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亲事

A+A-

    这种心底的恐慌, 来自不确定感和不不安全感,这种情形, 大抵可以类比于, 一个平民女孩,假使有一天一位白马王子出现在你面前, 叫你嫁给他一样,两者不同的是, 平民女孩的恐惧, 来自于阶级和漫长又多变的未来,而明夜的恐惧, 则是来自于李如松这个人。

    而最叫她焦虑的一点则是, 对于现状, 她根本找不到破局的办法, 就像一只被困在笼中的鸟,无论她怎么用力扑腾翅膀,都无法逃脱牢笼的桎梏, 因为,她无法寻到一个合适的理由,去退掉这门亲事,明夜烦躁的抓头, 有时, 她还会异想天开的想,若是李如松不这般耀眼和优秀就好了。

    可想完之后,明夜又不由得无奈一笑, 若不是李如松足够优秀,能够‘配’的上她,祖父又何必为自己定下这一桩亲事呢,再者来,若李如松不是这般耀眼,也不足以给她造成危机感。

    况且,甚至连明夜自己都没有感觉到,自己的内心深处,是十分欣赏李如松的,不然,只要她不乐意,无论什么手段,想要退亲都是容易的,可,对这样一个人,明夜根本不忍心使出龌龊的手段,这对于李如松是一个侮辱,她可以不喜欢对方,却绝不会去侮辱对方。

    不管明夜心中如何纠结,孙氏好周瑶是不知道的,在她们开来,这与其是对未来亲事的迷茫与危机,不如是对于第一次接触亲事,所有少女都逃不过的羞怯,孩子家家的,心思多变,总是喜欢想起来一出是一出,性子都没定呢,哪里能想到那么多,再者来,现在明夜才多大,她的亲事还早着呢,哪怕将来两人真的不能处在意块,家里也能再为她寻一门亲事。

    明夜很快就没空烦恼这些少女心思了,因为,东壁先生,终于能抽出时间来明府了。

    来,两方虽然从未见过,但却绝对能称的上一句神交已久,李时珍的名气即便再大再响,可他终究不属于特权阶级,况且,这又不是后世,医生并不是受人尊敬的白衣仁者,在此时,学医乃属于旁门左道一途,并不受正统士大夫的尊重。

    正是由于他本人这种艰难的现状,李时珍心中才更加感念这份恩德,李时珍并不迂腐,他有傲骨,却没有傲气,为人很是通达,即便名义上,是以明府的名义主动相邀,但他却没有丝毫自傲,而是将姿态做的十足。

    明夜见到后,心中也不止一次的感叹,出现在文字上的人,总是有这样那样的特性,可那些却都是纸片人,只有真正接触过后,才能对一个人有更为全面的了解。

    因着,双方都有那么点互捧的意思在,所以,相处的十分愉快,明家在辽东地位显赫,有了明家的照拂之后,最起码在辽东境内,便没什么阿猫阿狗的闲杂人等敢来扰,而且,一些地处偏僻的地方,还能有人相助,这样一来,带来的便利是巨大的。

    当然,李时珍也没有忘记感谢明夜帮忙出版的那半册书,对于一个创作者而言,这世上没有任何事比亲眼看着自己的心血出版成册,能够帮到世人更高兴的事情了。

    东壁先生在明家待的时间并不长,像明夜,纯粹是一种粉丝见偶像的情节,而周瑶,则是因着母亲和女儿,本身并无太大兴趣,真正能和东壁先生谈的来的,到是孙氏,养生知识,平日的一些保养,孙氏听了之后,都会有一种耳目一新之感,期间,两人或是讨论一些那半部本草纲目的所涉及的医方,总而言之,这次会面,可以算的上是宾主尽欢。

    待到人离开之后,见孙氏这么高兴,周瑶心里也很欢喜:“娘,你若喜欢与东壁先生交谈,以后不妨就多把人请来几次。”

    孙氏却摇头拒绝了:“我是个清修之人,见一面能算作老友会面,若是频繁了,那我还清修不清修了?”

