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8

A+A-

    *

    到了七月, 夏季征兵开始了。

    县里公告一发,各乡各村就行动起来。

    伙子们踊跃报名。

    柳志江也拿着介绍信,赶到公社。

    只见人头攒动, 报名队伍排得老长, 半天都找不到队尾。

    柳志江很兴奋, 这是他盼望已久的。

    自从跟夏同志聊了之后,就有了想法。樱妹子也很支持,参军入伍是农家子弟的最佳选择, 若是提干了, 就端上铁饭碗了。

    柳志江憋着一股劲儿,想做点什么让人家瞧瞧。

    征兵工作由县武装部牵头。

    部队那边派了征兵人员负责审核,公社保卫科负责配合。

    报名和初审是同时进行的, 这边验了学历填完表,那边就测量身高、体重、胸围、臂长等等,不合格的当场就刷下去了。

    柳志江是初中文化, 个子很高,顺利地通过了初审。

    接下来就是体检和政治审核。

    体检是在公社卫生院进行的,验了血、测了心率、视力、听力、血压等等。

    柳志江身体很好,自然没问题。

    最后一项是政治面貌审核。

    柳志江出身贫农,思想进步, 还担着民兵队长, 条件很突出。但各村之间竞争很激烈,一个村子也不一定能走一个。

    公社保卫科的张科长见过柳志江,知道他是柳樱的哥哥就关照了一下。

    柳志江的审核通过了, 入伍通知书也下发了。

    半个月后,就要出发。

    消息传来,村里人都表示祝贺。

    老支书也夸道:“志江,这可是百里挑一啊,光荣着呢!”

    柳志江高兴得一晚上没睡好。

    冯玉兰舍不得,可儿子是奔前程去的,一辈子窝在村里能有个啥出息啊?

    柳根发看得很开,:“去部队上当三年兵,锻炼一下是好事儿……”

    柳樱也为哥哥感到高兴。

    她听过了,这一批是海军,驻扎在南港,离得不算太远。

    只可惜不招女兵,不然,她也想报名呢。

    *

    柳志江参军的消息传得很快,媒人们都得了信儿。

    短短几天,快把柳家的门槛踏破了。

    都想赶在入伍之前,让志江跟姑娘见一面,把事情定下来。一时半会儿的结不了婚也没关系,闺女在娘家多待几年,还能帮娘家干活呢。

    冯玉兰忙着接待,高兴得合不拢嘴。

    “志江,我看镇子上的这个闺女不错,要不见见?”

    “娘,我不想对象……”

    柳志江摇了摇头。

    文秀的事儿对志江影响很大,不想再出现那种情况了。

    “志江,你咋是个死脑筋啊?不趁着这个热乎劲儿,还等啥呢?”

    冯玉兰很着急。

    她是个老思想,觉得把婚事早早定下来才好。

    柳根发也是这个意思,希望志江早点成家立业,也好卸下肩上的担子。

    柳志江却一再坚持。

    为了以防万一,还:“爹,娘,你们可不能瞒着我点头啊,那样,我可是不认的……”

    “你这个娃娃,脑子里净想些啥?”

    冯玉兰气得揪住志江,捶了两下。

    柳樱也支持大哥,就劝道:“娘,哥得也对,可不能乱来啊?弄不好会让我哥犯错误的……”

    柳樱哄着爹娘。

    她觉得三年变数太大,万一大哥在部队上提干了,变心了咋办?那不就害了人家姑娘吗?反过来也一样,如果姑娘等不及了,像文秀姐那样变卦了咋办?

    这对双方都是伤害。

    柳根发和冯玉兰见志江态度坚决,只好点了头。

    柳樱偷偷笑笑。

    婚事大事就得自己做主。当然,父母的意见也是要听的,长辈们更多的是从过日子的角度来看问题,不像年轻人那样想法简单,不契合实际。

    *

    一恍半个月过去了。

    启程的日子到了,一家人都去公社送行。

    公社里锣鼓喧天,彩旗招展。

    送行的人群,密密麻麻的,院子里站不下了,就挤在路两边。

    柳志江穿着军装,戴着军帽,胸前缀着一朵大红花,随着新兵队伍上了卡车。

    柳樱望着大哥,那红花映红了脸。

    对大哥来,这是一个新的开始。

    她呢,有这个机会吗?不能窝在村里一辈子啊。

    卡车开动了。

    柳志江朝家人挥着手,奔向远方。

    在送行的人群中,冯玉兰抹起了眼泪。

    志江长这么大,从未离过家。这一走,心里就空落落的。

    柳根发也眼圈发红。

    他扯着冯玉兰:“志江他娘,咱回去吧?”

    送行的人群散去了。

    柳家人一路走着,回了村。

    从今天开始,就是军属了,村里都会高看一眼的。柳根发和冯玉兰稍有宽慰,离别的愁绪也淡了几分。

    走在村道上,冯玉兰就挺起了腰板。

    她是个要强的,装得跟没事人似的,见了村民就大声地招着招呼。

    柳樱心里稍安。

    一家人进了院子,就听到堂屋里一阵嗷嗷。

    林阿婆冲着窗外,大声喊着:“樱子,快过来瞧瞧!”

