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大闹
李姨娘定主意后, 便将自己装扮好,然后才身姿款款的去了明崇的院子。
自明母去后, 明崇这些日子以来, 活的越发像个神仙了,整日里也不见个人, 一些登门拜访,除非是私交甚好的这种, 全都是闭门不见, 平日里闲坐着喝喝茶,下下棋, 面前再摆上两本道经。
真是活的比个真道士还像道士。
李姨娘被心中火气所激, 人也有些冲动, 其实, 等真正走近明崇的院落处,她心中已经有些许悔意了。
李姨娘跟在明崇身边时才满二十岁,给老头子老孙女都是足够的, 也因她是外族人,于是,明崇对她,也就比旁人更多了几分纵容和怜惜, 可以这样, 李姨娘母女这些年,之所以过的这样舒坦和顺,全都是老头子的功劳。
明崇这样自朝堂全身而退的老牌政客, 即便他不曾真正过要偏心李姨娘,他只需稍稍做出个样子来,底下的辈自会顺着他的意思来办事。
即便李姨娘自己不知道,但明音和她这些年,之所以能够生活的这般顺心,其实背地里,还是明崇的缘故。
可来都来了,再想到女儿的委屈模样,李姨娘又觉心中的勇气又升上来几分,她给自己了气,深吸一口气,提起裙摆走了进去。
李姨娘是个女人,而且还是明崇备受宠爱的女人,便少不了使用她最为厉害的一个武器——眼泪。
李姨娘自见到明崇之后,先是一顿梨花带雨,这其中既有为女儿的不甘心,同时也有对自己的,这些日子,自老爷避世起,也很少来见她了,因为明崇对她自来宽和,所以,李姨娘在明崇面前,也是有一些自己的脾气的。
可,李姨娘渐渐的发现,以往百试百灵的眼泪大法,这会儿竟然不在管用了。
李姨娘有些疑惑,她泪眼婆娑的看着明崇,眼底里盛满了委屈和可怜,就像一直被风雨吹过的百合,坚韧又柔弱,极具美感与诱惑。
只不过……咳咳,李姨娘却是忘记了一点,她眼前的这位老爷,就算再如何宝刀未老,可年纪毕竟摆在这了,美色固然惑人,可也得对特定的人群才会管用,自妻子去世后,明崇这是往清心寡欲的老道士方面培养自己,所以,这一出儿,完全是抛了媚眼儿给瞎子看。
“行了,你回去吧,音儿就要出阁,年纪也不了,也被整日没大没了。”
罢,也不给李姨娘反应的时间,便着人将她客气的请了出去。
直到坐到自己屋里,李姨娘尚且处于懵懂状态,根本不清楚发生了什么,不过,笨人有笨人的办法,那就是执着,一次不行……那就再找一次。
而结果,可想而知的。
虽李姨娘这番动作,自认为掩人耳目,可实际上,在下人当众并非什么隐秘事,更是瞒不住祖氏这个当家夫人。
听着下人报上来的消息后,祖氏心头浮起一丝冷笑,这对母女是这些年过的太好了,以至于把心都养大了,别人可以捧着你,但你自己却不能真的以为自己站的有多高。
所谓嫡庶,看起来好像没有分别,可其中的差距,又岂是常人能够看清的。
祖氏摇摇头,以前她还觉得明音是个可造之才,如今看来,也不过俗人一个而已。
李姨娘彻底被吓住了,活个心翼翼,重新变为了一个鹌鹑,就像初到明府时的那样,可这样一个结局,却是无法叫明音满足的。
这叫她万分不理解,其他人也就算了,可为什么阿娘也叫叫自己忍下去,凭什么,凭什么叫她忍?明明就是那对京城来的母女欺辱她,她不服,她坚决不能服气!
所以,在苦无办法之后,明音便选择了最笨的一个方法,当众闹了起来。
这日,是祖氏的生辰,因着自身仍旧带着孝,所以也没有大办,仅仅是亲近的几家亲戚彼此热闹一番,至于外人,是一个都没有邀请。
原本祥和的气氛,就在明音突如起来的大哭之中,将众人的情绪完全散。
所有人都是一脸懵逼,根本不清楚到底这到底发生了什么,在其他人看来,明家这位还未出阁的姐,那也是辽东有一号的人物,怎么会……怎么竟会如此无状?