    周瑶有些失望:“娘,你根本不必如此的,那些都是当初为了离京而找的借口而已,您总不能还真把自己当成居士了吧?您不必这样的……”

    其实,无论周瑶还是明夜,她们心里都十分清楚,孙氏如今在外人面前所作出的一番姿态,到底,还是为了母女两个的名声着想,毕竟,若是孙氏真的如一般的夫人那样出门社交,这时,诸人便要疑惑为何孙氏一个做岳母的,为何跟着女婿来老家了。

    可周瑶心里又清楚,对于孙氏的想法,她是没有办法去改变的。

    ……

    明音到底没有一条路走到黑,许是李姨娘的着力教导之功,亦或者是自己幡然醒悟,总之,她已经认识到,自己如今这种行为的愚蠢之处,非但态度心恭敬的去和祖氏道了歉,还特地为了嫡母尽孝道,发愿自此至出孝期间,绝不再出门半步。

    感于明音的虔诚,祖氏很是大度的原谅了她,并表示对于明音大闹自己生辰一事,不再计较,这话传到明睿丰的院子里,孙氏到是似有似无的感慨了一句:“明家这位当家夫人,真不是个简单的人物。”

    周瑶也认同的点头:“大嫂虽有京中那些人脾性习惯不同,但若单论手腕,却是不差在哪里的。”

    明夜听这话便知道,大伯娘的原谅,这其中是带着不少水分的。

    不过,若是仔细想想,也能想通其中关键,她爹和大伯才是一母同胞,在外,大家都以明家人自居,可内里,还是有区别的,也是,就算是个手指头尚且有长有短,况且一个大家族的嫡庶之间呢,即便表面看起来一团祥和,可有些东西,是从根子上便是无法避免的。

    明音如何,明夜是不关心的,左右,只要不主动来招惹她,她也愿意和她在人前表演一出姑侄情深。

    只不过,明夜马上就没心思去思考明音如何了,因为,明家马上就要有一桩大事要办了。

    她哥明轩,马上就要成亲了。

    在初听到这个消息时,明夜心里是拒绝的,在她眼里,她哥明明就还是一个枚青葱少年啊,怎么、怎么就要步入婚姻的坟墓了呢?这是在太幻灭了。

    谁知,明夜这话刚一出口,便被周瑶一巴掌拍在的头上:“你这丫头,又在什么浑话,你哥都快弱冠年纪,怎么就不能成亲了?”

    明夜一愣,默默在心里算了一下她哥的年纪,发现可不就是嘛,不知不觉间,她哥都快二十岁了,而在古代,这个年纪,是可以成亲的了。

    况且,明轩如今也算是出了孝,此时不考虑婚姻大事,又何时才考虑呢?

    明夜心塞的不行,若是按照她的算法,她个这也才刚上大学的年纪而已,至于结婚,这是在开玩笑嘛?

    但,不论明夜心中如何作想,明轩的亲事还是要被提上日程了。

    明轩的亲事早在京中时便定下了,她未来的嫂子,是她爹同僚家的女儿,因着在京城时,她大部分时间都在皇宫中度过,剩余时间也都分给了家人,所以,两人虽同在京城,但,明夜与她这位未来的嫂子,却并不相熟,仅处于见过几面的程度而已。

    如今明轩成亲,面临的首要问题便是,这亲事该怎么办?又该在何处办?可别忘了最为重要的一点,定亲的时候,新郎新娘在一处,可如今,因着明睿丰守孝的缘故,这对新人可就被硬生生分作两处了,如今办亲事,是该在京城办,还是该在辽东办呢?

    这绝对是一个应该思考的问题,因为事实上,新娘不可能真的从京城嫁到辽东来的,长途奔波,这根本不可能,再者,只是成个亲而已,也不至于弄的这么劳师动众。

    最后,明家和曹家一致决定,把明轩一个人送回京城去成亲,然后也趁着这个机会,在岳家住些日子,因为,明轩也即将要面临乡试了,京城之中大儒云集,且他的一些同窗也多在京城,这下,两相正好。

    再有一点,虽然明轩本人出了孝,也终于可以成亲了,但他老子明睿丰可还没有出孝呢,所以,明轩的婚事在辽东操办,也实在有些不大方便。

    明夜这厢正为她哥即将离开的事,愁肠百结呢,另一边,却又闹出了一桩丑事。

    而这桩所谓丑事的男女主人公,正是她的堂姐明榭,和大姑姑的儿子李壁。

    因为明夜这段时间,都在为明轩的事情操心,也根本没分出多少心思注意明榭,所以,当她听闻这消息时,事态已经沸沸扬扬,难以抑制了。

    明夜飞快的跑到她娘屋内,想也不想了就问:“娘,榭姐姐到底出了什么事了,什么叫她不知廉耻,她到底干了什么?”

    周瑶知道闺女与明榭关系很好,也就没有瞒着她,道:“具体如何,我也不大清楚,只是听榭丫头在和李壁话时,正巧被桑家的姑娘撞上,许是话有些不大得体,桑家姑娘心里有气,便不管不顾的宣扬出去了。”

    明夜听完,心里就咯噔一下,作为一个曾阅遍网文的女人,她瞬间便将其中的关节猜了个八九不离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