    柳樱一溜跑进了屋。

    只见五个娃娃在床上爬着,就跟比赛似的,看谁爬得快。

    一来一回,大虎得了第一。

    就趴在床上,仰着脑袋,咧着嘴笑着,一副求表扬的样子。

    “大虎……”

    柳樱一把抱起来,亲了亲。

    娃娃顽皮起来,就刹不住车,可爱起来也是甜如蜜。

    *

    征兵工作结束了,县武装部稍稍喘了口气儿。

    这天,杜秋华给周部长了个电话。

    “老周,南山村有一个齐大夫,医术了得,能不能帮着了解一下……”

    “大姐,就交给我吧……”

    周部长很重视。

    部队上伤病后遗症的同志不少,都是战争年代留下的。包括他在内,那右肩膀一到阴雨天就疼得厉害,胳膊都抬不起来,转业就跟这个有关,如果齐大夫能诊治,真是求之不得呢。

    周部长安排人员核查了一番。

    调查资料显示,齐景业今年二十五岁,尚未成家,父亲叫齐元济,也是一位大夫。早年,齐景业在省会念了三年医专,毕业后在一家诊所上班。赶上父亲病重,就回乡为父亲诊治。中医界有个习俗,做大夫的不给自己开方子,齐元济遵循着古礼,就由儿子代劳了。

    这一回去,就是三年。

    齐元济病情好转了,城里也有了变化。那些诊所大多合并到了医院,一部分医生下放到了县乡一级,齐景业错过了机会,就没再回去。

    这个法看似合理,却有些牵强。

    周部长就派人去省会做了调查。

    齐景业的情况基本上属实,不过,也有一些遗漏。

    齐景业回乡一个是给父亲看病,另一个是感情上受了挫折。

    在省会读书期间,齐景业结识了一个女同学,叫孙云雅,也是学医的,毕业后俩人谈起了对象。孙家在港岛有亲戚,一家人就陆陆续续地过去了,孙云雅也执意要去,还拉着齐景业一起,齐景业不想离开家乡,就不得不分手了。

    那家诊所也是孙家开的。当初,齐景业放弃去医院的机会,只想跟孙云雅在一起,最后却落得两头空,很是失望。

    “这么看来,齐景业的思想觉悟挺高的,孙云雅想拉拢都没走……”

    周部长想跟齐景业当面谈谈,就来到了南山村。

    他是以个人身份前来的,也没坐吉普车。

    周部长找到齐大夫家,是来看肩膀的。

    齐景业很热情,问了病情,又看了看肩膀。

    “周部长,这是老伤,估计要几个疗程才能见效……”

    着,就开了两副中药,又做了针灸。

    周部长问了几个问题,觉得齐大夫很可靠,就聊起了正题。

    “齐大夫,咱们部队上一些首长都有老伤,您能不能给治治啊?”

    “可以呀,就是离得有点远……”

    “是啊,来回怪不方便的,要不,您去那边呆一阵子?”

    “好啊!”

    齐景业考虑了一下,就点了头。

    他是个聪明人,周部长贸然上门,就猜到有事。呆在村里,非他所愿,父亲的病已经好转了,慢慢养着就成。

    齐景业去跟父亲商量,齐元济很支持。

    “景业,你放心去吧,家里有我呢,十里八乡的也不缺大夫……”

    “爹,那家里这一摊子就交给您了……”

    商量已定,齐景业给周部长回了话,答应去部队上。

    “齐大夫,去了那边管吃管住,按月拿薪水……”

    “好……”

    齐景业很欣慰,这就是好人有好报吧?

    “齐大夫,那就下个星期出发?”

    “好啊,我准备一下……”

    周部长定下了日子,就离开了南山村。

    他想,齐大夫先借调过去,后续再办手续。

    当然,这话没那么死,等部队医院做决定。

    消息传开了,村民们都很惊讶。

    但更多的是惋惜。

    齐老先生腿脚不灵便,看病得自己过去,不像现在这样随叫随到了。

    柳樱也听到了消息。

    她猜测是不是夏明扬推荐的,不然周部长怎么会找上门来?

    最近变化很大。

    大哥奔前程去了,齐大夫也学有所长。

    柳樱瞅了瞅五个娃娃,莫名叹了口气。

    她算是被家伙们拴住了,哪都去不了了。想想就不公平,夏明扬在部队上挣前程,她却窝在家里带娃娃?差距越拉越大咋办?

    柳樱不甘心。

    她也要做点什么,不能把大好的青春年华浪费掉了。

    *

    部队阅览室里,静悄悄的。

    夏明扬正在写东西,就觉得耳朵发热,

    这是谁叨叨他了?

    夏明扬停下笔,理了理思绪。

    训练手册快编写好了,等到完稿,就递交上去。

    这是他的一个尝试,后续还会总结出更多东西来。空军成立较晚,技战术训练有待完善,再加上军事顾问马上就要撤走了,更多的要靠自己。

    夏明扬写累了,就停下来看看窗外。

    这会儿,樱在做什么?

    带着五个宝宝,会不会发脾气?

    想着樱肩上的担子,夏明扬缩了缩脑袋。

    樱受累了,以后这些都交给他好了。他这么努力,也是想创造条件,这样就能早一点跟樱在一起了。

    作者有话要:  捉虫~