惊,老爷子能提前感受到?

    “是啊,口深井,感觉天气有些不寻常。自来水靠不住。”还真别,肖老爷子确实已经感受到了,今年已经有轻微的症状。不用心感受,一般人根本就感受不到。

    “肖叔,有什么不寻常啊?”赵重不懂,他没觉得有什么不对劲的。天气也蛮正常的。

    “你不懂,越子明白。”肖老爷子人老成精,心里跟明镜似的。

    老爷子屁股一撅,挤开身边的人,坐在君越身边,眼睛盯着他。

    “叔,您都成精了。”君越的话,老爷子明白。

    “唉,我也是为了他们好,我还能活多久,也许明天两脚一伸就去了。”转过头,又对着其他人,“你们家里也口深井,防患于未然。”

    他也没有多,只是提提。可肖老爷子是村里的大仙儿,他让井,那肯定得井啊。

    不只是圆台上坐的人家里要跟风井,不到三天,这股井风蔓延到全村,都跟着井。

    肖老爷子亲自出山,给家家户户指点每家每户院子里,哪一处地方的地下水最丰富。

    老爷子拄着拐杖,一天指点两三户人家。

    龙村家里有留守老人的,全要井。

    “老谢,你这生意不赚钱啊?”赵重家里今天井。

    外面井什么钱,老谢家的井机器,什么价钱,村里人都是明白的。

    “赚什么钱,当初买机器也不是为了赚钱,主要是为了给自家井,我家住山腰,自来水没有山脚用的顺畅。

    口井才不担心没水用。”

    君越在后院那口井在角落,还用东西挡住,村里没有人发现。

    只有前院那口压水井,村里人都知道。山腰人家接的自来水公司的自来水确实有时候用水不方便。

    村里人看君越了一口井,都不惊讶好奇,都觉得应该的。

    “行,老谢大气,我们都跟着占了便宜。”赵重嘿嘿笑。

    “行了,看你气吧啦的样,你家赵意幸好性子不随你。”君越都懒得看老赵那占了便宜以后贼笑的样子。

    时光荏苒,转眼就是年底,今年全家都在老家过年,新房子,按照风俗,要在新房内连过三年的新年。

    代表着人气,也代表着兴旺。

    “爷爷,爷爷,苗苗做的肉圆子。”苗苗捧着自己搓的肉圆子,哒哒的迈着短腿跑过来献宝。

    大年二十九,家家户户都香气扑鼻,煮腊肉腊香肠,杀鸡,搓肉圆子等等,炸腊鱼。

    坐在沙发上,削荸荠,厨房里忙碌的是儿媳和她妈,今年亲家夫妻俩也来龙村过年。

    家里开着热空调,孙女萌萌哒,苹果脸红扑扑的。君越赶紧望一眼孙女手中的一颗搓的歪歪的肉圆子,满口瞎话的吹捧,“哟,苗苗搓的肉圆子真好看,比爷爷搓的都好。”

    “哈哈哈,谢谢爷爷夸奖,去给爸爸看。”家伙捧着肉圆子转了一个方向,朝另外一边奔过去。

    “去吧,出大门要加衣服,知道吗?”

    “嗯,苗苗知道。”

    家伙头也不回,哒哒的奔她爸爸那边而去。

    大年三十的年夜饭,家里一共十二个菜,月月发,意头好。

    年后五月 ,是个人都能感觉到不对劲。无论是什么风,都带着一股热浪袭来。

    吹拂到身上的热浪,有时候能灼伤皮肤,有时候能明显的感受到风中夹带的那股温度。

    虽然雨水没有减少,粮食欠收,已经成了定局。

    君越家里的几亩田,几亩地全种了水稻,土豆,红薯 。

    田埂上,一群老农民,抽着烟发愁。“老赵,你家今天要买粮食不?”