祖氏在第一时间反应过来,叫下人将明音强行架了下去。
明夜也完全被这种操作给砸懵,她根本没有想过,明音会因为之前的事,一直怀恨在心,而且,还会挑了这么一个场合,当众开闹,自己主动将脸丢到外面去。
因为叫明夜来,整件事情到此为止,周瑶的压也好,手段也罢,都带着一种高智商人士处理事情的一种特点,无论内心多么愤怒,但,凡是都点到为止,表面上都是一派祥和的,所以,那日,周瑶最后再祖氏那走上一遭,基本算是将此事画上了句号,就是叫你瞧一瞧,你不是对手,这个亏,你也是吃定了。
若是知情识趣的聪明人,待祖氏没有反应时,便会彻底明白,自己已经是输了。
有些矛盾,有些龌龊,根本不必闹到表面上来。
也是双方未彼此留下的最后一丝颜面,这是聪明人的做法,凡是留一线,即是为别人好,同时也是为了自己好。
周瑶自幼在一群人精中长大,自然深谙其中的道理。
她自己处世向来就是如此,也本以为明音会如此,可有句话怎么来着,乱拳死老师傅,虽然今天明音这通乱拳,还不至于对周瑶如何,但,当着这么些人,毕竟不是一件值得炫耀的事。
周瑶不想被人瞧笑话,便寻了个借口,带着明夜离开了。
这最生气的还是祖氏,自己一个好好的生辰,谁能想到被这么个二百五给搅和了,这下可好,明家在外维护多年的脸面,如今算是毁于一旦,虽然,祖氏仍旧强撑着将生辰办完,可亲近之人都看到出来,她的脸色相当难看。
祖氏被气的心口发疼,脸色铁青,在房中静坐了一个时辰,面色这才有所好转,房里的丫头,皆凝神屏息,没有一个敢大声话的,直到祖氏脸色微霁,崔嬷嬷这才敢试着问道:“夫人,这三姐可怎么办,一个家中的姐,总是这么关着……这也不是个事啊。”
祖氏深深呼出一口气,语气十分冷静的道:“看看客人们都送走了吗,若是走了的话,那便将人送到她自己院子里,其他的事,你们不用再管了。”
崔嬷嬷还想再些什么,可瞧着祖氏神色,却是硬生生将要出口的话重新咽了下去,答了一声知道了。
崔嬷嬷奉命而去,有些胆子大些的丫头,便笑嘻嘻的问:“夫人真的很宽和啊,三姐都这样不给她面子了,夫人却还是没有和她计较。”
不计较?崔嬷嬷心中冷笑,夫人若是有心教导处罚三姐还好,这就明夫人还没有放弃三姐,可像如今这般,夫人什么都不管,什么都不做,反而有纵着三姐的倾向,这才真正叫她心惊胆战。
到了她这个年纪,看事情远比这些什么都不懂的丫头要明白的多,三姐既是庶女,又没有胞兄,等到今后嫁了人,表面上是靠着娘家作为底气,可实际上,将来万一有个什么事,为她真正撑腰的那个人只有夫人而已,至于李姨娘?呵——,句大不敬的话,等老爷子没了之后,谁会认什么李姨娘。
可偏偏三姐看不透,把最不能得罪的那个人,给得罪的死死的。
崔嬷嬷心中叹了一口气,三姐以后的日子,可是难咯,难咯!
而且,眼下最为要紧的还有一桩事,三姐一个未出阁的姐,若是没有夫人帮忙找补着,这样失礼无状的名声一旦传出去,虽婆家不至于因着这一点事而退婚,可是,在她未来婆母眼中的地位,那就可想而知了。
三姐的夫婿,可是祖家的儿郎,当初,三姐能寻到这样一门好亲事,夫人可是出了力的,祖家的人,也为能搭上明家而高兴的很,但,这都是从前的事情了,一个将明家的掌家夫人得罪透了的姐,还能在婆家有几分脸面?
可笑,这些真正事关自己利益的大事,三姐却偏偏看不透看不清,只顾着和四夫人较劲,去享那一时的威风,可四夫人那是什么人?连夫人尚且看不透,都要心的交好,这可真是……哎!
可不正是应了那句话,无知者无畏嘛。
……
实话,这事周瑶是真的没往心里去,原本以为这位姑子也是个聪明人,如今看来,全都是自己想多了,自己之前的一番动作,完全是抛了媚眼给瞎子看,她以为已经把面子给足,结果,人家根本没看懂!
人生第一次,周瑶竟升出一股荒诞至极的感觉来。
她摇摇头,无奈又好笑的将多余的情绪甩出。
而明夜,这会儿正满脸问号,她怕自己没听清,于是又重新问了一遍:“你谁找我,李家郎君,是李如松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