    老魏愁啊,天气真是有了大变化,去年全村大部分的村民井,还真是没错。

    “买,买稻谷,老谢家里有米机,买谷子好保存。”

    赵重想的远,他们都是经历过六七十年代的人,知道粮食的可贵。

    只要有了信号,就得储存粮食,宁愿以后吃陈粮,也不能饿肚子。今年减产已经成定局,现在储存粮食,肯定价格还不会很高。

    万一,明年后年依然如此,粮食的价格一定会节节高升。他可不吃高价粮食。

    赵重撞撞蹲在另外一边的谢君越,“老谢,你家买不?”

    “买,肯定要买。肖叔一般不会无的放矢,估计问题不了。招呼大家伙儿都买,别以后买高价粮食,别的物资也囤一些。”

    手指捏着稻穗,瘪瘪的,轻叹一口气,日子开始苦咯。

    晚上,电话命令市里的儿子,“锋,今年收成不好,家里多囤点粮食,面粉,各种物资,都多囤,别气,让苗璇她爸妈也多囤点。

    天气异常,你肖爷爷最近几年都有大问题。”

    谢锋听了心里一咯噔 ,不会真的会有灾荒吧。看来还真不能敷衍,立即表态,“爸,放心吧,我会多囤粮食,油盐,还有一些物资的。”

    他哪怕人到中年,依然是网虫,依然看网络,很有生存危机。

    他看过一些灾难文,也有一些很多人都没有的危机感。

    “嗯,知道就好。我住的那套房子,租金归你,还有我原来的那辆车,你最近找人卖了。

    去年,我去A国买了两辆车,一辆房车,一辆越野车,都已经改装好。我有新车开,旧车就卖掉好了。价格别卖太便宜了,我那车保养的很好,没啥大毛病。”

    君越提前处理一些用不着,还能换些钱的物件。

    换来钱,也能多囤一些物资。

    “爸,车借我开几天。”电话那头的谢锋,听到新车到了,兴奋的不行,直接站立起来。

    “开车回来和我换。”君越无所谓,给儿子开也行,不过他也需要一辆车开开。

    “好嘞,爸,我周五就带着一家都回来。家里有什么需要的物资没有?”

    “不用,我自己买。”君越该准备的都准备了,以后大众化的再囤些物资,免得村里的其他人看出来些什么。

    “那我带些水果回来。”谢锋兴奋的在客厅直转。

    老爸买的那车,他只在网上看看图片,看看图片就已经让他垂涎三尺,那霸气威武的车身,是个男人都喜欢。

    老爸买车的事,他还是过年的时候才知道。老爸简单了出国旅游加赌博运气好赚钱的事,车要改装,还有延缓运送过来。

    他一直眼馋,没想到,老爸真绝,直接让人送到老家,他还以为会送到市里。

    “行,随便你。”君越不管那么多。

    又聊了一会儿,主要是和孙子孙女聊天,才挂掉电话。君越不知道,谢锋在家里兴奋的转圈,嚎叫,不知道的还以为出了什么事。

    苗璇实在是受不了他猪嚎一般的声音,“好了好了,不就是一辆车,比和我结婚时还高兴,过分了呀。”

    “老婆,老婆,没有,没有,就是兴奋了那么一下下。”谢锋心里还是有点数的,知道不管什么时候,都不要惹老婆不高兴。

    晚上,还翻来覆去的睡不着。到单位顶着一对熊猫眼,“老谢,你这是怎么了。昨晚走肾走的厉害吧?”

    隔壁桌的柳林,凑过来,一脸坏笑。

    “去,老子是兴奋的失眠,走啥肾。”谢锋开电脑,伸手推推凑过来的柳林。

    “兴奋,有啥兴奋的,是找了情儿还是咋滴?”刚推走的柳林又凑过来,一脸猥琐。

    两人还是高中同学,还是同桌,关系还特别好。平时也走动的很近。

    推是推不走的。

    “去,你才找情儿,我要换车了。下周一,能闪瞎你的眼。”想到新车,谢锋整个人都在发亮。

    “新车,你子可以啊。又买新车,你旧车咋办,给你老婆还是?”

    “给我爸,我爸的旧车要卖掉。我家一辆车就可以了,璇她单位离的近,上下班可以走着。”十分钟不到的路程,苗璇基本不坐车,除非狂风暴雨时,才会让老公送。

    “也是,叔叔那辆车,怎么卖?贵不贵?”

    柳林想起前段时间表弟的话,想买一辆二手车,立即问到。

    “不贵,你家夫妻俩一人一辆还买啊?”谢锋也诧异。柳林家夫妻俩都有车。

    “不是,是我表弟,他想买。”

    了一会儿车况,还有价格,柳林挺感兴趣的。他知道谢家条件不错,谢叔的那辆车也是越野车,适合跑农村。他听老谢过,谢叔那车也就买了几年,当初为了时常回老家农村而买的。

    他表弟也是农村人,在农村还是越野车更好用。

    柳林办事效率高,第二天就让他表弟来看车。

    早上,谢锋就开着老爸的旧车到单位。中午,柳林亲自检查,觉得各项都不错,很快就做出了决定,交易。

    在周五之前,一切手续全部办好。

    周五一下班,家里其余三口就被谢锋,急吼吼的拉着他们上车,“老婆,要买的水果买了没?”

    苗璇系好安全带,翻了一个白眼,“买了,买了,啰里啰嗦的,了整整一个星期,你真是够够的。”

    时间就在家长里短中慢慢流逝。胖胖已经十二岁,苗苗也快九岁。

    一个即将读初中 ,一个已经早已上了学。

    城里已经限制用水,每个星期,谢锋夫妻俩都会带着孩子回老家,一是在家里用水不用太节约,二是车子后备箱能用水桶装很多水回去。

    粮食一直在涨,就没有回落过。

    高中,初中各大要寄宿的学校已经取消寄宿,平时不供应早餐,晚饭,只供应一顿午饭。

    幼儿园也取消了早餐,下午点心,只有一顿午饭。菜,饭都不咋地。

    周六清早,谢锋一家四口,开车从城里回家,路上看到都是枯黄一片,土地到处都是裂缝,细的,大的,龟裂的程度比蜘蛛网还密集。

    田地里的禾苗,菜苗都是蔫蔫达达的,看着要死不活,不,是要死,是已经快死,就只剩下最后一丝生机,不过那丝生机也快断掉。

    “老公,形势严峻,明年会更严重。”

    情况是一年比一年严重,苗璇看了路上的情况,很是担心。

    她已经失业,老公也估计快失业了,虽然是公务员,是国家单位职工,可不少单位在裁员。裁员是让你回家休无薪假。

    单位还没有除名,也不会除名,只要情况好转,就会让你回去上班,但什么时候能回去上班,就不知道了。

    休假的都是没有薪水的,钱,已经没啥大用。房价一直跌,跌倒谷底。

    好在自家不需要还房贷,要不就惨了。

    “嗯!”谢锋也是心都沉到了谷底,刚到夏天,河里的水已经少了一半。最多能坚持到秋尾,河里的水就会枯竭,地下水再丰富也冒不过那吹来的热风。

    大风吹吹,水份直接吹走。

    大风早晚呜呜的吹,白天好些,但就是那微风都带着炙热的高温。

    烫的皮肤都受不了。

    路上,没有遇到几辆车,没有遇到几个人,到了村口,不走村道,直接拐弯上了岔路,回到半山腰的家。

    “爸,我们回来了。”车直接开进院子停好。

    “爷爷,爷爷。”两开车门就跑进家门。

    “嗳,这边。”君越在厨房正忙活着。

    家里后院种的早西瓜已经可以吃了,他昨晚摘了两个,放在冰箱,听到车子的声音,他就在厨房开始杀西瓜。

    如今城里可吃不到西瓜,有水种地,都会种粮食,谁会种这种不饱肚子的玩意儿。

    “哇,西瓜,我要吃。”胖胖已经变成了瘦子,不再是胖乎乎的。

    他已经很久没有吃水果,去年老家的柑橘树结果少,年前就吃的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